標籤:

他目不識丁,卻成為一代禪宗大師!

六祖慧能的學說

慧能佛教學說的哲學基礎是性凈自悟,要旨有四點:

1、一切眾性皆有佛性。慧能認為人人皆可成佛,因為人人都具有佛性。佛性的「性」原為「界」,不是「性質」,而是「因」的意思,即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或根據。

2、無念為宗。《壇經》提出「世人性凈」,人人都具有清凈的佛性。但由於有妄念浮雲遮蓋,清凈的佛性顯現不出來。所以要下一番功夫把妄念浮雲吹散,使清凈的佛性顯現出來。而要吹散妄念浮雲,並非難事,只要「無念」即可,「無念法者,見一切法,不著一切法」。「無念」是不著一切法,不於外著境,並非如同木石一般地無任何感知。

3、頓悟成佛。佛的境界需要經過長期修行才可達到,還是當下覺悟就可達到,即所謂漸悟還是頓悟,慧能主張頓悟。「迷來經累劫,悟則剎那間」,只要一念與教義一致,就可成佛。

4、行住坐卧皆是坐禪。慧能以前的禪宗都把坐禪當成修行成佛的重要方法。慧能則反對坐禪,認為坐禪不但不能使人成佛,反而會使人離佛更遠。他還對禪定作出新的解說,「外離相曰禪,內不亂曰定」。外離相就是不執取外境,內不亂就是無妄念。不於外著境和「無妄念」都是「無念」,只要做到「無念」,就體現了禪定功夫。這是對禪學理論的重大發展。

六祖慧能的智慧語言

1、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2、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

3、思量即不中用,見性之人,言下須見。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

4、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

5、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

6、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7、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8、迷時師度,悟了自度。

9、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10、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11、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12、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見性成佛道。

13、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

14、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15、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16、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17、慈悲即是觀音。喜舍名為勢至。能凈即釋迦。平直即彌陀。

18、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19、但心清凈,即是自性西方。

20、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

21、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

22、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

23、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凈。此是以無相為體。

24.善知識,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

25、善知識,云何立無念為宗?只緣口說見性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

26、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27、妄無處所,著者是妄。

28、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

29、善知識,歸依覺,兩足尊。歸依正,離欲尊。歸依凈,眾中尊。

30、何名清凈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凈,萬法從自性生。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

31、直至無上菩提,念念自見,不失本念,名為報身。

32、善知識,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見,即是報身佛。

33、從報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歸依。

34、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35、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

36、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

37、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是自開佛之知見。

38、開佛知見,即是出世;開眾生知見,即是世間。

39、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

40、常應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別一切法,不起分別想。

41、吾所說法,不離自性,離體說法,名為相說,自性常迷。

42、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賢聖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

43、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凈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

44、自性能含萬法,名含藏識。若起思量,即是轉識。

45.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但作如是見,即是真如用。

46、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閑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於一切處,行住坐卧,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凈土,此名一行三昧。

47、此心本凈,無可取捨,各自努力,隨緣好去。

48、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

49、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

50、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禪宗小知識

禪宗六祖,是指禪宗六代祖師之統稱,即一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

佛教禪宗傳承以達摩為初祖,少林寺西北有初祖庵,建於宋代,石柱上有宋宣和七年(1125年)題字,寺西南原有二祖庵,庵中有二祖慧可塑像。

匡救寺,位丁河北成安縣,禪宗二祖慧可說法之處,相傳達摩曾在此為二祖說法。


推薦閱讀:

【禪宗】志勤禪師悟道,值得一讀!
禪宗初祖至六祖
禪宗的徹悟要怎樣的善根呢?
禪宗。
略論禪宗與念佛--以四祖至六祖為中心(下)

TAG:禪宗 | 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