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文化脈絡何以傳承?是藏書樓、是藏書家、是書啊!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每一個照耀世界的思想光芒都是通過古籍流傳至今的。

即使你沒有親手觸摸過真正流傳下來的古籍文物,但你腦海中一定會有這樣的印象,比如泛黃的、有些糟朽的紙頁,比如博物館、圖書館中被藏在玻璃櫃中恆溫恆濕的展品,比如眾多精彩紀錄片中匠人精神彰顯的古籍修復師妙手下的精彩作品。

這些零星的印象,構成了我們對「古籍」這個龐大文化概念的刻板印象。可是你是否會進一步想一想,這些記載著先賢思想、凝聚著古代刻書工藝精髓的紙質文物,是如何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面前重新綻放光彩的呢?

「我對書的摯愛,尤其是那毫無節制的展延,正是我樂觀向上的最佳註腳。正因為愛書,所以願意去探尋跟書有關的一切,凡是與之相關者,都能給我帶來無限歡欣,這讓我更加留戀這個世界的美好。」

全書的開篇,著名藏書家韋力先生,用這樣一段話為自己以一己之力尋訪中國古代藏書文化的行動做了最好的詮釋。

韋力先生

韋力先生,在當今國內的收藏界、拍賣界,不知道他的人並不多。他致力於古籍善本的專項收藏,收藏質量極高且藏品極為豐富。韋力浸淫古書收藏已有三十年,收藏古籍七萬餘冊,私家藏書可稱得上是當世無兩,擁有當今不多見的、名副其實的個人藏書樓「芷蘭齋」。除了留心古書版本、遞藏掌故之外,韋力還致力於中國古代藏書家遺迹的考察與研究,並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將這些塵封在歷史煙塵中的有趣故事傳達給大眾。

在不斷地探訪、交流、參觀的過程中,韋力先生積累了大量詳實、有趣、不可多得的一手資料,於是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雙重行動之下,韋力先生開設了「芷蘭齋」微信公眾號,每天均有推文,勤勉不已,使得公眾號「芷蘭齋」已成為當下國內最專業的古籍類公眾號。而韋力先生筆耕不輟,近幾年的著作更是文質兼美,在2016年獲得了「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大獎,影響著越來越多的愛書之人。

芷蘭齋

作為藏書家,韋力先生深知古籍流傳不易,藏書家事迹的湮沒以及藏書樓的變遷,因此他將傳承中國傳統古籍文化、挖掘整理古代藏書家、藏書樓的故事作為一種責任和使命,通過《書樓覓蹤》這部豐厚著作傳承著數千年的書香余脈。

古代的藏書家性格各異,藏書習慣也殊為不同,藏書樓更是千姿百態,但究其共性,都逃不開對中國文化、書香傳統的熾熱情感。韋力先生作為當代名副其實的藏書家,所做的每一件與古籍相關的事情,都在默默為傳統文化進行著傳承和擴散,對先賢致敬。

《書樓覓蹤》

韋力先生曾在訪談、講座等各類不同場合多次表示,探訪古代藏書樓是一件時不我待的事情。

一探究我就發現,近些年拆遷的速度很快,各地都在大搞城市化,在這種情況下,最先被拋棄的就是古文化,因為它最沒用。這就促使了我加快地跑。

慢慢地我明白過來了,只談書樓,只談藏書家之墓,這只是中國文化的一小部分,在大的拆遷運動下,蕩然無存的不止藏書樓,還有很多其他文化遺迹。……如果有人跑,那不是很好嗎?但是我自己跑了十年多的書樓,並沒有什麼人跟進。

咱們這兒某本書、某個專題引人注目了之後,會有人迅速跟風,出一系列的東西,藏書樓幾乎沒有。一個朋友說:你這種做法,沒人跟你這麼學。我所下的工夫,跟所得不成比例。

韋力獨自到河南安陽拜謁靈泉寺。

這裡是玄奘去西天取經前拜訪的第八個師父的所在地。

哪怕這樣的尋訪之路上只有韋力先生獨行,哪怕這樣的尋訪過程的付出與回報如此不成比例,韋力先生仍然堅持了十多年。從浩如煙海的古籍文獻中整理出古籍流變、藏書家事迹和藏書樓的地址,再與當下的真實地理情況對比,確定尋訪路線,實地勘察、訪問當地附近住戶或藏書家後人,一點一點編織出古代藏書的網路,並形成了自己龐大的藏書文化著作體系。

這樣的尋訪事業,韋力先生自豪地稱為「前無古人」。其實這樣的說法並非自誇,而是確實如此。我國歷代都有諸多遊記,當下也有很多人寫著名的遊記,遊記中往往抒發探訪過程的曲折和實地考察的感慨。但是系統地、有目的地、有主題地、打卡式的一個一個藏書樓的尋訪,並把它們有條理地梳理成體系,確實無前人做過。

所以,無論你之前對於古籍、藏書樓、藏書家是有所了解還是毫不知曉,都請翻開這套《書樓覓蹤》,跟隨著名藏書家韋力先生一起踏上一場禮敬先賢、尋訪書香的旅程。你會發現身邊還藏著眾多不為人知的歷史遺迹和典故,會發現古書的世界如此美好,更會感覺到中華文化是那麼深入人心、雋永綿長。


推薦閱讀:

古書隱樓藏書簡體版(六)
風水藏書的男女婚配
藏書是一種文雅的小病
《浮生舊夢:王府的前世今生》完顏亮(電腦藏書)
再說假的藏書印

TAG:國家 | 文化 | 傳承 | 藏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