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經》講記-48 大虛法師《指月真髓》十二因緣的迷思

《指月真髓》十二因緣的迷思

  「緣起是道場,無明乃至老死皆無盡故。」這裡的緣起也是一個很重要、很基礎的概念,它指的是十二因緣的緣起,這個是我們佛教的基本理論之一,很重要。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個就叫做十二因緣,是一個大圈圈,把我們所有的人都圈在裡面了。這個十二因緣法,佛陀主要是針對我們人道的眾生來講的,這點大家要清楚。

需要小心的是,這個十二因緣法是非常深奧的,一般人很容易就會誤解它,然後就會以謬誤的見解來詮釋佛法,自誤誤人、以盲引盲而不自知,那就很可怕了!像阿難當年就差點犯錯,他曾對佛陀表示說,這個十二因緣看起來很容易、很淺顯嘛。佛陀當時就警告了他:阿難,勿作是言!你別這樣說,這個緣起法是非常深邃,非常難懂的,很少有眾生能夠徹底明白地看透緣起。所以,想要真正地、正確地理解緣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們作為佛弟子,作為修行者,正確地理解緣起又是必須的,否則我們的修行無從談起。

  關於這個十二因緣的緣起,目前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最流行的,很多大德都是這樣的看法,他們認為十二因緣指的就是三世因果的不斷輪迴,包括這一生的生老病死。他們一般是這樣說的,因為你過去世迷惑、顛倒,莫名其妙的一念無明妄動,引發動性不停,造業不止,這就是無明緣行。這個行又引發了主體意識「我、靈魂、神識」的這種執著的產生,很多大德認為這個神識就是中陰意識,這個中陰意識和受精卵一結合,就產生了今生今世我們這個有形的肉體生命——名色,也就是胎兒。

這個名色在母體里慢慢地長大,形成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是六入。然後六入緣觸,這個六入和外界環境、和六塵一接觸,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生理和心理上的知覺感受,這就是觸緣受。這個受有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好受的我們就愛,不好受的我們就憎,這就產生愛憎分別了。然後就有取捨,愛的我們就想牢牢地抓取,不愛的就想舍掉,永遠舍掉。這就是受緣愛、愛緣取,接下來因為有能取、有所取,有這種分別,那麼就會產生一種萬事萬物都是真有的、實有的感覺、錯覺,產生我相、人相、眾生相和壽者相,這種錯覺最終導致了種種煩惱痛苦、執著業力的增上,生老病死的概念也就隨之產生。

那麼,當我們人的這一期生命結束後,事情還沒完哦,一念無明,無明緣行,這個業力又會延續到下一世,造成下一個生老病死——這就是十二因緣的一次流轉,貫通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輪迴不休,幾乎沒完沒了。有不少大德在講經的時候只要講到十二因緣,差不多都是這樣解釋的。但這種說法很容易引起一些問題,比如,很多人都把十二因緣里的這個「識」當成了三世輪迴的主體,認為那就是「神識」、「靈魂」,那就是永恆不變的「我」,這種見解實際上正是外道「常見」的一種,佛陀經常批斥的,因為它完全違背了三法印中「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根本開示,所謂:

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來認識神;

無量劫來生死本,痴人喚作本來人。

這首詩偈講的就是這個意思,不能把神識當成是「我」。所以後來有人就說了,佛陀講的十二因緣其實指的並不是三世因果的輪迴流轉,而是指的當下,每一個當下!關鍵就在十二因緣的「有」和「生」上,就實際而言,這個「有」和「生」,這兩個字並不是指從母親的子宮裡生出來,而是指從執著妄取中生出來,並且發展出「自我」、「小我」的錯覺,發展出這種錯誤的認同,這個才是「有」和「生」的本意。這樣的「有」和「生」隨時隨地都會發生,大家可以自己回頭反觀反省一下,是不是這樣?這樣的「有」和「生」,一天之中不知道會發生多少次,那個速度是非常快的。我們眾生只要念念之間和無明相應,那就會通過意識流攀緣色心二法,再通過六根接觸六塵,產生種種樂受,進而產生「愛取」,這就是迷執,緊接著就發展出當下的有和生,因此這個有和生也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的!

我們一個人可以在一天當中出生很多次,每一次產生「我」和「我所有」的時候,就都可以稱之為一次有和生,而一生之中這樣的有和生可能會有無數次。所以,緣起完全是此時此地、念茲在茲的事,它就像閃電般生滅,製造出我們心中的苦,我們很少有人能覺察到這點,而且這種苦它就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時都在。上面這個說法我覺得很有道理,但如果有人據此否定十二因緣是貫通三世的,那似乎又有點偏激了。

依我個人的淺見,這兩種說法其實都是對的,十二因緣既是當下的,也是貫通三世的,它們完全可以整合在一起,沒有任何矛盾。人我的這個生命在剎那剎那之間因緣流轉,無明不滅,我執不盡,那當然就會延續到下一世,這個過程是無始無終的——聽清楚,是無始無終的,我的話裡有話。這裡面其實並沒有什麼輪迴的主體,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個「我」,只有剎那剎那生滅不停、遷流不止的「自我感」,一種「自我緊縮感」,一種虛妄。這個遷流運動的本身其實是一種虛妄的波動,像波浪一樣的振動,它存在於心念的想像里,更不用說由此而產生的那種「自我感」了。說到底,這種「自我感」和時空萬物一樣,全都是一念無明幻構的產物,本身並沒有什麼實在性——是空的。

需要說明的是,關於十二因緣貫通三世的說法,這個說法仍然是一種站在時空架構內的描述,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因果相承,一脈直線,但真正的真相卻不是這樣的,真相要遠遠比這個複雜龐大得多,所以佛陀在給我們眾生開示十二因緣的時候,用的仍然是方便說,非第一義。要證到這個真相,要明白這個第一義,那就需要修行者在每一個當下,想辦法破除無明,破除我執了,這個是修行的使命,也是修行的必然。那麼在這裡,大小乘佛法就出現了在修行見地上最大的一個分水嶺。

小乘的修行者認為,必須要徹底斬斷無明,斬斷我執,才能證到涅槃實相,得阿羅漢道。他們認為涅槃實相是一個和無明生死截然不同的東西,所以舍無明取實相,捨生死取涅槃。很多修行者就卡在這裡,沒有更進一步的觀察。那大乘菩薩就不同了,他們明白「涅槃生死等空花」,「無明實性即佛性」,他們曉得一切法畢竟空相,本來不生,萬事萬物的當下就是涅槃,所以根本就沒有什麼好斷的。大乘菩薩不講斷,無明本空,我執非有,非斷非常,他們只講「轉」,洞察真相的當下一轉,無明就變成真如了,第六意識就變成妙觀察智了,煩惱就變成菩提了。

其實這個還只是方便說,但是大乘菩薩不厭生死,不住涅槃的原因大概就在於此,他們看到的是更深刻、更完整的真相。我們共同的這個無明,究其本質,其實是真如的妙用來的,它和「明」、和「覺」是一體的,菩薩在「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非常清楚地照見了這個真相,所以才會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心經》,還記得嗎?維摩居士在這裡也講:「無明乃至老死皆無盡故」,這個儘是斷的意思,無明乃至老死本身就是空的、不存在的東西,所以哪有什麼斷不斷的說法呢?說斷不斷只是方便、戲論而已。所謂緣起性空,性空緣起,修行者一旦明白這點,那麼十二因緣流轉的每一個當下,對他來說,剎那剎那,就是自性涅槃,就是道場。

  「諸煩惱是道場,知如實故。」這個煩惱其實就是我們人世間的代名詞,在《中論》里有講:「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什麼意思呢?這個意思就是我們前面講過的「煩惱即菩提」,但這有一個前提,修行者必須要能在煩惱的當下觀照到其性本空,要如如不動才行。否則你和凡夫一樣,即煩惱而煩惱,身心煎熬,那就不是菩提了。或者像小乘行者那樣的,把煩惱當做敵人來斷除也不對,「舍冰求水」,以為離開了煩惱還別有菩提可得,那說明你仍然沒有看到實相,沒有看到真相。這裡維摩居士說煩惱的本身就是道場,因為煩惱自性本空,煩惱其實是一種心理狀態來的,那個狀態生起的當下就是無生,就是無相,就是涅槃,修行者如實了知這一切,所以他能即煩惱而菩提,不被所謂的煩惱情緒干擾迷惑,那當然就得大自在了。

這個心一旦自在,去哪裡都是道場,心不自在,去哪裡都沒有用,道場就是這個道理。有的人、有很多居士滿世界去找寺廟,要清凈,要遠離,但現實和理想總是有差距的,他真住到寺廟裡了,才發現大事不妙。因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是非,寺廟裡也照樣會有煩惱痛苦,那怎麼辦?當然是涼拌啦!我們前面講過的,只有先把自己搞清楚了,只有先改變自己的內在體驗,才能駕馭所謂的生活之道。當你換個眼睛看世界,當你自己真正妙了以後,你才會發現,原來所有的煩惱痛苦、所有有煩惱痛苦的地方居然都是道場。注意!大乘佛法的要點、精義就在於此,大家最好記住,這個是修法的關鍵,別一轉頭,等會兒中場休息去趟廁所就忘了!

  「眾生是道場,知無我故。」這個廣義的眾生是泛指眾緣所生的所有有情、無情的存在,三界內的一切都可以說是眾生。那麼狹義的眾生則僅僅是指胎卵濕化、具有五蘊結構的有情生命,花草樹木、泥土石頭什麼的不算。這一類的有情眾生千差萬別,形態各異,但有一點它們是相同的,那就是無我性空的本質,其實無情眾生也是一樣的道理。

換句話說,一切眾生本來就是無縛無脫的,真正明了這點的修行者,他不會離開煩惱眾生去另外找清凈,另外找道場,對他們來說,芸芸眾生、大千世界就是最好的根本道場。但是我們還沒有證到這個境界的,就不要紙上談兵吹牛了,理論上空談沒有用,所以大家還是要老老實實地先求生凈土,要發願求生凈土,不要打妄想,到時候有成就、有把握了,再回來宴坐水月道場也不晚。


推薦閱讀:

十二因緣空
十二因緣
佛家的「十二因緣」指的是什麼?
佛教的基本教義:四諦、十二因緣
三世流轉的生命 第一篇 十二因緣

TAG:法師 | 迷思 | 十二因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