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何謂官員的公德

湖南長沙市望城區鑒於當地不少基層幹部為官不為、敷衍了事,「因為怕打破碗,就乾脆不洗碗」,別出心裁地搞了個「獅子型」幹部評選,以期激發各類幹部的工作積極主動性。

在他們那裡,有脫穎而出、受到表彰的「獅子型」幹部,也有需要改弦更張、奮起直追的「鴕鳥型」幹部、「孔雀型」幹部、「病貓型」幹部。組織上給幹部貼標籤雖宜乎慎重,但從效果來看,那裡的幹部工作積極主動性是被極大地激發了,所以這樣的細節似乎也可以忽略不計,評選活動或亦可繼續進行下去。但無論如何,「洗碗」是個很好的比喻,它使人易於想到官員的公德問題。

如今,人們關注得較多的是官員的私德。其實,官員的私德歷來受關注,區別在於從前更多的是從正面入手,比如「修身齊家」,比如「清、勤、慎」;現在則似乎多見於反面描述,比如「道德敗壞」、「嚴重道德敗壞」,還有「生活腐化」、「生活糜爛」之說,真使人眼花繚亂,不下一番功夫很難知道它們之間的差別。至於官員公德的討論,則似乎並不常見,彷彿不言自明,事實卻可能是不知官員公德為何物。有人說,中國人的道德具有現代性、道德而有公德私德之分自梁任公始,但這也不過是百年前的事。

如果做簡單化理解,那麼公德就是在公共領域中的道德,私德就是在私人生活領域中的道德。你在家裡隨地吐痰,自然與公德沒什麼相干,若在公共場所也這麼干,人們就要說你素質差、不講公德,你甚至有可能被罰款或被要求擦拭乾凈。不過,有的人在家中可能很講衛生,只是在公共場合表現不佳,這就可見公德與私德並不正相關甚至不相關。而在官員身上,公德與私德又常常難以截然分開,比如官員與女性甚至多名女性發生或保持不正當性關係,就不僅涉及私德,也很可能關乎公德。這種複雜的關聯,使人們有理由對官員的私德保持足夠的重視。

官員也是人群的一分子,因此,即使貴為高官大吏,也不能不遵守一般性公德。總不能說當了官,就有了公共場所可以大聲喧嘩或隨地吐痰的特權。當然,此種意義上的公德表現,一些官員實不如一般民眾也不鮮見。作家馮驥才在一篇文章中說:「公德的根本是重視他人的存在。」官員與一般民眾畢竟不同,他們手握公權力,他們的行為舉止關乎公共利益,所以,在一般性公德要求之外,官員還應遵守基於公職的公德,也就是要治事,這是在公德上官員區別於其他群體的重要標識。可以說,治事是官員的核心公德,尸位素餐是官員喪失公德的最嚴重表現。若不治事,豈不是無視民眾的存在?

放眼望去,只知吃飯、「不洗碗」的官員何止望城區才有?對於群眾反映的問題,能推就推、能躲就躲的官員,又豈止是基層才有?報道說望城對為官不為的幹部「敢於亮劍」,治理力度可見一斑。然而,如果對種種私德不堪的官員可以奪其職務,對那些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官員為什麼還要說「敢於亮劍」,甚至連「亮劍」也不敢呢?失德自然不構成罪名,但官員無論失公德、失私德,繼續委以公職均非所宜。一些官員「道德敗壞」或「嚴重道德敗壞」,而更多「混日子」的官員卻安之若素,此之謂私德公德兩失。

推薦閱讀:

陳曉平:公德私德之統一
陳立旭:為什麼要謹慎「評價他人的生活「:不受「公德」制約的「私德」往往會敗壞「公德」 | ...
對於在圖書館裡、課堂上一直喋喋不休的人如何有效且優雅應對?
【轉】陳來論梁啟超:從公德到私德
儒家修身成德之教與當代公民社會的公德建設

TAG:公德 | 官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