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皇帝的嗜好差點讓他背上「蟋蟀天子」的罵名,但他是一代明君

談狐說鬼話聊齋03:明宣宗並非「蟋蟀天子」

(《促織》是《聊齋志異》的名篇。)

雖然《聊齋志異》是一本以談狐說鬼為主的短篇小說集,但反應民生疾苦的篇幅也為數不少,其中的《促織》一篇就非常的有名。這篇不僅入選了中學語文課本,還被改編成了動畫片和電影等等,廣為流傳。

《促織》是說,明宣宗年間,宮中盛行鬥蟋蟀的遊戲,地方官吏為了獲得極品供奉給皇帝取樂,藉機媚上邀寵,為自己陞官謀取資本,在民間徵收蟋蟀。老實忠厚的成名被迫去抓蟋蟀,因為交納不上一隻好的蟋蟀,被官府打得兩股間膿血流漓。成名的妻子遂向巫婆求教,成名根據巫婆的指點,終於抓到了一隻上等蟋蟀;但是好奇的兒子卻不小心弄死了身系全家人性命的蟋蟀。成名夫婦「怒索兒」,兒子害怕、投井自殺。最後,為了挽救 全家人的性命,成名之子魂魄化作了一隻勇猛善斗的蟋蟀,被獻給了皇帝,並且各級官員以及成名全家都因為這隻蟋蟀而獲得了豐厚的獎賞。

在這個故事中,蒲松齡以極其嚴肅而且冷靜的態度,揭露了統治者對廣大人民從精神至肉體上的極度摧殘。

但是,蒲松齡的好友,對蒲松齡的創作一向關切的王士禎,雖然一方面不得不對「以草蟲織物,殃民至此」表示遺憾,另一方面卻也對故事的真實性表示了懷疑。因為明朝宣德年間是治世,明宣宗也是明主。而他的台閣大臣又是「三楊」——楊士奇、楊榮和楊溥,以及夏元吉等諸位老先生,這些都是治世能臣,恐怕殃民只是一時的誤傳吧。

不得不說,王士禎的懷疑是很有道理的。宣德年間距離明朝開國已有數十年,朱元璋和朱棣父子都是好大喜功,連年征戰,搞得民不聊生。但明宣宗卻不同,他是一位較為賢良的一個。明人張千壘所作的《名山藏》就稱讚他對百姓「涵濡以醇懿,陶植以德義」、「聞四方有水旱蝗蟲之災,憂形於色,遣人賑救,如恐不及。隆冬盛暑,蘇洗冤獄,奏上刑名,垂神省察,並從輕典」。

(明宣宗是一代明君,開創了「仁宣之治」的大好局面。)

而在清朝人所修的《明史》中,對他也是讚不絕口,稱讚他勤政愛民。在《宣帝紀》中,還記述了這樣的一件事,有一年在天降大雪的時候,視為豐年之祥而作《喜雪歌》;他曾作《織婦詞》,「復繪圖揭於宮掖及戚里,令知民事之艱」;他還作有《憫農》、《減租》等詩,賜予臣下。在《捕蝗》這首詩中,他說道「蝗蟲雖微物,為忠良不細」,感嘆「傷哉隴畝植,民命之所系,一旦盡於斯,何以卒年歲」,告誡臣下「拯民於水火,勗哉勿玩惕」。

當然,這些詩不見得有多高明,頂多比打油詩要好一點,但詩中一片真誠可見一斑,貴為天子,能知稼穡之艱,能如此體察民情,真可謂是難能可貴了。

在對內的治國之道上,朱瞻基能夠實行安民、愛民的仁政。他深知「民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在他統治的期間內,體恤民情,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坐皇宮九重, 思田裡三農」,這的確是關心農業生產、農民生活的朱瞻基的真實心態。他繼續推行洪武朝以來的招人墾荒的政策,發展農業生產。

朱瞻基天資英暢,敬禮大臣,勤恤民隱,慎於用人,嚴懲貪官污吏,或說臣下有過失,密加詳察,實則加罪,誣陷則重懲誣告之人。由於他出色的治理出現了即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之後的著名的「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

(明宣宗的畫作。)

這些都說明明宣宗的確是一位仁政愛民的有道明君。

但是,鬥蟋蟀又的確是他的愛好。明人王世貞在《國朝從義》中說:

宣德九年七月,敕蘇州知府況鍾:比者內官安兒吉祥採取促織,令他所進數少,又多有細小不堪的。已敕他末後運自要一千個,敕至,爾可協同他幹辦,不要誤了。

這語氣可真是急切的。

這並非孤證,明人沈德符的《萬曆野獲編》也有相似的記載。

況鍾是明代有名的清官,據史書所說,他性格剛直,為官清正,能謀善斷,不阿權貴,多次為百姓減免賦稅徭役,在文學作品中一直都是正面形象。但在這兩本書中,都沒寫他接到聖旨之後的反應,恐怕他對這類無傷大雅的遊戲,也不好公開反對。

然而,還真的有人因為徵收蟋蟀而丟掉了性命。

呂泌的《明朝小史》卷六的《宣德紀》是這樣記載的:

帝酷好促織之戲,遣取之江南,其價勝貴,至數十金。時楓橋一糧長,以郡督遣,覓得其最良者,用所乘駿馬易之。妻妾以為駿馬易蟲,必異,竊視之,乃躍去。妻懼,自經死。夫歸,傷其妻,且畏法,亦經焉。

這段話翻譯成現代漢語是這樣的:

宣宗皇帝酷愛鬥蟋蟀,派人到江南取回蟋蟀。蟋蟀的價格直線攀升,要賣到數十兩銀子一隻。當時在楓橋又一個管糧倉的官吏,被郡守派去找蟋蟀,在找到一隻最好的蟋蟀後,他用自己所騎的馬交換了這隻蟲子。他的妻子見這蟲子竟然是用駿馬換來的,心想必有什麼特殊的地方,於是偷偷的看了一眼,結果蟋蟀跳出跑走了。妻子非常害怕,於是就上吊自殺了。丈夫回來後,對失去妻子感到很痛心,而且也懼怕法律的懲處,於是也上吊了。

這樣的血腥氣十足的故事,想必宣宗是聽不到的。全國各級官員在徵收蟋蟀之時,也是絕對不會將這類故事上報朝廷的。他們中間更多的人只會像《促織》上所說的那樣,利用手裡的職權想盡一切辦法去捕捉各種蟋蟀,而不惜搞得民怨沸騰。

這樣的事情自然不是宣宗的本意,如果他知道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估計心裡也會覺得十分的委屈,不就斗一下蟋蟀嗎?娛樂一下嘛,作為天子,也有娛樂的權利嘛!又怎麼會搞得那麼不堪呢?

其實,歷史上比這糟糕的事情多得去呢!正如古歌謠里所說的那樣「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帝王的嗜好,常常在不知不覺中給全社會帶來極大的苦楚。這也正如蒲松齡在《促織》的結尾處所說:「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過此即忘,而奉行者即為定例,加以官貪吏虐,民日貼婦賣兒,更無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關民命,不要忽也!」

按想明宣宗的本意,未始不想做個好皇帝的。他也絕對不會想到自己的僅有的這點嗜好會給民間帶來如此巨大的痛苦。據此而言,人們其實也還是體諒他的,並沒有仿照南宋末年給那個愛鬥蟋蟀的奸相賈似道稱為「蟋蟀宰相」的例子而給他套上一個「蟋蟀天子」的帽子,大概也是看出他其實是一個有著極強的愛民之心這點上吧!

(明宣宗的畫作。)


推薦閱讀:

這個糖尿病併發症,是「不定時炸彈」!
秘瑜伽後彎做不好,不僅僅是因為腰硬,直到做了這個體式!
這個秋冬,就由PANTONE色卡拯救你的衣櫥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你真正是修道的人,你不去看人家的過失,你只是把眼睛收回來看你自己的過失,自己的過失懺悔都懺不完,你還管別人,哪有這個閑工夫?所以不論人非到不見人非,這樣你的心就愈來愈清凈。
這個日子出生、註定會二婚

TAG:皇帝 | 蟋蟀 | 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