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行孝 孝的三重境界
[摘要]孝道主要體現在什麼地方?心存敬愛,是孝的第一重境界。家庭和美,事業有成,這是孝的第二重境界。奉養心愿,這是孝的第三層境界。
文/趙大山
又到了一年一度清明祭祖掃墓的時節。孔子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清明祭祖的意義,是讓後輩銘記祖先篳路藍縷的創業精神,忠孝立身的人生價值,讓孝悌、仁義、忠信、知廉恥的家風像清泉一樣澆灌心田,滋潤心靈。
清明祭祖直接體現了以孝為核心的儒家文化傳統,那麼,孝道最重要的表現是什麼呢?
心存敬愛(資料圖 圖源網路)
心存敬愛,是孝的第一重境界。
《論語·為政》記載:子夏請教什麼是孝?孔子回答:「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讓長輩吃好、喝好,身體安逸,就是孝嗎?這是遠遠不夠的,孝最難的地方是「色難」,也就是保持和悅的臉色是最難的。
兒女再大,在長輩面前都是小孩子,兒女出門,父母親就會嚀囑,要注意安全喔;要下雨了,父母說,要帶雨傘喔;天氣涼了,父母說,要多穿衣服喔…諸如此類的事情,兒女們就很煩,往往沒有好臉色,「我知道,怎麼這麼啰嗦!」
始終如一(資料圖 圖源網路)
《禮記·祭義》云:「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對父母能夠作到始終如一的好顏色,內心必有深愛啊!
子游也曾向孔子請教什麼是孝。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女能夠服侍父母,犬馬也能為人服務,如果少了尊敬,兩者如何區別呢?
對父母和長輩的孝,根本的還是內心的愛和敬!
孟子說,人在年幼的時候,愛慕父母;青年的時候,就愛慕年輕漂亮的姑娘;有了妻子以後,便愛慕妻子;做了官便愛慕君王,得不到君王的賞識便心焦如火;大孝之人卻是終身愛慕父母。
子兒對父母的愛,永遠也趕不上父母對子女的愛!哪怕以父母愛子女一半的心去愛父母,父母就很快樂!
家庭和睦(資料圖 圖源網路)
家庭和美,事業有成,這是孝的第二重境界。
孟武伯也向孔子請教什麼是孝。孔子說:「父母唯其疾之憂。」
人生的憂患多了,生活開支的問題,孩子教育的問題,升職的問題,人事的問題…為什麼讓父母只擔心你的健康問題就是孝呢?因為其他的問題你處理得很好!
履職盡責(資料圖 圖源網路)
父母最擔心子女什麼,一是家庭,二是事業!
如果兒女的小家庭美滿幸福,父母每個細胞就會微笑!所以,要娶妻,不要看臉蛋和身材,要看是否賢惠;嫁人不要看房子、車子、票子,要看是否有才德;夫妻之間要互相愛慕,不要因一點瑣事鬧得天翻地覆;不要流連於應酬,要多留時間陪陪家人、孩子。
家庭和睦,伉儷情深,孩子有出息,這是最大的孝!
父母還有一個最擔心的,是子女的飯碗,父母總擔心子女沒有出息、沒有前途。所以,一定要勤奮工作,履職盡責,幹事創業,奮發有為。
《孝經》言:「夫孝,始於事親,忠於事君,終於立身。」能夠盡自己的努力,干好自己的工作,對社會和國家有所貢獻,就是孝!
奉養心愿(資料圖 圖源網路)
奉養父母,這是孝的第三層境界。
孟子曾經介紹了曾參與他的兒子曾元分別奉養父親的故事。
曾參奉養他的父親曾皙,每頓有酒有肉;將要撤席的時候,一定請示剩餘的酒肉給誰。那時候酒肉都是奢侈品,有條件的人家才能吃得上,曾皙就會吩咐送給誰吃;有時候曾皙問,還有多餘的嗎?就是沒有,曾參也一定說還有。
曾皙死了,曾參的兒子曾元奉養曾參,每頓也有酒有肉;可是撤席的時候,就不再請示剩餘的酒肉給誰了。如果曾參問還有沒有多餘的?曾元就說沒有了。準備留到下一頓再給父親吃。
曾元養曾參,就是世俗所說的口腹之養;曾參養曾皙,可以說是心意之養。
老人家也有著善良的心愿,希望能盡綿薄之力,給家人、鄉鄰一點恩惠。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能夠奉養父母的心愿,並把這份心愿推而廣之,就是孝!
推薦閱讀:
※情盡時 自有另一番新境界
※男人魅力的最高境界
※心的實相------由占察經看一實境界的修証
※養生321的文件夾【武學高境界】
※這才是收納的最高境界!
TAG: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