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反對中國家長用遊戲力?

離&顧均 作品

有些父母原本是知道自己育兒上有問題的,掌握「遊戲力」之後,親子關係改善了,應付孩子也有辦法了,就像吃完止痛藥,牙就不疼了,還真覺得自己沒病了.

-------------------------------------------------------------------------------------------------------------------------------------

《遊戲力》中提到,下面這樣的遊戲,會培養孩子的「自信」:

  • 讓孩子越過家長的阻擋,才能到達沙發,最後你讓他們贏,他們會有很大成就感;

  • 用手掌互推,孩子只要很輕地推,我就會誇張地「飛」了出去,他們就笑了,幾次之後,孩子會盡全力推……

  • 讓孩子越過你設置的障礙,這方法真能讓他更自信嗎?一個總在遊戲中「扮演強者」的孩子,大多是因為在生活中找不到強者的體驗:

  • 如果你和你媽不包辦,讓孩子自己吃飯、自己穿衣、自己大小便,他內在的意志與自信就發芽了,埃里克森說:嬰兒後期(2-4歲)孩子們就可以通過自主活動,克服內疚與羞恥感,培養信心;

  • 當孩子有疑問時,別著急施展自己,讓他們自己想答案;

  • 在你們發生衝突時,別叨逼叨個沒完,體會下孩子奔騰十核的處理器,不要把孩子制服在地,還要踩上去碾幾腳;

  • 這都是自信的來源啊,事實是,大部分的中國家長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普遍性的剝奪孩子獲取自信的機會,然後又來努力學習在遊戲中讓孩子有成就感。

    孩子不傻,他在虛擬的遊戲中得到的「自信」,如果沒有生活現實的支撐,只會讓他更加的自暴自棄。沉迷於網癮的孩子,不就是放棄了真實的較量嗎?

    《遊戲力》中提到,類似於下面的遊戲,會改善孩子的不良行為:

  • 孩子很「專橫」,總要求自己說了算:那麼可以給他設置點「好玩的障礙」,也可以來玩「孩子當老大」的遊戲;

  • 每個不良行為的背後,都是有因有果的教育問題,孩子很專橫,本身是因為生活中,要麼對孩子言聽計從(父母溺愛),要麼是沒有一點自己作主的空間(父母專制),如果我們只是在遊戲中讓孩子體驗,實際生活中還是老樣子,那麼牙疼還是沒根治啊;

    《遊戲力》中提到,通過類似的遊戲,可以讓孩子更配合:

  • 5歲半的小茜和媽媽去滑冰,孩子不想滑,媽媽靈機一動:「不想滑就算了,咱們去玩『沖關奪寶』吧」,母女倆來到冰場旁邊一塊僻靜之處,媽媽先防守,並吹噓著說:「誰也別想推開我!」沒想到小茜快速衝來,把媽媽推得連連後退。幾個回合後,媽媽剛要開始下一次沖關,沒想到小茜說:「不玩了,我要去滑冰了!」……

  • 女兒不願意剪指甲,這個遊戲叫「停走停」,爸爸握著指甲刀朝女兒方向走,只要女兒喊停,他就會立刻停下來,當她說走,那就再往前走,最後指甲修剪好了,更重要的是他們玩的很開心……

  • 當我們在跟孩子做這種遊戲的時候,心理想得還是幫她去克服困難,你內心的困難沒有放下,孩子最終感受到的還是壓力,行為的轉變也是迎合父母的意志;

    大家忘了一個事實,我們要求孩子做的很多事情,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我經常看到大人給孩子梳小鞭,看到孩子頭髮亂一次就是梳一次,或者引誘給孩子的頭飾做成各種花樣,什麼時候,你能允許你的女兒披頭散髮的瘋玩,你就真的找到癥結了。

    一個安全感足夠的孩子,是不需要反抗的,孩子會意識到規則並願意配合,很多時候,孩子反抗的是大人的強迫,而不是大人要求乾的事情;這個時候再用遊戲讓孩子配合,只是新一輪、更漂亮強迫的開始;

    《遊戲力》中提到,不同的遊戲會增強孩子的能力:

  • 對於個性內向的孩子,可以在家裡,輪流做領導者和跟隨者。比如5分鐘之內,你跟著她,在屋裡跑步,學狗狗走路……然後互換,她跟著你。通過遊戲,孩子體驗當領導的經驗。

  • 孩子的領導力,要有真實的場景鍛煉才可以,比如演講、集體辯論、討論式學習等。很多人不是天賦不夠,只是因為沒有那麼多場合去鍛煉;

    美國心理學家朱迪斯.哈里斯在《教養的迷思》中提到:在兒童社會化過程中,「同輩群體」對孩子的影響,遠遠大於家長,在家裡學的東西與外面世界無關,當他們邁出家門,便馬上將這些東西拋在腦後,就像被媽媽逼著穿上毛衣,他們一出門就馬上脫掉一樣;

    《遊戲力》中特別提倡通過遊戲,讓孩子發出笑聲:

  • 大人被孩子控制,只需要大人具備一個技巧——像機器人一樣聽話:前進後退,向左向右,坐下站起,轉圈、去倒一杯水、拿來一樣玩具,隨著機器人聽話的動作,孩子能發出不斷的笑聲……

  • 客體關係理論大師溫尼科特說:他討厭那些總是把嬰兒放在膝蓋上下搖動,試圖把孩子逗得咯咯笑的人,無意識的強迫孩子變得過度愉快,會讓他沒有時間處理自己的抑鬱情緒。而情緒是必要的,就像生病會鍛煉免疫力一樣。

    我們希望讓孩子發出笑聲,以改善親子關係,但良好的親子關係,來源於彼此深度的理解、尊重和持續的支持和欣賞。失去了這些為基礎的笑聲,就像你去聽相聲,開懷大笑之後,而你和「說相聲的」,永遠還有一張門票的距離。

    忘了是誰說過:人類是唯一取悅自己後代的動物。這種取悅背後,是大人對自己童年的補償,對孩子卻是一種負擔。

    《遊戲力》中提到,遊戲會讓孩子從創傷中走出來:

  • 一個3歲的孩子,在診所挨了一針,回家後他會玩打針遊戲,如果你是孩子的父母,你得一邊裝著你真的很痛、很害怕,一邊大聲喊「我不要」「我不要打針!」。孩子嘗試用遊戲的方式進行自我修復,來克服診所里留下的真實痛苦。

  • 這裡面整個邏輯都是錯的,首先我們要做的是,在打針之前,告訴孩子真實的情況,比如說自己小時候打針的情況,比如看關於打針的繪本,比如領她去醫院體驗,而不是在醫院受了驚嚇,回來以後玩一個「驚嚇大人」的遊戲去釋放。

    孩子沒有你想像的那麼脆弱,打針是一個正常的醫療行為,人類歷史上沒有記載,打個針就留下了心理陰影。正常的事前鋪墊和事後安慰,就可以了。

    而孩子經常會扮演醫生護士的遊戲,看到別人害怕會哈哈大笑,這是他傳統的玩耍項目,跟釋放情緒沒有一毛錢關係,孩子在這些活動中感受到了樂趣,他還扮演警察、扮演媽媽、扮演消防員,都是要釋放恐懼嗎?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嚇著了,好不好?

    由於父母無意識導致的親子教育問題,遊戲只會欲蓋彌彰,不但沒有根治,反倒掩蓋了無知,隨著各種「力」的盛行,中國父母自以為是的武器是越來越多了。

    不做遊戲,我們怎麼辦?

    遊戲不是不好,但沒有那麼神效,或者說,對你並不適用。

  • 你連基本的教育常識都不了解,就胡亂吃藥,如果你真能靜下心來理解孩子,理解教育,你就會清晰,如今流行的很多育兒書籍,它真正說的是什麼,可取之處在哪裡;

  • 如果我們一定要從遊戲力中吸收什麼,那就是放下焦慮,保持幽默。如果你一定要跟孩子玩遊戲,換位去理解她們幼稚的角色和笑料,在蒙貓貓、木頭人、過家家這些傳統遊戲基礎上,再多一點幽默感就可以了;

  • 這樣的方式,與其說是讓孩子笑,不如說是讓大人放鬆的好方法,你放鬆了,孩子就沒有對抗了,真正的溝通才有可能開始;

  • 另外,非常重要的是,你陪著孩子的時候,可以跟她一起讀書、做手工、捏橡皮泥、畫畫、看電影、聽音樂……,你要帶孩子到大自然,到夥伴中,到運動中去,而不是在家裡跟他玩什麼打鬧遊戲。無效的陪伴和強行的遊戲,還是在用緊張的方式讓孩子放鬆,最後製造的還是焦慮;

  • 我們從沒有見過哪個世界名人、偉人,講到小的時候,他的爸爸媽媽是一個不拘小節,隨時跟他打成一片的形象,或者說,這並不是關鍵;

  • 如今大部分中國家長的問題,不是不知道跟孩子玩什麼,而是用什麼樣的心態跟孩子玩,我們常把自己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混淆,媽媽們因為自身的心理問題而在孩子身上投入過多關注,沒有放鬆,再多的遊戲精神也改變不了你想要控制孩子生活的決心。

    寫在最後:

    遊戲力之所以在中國盛行,是因為它正好給彷徨的家長們,指出一條「光明正道」,在中國做教育,你只需要在父母們N多焦慮中找到一點,然後開出一顆大力丸,就會被踏破門檻,而像三課這樣,看病慢花錢少的,每天喊「破喉嚨」、「破喉嚨」,也沒人來。

    很多人會說,我不是把遊戲力當止疼葯,我在生活中,也會注意到讓孩子體驗真實的自信、不專制、不給孩子壓力、帶他去體驗各種活動、注意理解尊重、不用自己的需求代替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再加上遊戲力的輔助,有什麼不好嗎?

    那當然好了!可是,問題是,那你還跟這搗什麼亂,你都這麼先進了,還不加入三課,是不是有病?還是有病!得治!

    遊戲力迎合了喜歡直接找方法的家長,

    讓他們更深更猛的插入到孩子的生活中,不能自拔

    關注sanclass,看有態度的親子原創

    找我們,請到公眾號留言

    點擊閱讀原文,直達花錢通道


    推薦閱讀:

    實用|2017對中國免簽/落地簽國家匯總【最新完整版】
    曾經的光輝:建國瓷與展覽瓷——國家用瓷特展
    【朱鴻林:國家與禮儀 :元明二代祀孔典禮的儀節變化】
    灼見 | 黃閩:依憲治國,建設常態法治國家
    哪些國家對中國印象最好和最差

    TAG:中國 | 國家 | 遊戲 | 反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