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齋心語】養生與修心;學佛要有智慧;見聞覺知。不二與中道

??

【夢齋心語】

養生與修心;學佛要有智慧;見聞覺知。不二與中道

作者:夢齋山人

1、養生與修心:

現今的人懂得養生的人是越來越多了,這是好事。但山人建議大家,要把養生與修心結合起來,你只注重了養生,而不注重提高你的心理素質,那麼你的身體也不會養好的。身心是相關相連的,你的心情不好,工作起來就沒有勁頭,身體也會感到疲憊。修心主要是控制慾望和改變心態。從慾望來講主要控制食慾和淫慾。孔子說:食色性也,人之大欲存焉。這兩種慾望是人的根本欲,根本欲得到了控制,其它的慾望就會相對的減弱。改變心態,就是要做到無我想,什麼事多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也叫換位思考。這樣是改變心態的捷徑。人有七情:喜怒哀樂憂恐驚,這七種心態都對人的身體有不良的影響。修心態就是把心情變成清凈無染的一杯白開水,無色無味無形,無任何的調料與色彩,無有任何造作。這樣去調心養生,你的身心一定會好起來的。

?

2、快樂分享:學佛要有智慧

萬不可把忍辱當做無能的借口,把謙讓當逃避的借口,把理解當依止凡夫隨業流轉的借口。貪嗔痴總會給你一個合理的借口,但他騙不了自己的心。忍辱針對嗔心,害他心,謙卑針對自認全知,自大我慢心,理解是依止三寶前提的恆順眾生,如法面對。自己沒有依止,懦弱無能,隨業流轉,就先把根修好,切勿在三寶面前裝聰明。學佛要有智慧。南無阿彌陀佛。

3、答疑解惑:見聞覺知

請問山人:有人講覺性就是我們的見聞覺知,也就是念頭,思想,也就是心了,那個主人就是我們的真心。這樣說對嗎?

答:見聞覺知,是覺性的作用。念頭、思想、思維是意識心,也就是緣慮心。這個心是妄心。這在楞嚴經中佛陀已經向阿難講明白了。今天我們不能再認假為真了。大德說:真心不是見聞覺知,不離見聞覺知。不於見聞覺知外覓心,不於見聞覺知處起心動念,根塵相對,不黏附不執著。真心自現。真不離妄,妄不離真,真妄不二。心在何處?心在作用。小而言之,六根門頭放大光明。大而言之:法界無邊,皆是心之作用也。南無阿彌陀佛。

不二與中道

夢齋山人

實相是諸法之本體,離語言、文字、心緣之相。中論說不生亦不滅,不斷亦不常,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就是說中道實相。一是實相無相,是指諸法本體,猶如虛空無有相狀常住不壞,而不礙諸法有相的展現和發揮。二是實相無不相,是指諸法相用,實相本具諸法一切種子,遇緣成萬法,法法差別各異。經言能依染凈緣,具造十法界。法界差別景然,都是一心實相所造。三是實相無相無不相,指諸法依體起用而差別萬千,攝用歸體而平等一如。雖說有差別平等,但平等不礙差別,差別融通平等,體不離用,用不離體,如以金造器,器器皆金,金金各異,體用不二。

不二是說諸法從體性而言是一,但從相用而言則是二。一是指平等一如,二是指差別各異。實際諸法的體性和相用是不相舍離的,圓融無礙的。一如不是一樣,平等不是沒有差別。十法界四聖六凡,苦樂迥然,但皆在一心之內。華嚴事事無礙法界,小可入大,大可入小,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里轉大法輪。從個體而言,體就是用,用就是體。如金碗,金就是碗,碗就是金。只有說多體時,才有金刀、金筷等差別相。但一室千燈,一多相融相攝,通達無礙。既不是一,也不是二,所以說不二。不二圓融了龍樹的八不觀點,會歸中道。世出世間一切法,皆入不二法門。

佛家所講的中道,就是讓眾生不執著兩邊,不執著空有、理事、性相二邊,這樣才會契入諸法的實相,開大智慧。比如孝敬父母,人都應該孝敬父母。這是一個空理,只有在具體的孝敬父母一一事中認真去做,才能把孝敬父母這個理顯現出來。理是一個,在具體事上就千差萬別了。給父母買衣服,給父母買葯等等。理是一,事是多。這一個理可以統領千差萬別的事,但不妨礙每一項事的個體發揮。老大有錢就多拿些給父母,老三沒錢就少拿些,雖說有差別,但都是孝敬父母。

這就是佛家所說的理由事顯,事由理成,理無事外理,事無理外事。二者圓融無礙,缺一不可。現有的人對金剛經理解的不深,就會產生執理廢事的現象。比如有些言論:萬法皆空,啥都一樣,不用執著。受啥五戒和菩薩戒呀,我們持心戒就行了。有的說:你一天拜一千拜,累不累啊,修行可不能著相,金剛經都說了,啥都是空,萬法畢竟空嗎。這些言論就是誤解佛義了。

佛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相是虛妄的,但絕不是斷滅。金剛經說:發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如果我們只執著一個空理,不在事相上去做,那將一事無成。就如同你天天喊著孝敬父母,可你不為父母做任何事,你不是個孝子。

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就是離一切相,不執著,是空;生其心就是即一切法,要負責,是有。無所住就是理,生其心就是事。我們修行是在做事上不執著,不能抱著一個空理,只說不幹。經又說:離一切相而修一切善法,則證菩提。離相就是空,修善就是有。我們是在修善時,不執著善相,也就是攝有歸空;雖然不執著,但要盡職盡責做好事,不是做壞事,也就是從空出有。這就是佛家的中道,也叫般若和實相。

有執理廢事者說啥都一樣,這就是拔無因果。佛說讓我們離相修善,可沒有讓你離相作惡。理一事異,理性的圓融,不會妨礙個體因果的發揮,同時個體的發展,也不會妨礙理性的整體圓融。就如一室千燈,一光含攝千光;這一千個燈,有大瓦數的,也有小瓦數的,光有亮的,也有暗的。千燈雖有別,不出一光攝,雖說一光攝,千燈別中別。十法界也是如此,佛性是一,果報萬差。

與執理廢事者相反,是執事廢理。具體表現在,不讀經研教,不明佛理,只是在事相上下功夫。這也是邊見。拜佛、念佛、參禪、誦經都很用功,但執著心外有佛,心外有法。執理廢事者,是執著佛外有心,法外有心。二者皆不可取。

菩提本心,不可著相取,不可寂滅求。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是讓我們在相上不執著,不取;佛又說:四科七大皆如來藏妙真如性。這是讓我們在性上不舍離,不棄。佛性不在二邊,不離二邊。這就是佛家的中道實相。

?????


推薦閱讀:

悟了的人就一定是對的嗎?
【修心】讓女人受用一生的十句話,你做到了哪些
《修心七要》第三十講
【大學之道】優秀心理諮詢師的真相
修身與修心

TAG:養生 | 智慧 | 學佛 | 見聞 | 修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