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過度自信,會讓孩子變得自戀
(來源/Ohio State University,譯/誰把繁花開成詩)
新研究表明,當父母相信孩子比其他孩子優秀並且十全十美時,這也許會讓孩子產生不健康的自戀心理。
研究人員嘗試尋找自戀心理的源頭時,他們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四次對父母和孩子進行調查,以此找出導致孩子內心自我膨脹的原因。調查發現,如果一開始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過度自信,評價過高,那麼到頭來在自戀心理的測試中,這些孩子會得分更高。在這項調查中,這類家長描述自己孩子時會用這樣的詞語:「鶴立雞群」,「應該得到更多」等等。
俄亥俄州立大學交流心理學教授,研究的合著者布拉德·布希曼說,「當父母告訴孩子他們比其他人都特別時,孩子就會信以為真。這對孩子和社會都不利。」
除了布希曼,這項研究的另一位主要作者就是埃迪·布魯梅爾曼,他是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
父母單純地認為經常鼓勵支持孩子可以讓他們更加自信,哪怕言過其實。布魯梅爾曼認為,儘管父母認為那樣做會提高孩子自尊心,但是這些好意也許超出了孩子需要的程度。「相反地,這樣會無意間讓孩子變得自戀而不是自信。」
布希曼教授說,儘管我們了解自戀心理的危害,但是我們卻不知道它的來源。這是第一份關於自戀心理是如何產生的預期研究。
研究對象一共包括565名7到11歲的荷蘭兒童(年齡為研究開始時的年齡)以及他們的父母。他們一共參與測試4次,每兩次測試相隔6個月。在研究中使用的所有調查都精心地採用心理學研究方法。
測試父母對孩子過度自信的程度是根據母親和父親同意「我的孩子是其他孩子的好榜樣」這樣的言論的次數。次數越多,那麼父母對孩子高估的程度也就越高。父母和孩子都記錄下了父母表達了多少情感關愛,同時參與者還會要求雙方對「我讓孩子知道我愛他/她」(或者「我的父親/母親讓我知道他/她愛我」)的言論做出評價,看看是否都同意這樣的表達。
研究者將會測試孩子的自戀心理和自信心理水平。但是很多人認為,自戀心理只是更高程度的自信心理。但是研究者說這並不正確。在研究過程中,自尊心強的孩子並不會覺得自己比其他人更加特別。他們贊成自己獨處,並且欣賞他們本身的人格。布希曼說,「自尊心強的孩子並不認為自己有什麼獨特之處,只是和其他人一樣優秀。但是自戀的人就會覺得他們高人一等。」
研究發現,自尊心和自戀心理產生於不同的方式。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父母對孩子給予高度信心只會讓他們變得更加自戀而不是自負。相比之下,父母對孩子表達更多情感關愛,則會讓孩子有更強的自尊心。因為這不會產生自戀心理。
布希曼說,「對孩子過度自信會產生自戀心理,而不是自尊心。然而,關愛呵護會激發孩子的自尊心,而不是自戀心理。」
雖然研究者認為孩子的自戀心理可能與父母親自戀程度有關。換句話說,父母自戀不一定孩子也自戀——孩子的自戀跟父母對他們過度自信有很大關係。
一份由布魯梅爾曼,布希曼和其他幾位同事以前做的研究顯示了多少父母對自己孩子過度自信。同時,父母還會看到一些關於他們8至12歲孩子應該了解的話題。比如,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和書籍《動物農場》。父母要回答他們覺得自己孩子會這些話題熟悉的程度。但是研究者還納入了一些虛擬的話題,比如「阿爾伯塔女王」和「小兔本森的故事」。布魯梅爾曼說,「如果父母對自己孩子過於自信的話,那麼他們會說孩子對這些東西無所不知,哪怕有些事物根本就不存在。」
但是研究者還注意到,孩子變得自戀並不僅僅因為父母對他們過於自信。就像其他個性特點一樣,自戀心理的產生也離不開基因遺傳和孩子本身性格的影響。布希曼說,「當父母對孩子過於自信時,某些孩子就比其他同齡人更容易變得自戀。」
布希曼有三個孩子。「這項關於孩子自戀心理產生的研究改變了我的教育方式。」他說,「當我20世紀90年代初次著手做研究的時候,那時我經常認為應該對孩子特別對待。但是現在我會注意讓自己不要那麼做了。雖然對孩子表達關愛很重要,因為他們需要提高自尊心,但是對他們過度自信則會讓他們變得更加自戀。」
布魯梅爾曼說這些研究結果為父母提供了實用性的幫助。他說,「比如,父母干預培訓可以讓父母學會如何向孩子表達關愛和感謝,同時又不會讓孩子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未來還會深入研究來檢驗這樣是否有效。」
本文經由誰把繁花開成詩翻譯,非商業轉載請註明譯者及來源心靈咖啡網,商業使用請郵件聯繫:qiancen@psycofe.com
[心靈咖啡微信號:psycofe]
推薦閱讀:
※生日在這5吉日的孩子,是父母的再世情人,有他在,家必紅!
※父母保健品消費遠超子女估計, 根子還在「親兒子」
※如何看待一個母親因為自己的女兒腿瘸而認為丟臉,並要求她「不要再死皮賴臉地活著了」?
※誰在複製父母的婚姻?
※怎麼看待結婚後父母一起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