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的秦漢至明清湖北歷史文化 - 027百科 - 027 Wiki

多姿多彩的秦漢至明清湖北歷史文化

  秦 漢至明清時期,湖北地區的歷史跌宕起伏。

  秦統一天下後,分全國為46郡,郡下設縣。楚作為地名,犯了秦始皇父親的名諱,遂改以荊山之「荊」稱之。後來湖北就多稱荊,有時合稱荊楚。

  西漢時,漢武帝將全國分為13州。湖北主要部分屬荊州。三國時期,直到西晉統一全國後,湖北境內大部分地區仍為荊州所轄。北宋初年,從洞庭以北至荊山,西包沅澧二水之地,置荊湖北路,簡稱湖北路,湖北之名即由此始。元代將湖北的東南部和湖南、廣西劃為湖廣行省,省內有襄陽、黃州、蘄州、興國、峽州、武昌、江陵(中興)等州和德安、沔陽、安陸等府。明代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清康熙三年(1664年),分湖廣省為左右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年),湖廣左司改為湖北省,湖北省歷史上第一次定名,沿襲至今。

  秦漢時,由於湖北接近黃河中下游地區,憑藉南陽——襄陽驛道,聯繫密切,江陵和襄陽發展成為經濟和軍事重鎮。南北朝時中國經濟中心開始南移,中原居民大量南遷,加速了兩湖地區的開發。唐代湖北地區稻、麥、麻、茶和蠶絲等農作物有較大發展。江陵成為中國南方經濟中心之一。宋代江漢平原廣泛挽堤圍垸,出現垸田這一特殊的土地利用形式,使汛期漫水常淹的江漢平原成為主要農業區,有餘糧輸出。自宋代以來,就流行著「蘇常熟,天下足」或「蘇湖熟,天下足」的民諺,反映了這一歷史時期農業生產的中心所在。及至明代,這一諺語逐漸轉化為「湖廣熟,天下足」,表明湖廣地區農業生產地位有了極大的提高。之所以出現這個轉化,一個重要原因是農作物的兩熟制在湖北地區得到極大的改進和推廣。

  唐宋時,武漢即以商業發達著稱,江夏城(今武漢市武昌)和建康(今南京)、臨安(今杭州)並列為南宋三大都會。明中後期,漢江下游和舉水、倒水下游地區引種棉花,至清中期棉花種植面積和產量已躍居經濟作物首位,手工紡織業迅速發展,武漢成為長江、漢江沿岸和兩湖地區農副產品的大集散地,漢口發展成為中國四大商業名鎮之一。漢口原指漢水入長江之處,這一帶在明以前是一片沼澤,蘆葦叢生,人稱「茫茫漢水入江流,兩岸蘆花泊釣舟」。至明嘉靖年間設漢口鎮巡檢司,屬漢陽縣,漢口其名自此始。

  幾經開拓,漢口鎮到明後期成為九省通衢的「九州名鎮」了。漢口的成名,是與交通運輸的轉口性貿易的逐漸發達聯繫在一起的。漢口主要依賴長江和漢水兩大水上交通大動脈,使其不僅是楚地的咽喉,而且是雲、貴、川、湘、桂、豫、贛等地區的貨物轉輸地。湖北地區的農業、農副業以及手工業產品的轉運市場主要集中於漢口。運往湖北的外地物產,也主要聚集於漢口。其中最重要的是漢口成為淮鹽的集散地。明末由於戰亂,漢口一度陷入蕭條。清朝前期,漢口開始復甦,並迅速繁盛起來,發展為地處東西曲距十三餘里,人口二十多萬的大市鎮,逐漸超逾武昌、漢陽而稱雄中原商業貿易之中。漢口在長江中游迅速崛起,成為「天下四聚」的商業城市,其經濟功能和特點得到了突出的體現。

  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勢力由沿海侵入湖北,漢口、宜昌、沙市闢為商埠,開辦有工廠,在漢口等地建立了制茶、煙草等加工工業。資本主義列強加緊了對湖北地區的經濟侵略,給湖北帶來了嚴重的災難,但它在客觀上衝擊了舊的經濟體制,促使自然經濟的解體。秦漢至明清時期湖北地區的變化是絢麗多姿的。

  荊楚地區人民有利用草藥治療疾病的悠久傳統,從傳說中的神農嘗百草開始到秦漢時期,已積累了比較豐富的中草藥治療經驗。江陵鳳凰山西漢墓出土的隨葬物品中,李核等都是治療疾病的草藥。

  秦漢時期,荊楚地區的數學已發展到很高水平。1984年江陵張家山三座漢墓出土了一大批竹簡,其中247號墓出土《算數書》一部,由幾百枚竹簡組成,這是一部迄今所見最古老的數學著作,比西漢中期的《九章算術》還要早許多年。

  東漢末年,劉表統治荊州,在此期間,荊州是一個政局安定、經濟發達的地區,同時,文化學術事業亦隨之迅速發展。「荊州學派」,在東漢末異軍突起,聲名遠揚。由於當時宋忠、司馬徽、潁容、謝該等荊州學派代表人物的學術活動,使古文經學在荊州盛行,並且與黃河流域的鄭(玄)學相抗衡。

  魏晉南北朝時期,荊楚地區人才輩出,最具代表性的是史學家習鑿齒、宗懍,作家庾信。習鑿齒,精通玄學、佛學、文學,擅長史學,主要著作有《漢晉春秋》、《襄陽耆舊記》、《逸人高士傳》、《習鑿齒集》等。宗懍,作品以《荊楚歲時記》最為著名。庾信,晚年由於羈旅北朝,身遭國破家亡的屈辱,使其創作風格由早年的綺麗轉變為蒼涼、悲壯。他的詩、賦、駢體文成就都極高,著名的代表作是《哀江南賦》。

  唐朝是中國詩歌的黃金時代,那時候,活躍在荊楚大地上的詩人真可以說不計其數。其中有些本身就是荊楚人,這塊古老的土地孕育了他們的詩才。更多的則是來自四面八方的才子名流,是詩人屈原的故鄉這一神奇而美麗的地方,招引他們留下了無數的詩篇。據不完全統計,唐代詩人出自荊楚地區的詩篇達兩千多首,就一個地區產生詩作的數量來說,僅次於首都長安。唐代著名的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等都曾遊歷過荊楚,唐代的詩人既從荊楚山川風情、人民生活中抒發詩興,又以自己的才華為荊楚詩文化推陳出新。如劉禹錫曾為峽州一帶的民歌重新填詞,歌詞優美而通俗。劉禹錫還依據荊楚民歌「踏歌」填寫了許多踏歌詞,其中一首說: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連袂行。唱盡新詞歡不見,紅霞映樹鷓鴣鳴。」這類「踏歌」詞清新質樸,深受荊楚人民喜愛。唐代詩人中荊楚籍或寓居荊楚、遊歷荊楚的還有張說、陳子昂、王維、岑參、李商隱、元稹、柳宗元、杜牧、劉禹錫、韓愈、王建、錢起、溫庭筠、皮日休等等。他們為荊楚風物吸引,被荊楚山河陶醉,自然也受到荊楚文化的熏陶,留下了許多永垂詩壇的瑰麗詩篇。我們可以驕傲地說:荊楚這塊千年寶地培育了唐代眾多的詩人,對中國文學的發展實在是功不可沒。

  宋代湖北籍學者的文化成就頗有特色。史學方面,江陵人崔遵度在北宋真宗時與路振合力修成宋太祖、宋太宗《兩朝國史》。宋祁與歐陽修合修《新唐書》,《新唐書》在正史中第一次編寫了《兵志》、《選舉志》、《儀衛志》,為《宋史》以後諸史所沿襲。與《舊唐書》相比,《新唐書》文字簡略,是一部質量較高的正史。文學方面,江陵人楊冠卿也有一定的成就。楊冠卿的詩詞里,個人傷感之作佔了相當篇幅,這是由他生不得志、流落江湖的遭遇所決定的。另外,體現他的愛國思想的詩詞也相當多。其著作《客亭類稿》共十四卷,有詩二三百首,詞三十首。清代人稱「冠卿才華清雋,四六猶流麗渾雅」。

  在藝術領域裡,襄陽人米芾及其長子米友仁的書畫堪稱一絕。父子倆都擅長山水畫。米芾的山水畫源於董源,天真發露,奇奇怪怪。枯木松石,時出新意,少有出塵格,多少煙雲掩映,樹木不取工細,多用水墨點染。米友仁的山水畫發展了其父的技法,用潑墨畫雲山,草草而成,不失真趣。「二米」於書法造詣頗深,米芾書法得力於王獻之,用筆峻邁,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米友仁善行書,高宗曾命他鑒定書法。米芾自號襄陽漫士,著述有《書史》、《畫史》、《硯史》、《海岳名言》等。

  在醫學領域裡,蘄水(今浠水)人龐安時的醫術、醫德馳名江淮間,著有《難經解義》、《主對集》、《傷寒總病論》、《本草補遺》等,門人弟子頗多。

  明清時期是湖北文學發展史上的一個輝煌時期,眾多的鄂籍文學才子脫穎而出。其中,「公安派」是晚明文學中的重要流派。主要創始人是「三袁」,即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公安人,皆為萬曆朝進士。「公安派」反對復古派用擬古、摹古和八股文等種種清規戒律來束縛作者的個性,具有進步意義。「竟陵派」是與 「公安派」同時出現的文學流派,創始人是竟陵(今天門)人鍾惺、譚元春。「竟陵派」的文學見解與「公安派」基本相同,反對摹古,主張抒寫靈性,對當時散文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明代,湖北嘉魚出了一對頗具才名的兄弟,其兄李承芳,字茂卿,文學家,任大理寺評事,勤奮好讀,著有《東嶠集》,收入《四庫全書總目》。其弟李承箕,字世卿,明代隱士,文學上也很有成就。時人稱此兄弟為「嘉魚二李」。

  到清朝後期,湖北出了一位文壇大家,即清代湖北三狀元之一——陳沆。陳沆5歲就入私塾讀書,10歲隨父親游湖南,12歲成為諸生,15歲應科舉,從縣考、府考、鄉考、會試直到廷試,均中榜首,嘉慶年間中狀元,著有《陳沆集》。明清時期,湖北地區還有許多文學成就頗高的名家,如顧景星、彭大壽、范鍇等。

  明清時期,湖北地區的藝術以戲曲成就最高,其中又以漢劇及其對京劇的獨特貢獻最具有代表性。

  漢劇,原名「楚調」(或稱「楚腔」),又名「黃腔」,後稱「漢調」。辛亥革命以後才定為漢劇,它是一種以「西皮」、「二黃」兩大聲腔系統為主體進行演唱的地方戲曲。源於湖北襄陽、江漢平原。明中葉以前,陝甘一帶流行一種以當地民歌為基礎,融匯外來腔調的唱腔——秦腔。明末清初,秦腔經襄陽南傳至江漢平原,與當地民間曲調結合,轉化為一種新腔調,即「西皮」。「皮」即湖北土語指的唱詞,「西皮」意即源於陝西的西調,其特點是既保持了秦腔高亢、勁悍的特色,又融入了當地民歌活潑、明快的內容。漢劇在發展過程中,兼收並蓄,博採眾長,在「西皮」和「二黃」合流的過程中,並收了「崑山腔」和「弋陽腔」。明末,漢劇已趨完善,演技嫻熟,規模可觀。清代,漢劇進一步發展。嘉慶年間,湖北崇陽籍的著名漢調生角米應先(喜子)到北京加入春台班(徽劇四大徽班之一),名馳京師,成為這個戲班的台柱,歷二十年。湖北演員王洪貴、李六、余三勝等入京,使湖北的西皮調和安徽的二簧調匯合。漢調藝人們入京後,與徽班彼此影響,同時吸收崑腔、秦腔等劇種的曲調、表演方法等,逐漸形成了一種全新的劇種,人稱「京戲」,這就是京劇的雛形。所以,有「梨園老伶念字多本楚音」的說法。當時有徽(程長庚)、京(張二奎)、漢(余三勝)三大流派。後來,湖北譚鑫培與王瑤卿一起對皮簧腔進行改革,使京劇最終成型。清中葉,漢調已影響到全國各地,不僅有漢調班、黃腔班等自己的劇團,而且也成為川劇、徽劇、滇劇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漢劇自皮黃腔形成後,逐漸發展為荊河、襄河、府河、漢河四大流派。荊河派以荊沙為中心,推及四川渝、蓉、嘉陵江流域和湖南衡岳、常德地區;襄河派以襄、樊為中心,流行鍾祥以北襄樊地區及老河口一帶;府河派以德安為中心,流行於隨縣、棗陽以南及黃陂、孝感以北地區;漢河派以武漢為中心,成為漢劇的主流。漢劇從湖北全境逐漸傳播到湖南、廣東、廣西、福建、安徽、江西、河南、陝西、四川、台灣等地。

  我國繪畫藝術到明代,摹古的傾向頗盛,但也有畫家在繼承前人成就的基礎上,抒發自己的個性。吳偉便是其中之一。吳偉是江夏(今武昌)人,自小孤苦,卻酷嗜繪畫,十分出色。後來他到金陵,聲名鵲起,名馳兩京,被明憲宗召入宮廷作畫,另授他錦衣衛鎮撫。吳偉畫藝成熟後,逐漸擺脫前人的束縛,以「浙派」脫穎而出,成為「江夏派」的開創人。「江夏派」對當時畫壇影響很大,一時間,學吳偉者蜂擁而起,許多人自稱半仙、顛仙、酒仙、素仙、再仙,反映了吳偉在畫壇的地位崇高。

  在封建社會後期,湖北地區的科學技術以醫學最為突出,產生過許多名醫。明清時期,鄂東有享譽國內外的大醫藥學家李時珍,他與明代的萬全、清代的楊際泰以及宋代的龐安時合稱「鄂東四大名醫」。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李時珍著手編寫《本草綱目》。他嘔心瀝血,嚴謹考證,慎重行文,先後三易其稿,歷時二十七年,終於完成了這部中醫中藥學的宏篇巨著。


推薦閱讀:

兩個板橋——節選自《明清文人那些事兒》
吳三桂降清前後為何差距那麼大?
怎麼評價明清詩詞的藝術成就?
系列藏品(13)明清「背十 一兩」錢(三)

TAG:歷史 | 文化 | 歷史文化 | 湖北 | 百科 | 明清 | 秦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