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偉大復興的倫理蘊含和道德氣度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內在地包含有並強烈地呼喚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傳統的偉大國家精神、民族意志和倫理品質的全面復興,而其所彰顯的倫理蘊含、道德氣度必將呈現出歷久而彌新、「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以及健全自我而又協和萬邦的文明特質。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不是如同福山所言的歷史的終結或文明的終結,而是中華文明與其他文明並輝以及人類諸文明真正進入到一個和而不同、共同發展的新時代。中華文明的發展本質上是在「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的境況和氣韻中不斷實現自己的創造性發展和形態更新的。

中華民族正在走向偉大復興和迎接偉大復興的征途上,今天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目標。一個偉大民族的復興內在地包含有文化和倫理精神的偉大復興。尤其像中國這麼一個具有悠久歷史並以禮儀之邦、文明古國著稱於世的「文明型國家」,其偉大復興內在地呼喚並要求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不僅確證、支撐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且將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價值引領、行為指南和動力源泉。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傳統的偉大國家精神、民族意志和倫理品質的全面復興,而其所彰顯的倫理蘊含、道德氣度必將呈現出歷久而彌新、「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以及健全自我而又協和萬邦的文明特質。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不是如同福山所言的「歷史的終結」或「文明的終結」,而是中華文明與其他文明並輝以及人類諸文明真正進入到一個和而不同、共同發展的新時代。中華文明偉大復興與「華夏文化優越論」或「華夏文化中心論」沒有必然的聯繫,本質上要求世界上諸文明能夠實現「並行不悖」、交流互鑒、共同發展的發展格局,欣賞和崇尚的是「萬紫千紅總是春」的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景象,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是中華文明偉大復興所內涵的道德氣度。

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呼喚並內在要求有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

人類歷史的發展表明,民族復興總是以文化繁榮為前提條件並以文化復興為價值支撐的。任何一個大國的崛起,不僅伴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強盛,而且伴隨文化的創造性發展和興盛。民族文化不僅是民族的魂魄,也是民族的集體人格特徵,是激勵和引領民族自強和不斷創造的價值源泉。中國本質上是一個「文明型國家」,民族認同、國家認同與文化認同、文明認同自古以來就存在著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內在地包含有中華文化和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意義確證、價值拱立和精神旗幟,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集中體現、本真體現和最高體現,意味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結出了將持久而深刻地影響中國社會和歷史的文明之果,從而從整體上證成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實現並由此開啟中華民族歷史新紀元的偉大征程。

  (一)中華民族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繫於民族精神和文化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精神、意志、品格和能力的全面提振、整體擴容和高品位發展,因而是一個五千年連綿不斷的偉大文明的復興。英國學者馬丁·雅克曾在《洛杉磯時報》撰文指出:「中國本質上是一個文明國家,其身份認同感源自作為文明國家的悠久歷史。當然,世界上有許多種文明,比如西方文明,但中國屬於唯一的文明國家。」[1]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曾在《歷史研究》中比較了世界上21種文明,認為,只有中華文明是唯一至今倖存且綿延不斷、一脈相承的文明。稱讚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幾億民眾,從政治文化上團結起來。他們顯示出這種在政治上文化上統一的本領,具有無與倫比的成功經驗」[2] 294。「中華民族的美德,就是在那屈辱的世紀里,也仍在繼續發揮作用。特別是在現代移居世界各地的華僑的個人活動中也都體現著這種美德」[2] 287。中華文明具有整合各種分散的社會力量,凝聚人心、統一意志和行動的價值功能,能夠在文化統合、價值凝聚中建構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憑藉文化認同、文明認同,中華民族和中國人不斷強化和深化著自己的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從而使文化認同、文明認同成為凝聚中華民族價值共識的精神核心,成為民族創造和不斷發展的動力源泉,也成為中國人自尊、自信和自強的源頭活水。從某種意義上說,中華民族和中國人創造著中華文化和中華文明,中華文化和中華文明又反過來陶鑄涵養著中華民族和中國人,使中華民族成為民族精神縕化生而又不斷振奮民族精神的族群,使中國人成為文明古國熏陶培育而又不斷促進文明發展的人群。

  中國作為「文明型國家」有自己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傳統,這種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傳統促進並強化著中國人對自己國家和民族的認同,因此中國人不會跟著別人亦步亦趨和照搬西方或者其他國家的發展模式,她會根據自己的具體國情和文化傳統選擇最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創新自己的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這種文明型國家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長處而不失去自我,並對世界文明作出原創性的貢獻,因為它本身就是不斷產生新坐標的內源性主體文明」[3] 2。「文明型國家」崛起的深度、廣度和力度將是空前的,她在源源不斷內源性力量支撐的基礎上有更加博大的胸襟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長處而不失去自我,因此在造福於自己國家和人民的同時更有可能深刻地影響他國和世界,並對世界文明作出原創性的貢獻。

  習近平指出:「沒有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沒有先進文化的精神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4]中華文化和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和文化身份及獨特個性的表徵,積澱著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價值追求和倫理品質,是人們代代相傳的文化基因,建構的是人們賴以棲息的共有精神家園。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並且能夠抒寫「衰而復興」、「闕而復振」、轉危為安、化險為夷的輝煌史詩,中華文化和中華文明貢獻了獨特的思想智慧、精神品質和人格力量,是中華文明的價值觀和倫理精神維繫著中華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著中華民族不斷艱苦奮鬥,創造著自己悠久且不斷開新的輝煌歷史。

  (二)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

  中華文明不僅是中國國家和民族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更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不竭源泉。作為國家和民族的精神靈魂,中華文明集中體現了中國國家和民族的品格,不斷地強化著人們的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的基礎。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創造的文明成果,積澱著中華各民族的集體認知及創造智慧,也給予中華民族和中國人以無窮的創造力和凝聚力。

  中華文明崇尚「天下為公」和「世界大同」,在很早的時期起就發展出一種為社稷、為蒼生、為天下的群體主義或整體主義精神,「苟利社稷,生死以之」以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始終是其高揚的主旋律。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源遠流長,不僅維繫著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而且也成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創造力的始基和價值源泉。這種愛國主義發展到現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加以發揚光大,形成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愛國主義傳統。中國共產黨人的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愛國主義不斷砥礪著中華民族的求索奮鬥並迎來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

  中華文明以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的倫理精神著稱於世,特彆強調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倫理意義,並由此發展出一種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的歷史主義精神,對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價值共識的建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使中華民族的歷史既充滿著連續性和發展的一脈相承,又不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開闢著中華民族歷史和社會發展的新局面。「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道莫盛於趨時」、「德莫貴於日新」的價值觀念和倫理精神激勵著中華民族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會包括改造自身的過程中革故鼎新。這種精神,成為支撐中華民族不斷創造、開拓創新的動力源泉。

  (三)中華文明是中國人精神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源頭活水

  馮友蘭在《中國哲學史新編》中指出:「在世界上,中國是文明古國之一。其他古國,現在大部分都衰微了,中國還繼續存在,不但繼續存在,而且還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中國是古而又新的國家。《詩經》上有句詩說:『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舊邦新命,是現代中國的特點。」[5] 自序1中華文明凝結著無數中國人的智慧和創造性成果,充滿著「舊邦新命」和革故鼎新的價值特質,也維繫著中華民族的價值認同和精神認同,是中國人精神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源頭活水,支撐著中國人在艱難時世作上下求索的開掘和進取拼搏。1924年,李大釗在北京大學政治學會演講「人種問題」時說:「我們中華民族在世界上貢獻,大都以為是老大而衰弱。今天我要問一句,究竟他果是長此老大衰弱而不能重振復興嗎?不的!從『五四』運動以後,我們已經感覺得這民族復活的動機了!……我們無論如何,都要猛力勇進,要在未來民族舞台施展我們的民族特性,要再在我們的民族史及世界史上表揚顯著我們的民族精神!」[6] 447用「中華民族」、「重振復興」、「表揚顯著我們的民族精神」三個詞表達出了「中華民族復興」和文明復興的思想,更指出中華民族應對人類文明有新的更大的貢獻,彰顯了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信心和決心。

  毛澤東從中華文明中看到了我們民族復興的力量和希望所在。在毛澤東看來,一個有著悠久文化傳統的偉大民族一定能夠實現「衰而復興」、「闕而復振」的目標。在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起草的會議宣言中,毛澤東動情地指出:「我們的民族將從此列入愛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勞的姿態工作著,創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時也促進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們的民族將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們已經站起來了……中國人被人認為不文明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將以一個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現於世界。」[7] 344~345這一高度的民族自信其實是建立在對掌握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並成功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中國共產黨人的文化自信和精神自信基礎之上的。

  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來,以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繼承並發展了毛澤東的文化自信思想。在新中國成立50年大慶的日子裡,江澤民在天安門莊嚴宣告:「我們偉大的祖國已經走過了五千年的發展歷程。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卓越創造,為世界文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新的千年中,中華民族必將以自己新的燦爛成就,為世界文明做出更大貢獻。」[8] 419中華民族有信心、有能力、有辦法再經過半個世紀的奮鬥,將中國建設成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從而基本完成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任務。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從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盡情地汲取理論營養,形成著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特有的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他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題中應有之義。」[4]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說:「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台,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中國人民應該有這個信心,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這個信心。」[9] 29文化自信是最基礎也是最根本的自信。只有在文化自信的基礎上才能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一個沒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是很難實現偉大復興的理想目標的。

  (四)中華文明是推動中國崛起和民族振興的重要思想基礎、精神動力和心理支撐

  人類歷史發展告訴我們,民族復興與民族文化的復興和民族精神的崛起有著最為內在的價值聯繫和意義生成關係,亦即不以民族文化的復興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作為先決條件和支撐條件的民族復興很難實現,即便實現了也難以持久。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在現代化的艱難進程中實現,現代化則要靠民族精神的堅實支撐和核心價值觀的強力推動。現代化建設本質上是一場人與物的現代發展與建設運動,物的現代化是以人的現代化作為基礎和動力源泉的,沒有人的現代化及其思想觀念的支撐,即便有了物的現代化,也是很難將其持續發展和不斷創新的。人的現代化內涵著文化精神的挺立,新型道德品質的鍛鑄以及國民素質的普遍提高,人的現代化也意味著人能對傳統文化作出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並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像中國這樣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偉大復興,一定會伴有一個文化的偉大復興並以文化的偉大復興作為價值引領和精神導向,從而呈現出不同於西方現代化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內涵,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現代化建設道路。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內在地包含有並且強烈地呼喚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唯有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才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奮鬥目標、價值引領和精神支撐。中國要成為世界量級的大國和強國,必須在經濟崛起的基礎上有一個文化上的崛起和文明復興,才能真正使自己的崛起有精神的支撐、價值的引導和文化的滋潤,也才能使這種復興既造福自己也造福世界和人類。從準確、完整的意義上講,中華文明復興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是基礎性、根基性、引領性和保障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才能真正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勝景,才能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撐、價值引領和精神營養,也才能賦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一種崇高、非凡、卓越、雋永的志業及其「善述其事」、「善繼其志」的倫理精神特質,形成「大德敦化,小德川流」的萬善效應,使其朝著「創業垂統」、「建綱立極」的方向運演,彰顯出無比的倫理神韻和精神魅力。

二、中華文明偉大復興的倫理蘊含

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不是復古,也不是重回漢唐時代,而是現代化的偉大創新和重新崛起,是經過否定之否定的歷史變化後的民族整體精神和文化素質的全面提升,熔鑄了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對近代以來形成的革命文化之精華的合理吸收和對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形成的先進文化或建設文化的全面總結與光大等因素。中華文明偉大復興既有對傳統精神和傳統美德的全面繼承和弘揚,更有對中國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陶鑄、培育與踐行,還有在「五位一體」基礎上對五大文明的建設與建構,由此彰顯出極其豐富的倫理蘊含。

  (一)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習近平指出:「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精髓,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9] 164中華倫理文化把立德視為「三不朽」之首,有「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的價值設定和目的性追求。重「德」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傳統和中華民族一以貫之的精神追求。中華傳統美德肯定人的主體價值和內在尊嚴,主張把人當人看,形成並發展起了一種源遠流長的人文主義和人本主義精神。儒家高揚人的主體意識,講究「以德配天」,崇尚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的倫理美德,強調道德人格的養成,關注人的自覺、自立,人格的成長與發展,讚揚「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志士仁人,這對形成中華民族精神起到了巨大的積極作用。

  中華傳統美德源遠流長,內容博大精深,尤以習近平所概括的中華六大基本美德即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為最[9] 164。「講仁愛」是中華民族最核心的價值理念,也是最重要的倫理美德。「仁」的根本意義是承認別人與自己是同類,因此要把他人視為與自己一樣的道德主體同等對待,積極意義上的仁是能對別人有所助益和關懷,此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消極意義上的仁是要以將心比心的態度對待別人,不能把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強加於人,此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儒家的仁愛美德包含了修身成己的個體之仁、推己及人的類性之仁、推人及物的成物之仁和生生不息的本體之仁四個內在貫通並不斷擴展的層面。講仁愛不僅是人們進行自我德性修養的始基,也是建構良好人際關係和社會秩序的內在要求。「重民本」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美德和政治倫理品質。在幾千年的中國政治思想傳統中,「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始終是核心的價值理念和倫理美德。民眾是國家的根本,只有堅持民為邦本的核心價值理念和倫理原則才能使國家政權得以穩定。「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民之所欲,天必從之」。最終決定國家安泰、政治穩定的基礎,只有人民。「守誠信」自遠古以來一直受到人們的推崇和肯定。孔子從多個方面闡述「信」的豐富內涵和重要價值,並將「信」作為教育學生的四大科目之一(文行忠信)。「信」被列入為人最基本的「五德」:「恭、寬、信、敏、惠」。以子思、孟子為代表的思孟學派,對誠信這一倫理美德的內在精神作出了深度的開掘並對其價值予以高度肯定。子思在《中庸》中,首對「誠」作了哲理、倫理的深入闡釋,將其提升到「天人之道」來認識,指出「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孟子》傳承發展子思「誠」的天人之道,將天人合一統一於至誠之境,提出:「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其身矣。」(《孟子·離婁上》)中華文化不僅視誠信為立人之本,而且也視誠信為立業之本和立國之本。「崇正義」是中華倫理文明的基本精神和價值取向。正義是公道正直、公平公正、正當合理的集中體現,它既是社會生活的倫理原則,也是個人應該講求和培育的倫理美德。孔孟儒家追求「天下為公」,崇尚公平正義,主張「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公則不為私所惑,正則不為邪所媚」,「唯公然後可正天下」。「尚和合」亦即崇尚和推崇和合精神,以和為貴。《管子·幼官》指出:「蓄之以道則民和,養之以德則民合。和合故能習,習故能諧,偕習以悉,莫能傷也。」意即養兵以道則人民和睦,養兵以德則人民團結,和睦團結就能使力量聚合,聚合就能協調,普遍地協調一致,那就會產生一種戰無不勝的力量。《管子·兵法》又說:「蓄之以道則民和,養之以德則民合。和合故能諧。」這裡明確提出和合就能形成和諧的局面,而這種局面恰恰是理想的人際關係和社會關係所嚮往和追求的。「求大同」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崇尚和嚮往的倫理美德,也是其社會理想的集中體現。《尚書·洪範》最早提到了「大同」一詞,用來描述王、卿士、庶民和天地鬼神同心同德的狀態。《禮記·禮運篇》對大同社會作出了較為明確的界定,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大同社會具有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各得其所和世界太平的本質特徵。

  此外,仁義禮智信、忠孝節義、禮義廉恥、恭寬信敏惠、知仁勇等也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內容。中華傳統美德支撐中華民族走過了篳路藍縷的發展歷程,也促使其創造了卓爾不群的歷史和文化,成就了中國人和中國社會本身。

  (二)中國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國魂和民魂

  中國精神是中華民族安身立命之精神價值的凝結,建構的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依憑這一精神家園,中國人無論走到哪裡,身在何處,都會生髮一種源自生命深處的精神力量,感受到來自群體的溫暖、慰藉和文化的依存意識。中國精神為中華民族構建起了一個安身立命、砥礪前行的精神家園,有了中國精神這一精神家園的庇護,中國人不可能感到自己是無家可歸的,只會源源不斷地吸收來自這一精神家園所給與自己的精神力量,形成一種無往而不勝的精神稟賦,不斷在認識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中建立自己無愧於祖先也無愧於子孫的德功事業。中華文化的精神品格與價值追求,支撐著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和薪火相傳,今天仍然是而且未來必將也是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力量。

  中國精神融歷史上的中國傳統道德精神、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形成的革命道德精神和社會主義道德精神於一體,諸如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抗日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鐵人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女排精神、奧運精神等等,都是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中國精神不僅凝聚著中國道路的精神要義,也構成中國力量的精神源泉,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和強國之魂。只有用中國精神振奮起全民族的「精氣神」,不斷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中華民族才能永遠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共同生活和共同實踐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表徵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特性、價值追求、人文理想和精神氣質,是維繫中華民族強大生命力的精神血脈和價值基因,它在歷史傳承中孕育,在不斷揚棄中升華,在緊要關頭集中彰顯,形成為中華民族的集體意志、群體人格和精神價值信念,「天下為公」、「苟利國家生死以」、「一身報國有萬死」、「我以我血薦軒轅」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生動體現。

  時代精神是社會成員最新的精神氣質、精神風貌和精神旨趣的綜合體現,是此一時代社會發展趨勢、人們價值追求和精神生活樣態的集中體現。我們正處在一個科技革命日新月異、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如火如荼的大變革、大轉型和大發展的時代,改革創新成為我們時代的根本精神、價值主潮和精神命脈。在改革中創新,在創新中改革,既要改革又要創新的精神既成就並促進著我們時代的發展,也引領並支撐著我們時代的發展。改革創新始終是激勵和鞭策我們在改革開放中與時俱進、不斷攻堅克難和取得新勝利的精神力量,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然要形成的精神氣質、倫理稟賦和集體人格。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震古爍今的偉大事業,需要堅忍不拔的偉大中國精神。中國精神是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凝結劑和推進器,也是中華民族超越自我、自覺自信,走向輝煌的強大動力。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根本要求和中國人民根本利益、價值追求的集中反映,是當代中國最具核心意義、關鍵價值、樞紐功能的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集國家之德、民族之德和公民個人之德於一體,從根本價值上和終極價值上反映出社會主義的價值指向、價值導向和價值取向,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屬性、價值旨趣和價值特質。中華文明偉大復興將依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鑄造迎接偉大復興的國魂和民魂,不斷增強人民對社會主義中國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形成全民族的倫理價值共識和共同認可的倫理價值觀、道德觀,建構的是一個中華民族安身立命的共有的精神家園。

  (三)「五位一體」的倫理文明格局及其建構

  偉大復興的倫理文明滲透並貫穿於「五位一體」的總布局之中,並具體體現在物質文明所內涵的經濟倫理,政治文明所內涵的政治倫理,精神文明所內涵的文化倫理,社會文明所內涵的和諧倫理,生態文明所內涵的生態倫理以及黨的建設文明所內涵的執政黨倫理等領域或方面。社會主義物質文明要通過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來實現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生活的富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要通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來保證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要通過先進文化建設和公民道德建設來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社會主義社會文明要通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來切實改善和保障民生,助推各項社會事業健康發展,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要在確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價值觀念的基礎上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人與環境關係的協調與持續發展。可以說,五大文明建設及其所涵容和彰顯的倫理思想支撐起新型倫理文明的基本架構,是中華新型倫理文明的價值基礎,確證著中華文明的倫理深蘊。

三、中華文明偉大復興的道德氣度

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不是如同福山所言的歷史的終結或文明的終結,而是中華文明與其他文明並輝以及人類諸文明真正進入到一個和而不同、共同發展的新時代。中華文明的發展本質上是在「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的境況和氣韻中不斷實現自己的創造性發展和形態更新的。

  (一)和諧發展與和平崛起的精神風骨

  和諧發展、和平崛起是中華文明展現出來的道德氣度和道德胸襟,它意味著中華文明的崛起對世界其他文明的發展與興盛不僅不是一種危害,反倒是一種新的發展契機和福音。

  和諧發展、和平崛起既是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當代中國堅定不移要走的復興路徑。中國傳統倫理文化始終是崇尚和諧、追求和平、希望和睦相處和寬容並包的倫理文化。「和為貴」、「協和萬邦」、「和氣生財」是中華文明自遠古以來就孜孜以求並拳拳服膺的倫理價值觀念。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是外力所迫,而是基於歷史的自覺和文化的傳統。走和平發展道路,是民族深邃厚重的文化所系,是人民誠心誠意的願望所歸,是國家實實在在的利益所在。中國曾經長期處於世界歷史的領先地位,但卻沒有留下侵犯他國的殖民記錄。利瑪竇在《中國札記》中寫道:「在這樣一個幾乎具有無數人口和無限幅員的國家,而各種物產又極為豐富,雖然他們有裝備精良的陸軍和海軍,很容易征服鄰近的國家,但他們的皇上和人民卻從未想過要發動侵略戰爭。他們很滿足於自己已有的東西,沒有征服的野心。」[10] 58~59中華文明有著對和平發展道路、和睦融洽倫理以及和合精神的特別推崇、肯定和維護,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全面繼承了源遠流長的愛好和平、珍重和諧的倫理文化傳統,堅定不移地主張走和平發展道路,主張與世界各國人民友好合作、和平共處。和諧發展與和平崛起是貫穿五千年中華文明發展史的「風骨」和倫理文化傳統,也是當代中國崛起和偉大復興之不同於他國復興和崛起的內在道德氣度和新王道倫理精神的集中體現。

  (二)紮根傳統與面向未來的價值視野

  中華文化復興實質上是在不忘本來、吸收外來和面向未來基礎上的文化整合與文化再造,是一個偉大文明精神和價值的現代復興。這樣一種復興,既根源於馬克思主義的價值立場和寬闊視野,根源於社會主義的價值追求和文化創化,同時也根源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基因和精神血脈。

  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首先應禮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倍加珍惜、發揚中華文化以人為本的人文傳統,弘揚中華民族在歷史進程中不斷傳承、積澱且被歷史證明為具有永恆價值和獨特魅力的傳統美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凝聚著中華歷代先賢、仁人志士和民族英雄乃至庶民百姓安身立命的精神追求和人生智慧,確證著中華民族在認識和改造自然、社會和人自身方面的致思路徑、思維方式、實用理性和實踐經驗,彰顯為卓爾不群的「中國之道」及其具體表現的「中國之德」、「中國之性」和「中國之理」。禮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本質上是「不忘本來」以及對中華民族、中國人精神靈魂和安身立命之共有精神家園的肯定、拱立與守護,也構成我們「不忘初心」的本始要件和由此再出發的原點。如果我們民族把自己這一本始要件和再出發的原點給玷污了甚至描黑了,那我們怎麼能夠證明自己是在再創輝煌和實現偉大復興呢?!在全球化的時代,無數西方有識之士,都在致力於從比較文明的角度盛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當今世界的拯救和對未來世界的引領意義,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又怎麼能夠不好好地學習、繼承並加以發揚光大呢?!當然,禮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並不是目的,目的是為了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為了創造一種既紮根傳統又面向未來的新型文化。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本質上是一種復興中的創造和創造中的復興,是一種熔鑄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文化的偉大創造,故此是一種在「為往聖繼絕學」基礎上的「為萬世開太平」。

  (三)立足本國與面向世界的博大襟懷

  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倫理文明,要求將文明根脈深深扎在中國歷史文化的豐厚土壤里,發展出自我特色鮮明的文明主體性,並在繼承中華民族數千年所形成的民族精神、傳統美德和倫理文化中予以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其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相契合,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發展目標相一致,彰顯出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此即如同張載所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亦如馮友蘭所言的「闡舊邦以輔新命,極高明而道中庸」。「立足本國」構成新型倫理文明的源頭活水,「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離開了本國本土,倫理文明必然失卻根脈的支撐與沃土的滋養,那樣的無本之根、無源之水既難以發展更難以持久。

  推動中華倫理文明復興,需要吸收世界各國倫理文明的優秀成果,並對之作出創造性整合與轉化,以不斷拓新其精神氣象。人類倫理文明是由世界各國人民共同創造的,各國倫理文化都對人類倫理文明作出過重要貢獻,也以多樣形式為世界倫理文化注入了豐富內涵,並在整體上形成了多元多彩的景觀。經驗表明,僅以一己之力,或能滿足本國倫理文明發展需要,卻無法引領世界倫理文明。所以,吸收世界各國包括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創造的倫理文明成果,建構博採眾長而又能夠涵容諸多倫理文明成果的新型倫理文明,是中華民族倫理文明發展和復興的內在要求。當下應著力做的工作,是塑造我國國民的大國思維、大國胸懷、大國氣度、大國格局,改變和消除民族虛無主義與狹隘民族主義的消極影響,破除歐洲中心論和華夏中心論的消極影響,弘揚「道並行而不相悖,萬物並育而不相害」的倫理品質和精神,在交流互鑒、兼容並包中彰顯中華倫理文明的獨特神韻和魅力。只有這樣,中華文明的復興才顯示出盛唐海納百川的氣度,而非晚清盲目排外的狹隘。理想的中華倫理文明必須有而且應當有既紮根本土亦即能引領和凝聚中華民族全體成員的精氣神,促進本國國民的福祉和社會和諧的主體性品格和位格,又具有面向世界亦即能被全球化時代的人類社會廣泛認同,引領人類社會走向持久的和平繁榮的精神特質和文明境界。這是一種立足本國而又面向世界、立足傳統而又面向未來的倫理文明,是一種既能保存並復興中華傳統文明,適合中國國情,又能兼收並蓄世界文明精華,與世界融為一體的倫理文明。這樣的倫理文明無論對中國還是世界,都是一種福音、福惠和福澤!

  中華文明有著能夠處理好與世界文明、與各國文明關係問題的優秀品質和倫理精神。在中華文明發展演進的歷史進程中,「道並行而不相悖,萬物並育而不相害」的價值信念和文化胸襟始終受到人們的稱頌,「協和萬邦」、「和而不同」、「禮尚往來」、「天下大同」的倫理觀念一直佔據著主導和主流的地位。中華文明有著善於向異域民族、世界上其他的文明類型學習的傳統,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自古以來被視為有氣度的表徵。故此,中華文明總是能夠在學習、吸收、借鑒其他文明優秀成果中實現自身的發展與更新。中華文明始終堅持認為,人類文明是由世界各國人民共同創造的,各國文明都對人類文明做出過重要貢獻,也以多樣形式為世界文明注入了豐富內涵,並在整體上形成了多元多彩的景觀。「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連續性文明發展的典範,其根本原因在於有立足本土而吸收外來的兼收並蓄的氣度和綜合創新的智慧,並能依靠這種氣度和智慧不斷促進中國文明的發展和完善。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有著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偉大復興的生動描畫:「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幹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11] 37生活於最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的當代國人無疑是最幸運,同時也是責任最重大的人們,唯有堅定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再加以實幹興邦、艱苦奮鬥,不斷開拓創新,才能真正實現這一數百年來無數志士仁人夢寐以求的偉大目標!


推薦閱讀:

張豈之:中國古代倫理政治之得與失
Dubia究竟意味著什麼?
大陸解禁倫理片 大鴻米店(1995)
社會工作職業倫理(一) 社會工作職業倫理建設需加速
理凈法師:佛教「止惡修善」的倫理普世教育

TAG:道德 | 倫理 | 文明 | 中華 | 中華文明 | 氣度 | 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