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博士發表「剩女」研究論文,將單身職業女性分為四類

進取型那些條件很優秀的女性,她們由於在職場上取得出眾的成就、收入較高,使大多數男性「望而卻步」傳統型那些以結婚為目標,想嫁一個有經濟實力的老公的女性妥協型這種類型的女性對男方的經濟條件不是很看重,希望尋找收入未必高,但具有兩性平等觀念的男性突破型這類女性十分前衛,選擇通過婚姻以外的關係 (比如同居而不結婚)與心儀的異性交往晚報記者 俞陶然 報道製圖 鄔思蓓記者昨天從美國科學促進會獲悉,在最新一期的社會學英文期刊《符號互動》(Sym-bolic Interaction)上,香港大學博士杜先致發表了一篇研究中國「剩女」的論文。在對北京、上海、廣東、安徽、遼寧、香港、台灣等地的50位單身職業女性(26歲—34歲)進行訪談後,杜博士將「剩女」分為四種類型,並提出每一種類型的「脫剩」策略。杜博士表示,在公眾眼裡,女性之所以被「剩」是因為她們的擇偶條件太高,但她的研究發現,更主要的原因是傳統觀念中的「男性主導」思想和追求者的「大男子主義」。對這一觀點,上海社科院家庭研究中心主任徐安琪表示認同,她指出,是「甲男配乙女」的傳統觀念催生了「剩女」。「傳統型剩女」最需主動出擊近十年來,中國的大齡單身女性越來越多,引起很多學者的關注。杜先致認為,所謂「剩女」,是指年齡在27歲以上,擁有高學歷或高收入的職業女性。為此,她走訪了我國多地的50位單身女性,她們的年齡在26歲—34歲,來自法律、金融、市場營銷、廣告、信息技術、醫藥和學術界。隨後,她將這些「剩女」分為四種類型:進取型、傳統型、妥協型、突破型。「進取型」是指那些條件很優秀的女性,她們由於在職場上取得出眾的成就、收入較高,使大多數男性「望而卻步」,不敢與她們談婚論嫁。面對這種傳統觀念的制約,進取型女性可能會選擇她們認為更加 「開明」的西方男性,但這很可能引起父母的反對。另一種更讓父母接受的情況是,進取型女性找到事業上更出色的中國男性,但如果找不到,她們就可能一直「剩」下去。為了避免這種獨身的尷尬,不少優秀職場女性在找對象的時候,會向對方隱瞞自己的收入狀況,從而避免一開始就被男性拒絕。所謂「傳統型」,是指那些以結婚為目標,想嫁一個有經濟實力的老公的女性。她們的擇偶觀念比較傳統,看重男性的經濟地位,然而也正是由於傳統觀念的束縛,她們在異性面前很矜持,缺乏積極主動的策略,所以很可能成為「剩女」。第三種類型叫「妥協型」,這種類型的女性對男方的經濟條件不是很看重,希望尋找收入未必高,但具有兩性平等觀念的男性。因此,這類女性的「脫剩」機會很多。她們找到的另一半由於不是家庭經濟的頂樑柱,所以不會以傳統的性別角色來要求她們,也就不會幹涉她們的生活模式,甚至會分擔更多的家務勞動。最後一種類型名為 「突破型」,這類女性十分前衛,選擇通過婚姻以外的關係(比如同居而不結婚)與心儀的異性交往,或者一直就這麼「單著」,逃避傳統的婦女家庭角色。不過,這種人生選擇很可能會遭到父母的強烈反對。傳統性別觀念是「剩女」主因杜先致指出,公眾批評「剩女」,說她們之所以被剩下是因為太挑剔,但她的研究發現並不是這樣。比女性個人選擇更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傳統觀念中的「男性主導」思想和追求者的「大男子主義」。比如,有些女性因為收入很高而被歧視,有些女性被她們的男友要求在「職業」和「婚姻」之間做出選擇,還有些女性因為工作時間過長或「過度」消費而受到指責。杜博士將這些消極因素稱為擇偶中的「性別限制」,並將其分為「歧視性」和「控制性」兩類。總之,很多男性無法接受一個比自己更優秀、更有經濟實力的太太,所以優秀的「剩女」不得不採取一些策略,如隱瞞自己的高收入。這項研究還發現,大部分女性並不排斥將婚姻作為人生歸宿。因此,香港學者認為,「阻礙女性進入婚姻殿堂的因素中,更多的是傳統觀念而不是個人選擇。 」「剩女」並非中國獨有現象看了杜先致論文的主要觀點後,上海的家庭問題專家徐安琪研究員表示基本認同。她指出,傳統的擇偶模式——「男高女低」「甲男配乙女」是催生「剩女」的一個重要原因。很多男性的擇偶標準是年輕、漂亮,對事業成功的女性則敬而遠之,怕娶回家後會做不了主。其實,這是一種帶有歧視性的擇偶心態,是需要我們去打破的社會固有觀念。徐安琪還指出,「剩女」這個詞雖然已約定俗成,但其實是不科學的,甚至帶有一點歧視性。 「很多人來問我,剩女的年齡界定是幾歲?我跟他們說,『剩女』這個名詞嚴格來說是不成立的,談不上年齡界定。 」比如,香港學者將「剩女」界定為27歲以上,就包含一種認為女性應該在27歲以前結婚的觀念,而不會有人認為男性應該在27歲以前結婚,所以這帶有一點性別歧視。事實上,「剩女」並非中國獨有的現象。隨著經濟的發展,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晚婚是一種必然趨勢。在日本、韓國,我國香港、台灣地區,女性平均初婚年齡都達到30歲以上。在新加坡,上世紀80年代就出現女大學畢業生晚婚的現象,以至於政府鼓勵男大學生娶女大學生。 「出現剩女是很正常的,社會不必對此大驚小怪,也不要給單身女性很大的心理壓力。 」徐安琪說,「我們還應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乙男完全可以配甲女,這樣才能讓更多的優秀女性早日走進婚姻的殿堂。 」紅娘點評「女孩太矜持,男孩不大氣」上海的剩女現象是否如滬港兩地的學者所言?單身女性該如何找到心儀的另一半?記者採訪了靜安區知名公益組織「白領驛家」的「紅娘」馮冬靜。馮老師長期負責為「白領驛家」的會員們牽線,在資料庫里,她把她覺得合適的單身男女白領介紹給對方。不過她坦言,介紹成功的幾率比較低。 「我覺得,上海剩女多的一個主要原因是A女多而A男少,優秀女性難找對象。 」馮老師的這個觀點,和兩位學者的論斷不謀而合。馮老師告訴記者,前幾天,她剛介紹了一對會員。男的1977年生人,年薪十幾萬元,女的1980年出生,年薪30萬元。「我覺得還是蠻般配的,雖然男的收入比女的少,但也不算低啊。」出乎她意料的是,昨天她收到女方的回復,說和男青年在網上聊了一次,「覺得彼此價值觀不同,所以不考慮見面了」。 「所以你看,優秀剩女即使年齡比較大了,也不會輕易降低要求。 」談到剩女現象,馮冬靜說,A女多而A男少是一大客觀原因。 「如今在學校里就是陰盛陽衰,女孩子早熟,讀書好,很多男孩子讀書不如女的,學歷也相對比較低。進入社會後,A女周圍的A男比較少,找對象就比較困難了。 」另一個原因是女方父母對女婿的要求很高,必須有房有車,一些相親節目已把上海丈母娘的厲害展現得淋漓盡致。在單身男女的主觀原因方面,馮老師說,當了很長時間的「紅娘」,她發現「男孩子大多要找漂亮的,女孩子大多要找有錢的」,雙方要求都高,很難配對成功。 「我希望女孩子們心態放平,不能只想著索取,另外要求不能太高,收入、身高、相貌都達到理想標準的男人,往往是找不到的,總得在一些地方放低標準。我也希望男孩子們心態放平,別光看外表。 」馮老師還指出,女孩子太矜持、男孩子不大氣,是一個普遍現象。她介紹的一些男女,在網上聊了一兩個月也不見面。 「這不是在浪費時間嗎?你只有看到對方,才能知道自己對她(他)是否有感覺。看照片是不準的,照片都是可以P的。 」馮老師建議「剩女」擴大交友範圍,讓同學、同事多帶自己參加活動。另外,可以多參加公益性交友活動,只有積極主動,才能增加邂逅有緣人的幾率。成功案列女生主動出擊,結緣「張江男」據白領驛家理事長吳佳妮介紹,「相約二號線」活動促成的第一對有緣人,上個月有了寶寶。在這個案例中,是女生主動出擊,最終結緣「張江男」。2011年3月13日,靜安體育館內人頭攢動,1986年出生的陶小姐與小姐妹們在休息椅上一邊交談一邊捕捉「目標」。突然,「目標」鎖定,一個白凈斯文、戴著眼鏡的平頭男生出現在她的視線里。正當陶小姐糾結是否要去搭訕時,那個男生擠入人群,不見了蹤影。「如果他5分鐘後再回到這個位置,我就上去搭訕! 」陶小姐默默地對自己說,可是10分鐘過去了,還是不見人影。她開始後悔了:蠻好剛才就上去搭訕的,好可惜啊。然而,正當她準備起身的時候,那個男生又出現在她的眼前。這次不能再失去機會了!她立刻快步趕上去,用手指輕輕戳了戳男生的背。待男生回過頭來,陶小姐就說:「可以認識一下你嗎? 」「當然可以。 」男生一看到靚麗的陶小姐,立刻答應了。於是,雙方互留了電話號碼和QQ號,開始了一段浪漫的戀情。那個男生是在張江上班的IT男,1983年出生,外省市人。出生在上海的陶小姐沒有因為他是外地人就嫌棄,覺得他清秀忠厚,工作也不錯。就這樣,兩人的感情發展得非常快。2011年11月,兩人就登記結婚了。第二年辦喜酒,今年生了一個寶寶。「剩女們一定要大膽出擊啊!不要讓緣分從身邊溜走。 」吳佳妮說。
推薦閱讀:

職業女性衣櫥必備13件
成年職業女性婚戀感情困擾問題的心理技術干預
職業女性的手相,錢財自己賺,難有丈夫依靠,一生勞苦,一生苦命
如何成為月入過萬的家庭主婦?
美媒:香港職業女性在內地頻被愛神之箭射中

TAG:論文 | 女性 | 博士 | 職業 | 單身 | 剩女 | 職業女性 | 發表 | 研究 | 四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