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漢族還是回族?朱元璋民族成份考辨

朱元璋民族成份考辨

  摘自《第十一屆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陳梧桐,教授,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

  [摘要]傳統觀點認為,朱元璋是漢族人,明朝是漢族王朝。上世紀90年代,有說他是回民,所列論據皆似是而非。其實,不論宗教信仰,還是生活習俗和喪葬習俗,和他在北伐時提出的「驅逐胡虜,恢復中華」和「復漢官之威儀」,以及建國後採取的歧視限制蒙古、色目人的措施,均表明了他的漢族身份。

  [關鍵詞]朱元璋;漢族;回族

  我國學術界歷來認為,朱元璋是漢族人,他建立的明朝是個漢族王朝,朱元璋故鄉安徽鳳陽的老百姓,也持這種看法。回族著名史學家白壽彝先生,在1946年寫成的《中國伊斯蘭史綱要》的一條腳註中,曾提到「父老相傳,明太祖原是回回,建文帝的出走,系赴天方朝覲。又頗有人相信,武宗也信教(指伊斯蘭教)」。①不過,白先生對這種傳說似乎存有疑議,他的諸多有關伊斯蘭教和回族史的論著,從未把明太祖、建文帝和明武宗列為回族人物,他主編的《回族人物誌》,也沒有這三個明朝皇帝的傳記。上世紀90年代,有個回族研究生,給我看過一本繁體字豎排小冊子,書中列舉各種證據,說朱元璋是回族人。這個小冊子來自香港或台灣(現已記不清是香港還是台灣),系民間私自編印的,沒有出版社名稱和書號。我粗略翻翻,覺得書中所列證據皆似是而非,沒有一條站得住腳,又是非正式出版物,並沒予以重視。最近讀到《百歲老人周有光答客問》一文,卻意外地發現周老先生說有新的考證「已經證明了」朱元璋不是漢族而是回族人。

周老先生是著名的語言學家,2005年12月25日,他在中國現代文學館的星期天系列講座中,曾當場回答讀者的提問。在談到中國文化的衰落原因時,他說:「以前很多人辯論,中國文化長期停滯不前是什麼道理,這是一個大問題。現在新的看法提出了新的論證,當中一個論證就是說,遼、金、元、明、清這五代的1000年都是外族打進中原來加以統治的。其中遼、金、元、清都是外族,大家都是同意的,明朝是不是外族呢?現在新的考證說明太祖朱元璋不是漢族而是回族,這已經證明了。所以這1000年由外族來統治漢族,沒有辦法發展文化,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原因。」②周老先生所說的「新的考證」我未見到,問過幾位明史學界的同仁,也都未曾與聞。不過,既然朱元璋的民族成分涉及到明代是否「由外族來統治漢族」以及中國文化衰落原因等重大問題,我們就有必要加以重視,進行一番認真的考辨。

  ①白壽彝:《民族宗教論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12頁。

  ②《中華讀書報》2005年1月22日第13版《學術周刊》。

  周老先生所說的「新的考證」,未曾得見,故無從評論。但我見過的那個小冊子,所列的幾條論證朱元璋為回民的論據,卻都是經不起推敲的。

  一曰朱元璋相貌奇特,像是回回。流傳至今的朱元璋畫像有各種不同的版本,大體上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相貌端正,和藹慈祥,另一種則是高額突出,下巴比上額又長出好幾分,再配上高高的顴骨,活像一個橫擺著的立體形的山字,確實比較奇特。但是古今中外,任何民族都有長相奇特的人,又能說出哪種相貌肯定是哪個民族的人呢?

  二曰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馬皇后姓馬,馬姓是回族的姓,歷史上有不少漢女嫁回男或漢男娶回女而成為回民的,朱元璋娶馬皇后也就成了回民。但是僅憑一個馬姓是無法判定馬皇后是回民的,因為漢族也有馬姓,而且其歷史比回族的馬姓更為久遠,早在回族形成之前的一千幾百年,漢代漢族的馬姓之中就已湧現出馬援、馬融等著名的歷史人物了。

  三曰建文帝朱允炆在朱棣統率燕軍攻入南京後出走,是赴天方(麥加)伊斯蘭教聖地朝覲,表明他是回回。但是,朱允炆在南京城破之時,究竟是死於宮中大火,還是逃亡在外,這原是一樁歷史疑案,迄今未有定論。即使是記述他出逃的野史筆記,也多說他是剃髮為僧,浪跡江湖或隱居山林,卻未見有遠赴天方朝覲的記載。《明史·鄭和傳》雖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之說,鄭和在第四次下西洋時也的確到過天方。①但鄭和前後七下西洋到的地區極廣,包括印度洋沿岸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從東南亞直到非洲東海岸,並非只到過天方一地。就是到過天方,也未見史籍記載他在那裡聽到或見到朱允炆曾到達此地的蹤跡,怎能斷定建文帝出走是至天方朝覲呢?

四曰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四年(1519年)南行途中,曾於十二月間在儀真(今江蘇儀征)下令禁豬,在該縣舉行「丁祀」不供豬頭而供羊頭,表明他是信奉伊斯蘭教、遵守禁食豬肉教規的回回。事實究竟如何呢?他的禁豬令是這樣寫的:

  「養豕之家,易賣宰殺,固系尋常。但當爵(指朱厚照自封的鎮國公)本命(指朱厚照生肖屬豬),既而又姓(指性朱),雖然字異,實乃音同,況兼食之隨生瘡疾,宜當禁革。如若故違,本犯並連當房家小發遣邊衛,永遠充軍。「②

  明武宗朱厚照之所以禁豬,並非是由於他信奉伊斯蘭教、嚴守禁食豬肉的教規,而是因為他屬豬又姓朱。由於禁豬令的實行,當時南直隸、山東等地的村市居民被迫宰殺所養的豬,連小豬都埋掉。結果不僅老百姓吃不上豬肉,連祭祀祖先也買不到豬頭上供。明武宗在儀真舉行「丁祀」,也只得用羊頭替代豬頭來供奉孔老夫子。③

  其實,明武宗是不忌食豬肉,也不信奉伊斯蘭教的。有明一代,宮廷的御膳,就從未斷過豬肉。負責置辦御膳的光祿寺,每年所用的牲口數達30100頭,其中就有豬18900頭。④祭祀已經去世的祖先,豬也是必不可缺的供品。如祭祀太廟,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定議,所供祭品需用「豕十九」,至萬曆初年又規定時享用「豕三十一」,祭用「豕三十五」。⑤明武宗本人並不信奉伊斯蘭教,而是崇信佛教的。他對「佛經、梵語無不通曉」,⑥曾大興土木建造寺院,寵信重用星吉班丹,羅竹班卓、刺麻癿竹、三竹癿刺等藏僧,甚至自稱為「大慶法王西天覺道圓明自在大定慧佛」,命禮部為之鑄造金印,兼給誥命,⑦並以皇帝和大慶法王的雙重名義簽署詔誥敕令。總之,那個小冊子所列的證據,沒有一條經得起史實檢驗,根本無法證明朱元璋是回族而非漢人。

  ①西安《重修清凈禪寺》碑:「永樂十一年(1413年)四月,太監鄭和奉敕差往西域天方國,道出陝西,求可以通譯國語可佐信使者,乃得本寺掌教哈三焉。」。

  ②李栩:《戒庵老人漫筆》卷4,《禁宰犬豕》

  ③《明武宗實錄》卷181,正德十四年十二月乙卯條。

  ④萬曆《明會典》卷116,《禮部·牲口》

  ⑤萬曆《明會典》卷86,《禮部·時享》

  ⑥《明武宗實錄》卷64,正德五年六月壬辰條。

  ⑦《明武宗實錄》卷64,正德五年六月庚子條。

  與主張朱元璋不是漢族人而是回民的觀點相反,大量的歷史事實證明,朱元璋不是回民而是地地道道的漢族人。

  回族信仰伊斯蘭教。在回漢雜居地區,伊斯蘭教信仰是回族人意識形態的一個特徵。①伊斯蘭教反對偶像崇拜,回族和所有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都不信奉伊斯蘭教之外的其他宗教,一些回族的家規就明確規定:「家禁用道釋教」。②明代有個別回族人信仰佛、道,那是特殊的歷史條件和原因造成的。如著名的航海家鄭和,出生於雲南的「哈只」世家,終生信仰伊斯蘭教,曾重修西安清真寺、奏請重建南京禮拜寺,還曾到泉州伊斯蘭教先賢墓行香。但由於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崇佛,朱棣的謀士姚廣孝也是個佛教徒,宮中的宦官又「最信因果,好佛者眾」,③他也皈依佛門,受菩薩戒,取佛善的法名。④由於朱棣在崇佛的同時又兼信道,而東南沿海人民又普遍信仰道教中的航海保護神天妃,因此鄭和也兼奉天妃,曾親至福建湄洲島的天妃宮致祭,並整修過長樂、湄洲等處的天妃宮觀。又如著名思想家李贄,據《林李宗譜》記載,自明初一世祖閭之後其家族分為林,李二姓。閭之長子衍為林姓,駑「受戒清凈寺教門,號順天之民,娶色目婢女歸於家,」林姓因而皆信伊斯蘭教,閭之次子端,反對其兄信仰伊斯蘭教,遷往他鄉,改姓為李。李贄原屬林姓,信奉伊斯蘭教,「入泮學冊系林載贄,旋改李姓,避勝朝諱,去載字。」改從李姓後,他重儒學,後更出入佛,道,但李贄的妻子黃宜人卻是「從媽教」即信奉伊斯蘭教的,⑤李贄說她「平生謹慎,必不輕履僧堂」。⑥因此,李贄也仍然保持伊斯蘭教的信仰,在遭受迫害而自殺前,曾留下遺言要求按照伊斯蘭習俗下葬,不用棺材而用白布裹身。但這種既保持伊斯蘭教信仰而又兼奉佛、道的,在回民當中僅是個別的特例,而非一般的通例。

  朱元璋的情況又如何呢?無論是朱元璋親撰的《朱氏世德碑》、《皇陵碑》以及各種詔敕詩文,臣僚撰寫的《天潢玉碟》,或者各種文獻史籍,都未見到關於朱元璋本人或者他的前輩、後裔信奉伊斯蘭教的記載,卻有大量崇信佛、道的記載。王文祿《龍興慈記》載:「泗州(今江蘇盱眙)有楊家墩,墩下有窩,熙祖(朱元璋祖父朱初一)嘗卧其中,有二道士過,指卧處曰:『若葬此出天子。』..熙祖語仁祖(朱元璋父親朱五四),後果得葬,葬後自壅為墳。半歲,陳後(朱元璋母親陳氏)孕太祖,皆言此墩有天子氣。」《明太祖實錄》卷1又記,朱元璋出生前一天,其母陳氏「嘗夢一黃冠自西北來,至舍南麥場取白葯一丸,置太后掌中,有光,起視之,漸長,黃冠日:『此美物,可食。』「太后吞之,覺以告仁祖,口尚有餘香。明日,上生」。這是朱元璋先祖崇尚道教的表現。《明太祖實錄》卷1還記載,朱元璋降生後「常遘疾」,朱五四「抱之佛寺,寺無僧。復搶歸,見室東檐下一僧西壁坐,顧仁祖曰:『來!』乃以手撫摩上頂,旦日疾遂愈。後復疾,仁祖念前夢之異,欲俾從釋氏,不果」。這是朱元璋父輩崇尚佛教的表現。以上諸種記載,自然是為了神化朱元璋這位明朝開國皇帝而編造的。但朱五四許願將他舍入佛寺為僧,卻是確鑿的事實。朱元璋親撰的《朱氏世德碑》即載:「曩者父母因某自幼多病,舍入皇覺寺(按:應為於皇寺)」。⑦正是遵照這個遺願,朱元璋父母雙亡之後,鄰居汪氏老母便將他送入寺院,剃度為僧。從此,朱元璋就與佛教結下不解之緣。

後來,朱元璋流浪淮西,又接觸了白蓮教。加入郭子興的起義隊伍後,他正式成為白蓮教徒。白蓮教是脫胎於佛教,並吸收道教某些成分的民間秘密宗教。因此,朱元璋雖身為白蓮教徒,但並未放棄佛教信仰。攻佔應天,婺州等地後,他曾拜訪許多江南名剎,廣交戒德名僧。同時,他還與道教發生了聯繫,不僅與周顛,張中等道士往來密切,而且派人尋訪正一道第42代天師張正常,並在應天接見和款待過張正常。

  龍鳳十二年(1366年),朱元璋發布討伐張士誠檄文《平周榜》,攻擊白蓮教是「妖言」、「凶謀」,⑧與白蓮教徹底決裂。洪武元年(1368年)登基稱帝後,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他在嚴厲禁止、鎮壓白蓮教等民間秘密宗教的同時,即大力提倡尊朱崇儒,確立儒家思想、程朱理學的統治地位,並大搞神道設教,扶植佛教和道教。洪武年間,朱元璋不僅耗費大量財力,人力和物力,修繕靈谷寺、天界寺、天禧寺、能仁寺、雞鳴寺、棲霞寺等許多佛教寺院,還修復、重建朝天宮等一批道教宮觀,「凡道家所號天帝之宮,靡不崇飾」。⑨

①參看白壽彝:《關於回族史的幾個問題》,《民族宗教論集》第192頁。

  ②晉江《郭氏家譜》。

  ③劉若愚:《酌中志》卷23

  ④姚廣孝:《佛說摩利支天經》題記。

  ⑤參看葉國慶:《李贄先世考》《筆耕集》,廈門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194—202頁

⑥李贄:《焚書》卷2《與庄純夫書》

⑦郎瑛:《七修類稿》卷7,《朱氏世德碑》

  ⑧吳寬:《平吳錄》

  ⑨《金陵玄觀志》卷1,商輅:《奉敕重建朝天宮》。

朱元璋還撥給寺觀、宮觀大量田土、蘆盪,免除其稅糧和差役,並多次召集名僧舉辦法會,自己親戴皮弁,腰插玉圭,率領群臣頂禮膜拜;或徵召道士,舉辦齋蘸祈雨,自己「設藁席露坐,晝曝於日中,頃刻不移,夜卧於地,衣不解帶」,①可謂虔誠至極。他還多次召見名僧、道士,賜坐講論,有些應對稱旨的僧人甚至摧為大官,充當心腹耳目。朱元璋還應僧、道之請,設立善世院、玄教院,後改為僧錄司、道錄司,以名僧、道徒總領全國的佛教、道教事務。為了擴大佛、道的影響,朱元璋又命四方名僧點校《大藏經》(即《洪武南藏》),令宗泐、如玘等僧人重新箋釋《般若心經》、《金剛經》和《楞伽經》,親自為《心經》作序;並仿效唐宋君主,親為《道德經》作注,撰成《御注道德經》二卷,還撰寫了《周顛仙人傳》,廣行刊布。正是由於朱元璋的大力提倡,他的眾多子孫當中,不乏崇信佛、道者,如明成祖朱棣、明孝宗朱佑樘,都崇信佛、道,明武宗朱厚照佞佛,明世宗朱厚熜佞道。也就是因此,明朝官方還多次組織刊刻卷帙浩大的佛藏和道藏。佛藏除《洪武南藏》外,還有《永樂南藏》、《永樂北藏》、《萬曆續北藏》以及藏文的《大藏經》,道藏則有《正統道藏》和《萬曆續道藏》。

  ①《明太祖實錄》卷53,洪武三年六月戊午條。

  ②劉智:《至聖天方實錄》卷20

  ③《明史》卷3,《太祖紀三》。

  ④《明史》卷7,《成祖紀三》

  ⑤《高皇帝御制文集》卷14,《皇陵碑》。

  

  最能說明朱元璋的民族成分的,當推吳元年(1367年)十月他命將北伐時所發布的《諭中原檄》。這篇檄文雖出自名儒宋鐮的手筆①,但它既以朱元璋的名義發布,表達的自然是他的思想。檄文中提出了「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鬥爭口號,並說明出兵北伐,旨在「北逐群虜,拯生民於塗炭,復漢官之威儀」,還宣布:「歸我者永安於中華,背我者自竄於塞外」,「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②在古代,「中華」是個多義詞,含義與「中國」相當,以地域論,主要是指中原,擴而大之,及於中原王朝直接管轄的地區;以文化論,一般是指古人所說的「禮樂冠第」的中原文化;以民族論,是指漢族,即華夏族類、中夏之人。「色目」一詞初見於唐代,意指各色名目、各等種類、國家,又指姓氏稀僻之人。元朝征服西域諸地諸國,因其部族、國家很雜,又多姓氏稀僻,便稱該地區的降附人口為色目人。常見於元人記載的色目人,有唐兀、乃蠻、汪古、回回、畏兀兒、欽察等,其政治地位高於漢人、南人,低於蒙古人。朱元璋將蒙古人和包括回族在內的色目人都蔑稱為「胡虜」,同列為驅逐的對象,只有「能知禮義」,即認同中原文化、「願為臣民」,即歸附於他的,才可「永安於中華」,「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這同樣說明他不是回民。否則,豈不是自己驅逐自己?朱元璋打出「恢復中華」旗號,聲言要「復漢官之威儀」,說明他是漢族人。否則,豈不成了為他人做嫁衣裳?

  正由於朱元璋是漢族人而非少族民族,因此在元末農民戰爭後期,他同其他起義隊伍的漢族首領打交道時,才會經常打出「同討夷狄、以安中華」的旗號。龍鳳九年(1363年)七月,在鄱陽湖大戰的間隙,他曾致書陳友諒,曰:「方今取天下之勢,同討夷狄,以安中國,是為上策。結怒中國,而後為夷狄,是為無策。」③龍鳳十一年(1365年),他派都事孫養浩前往四川與明玉珍通好,又帶信對明玉珍說:「元人本處沙塞,今反居中原,是冠履倒置。足下應時而起,居國上流,區區有長江之險,相為唇齒,協心同力,並復中原。事定之日,各守疆土。」④

洪武建國後,朱元璋面對遼、宋、夏、金、元以來的民族大融合趨勢,吸收元朝統治者因實行歧視和壓迫漢族的不平等政策,激化民族矛盾,從而加速其滅亡的教訓,繼承唐太宗等開明君主「以文德綏海內」⑤和「愛之如一」⑥的進步思想,認為:「蠻夷之人,性習雖殊,然其好生惡死之心未嘗不同」⑦,是「能遵聲教」的。⑧他反覆申明:「膚既為天下主,華夷無間,姓氏雖守,撫字如一」,⑨「聖人治天下,四海之內,皆為赤子,所以廣一視同仁之心。勝君主華夷,撫御之道,遠邇無間」。⑩強調對少數民族應「撫之以安靜,待之以誠意,喻之以道理」,⑾要把「以德懷之」置於其「威德兼施」⑿的民族政策之首位。

  ①程敏政選編的《皇明文衡》卷1收入此檄,即署名宋鐮,並註明為「代言」之作。

  ②《皇明詔令》卷1,《諭中原檄》,

  ③《明太祖實錄》卷12,癸卯年七月乙丑條。

  ④楊學可:《明氏實錄》

  ⑤《舊唐書》卷28,《音樂志一》

  ⑥《資治通鑒》卷198,貞觀二十一年五月庚辰條。

  ⑦《明太祖實錄》卷34,洪武元年八月戊寅條。

  ⑧《明太祖實錄》卷188,洪武二十一年二月庚申條。

  ⑨《明太祖實錄》卷53,洪武三年六月丁丑條。

  ⑩《明太祖實錄》卷134,洪武十三年十月丁丑條。

  ⑾《明太祖寶訓》卷6,《懷遠人》。

  ⑿《明太祖實錄》卷149,洪武十五年十月丙申條。

  

但是,正由於朱元璋是漢族人,作為最高的封建統治者,他仍未能擺脫歷代漢族統治者「內諸夏而外夷狄」①的大漢族主義思想的束縛。他仍把少數民族視為「禽獸」、②「犬羊」、③「豺狼」,④認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⑤他們只能「以小事大」,⑥接受漢族的統治,「自古帝王臨御天下,中國居內以御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⑦否則讓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就會釀成禍亂,「衣冠禮樂日就陵夷。⑧因此,他對少數民族仍持歧視的態度,採取了各種限制的措施。洪武元年二月,朱元璋下詔恢復唐式衣冠,即禁止「胡服、胡語、胡姓」。⑨許多蒙古、色目人人仕之後,紛紛改用漢姓漢名。後來,他覺得此舉有悖「先王致謹氏族之道」,恐日久之後,「其子孫相傳,昧其本源」,才又下令「禁蒙古、色目人更易姓名」。⑩朱元璋還禁止蒙古、色目人在本民族內部自相嫁娶,《大明律》明確規定:「凡蒙古、色目人,聽與中國人(指漢族)為婚姻,務要兩相情願,不許本類自相嫁娶。違者,杖八十,男女入官為奴。其中國人不願與回回、欽察為婚姻者,聽從本類自相嫁娶,不在禁限。」⑾

  

①《春秋公羊傳》成公十九年條。

  ②《高皇帝御文集》卷巧,《解夷狄之有君說》。

  ③《明太祖實錄》卷78,洪武六年正月壬子條。

  ④《明太祖實錄》卷80,洪武六年三月壬子條。

  ⑤《明太祖實錄》卷41,洪武二年四月丁丑條。

  ⑥《明太祖實錄》卷77,洪武五年十二月庚子條。

  ⑦《皇明詔令》卷1,《諭中原檄》

  ⑧《明太祖實錄》卷190,洪武二十一年五月甲午條。

  ⑨《明太祖實錄》卷30,洪武元年二壬子條。

  ⑩《明太祖實錄》卷51,洪武三年四月甲子條。

  ⑾《大明律》卷6,《戶律·婚姻》

  最後必須指出,本文考證朱元璋是漢族而非回族人,但並不認同回族和建立遼、金、元、清王朝的契丹、女真、蒙古和滿族是外族。眾所周知,我國自古是多民族的國家,秦漢開始形成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中國這塊遼闊的土地上,自古就不僅有漢族,而且還有眾多的少數民族。契丹、女真、蒙古和滿族不僅自古就居住在我國的土地上,是土生土長的民族,而且在建立自己的政權之前,都早已歸屬中原王朝的管轄。①回族雖然含有較多的外來血統,但他們並不是在國外形成為一個民族再遷入我國的,而是由唐宋以來在我國落地生根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與畏兀兒、蒙古、漢等民族的一部分人互相通婚而融合之後,在我國境內形成的民族。現今居住在中國境外的回族,如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等國的東干族,那是我國陝甘一帶的回民舉行反清起義失敗後,為躲避清朝統治者的迫害而遷徙過去的,他們至今仍保留著清代陝西的方言和風俗習慣。因此,不論是契丹、女真、蒙古、滿族,還是回族,他們與漢族雖彼此互為外族,但對中國而言,卻又都是國內的民族。中國的領土疆域是由漢族和少數民族共同開發的,中國的歷史是由漢族和少數民族一起創造的。作為中華民族的成員,不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都享有中國歷史主人的地位和權利。如今,我們已處在實現民族平等的社會主義時代,顯然是不應再沿襲「內諸夏而外夷狄」的陳腐觀念,把漢族之外的少數民族視為外族。至於把中國文化的長期停滯歸咎於「外族打進中原來加以統治」的觀點,顯然也值得商榷,不過這已走出本文的範圍,這裡就略而不論了。

  

  ①參看拙作《關於處理我國民族關係史若干原則的商榷》,《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81年第2期

推薦閱讀:

【回族歷史】神秘的蒙古回回
回族的待客禮
是什麼原因讓很多人誤認為陝西回族很多?
【回族】
回族的齋月和開齋節 ( 下 )

TAG:民族 | 漢族 | 回族 | 朱元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