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建構理性」VS 蘇格蘭「常識理性」
法國啟蒙運動思想家持有的「建構理性」又可稱之為「先驗理性」。這是一種批判的(否定的)、建構的理性,表現出激進的、革命的和斷裂的精神氣質。「建構理性」把理性看做人的標誌,包括認知理性和實踐理性兩個方面:認知理性是一種發現真理、建立真理和確定真理的能力;而實踐理性則是人類行動的道德律,具有無私、善的特點,它高於情感,並制約情感來依照道德律行動。
◆◆◆
「建構理性」具有三個方面的特徵。第一,理性的對象是真理。在法國啟蒙運動思想家那裡,理性是唯一合理的創造動力,無需經驗和傳統,理性自身就能建構出一套科學合理的體系。由此,依據理性自身的「至善」理念就可以建立一套系統的倫理學,由人是「善良」的理念就可以構造出維護社會合法性的社會契約論思想。第二,理性的精神是徹底的批判性和否定性。否定啟示宗教、聖經權威和教權制度,否定權威樹立的觀念,否定傳統的價值理念,「砸爛一切不名譽的東西」正是法國啟蒙運動的真實寫照。第三,對理性的信念。理性是評價合理性的唯一標誌,倫理、文化、思想、社會規則如果是合乎理性的,那麼它們就是有價值的,就是科學的,如果不是合乎理性的,那麼就是沒有價值的、非科學的。這就產生了一種信念:理性就是人類追求的最高價值和最高理想。
◆◆◆
蘇格蘭啟蒙運動所持有的「常識理性」又稱為「經驗理性」。這是一種外視的、歸納的、肯定的理性,表現為審慎、改良和漸進的精神氣質。「常識理性」堅持理性範圍在於事實領域,即經驗世界。理性是一種知性的能力,通過對感覺經驗的歸納獲得相對真理,也就是獲得一種實用的知識,而不是精確、永恆的真理。因此,理性不能成為合理性的唯一標誌,也不能構建一個普適性的合理體系。例如,蘇格蘭啟蒙思想家認為在道德領域中,道德的善惡來自於人的「道德感」或「同情心」,而非建構理性提出的道德律。而政治社會的存在,並不是理性建構的結果,更多因素往往來自習俗和傳統。
◆◆◆
「常識理性」的特徵表現為以下幾點。第一,理性的對象是經驗。與感性相比,理性是一種次生的判斷能力。理性只是智力活動的一種類型,是認知的基礎。理性憑藉對感覺經驗獲取的信息的加工(運用歸納法)來獲取知識。因此,根據人的背景和條件限制,只能夠獲取一些實用的知識,而不是永恆的真理。第二,理性的精神是相對的寬容性和肯定性。蘇格蘭啟蒙思想家把情感看做比理性更為根本的原始存在,但同時強調理性作為手段來把握情感的重要作用。他們反對特權、反對教階制,同時又肯定現有的制度、宗教和權威,認為它們是社會穩定和演化的基礎,是維護社會前進的所必需的土壤。第三,對理性持審慎態度。任何理性都從感知開始,最原始的來自於感知而非理性。理性不是完全可信的,不能把理性奉為神一般的存在。理性試圖獲得永恆的真知或者超越認知領域來統攝情感,是不成立的。
◆◆◆
法國啟蒙運動開啟了社會變革中理性至上的先河,堅信人類可以憑藉強大的理性繪製未來的藍圖。自由、平等、博愛成了法國啟蒙運動中最響亮的口號。以狄德羅為代表的「百科全書派」形成了一種獨斷的機械唯物主義。法國啟蒙運動崇尚"建構理性",旨在建構自由、平等、博愛的烏托邦社會,從而呈現出與傳統斷裂、空想冒進的現代性精神。法國啟蒙運動徹底否定傳統和現實,對封建等級制度和宗教傳統採取了異常尖銳的批評和否定,而貴族與教士恰恰是當時法國社會的兩大支柱。法國啟蒙運動,這場自以為是在照亮蒙昧社會啟蒙運動的哲學基礎和思維方式,暴露出一種理性的狂妄和自大,並且給現代烏托邦實驗提供了思想基礎。
◆◆◆
蘇格蘭啟蒙運動的思想家幾乎都對理性持一種謹慎的態度,對人類認識外部世界本質的能力和設計社會發展的能力持一種懷疑態度。這跟強調理性至上,相信社會設計的法國啟蒙運動正好相反。蘇格蘭啟蒙運動具有一種強烈的保守主義色彩,肯定"常識理性",主張建立自由、文明、有秩序的商業社會,故呈現出歷史延續、審慎中道的現代性精神。因此,蘇格蘭啟蒙理性的這種現代性異於法國啟蒙運動所造就的現代性,對於規避後者的危機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推薦閱讀:
※建構現代音樂節奏訓練的數理思維
※鄭永流:重識法學——學科矩陣的建構
※理論介紹|社會建構論的興起與社會理論重建
※中國在阿拉伯世界的話語體系建構:問題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