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孝道的情感與外推

孝道的情感與外推作者:龔群 《光明日報》( 2015年05月25日16版)

孝是人生自然生髮的親情情感。任何個人都因其父母而來到這個世界上,並且,人的幼年與其他動物不同。一匹馬或一頭羊,一生下來,只要風把它的皮毛一吹乾,就可以在草原上奔跑起來。而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只有親人無時無刻地關照,才可度過其嬰兒期。正是因為父母無私的愛,才使得子女得於成人。在子女年幼時,父母為子女盡心操心,是父母的責任與本分。孔子說:「父母唯其疾之憂。」(《論語》)人愛自己的生命,因而愛生養他的親人。父母與子女的愛是自然生髮的,而不是外力強加的。因而是無條件的道德情感。相反,不踐行孝道是不道德的,在人的孩提時代,當我們覺察到自己的存在時,我們就知道自己已經有了雙親。基於對父母的愛和尊重之上的孝起初是孩子天性和愛心的覺醒,經過強化和培養,會逐漸成就孝道,然後進一步,成為超越任何個人私利的人格。

孝的培育又在於父母對子女的天然情感和關照為前提。如果沒有子女對父母的愛,也就沒有最基本的愛的情感。子女為父母盡孝,是在子女成長懂事之後才有的。在父母和子女的關係中形成了一種基本的情感相通關係,或有一個基本的移情現象,它使得父母特別理會到孩子的需要,而孩子則尤其親近父母。兩者相互都有親近感,達到愛的統一。子女盡孝也就是愛的體現,這樣一種愛,也是人對父母之外的他人的愛的起點。父母與子女的關係蘊含著父母養育子女、子女贍養父母的義務。這種關係既不是契約協定,也不是任何意義上的交換,而是人性的自然產物。因而,這裡有著不可推卸的道德責任。所以作為普遍的出發點,孝應該放在一個持續的相互關係中加以考察。

治國平天下是傳統儒家的理想,從孝道上看,也就是把孝道弘揚光大,達到孝治天下。孝道把對國家的愛以及對君王的忠誠看成是孝的擴展和提升:「移孝作忠。」儒家倫理的核心是仁的概念,而仁的核心則是「孝悌」。在孔子那裡,他以「仁」為最高道德要求,而「孝悌」則是仁的基礎。他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並且明確地說:「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儒家的基本教育,是道德教育,而在道德教育中,孝的教育尤為重要。這裡還需要指出一點,即儒家往往「孝悌」並用,孝是指對父母的德性要求,而悌則是指兄弟之間的相互尊重,但前者更為根本。

孟子也明確談到「孝悌」作為基本的道德要求,並且把它看成是傳統的社會倫理的核心地位,這也是儒家的基本觀點。孟子在見到梁惠王時說:「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在這裡,孟子不僅把「孝悌」看作是基本的德性,而且提出了「移孝作忠」的思想。漢代的董仲舒也說:「天、地、人,萬物之本也。天生之,地養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養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禮樂,三者相為手足,合以成本,為可一無也。」又說:「無孝悌則亡其所以生。」無孝悌則不配做人,更無從談起政治上的公忠。

當代社會由於傳統的斷裂,對於孝與公忠兩者的關係已經看不到基本的聯繫。多年來脫離個人的私德來講政治,實踐表明這樣的政治人是靠不住的,私德不好必然影響政治實踐。傳統孝道認為為父母盡孝是一切教化之本,由親親施始,親親啟蒙,人情陶冶,進而達到道德的升華。試想,誰會相信一個連「親親」德性或情感都沒有的人,會真心誠意地熱愛他人,熱愛祖國呢?把孝與公忠聯繫起來,其起點就在於孝。這也就是孟子所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孝為教,即為教化。教化強調施從親始,而其根本精神在於更多地遠離對自我利益的關切,把愛心更多放在社會和他人那裡,從而養成一種關懷他人、關懷社會的胸懷和情懷。重新回顧傳統孝道,首先應當看到家庭倫理尤其是孝德的重要。這也是傳統孝道對當代政治文化的啟發。在現代社會,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我們尤其應當提倡這種由近及遠,由己及人的孝道文化,有了這樣一種「大孝」精神。我們能夠正確處理好物質利益與精神需求的關係,自覺抵制拜金主義和金錢至上的誘惑,誠信為本,合法經營,關鍵時刻能夠為了國家利益挺身而出,為民族為國家而盡職儘力。1998年的抗洪搶險,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湧現的英雄群體,都生動說明了中華民族優秀兒女的犧牲精神和崇高美德。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

推薦閱讀:

愛上不該愛的人是什麼感覺?
如何把握和新認識女生聊天的頻率?
一聽就心動的高級情話,撩你沒商量!
RL002 「我總感覺自己很差勁,配不上你的喜歡」|理解戀愛中的自卑感
你聽過最虐心的話是什麼?

TAG: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