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下冊課外古詩詞賞析

九年級語文下冊課外古詩詞賞析  

從軍行·烽火照西京 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注釋】:  

  1. 從軍行:樂府《相和歌·平調曲》舊題。  

  2. 牙璋:調兵的符信,分兩塊,合處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別掌握在朝廷與和主將手中,調兵時以此為憑。  

  3. 鳳闕:是皇宮的代稱。  

  4. 龍城:匈奴的名城,借指敵方要地。  

  5. 凋:此處意為「使脫色」。旗畫:軍旗上的彩畫。  

6. 百夫長:指下級軍官。   

簡析】:  

  前兩句寫邊報傳來,激起了志士的愛國熱情。詩人並不直接說明軍情緊急,卻說「烽火照西京」,通過「烽火」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軍情的緊急表現出來了。一個「照」字渲染了緊張氣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不願再把青春年華消磨在筆硯之間。一個「自」字,表現了書生那種由衷的愛國激情,寫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個事件展開的背景。  

  第三句「牙璋辭鳳闕」,描寫軍隊辭京出師的情景。這裡,詩人用「牙璋」、「鳳闕」兩詞,顯得典雅、穩重,既說明出征將士懷有崇高的使命,又顯示出師場面的隆重和莊嚴。  

  第四句「鐵騎繞龍城」,顯然唐軍已經神速地到達前線,並把敵方城堡包圍得水泄不通。「鐵騎」、「龍城」相對,渲染出龍爭虎鬥的戰爭氣氛。一個「繞」字,又形象地寫出了唐軍包圍敵人的軍事態勢。  

  五六兩句開始寫戰鬥,詩人卻沒有從正面著筆,而是通過景物描寫進行烘托。「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前句從人的視覺出發:大雪瀰漫,遮天蔽日,使軍旗上的彩畫都顯得黯然失色;後句從人的聽覺出發:狂風呼嘯,與雄壯的進軍鼓聲交織在一起。兩句詩,有聲有色,各臻其妙。詩人別具機抒,以象徵軍隊的「旗」和「鼓」,表現出征將士冒雪同敵人搏鬥的堅強無畏精神和在戰鼓聲激勵下奮勇殺敵的悲壯激烈場面。  

  詩的最後兩句:「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直接抒發從戎書生保邊衛國的壯志豪情。艱苦激烈的戰鬥,更增添了他對這種不平凡的生活的熱愛,他寧願馳騁沙場,為保衛邊疆而戰,也不願作置身書齋的書生。  

譯文  

  報警的烽火傳到了長安, 壯士的心懷哪能夠平靜。 調兵的符令剛出了宮門,  

  將軍的騎士就直搗龍城。 雪攪昏天軍旗褪了彩色, 風狂刮的聲音裹著鼓聲。  

  我羨慕百夫長衝鋒陷陣, 誰還耐守筆硯做個書生。  

賞析:  

  楊炯是初唐四傑之一,擅長五律,其邊塞詩寫得雄渾剛健,有《盈川集》。唐汝詢曰:「此盈川抱才不遇而發憤於從軍也,不平之感者,正以朝廷尊寵武臣,使窮深入,雖未免風雪之苦,而有茅士之封,是百夫之長勝吾輩矣。」  

評析】:  

  「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從軍、出塞之作,表現知識分子立功邊陲的壯志豪情,慷慨雄壯,令人感動,對盛唐邊塞詩的高度繁榮和成熟,有一定的影響。楊炯的從軍行,是代表作之一。這首詩借用樂府舊題「從軍行」,描寫一個讀書士子從軍邊塞、參加戰鬥的全過程。僅僅四十個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又渲染了環境氣氛,筆力極其雄勁。  

  這首短詩,寫出書生投筆從戎,出塞參戰的全過程。能把如此豐富的內容,濃縮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見詩人的藝術功力。首先詩人抓住整個過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斷,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寫,至於書生是怎樣投筆從戎的,他又是怎樣告別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軍的情況怎樣,……詩人一概略去不寫其次,詩採取了跳躍式的結構,從一個典型場景跳到另一個典型場景,跳躍式地發展前進。  

  如第三句剛寫了辭京,第四句就已經包圍了敵人,接著又展示了激烈戰鬥的場面。然而這種跳躍是十分自然的,每一個跨度之間又給人留下了豐富的想像餘地。同時,這種跳躍式的結構,使詩歌具有明快的節奏,如山崖上飛流驚湍,給人一種一氣直下、一往無前的氣勢,有力地突現出書生強烈的愛國激情和唐軍將士氣壯山河的精神面貌。  

初唐四傑很不滿當時纖麗綺靡的詩風,他們曾在詩歌的內容和形式上作過頗有成效的開拓和創新,楊炯此詩的風格就很雄渾剛健,慷慨激昂。尤其是這樣一首描寫金鼓殺伐之事的詩篇,卻用具有嚴格規矩的律詩形式來寫,很不簡單。律詩一般只要求中間兩聯對仗,這首詩除第一聯外,三聯皆對。不僅句與句對,而且同一句中也對,如「牙璋」對「鳳闕」,「鐵騎」對「龍城」。整齊的對仗,使詩更有節奏和氣勢,這在詩風綺靡的初唐詩壇上是很難能可貴的。  

月下獨酌(其一)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注釋  

  1.陶淵明《雜詩》:"欲言無餘和,揮杯勸孤影。" 2.獨酌:酌,飲酒。指獨自飲酒。  

  3.三人:指月亮、作者及其身影。 4 對:朝著  

  5 不解飲:不會喝酒 6 徒:徒然,白白地。 7.將:和。  

  8 行樂須及春:意謂趁著春天好時光及時行樂。 及春:趁著陽光明媚之時  

  9 月徘徊:月亮因我歌而徘徊不進。  

  10 無情游:不是一般的世情,超乎世俗的情誼。指忘卻世情的交遊  

  11 相期:相約會。  12 邈(miǎo):遙遠。 13雲漢:銀河。   

詩文解釋(1)  

  我準備一壺美酒,擺在花叢之間,自斟自酌無親無友,孤獨一人。  

  我舉起酒杯邀請媚人的明月,低頭窺見身影,共飲已有三人。  

  月兒,你即不會喝酒?影兒,你徒然隨偎我這個孤身!  

  暫且伴隨月和影,這無情瘦影吧,我應及時行樂,趁著春宵良辰。  

  月聽我吟詩,在九天徘徊不進,影隨我舞劍,在地上蹦跳翻滾。  

  清醒之時,咱們儘管作樂尋歡,醉了之後,免不了要各自離散。  

  月呀,願和您永結忘卻世情的交遊,約定在天上相會。   

詩文解釋(2)  

在花叢中擺上一壺美酒,我自斟自飲,身邊沒有一個親友。舉杯向天,邀請明月,與我的影子相對,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開懷暢飲之樂,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隨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暫時伴著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時歡娛。我吟誦詩篇,月亮伴隨我徘徊,我手舞足蹈,影子便隨我蹁躚。清醒時我與你一同分享歡樂,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們的蹤影。讓我們結成永恆的友誼,來日相聚在浩邈的雲天。【詩詞賞析】  

  這首詩約作於天寶三載(744),時李白在長安。詩人寫自己在花間月下獨酌的情景。"對影成三人"句構思奇妙,表現了他孤獨而豪放的情懷。《李詩直解》:"此對月獨飲,放懷達觀以自樂也。"傅庚生《中國文學欣賞舉隅》:"花間有酒,獨酌無親;雖則無親,邀月與影,乃如三人;雖如三人,月不解飲,影徒隨身;雖不解飲,聊可為伴,雖徒隨身,亦得相將。及時行樂,春光幾何?月徘徊,如聽歌;影零亂,如伴舞。醒時雖同歡,醉後各分散;聚時似無情,情深得永結;雲漢邈相期,相親慰獨酌。此詩一步一轉,愈轉愈奇,雖奇而不離其宗。青蓮奇才,故能爾爾,恐未必苦修能接耳。"   

題解  

  原詩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人運用豐富的想像,表現出由孤獨到不孤獨,再由不孤獨到孤獨的一種複雜感情。 李白仙才曠達,物我之間無所容心。此詩充分表達了他的胸襟。詩首四句為第一段,寫花、酒、人、月影。詩旨表現孤獨,卻舉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飲,影徒隨身,仍歸孤獨。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從月影上發議論,點出「行樂及春」的題意。最後六句為第三段,寫詩人執意與月光和身影永結無情之游,並相約在邈遠的天上仙境重見。全詩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現了他放浪形骸、狂盪不羈的性格。 邀月對影,千古絕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樂,背面看,卻極度凄涼。  

賞析一  

  這首詩突出寫一個「獨」字。李白有抱負,有才能,想做一番事業,但是既得不到統治者的賞識和支持,也找不到多少知音和朋友。所以他常常陷入孤獨的包圍之中,感到苦悶、彷徨。從他的詩里,我們可以聽到一個孤獨的靈魂的呼喊,這喊聲里有對那個不合理的社會的抗議,也有對自由與解放的渴望,那股不可遏制的力量真是足以「驚風雨」而「泣鬼神」的。  

  開頭兩句「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已點出「獨」字。愛喝酒的人一般是不喜歡獨自一個人喝悶酒的,他們願意有一二知己邊聊邊飲,把心裡積鬱已久的話傾訴出來。尤其是當美景良辰,月下花間,更希望有親近的伴侶和自己一起分享風景的優美和酒味的醇香。李白寫這首詩的時候正是這種心情,但是他有酒無親,一肚子話沒處可說,只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邀請明月和自己的身影來作伴了。這兩句是從陶淵明的《雜詩》中化出來的,陶詩說:「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不過那只是「兩人」,李白多邀了一個明月,所以是「對影成三人」了。  

  然而,明月是不會喝酒的,影子也只會默默地跟隨著自己而已。「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結果還只能是自己一個人獨酌。但是有這樣兩個伴侶究竟是好的,「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暫且在月和影的伴隨下,及時地行樂吧!下面接著寫歌舞行樂的情形:「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月徘徊」,是說月被我的歌聲感動了,總在我身邊徘徊著不肯離去。「影零亂」,是說影也在隨著自己的身體做出各種不很規矩的舞姿。這時,詩人和他們已達到感情交融的地步了。所以接下來說:「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趁醒著的時候三人結交成好朋友,醉後不免要各自分散了。但李白是不捨得和他們分散的,最後兩句說:「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無情」是不沾染世情的意思,「無情游」是超出於一般世俗關係的交遊。李白認為這種擺脫了利害關係的交往,才是最純潔的最真誠的。他在人間找不到這種友誼,便只好和月亮和影子相約,希望同他們永遠結下無情之游,並在高高的天上相會。「雲漢」,就是銀河,這裡泛指遠離塵世的天界。這兩句詩雖然表現了出世思想,但李白的這種思想並不完全是消極的,就其對社會上人與人之間庸俗關係的厭惡與否定而言,應當說是含有深刻的積極意義的。  

  這首詩雖然說「對影成三人」,主要還是寄情於明月。李白從小就喜歡明月,《古朗月行》說:「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在幼小的李白的心靈里,明月已經是光明皎潔的象徵了。他常常借明月寄託自己的理想,熱切地追求她。《把酒問月》一開頭就說:「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在《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這首詩里也說:「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他想攀明月,又想攬明月,都表現了他對於光明的嚮往。正因為他厭惡社會的黑暗與污濁,追求光明與純潔,所以才對明月寄託了那麼深厚的感情,以致連他的死也有傳說,說他是醉後入水中捉月而死的。明月又常常使李白回憶起他的故鄉。青年時代他在四川時曾遊歷過峨眉山,峨眉山月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寫過一首《峨眉山月歌》,其中說「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很為人所傳誦。他晚年在武昌又寫過一首《峨眉山月歌》,是為一位四川和尚到長安去而寫了送行的。詩里說他在三峽時看到明月就想起峨眉,峨眉山月萬里相隨,陪伴他來到黃鶴樓;如今又遇到你這峨眉來的客人,那輪峨眉山月一定會送你到長安的;最後他希望這位蜀僧「一振高名滿帝都,歸時還弄峨眉月」。明月是如此地引起李白的鄉情,所以在那首著名的《靜夜思》中,才會說「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一看到明月就想起峨眉,想起家鄉四川來了。明月,對於李白又是一個親密的朋友。《夢遊天姥吟留別》里說:「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在另一首題目叫《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的詩里,他又說:「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簡直是以兒童的天真在看月的。更有意思的是,當他聽到王昌齡左遷龍標的消息後,寫了一首詩寄給王昌齡,詩里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在李白的想像里,明月可以帶著他的愁心,跟隨王昌齡一直走到邊遠的地方。  

當我們知道了明月對李白有這樣多的意義,也就容易理解為什麼在《月下獨酌》這首詩里李白對明月寄予那樣深厚的情誼。「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李白從小就與之結為伴侶的,象徵著光明、純潔的,常常使李白思念起故鄉的月亮,是值得李白對她一往情深的。孤高、桀傲而又天真的偉大詩人李白,也完全配得上做明月的朋友。   

賞析二  

  詩篇描寫月下獨酌情景。月下獨酌,本是寂寞的,但詩人卻運用豐富的想像,把月亮和自己的身影湊合成了所謂的「三人」。又從「花」字想到「春」字,從「酌」到「歌」、「舞」,把寂寞的環境渲染得十分熱鬧,不僅筆墨傳神,更重要的是表達了詩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曠達不羈的個性和情感。  從表面上看,詩人好象真能自得其樂,可是背面卻充滿著無限的凄涼。詩人孤獨到了邀月和影,可是還不止於此,甚至連今後的歲月,也不可能找到同飲之人了。所以,只能與月光身影永遠結游,並且約好在天上仙境再見。   

賞析三  

  李白的五言古詩創作的題材非常廣泛,風格也是多姿多彩的,這首《月下獨酌》完全是李白飄逸風神和浪漫詩風以及個人精神世界的充分展示。全詩一共十四句,前八句平聲韻,後六句仄聲韻。就五言古詩這一體裁來說,《月下獨酌》的篇幅並不算長,但其中卻飽含了一顆孤獨、寂寞心靈的追求與嚮往。這首詩通篇的出場人物只有李白自己一個人,卻通過獨白的方式,在心靈的深處掀起了一層又一層的感情波瀾,既跌宕起伏又率性天然,歷來被認為是李白詩歌的激情代表之作。  

  酒與月,是李白一生須臾不曾離開的最忠實的伴侶,無論他走到哪裡,身處何方,總會留下有關美酒與明月的興會淋漓之作。如"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客中作》);如"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如"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把酒問月》);如"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將進酒》)。通過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李白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既不乏浪漫又帶有些許悲涼的境界,而把這種酒月情結髮揮到極致的,就是這首《月下獨酌》了。  

  在詩的一開始,我們的詩人是處在花間月下、一個非常宜人的環境之中,"花間一壺酒",花叢之中,一壺美酒,開懷暢飲,一醉方休。可是出乎意料的是,這花叢,這美酒,卻反而使得李白心情不暢,原因何在?是因為"獨酌無相親"!李白有一句名言,可以作為此詩的註腳,"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山中與幽人對酌》)。有了志同道合的"幽人"相伴,方可在花間同赴醉鄉,盡情分享飲酒的無窮樂趣。可是眼下卻無人作伴,要獨自一人喝了。但他靈機一動,又為自己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境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從落落寡合的"無相親"到談笑風生的"成三人",李白是在一舉手、一投足間完成的,你看他,一舉杯,明月成伴,一低頭,身影相陪。何其瀟洒,何其自在,活脫脫一付天下難尋的"謫仙"面目,豈是他人可以效法、摹仿得來的?天上的月亮是李白在精神世界中永遠的知己,也是李白詩歌中頻繁光顧的常客。他曾經回憶自己兒時對月亮的最初認識:"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古朗月行》);出門在外,月光勾起他遊子的鄉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靜夜思》);秋月里,他曾傾述過不盡的相思:"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玉階怨》);月光下,他能和古人結為知己:"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樓月下吟》)。所以在讀到"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時,我們一點也不會驚訝與不解,反而認定這才是真正的李白,是那個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的純粹的、浪漫的、不食人間煙火的"詩仙"李白!只有他才做得出這樣匪夷所思的舉動,也只有他才寫得出如此飄逸風神的詩行。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李白雖然請出了月亮與身影作伴,可惜,月亮卻遠在天邊,它只能掛在高高的蒼穹,不能和李白同酌共飲;影子雖然近在咫尺,但也只會默默地跟隨,無法進行真正的交流。此時此刻,此情此景,詩人內心仍然是孤獨寂寞的,也許大凡天才都與常人在思想境界上有相當的差距,他們的追求與探索也常常會被人誤解。比如李白為了建功立業的理想不能實現,不肯做一個御用文人,為唐明皇、楊貴妃的醉生夢死、歌舞昇平塗脂抹粉,所以放著京城好好的榮華富貴不享,錦衣美食不要,待詔翰林不幹,非要浪跡江湖,還要說自己什麼"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這不是自討苦吃、自討沒趣嗎?也許正是這種被世人看來的不識實務,才使他最終落得個"長流夜郎"的下場。與李白有一面之交的大詩人杜甫曾經多次寫詩表達他對李白的欽佩與擔憂:"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夢李白二首》)。不過,李白即便落到了"斯人獨憔悴"的地步也是絕不會後悔、絕不向世俗低頭的,他有一首《獨坐敬亭山》詩這樣寫到:"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不管是有生命的鳥,還是無生命的雲,只要是能動彈的,都義無反顧地遠離李白而去,剩下的只有那一座紋絲不動的大山了,即使這樣,李白還是能夠心安理得地安坐山中,修身養性,自得其趣,不肯與世俗同流合污。所以,李白勸月亮飲酒未果、與身影交流不成的時候,轉念一想,能夠在花間月下,飲酒作詩,而遠離世俗的雜念干擾,不正是當初醉卧長安時求之不得的賞心樂事嗎,那麼就在這美好的春夜裡,和天上的明月與地下的身影一道,及時行樂,不醉不休吧。但是一個"暫",說明李白也清醒地知道,這種解脫不過是暫時的,不過,大概也許正是因為其短暫,所以更顯得珍貴,不能輕易放過。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以下詩歌就由平聲韻轉入了仄聲韻,情緒也顯得更加激昂了。此時的李白,已經酒至半酣,漸至佳境了,只見他亦歌亦舞,憨態可掬,他醉眼向上望去,空中的月亮好像在隨著他歌唱的節奏徘徊起舞,他醉眼向下看來,地上的身影更是隨著他的手舞足蹈而搖曳不定。這一切似乎都顯出一種莫名的凄涼與寂寞,而他覺得能夠有它們來陪伴已屬不易了,"交歡"一詞,顯示出詩人對此的知足,的確,美酒使李白忘卻人間的煩惱,明月給李白帶來心靈的安慰。在這種無人相伴的"交歡"中,詩人終於沉醉了,而在沉醉之前的最後時刻,李白還意識到,只要他一醉倒,什麼月亮、什麼身影也都將回復到它們原先的形態,這個以他為中心的臨時組合將不復存在了。不過,他並沒有絲毫的灰心喪氣,因為他與月亮和身影這種關係是長期穩定的。由此我們可以知道,這並不是李白第一次的月下獨酌,更不會是最後一次,因為李白所選定的人生道路,在當時的情況下,是註定要以寂寞與潦倒為伴的,所以除了自己,他是沒有人可以依靠的。這也是他之所以在一生中最崇拜的就是義不帝秦的魯仲連這種獨往獨來的英雄的原因所在吧。因此他要說"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所以他只能引天上的月亮和地上的身影這些"無情"之物,為一生的知己,這可真是此時無情勝有情了。與無情之物交歡,自然而然地顯示出當時的世態炎涼與人情冷暖,可以想像李白當初在長安待詔翰林任上,有的是人迎奉吹噓,可是離開京城、身陷囹圄之際,卻飽嘗了世態炎涼。但是,透過這番在花間月下的獨酌與獨白,人們可以清楚地感到,李白仍然是歷盡挫折,初衷不改。李白作為盛唐詩人的代表,所以為後人推崇備至,正是因為他詩歌中表現出來的那種與生俱來的曠達與出神入化的浪漫。乾隆皇帝也是從這一角度對《月下獨酌》加以肯定的,"千古奇趣,從眼前得之。爾時情景雖復潦倒,終不勝其曠達。"  

  《月下獨酌》是以感情跌宕起伏和率性純真而著稱的,通觀全詩其感情波瀾可以明顯分為幾層起伏,第一句起首是揚,"花間一壺酒",而第二句緊接著抑,"獨酌無相親"。但是接下來的兩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一掃這種無相親的冷落,孤單。在詩歌的第一部分的結尾所出現的這種局面,是一種經過起伏、努力後獲得的由冷清到熱鬧的場面。這第一起情感的起伏可以看作是序幕的拉開,是"月下"場景的布置與"人物"(包括虛擬的月亮和身影)的出場。雖然出現了一點困擾,但還是比較圓滿地順著詩人自己設想的軌跡進行的。  

  詩歌的第二部分也是四句,詩人同樣又經歷了一次由悲涼到喜悅的情感的輪迴。從感嘆月亮與身影這兩個招呼來的酒伴的不盡人意,到全然不顧、自得其樂的忘我境界。詩歌的第二波起伏是情節的正式展開,是"獨酌"的實施,在這一階段,詩人靠著自己雖然熱烈但卻是孤獨的心境,在執著地追求一種如果不可能完美,因為在孤獨寂寞的境遇下,只有"不解飲"的月亮和"徒隨身"影子,已經不可能完美,但至少也是理想的境界,儘管"暫伴月將影"一句的"暫伴"多多少少透露了作者心中那一絲無可奈何的惋惜,但是"行樂須及春"卻說明了詩人已經調整了自己的心態,從而實現了這一次不再需要藉助任何外界因素的自我滿足的"獨酌"。  

  詩歌的第三波起伏是獨酌的高潮與升華,在這一階段,詩人已完全被自己創造出來的這個"月下獨酌"的境界所陶醉,零亂的舞步,徘徊的月光,似醉似醒,物我一體,詩人在盡歡之後,馬上就要在花間月下的美酒之鄉沉沉睡去了,但就在他的神志清醒的最後一刻,他沒有忘記再次與那兩位與他一起成就"獨酌"的月亮與身影做出長久的約定。"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這種不離不散的執著情懷,我們只有對李白的身世和追求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後,才有可能真正體會。  

這首詩歌第二個成功之處是全詩的率性純真,毫無做作。對此,沈德潛是這樣評價的:"脫口而出,純乎天籟。此種詩,人不易學"(《唐詩別裁》)。的確,李白成名之後,多少文人墨客都想步其後塵,不過到頭來卻總是半途而廢。所以,千百年來,人們只能對李白這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藝術境界發出由衷的讚歎了。

月下獨酌四首另三首  

月下獨酌四首(其二)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已聞清比聖,復道濁如賢。  

  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月下獨酌四首(其三)  

  三月咸陽城,千花晝如錦。誰能春獨愁,對此徑須飲。  

  窮通與修短,造化夙所稟。一樽齊死生,萬事固難審。  

  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  

  月下獨酌四首(其四)  

  窮愁千萬端, ( 千萬一作有千 )美酒三百杯。 ( 三百一作唯數 )  

  愁多酒雖少,酒傾愁不來。所以知酒聖,酒酣心自開。  

  辭粟卧首陽, ( 卧首陽一作餓伯夷 )屢空飢顏回。  

  當代不樂飲,虛名安用哉。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台。  

羌村三首(其三)  

群雞正亂叫,客至雞鬥爭。驅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  

父老四五人,問我久遠行。手中各有攜,傾榼濁復清。  

莫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兵戈既未息,兒童盡東征。  

請為父老歌,艱難愧深情。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  

寫鄰人來訪情事。  

  前四句先安排了一個有趣的序曲:「客至」的當兒,庭院里發生著一場雞斗,群雞亂叫。待到主人把雞趕到它們棲息的庭樹上(古代黃河流域一帶養雞之法如此),院內安靜下來時,這才聽見客人叩柴門的聲音。這開篇不但頗具村野生活情趣,同時也表現出意外值客的欣喜。  

  來的四五人全是父老,沒有稍為年輕的人,這為後文父老感傷的話張本。這些老人都攜酒而來,酒色清濁不一,各各表示著一家心意。在如此艱難歲月還這樣看重情禮,是難能可貴的,表現了淳厚的民風並未被戰爭完全泯滅。緊接四句以父老不經意的口吻道出時事:由斟酒謙稱「酒味薄」,從酒味薄說到生產的破壞,再引出「兵革既未息,兒童盡東征」。時世之艱難,點明而不說盡,耐人尋思。  

  末了寫主人致答詞。父老們的盛意使他感奮,因而情不自禁地為之高歌以表謝忱。此外言「愧」,暗中照應「晚歲迫偷生」意。如果說全組詩的情緒在第二首中有些低落,此處則由父老致詞而重新高漲。所以他答謝作歌,強為歡顏,「歌罷」終不免仰天長嘆。所歌內容雖無具體敘寫,但從「艱難愧深情」句和歌所產生的「四座淚縱橫」的效果可知,其中當含有對父老的感激、對時事的憂慮、以及身世的感喟等等情感內容。不明寫,讓讀者從詩中氣氛、意境玩味,以聯想作補充,更能豐富詩的內涵。寫到歌哭結束,語至沉痛,令讀者三複斯言,掩卷而情不自已。  

  安史之亂給唐代人民帶來深重苦難。「兒童盡東征」、「黍地無人耕」的現象,遍及整個北國農村,何止羌村而然。《羌村三首》就通過北國農村之一角,反映出當時社會現實與詩人繫心國事的情懷,具有很高的典型意義。  

  這組詩,每章既能獨立成篇,卻又相互聯結,構成一個完整的統一體。第一首寫初見家人,是組詩的總起,三首中惟此章以興法開篇。第二首敘還家後事,上承「妻孥」句;而說到「偷生」,又下啟「艱難愧深情」意。第三首寫鄰人的交往,上承「鄰人」句;寫斟酒,則承「如今足斟酌」意;最終歸結到憂國憂民、傷時念亂,又成為組詩的結穴。這樣的組詩,通常又謂之「連章體」。詩人從還家情事中抽選三個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段予以描繪。不但每章筆墨集中,以點概面,而且利用章與章的自然停頓,造成幕閉幕啟的效果,給讀者以發揮想像與聯想的空間,所以組詩篇幅不大而能含蓄深沉。  

《羌村三首》以白描見長。雖然取材於一時見聞,而景實情真,略無誇飾。由於能抓住典型的生活情景與人物心理活動,詩句表現力強,大都耐人含咀。寫景如「柴門鳥雀噪」、「鄰人滿牆頭」及「群雞正亂叫」四句等,「摹寫村落田家,情事如見」(申涵光)。寫人如「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均窮極人物情態,後一聯竟被後世詩人詞客屢屢化用。如司空曙「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晏幾道「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陳師道「了知不是夢,忽忽心未穩」等。又如「嬌兒不離膝,畏我復卻去」,寫幼子倚人情狀,栩栩如生。恰如前人評贊:「一字一句,鏤出肺腸,才人莫知措手;而婉轉周至,躍然目前,又若尋常人所欲道者」(見《杜詩鏡銓》引王慎中語)。這種「若尋常人所欲道」而終使「才人莫知措手」的描寫,充分體現作者白描之功力。總之,由於這組詩語言平易,詩意凝鍊,音韻諧調,抒情氣氛濃郁,在杜詩中佔有重要地位。  

【鑒賞】  

  前四句先安排了一個有趣的序曲:「客至」的當兒,庭院里發生著一場雞斗,群雞亂叫。待到主人把雞趕到它們棲息的庭樹上(古代黃河流域一帶養雞之法如此),院內安靜下來時,這才聽見客人叩柴門的聲音。這開篇不但頗具村野生活情趣,同時也表現出意外值客的欣喜。   

  來的四五人全是父老,沒有稍微年輕的人,這為後文父老感傷的話張本。這些老人都攜酒而來,酒色清濁不一,各各表示著一家心意。在如此艱難歲月還這樣看重情禮,是難能可貴的,表現了淳厚的民風並未被戰爭完全泯滅。緊接四句以父老不經意的口吻道出時事:由斟酒謙稱「酒味薄」,從酒味薄說到生產的破壞,再引出「兵革既未息,兒童盡東征」。時世之艱難,點明而不說盡,耐人尋思。   

  末了寫主人致答詞。父老們的盛意使他感奮,因而情不自禁地為之高歌以表謝忱。此外言「愧」,暗中照應「晚歲迫偷生」意。如果說全組詩的情緒在第二首中有些低落,此處則由父老致詞而重新高漲。所以他答謝作歌,強為歡顏,「歌罷」終不免仰天長嘆。所歌內容雖無具體敘寫,但從「艱難愧深情」句和歌所產生的「四座淚縱橫」的效果可知,其中當含有對父老的感激、對時事的憂慮、以及身世的感喟等等情感內容。不明寫,讓讀者從詩中氣氛、意境玩味,以聯想作補充,更能豐富詩的內涵。寫到歌哭結束,語至沉痛,令讀者三複斯言,掩卷而情不自已。   

《登樓》(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後主⑧還祠廟⑨,日暮聊為⑩《梁甫吟》⑾。

詩詞注釋  

  ①客心:客居者之心。  

  ②一、二句因果倒置。登臨而想到萬方多難,因此而傷心。  

  ③錦江:岷江的支流,流經成都。  

  ④玉壘:山名,在四川灌縣西、成都西北。  

  ⑤北極:北極星,比喻朝廷中樞。  

  ⑥終不改:終究不能改,終於沒有改。  

  ⑦西山寇盜:吐蕃。這兩句所寫史實是:廣德元年(763)十月吐蕃入侵長安,唐代宗出奔陝州。吐蕃立廣武王李承宏為帝(作傀儡),改元,大赦,置百官,留十五日而退。十二月,代宗還長安,承宏逃匿草野,赦不誅。同月,吐蕃又陷松、維、保三州(在今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東部松潘、理縣一帶)及雲山新築二城。"終不改"、"莫相侵"均因此而言。  

  ⑧後主:劉備的兒子劉禪,三國時蜀國之後主。曹魏滅蜀,他辭廟北上,成亡 國之 君。  

  ⑨還祠廟:還有祠廟。這句是說,象蜀後主這樣一個昏饋的亡 國之 君,本不配有祠廟,然而由於劉備和諸葛亮對蜀地人民做過一些好事,人心不忘,所以還是為他建了祠廟。大唐立國百有餘年,即使萬方多難,也決不會就此亡國。但另一方面,杜甫又有借古諷今之意:蜀後主寵信宦官黃皓,唐代宗信任宦官程元振和魚朝恩。  

  ⑩聊為:不甘心這樣做而姑且這樣做。  

⑾《梁甫吟》:情調哀傷的曲子。《三國志》說諸葛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甫吟》"。

詩詞譯文:  

  登樓望春近看繁花遊子越發傷心;萬方多難愁思滿腹我來此外登臨。  

  錦江的春色從天地邊際迎面撲來;玉壘山的浮雲變幻莫測從古到今。  

  大唐的朝廷真像北極星不可動搖;吐蕃夷狄莫再前來騷擾徒勞入侵。  

  可嘆劉後主那麼昏庸還立廟祠祀;日暮時分我要學習孔明聊作梁甫吟。  

詩詞鑒賞:  

  首聯提挈全篇,「萬方多難」,是全詩寫景抒情的出發點。當此萬方多難之際,流離他鄉的詩人愁思滿腹,登上此樓,雖是繁花觸目,詩人卻為國家的災難重重而憂愁,傷感,更加黯然心傷。花傷客心,以樂景寫哀情,和「感時花濺淚」(《春望》)一樣,同是反襯手法。在行文上,先寫見花傷心的反常現象,再說是由於萬方多難的緣故,因果倒裝,起勢突兀;「登臨」二字,則以高屋建瓴之勢,領起下面的種種觀感。  

  頷聯從登樓所見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壯觀,「錦江」、「玉壘」是登樓所見。憑樓遠望,錦江流水挾著蓬勃的春色從天地的邊際洶湧而來,玉壘山上的浮雲飄忽起滅正象古今世勢的風雲變幻,詩人聯想到國家動蕩不安的局勢。上句向空間開拓視野,下句就時間馳騁遐思,天高地迥,古往今來,形成一個闊大悠遠、囊括宇宙的境界,飽含著對祖國山河的讚美和對民族歷史的追懷;而且,登高臨遠,視通八方,獨向西北前線遊目騁懷,也透露詩人憂國憂民的無限心事。  

  頸聯議論天下大勢,「朝廷」、「寇盜」,是登樓所想。北極,星名,居北天正中,這裡象徵大唐政權。上句「終不改」,反承第四句的「變古今」,是從去歲吐蕃陷京、代宗旋即復辟一事而來,明言大唐帝國氣運久遠;下句「寇盜」「相侵」,申說第二句的「萬方多難」,針對吐蕃的覬覦寄語相告:莫再徒勞無益地前來侵擾!詞嚴義正,浩氣凜然,於如焚的焦慮之中透著堅定的信念。  

  尾聯詠懷古迹,諷喻當朝昏君,寄託個人懷抱。後主,指蜀漢劉禪,寵信宦官,終於亡國;先主廟在成都錦官門外,西有武侯祠,東有後主祠;《梁甫吟》是諸葛亮遇劉備前喜歡誦讀的樂府詩篇,用來比喻這首《登樓》,含有對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佇立樓頭,徘徊沉吟,忽忽日已西落,在蒼茫的暮色中,城南先主廟、後主祠依稀可見。想到後主劉禪,詩人不禁喟然而嘆:可憐那亡 國昏 君,竟也配和諸葛武侯一樣,專居祠廟,歆享後人香火!這是以劉禪喻代宗李豫。李豫重用宦官程元振、魚朝恩,造成國事維艱、吐蕃入侵的局面,同劉禪信任黃皓而亡國極其相似。所不同者,當今只有劉後主那樣的昏君,卻沒有諸葛亮那樣的賢相!而詩人自己,空懷濟世之心,苦無獻身之路,萬里他鄉,危樓落日,憂端難掇,聊吟詩以自遣,如斯而已!  

  全詩即景抒懷,寫山川聯繫著古往今來社會的變化,談人事又藉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滲透,互相包容;熔自然景象、國家災難、個人情思為一體,語壯境闊,寄慨遙深,體現著詩人沉鬱頓挫的藝術風格。  

  這首七律,格律嚴謹。中間兩聯,對仗工穩,頸聯為流水對,讀來有一種飛動流走的快感。在語言上,特別工於各句(末句例外)第五字的錘鍊。首句的「傷」,為全詩點染一種悲愴氣氛,而且突如其來,造成強烈的懸念。次句的「此」,兼有此時、此地、此人、此行等多重含義,也包含著只能如此而已的感慨。三句的「來」,烘托錦江春色逐人、氣勢浩大,令人有盪胸撲面的感受。四句的「變」,浮雲如白雲變蒼狗,世事如滄海變桑田,一字雙關,引人作聯翩無窮的想像。五句的「終」,是終於,是始終,也是終久;有慶幸,有祝願,也有信心,從而使六句的「莫」字充滿令寇盜聞而卻步的威力。七句的「還」,是不當如此而居然如此的語氣,表示對古今誤 國昏 君的極大輕蔑。只有末句,鍊字的重點放在第三字上,「聊」是不甘如此卻只能如此的意思,抒寫詩人無可奈何的傷感,與第二句的「此」字遙相呼應。  

更值得注意的,是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這兩個字在詩的構思方面起著突出的作用。全詩寫登樓觀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迹,都是從空間著眼;「日暮」,點明詩人徜徉時間已久。這樣就兼顧了空間和時間,增強了意境的立體感。單就空間而論,無論西北的錦江、玉壘,或者城南的後主祠廟,都是遠處的景物;開端的「花近高樓」卻近在咫尺之間。遠景近景互相配合,便使詩的境界闊大雄渾而無豁落空洞的遺憾。

中心思想:  

  此詩抒寫詩人對國家災難的深重憂思和自己報國無門的無限感傷。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台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注釋】:  

  走馬川:又名左末河,即今新疆車爾成河。輪台:在今新疆米泉縣境。軍師:似應為車師。蘅塘退士本作軍師。車師為唐安西都護府所在地,今新疆吐魯番縣。  

  1、行:詩歌的一種體裁。  2、輪台:地名,現在新疆米泉境內。封常青將軍府駐在這裡。  

  3、金山:指天山主峰。  4、漢家:唐代詩人多以漢代唐。  

  5、戈相撥:兵器互相撞擊的聲音。  6、連錢:馬斑駁的毛色。  

  7、草檄(xí):起草討伐敵軍的文告。  8、短兵:指刀劍一類武器。  

  【簡析】:  

  詩中抓住有邊地特徵的景物來狀寫環境的艱險,從而襯托士卒們大無畏的英雄氣概。運用了比喻、誇張等藝術手法,寫得驚心動魄,繪聲繪色,熱情奔放,氣勢昂揚。全詩句句用韻,除開頭兩句外,三句一轉韻,這在七言古詩中是不多見的  

  【韻譯】:  

  您難道不曾看見,遼闊的走馬川,緊連雪海邊緣,浩瀚的沙漠,黃沙滾滾接藍天。  

  輪台九月的秋風,隨著夜晚在吼叫,走馬川的碎石,一塊塊如斗一般大。  

  隨著狂風席捲,滿地亂石飛走。匈奴草場變黃,正是秋高馬肥,  

  金山西面胡騎亂邊,煙塵亂飛,漢家的大將軍,奉命率兵西征。  

  將軍身著鎧甲,日日夜夜不脫,半夜行軍,戰士戈矛互相撞撥,  

  凜冽寒風吹來,人面有如刀割。馬背上雪花,被汗氣熏化蒸發,  

  五花馬的斑紋,旋即就結成冰,軍帳中,起草檄文硯水也凍凝。  

  匈奴騎兵,個個聞風心驚膽戰,早就料到,他們不敢短兵相接,  

  只在車師西門,等待獻俘報捷。  

  【直譯】:  

  你難道沒有看見那荒涼無邊的走馬川,就在雪海的附近,一片黃沙茫茫無際,直貫雲天。剛到九月,輪台的狂風日夜怒吼不已,其大如斗的碎石,被暴風滿地亂滾。這正是匈奴牧場草黃馬肥之時。匈奴縱馬犯邊,金山西面煙騰塵飛。朝遷大將揮師西下,征戰中將軍鎧甲日夜不脫,半夜行軍戈矛相碰。凜冽的寒風吹到臉上如刀割一般,雪花落在馬身被汗氣蒸化,轉瞬間馬毛上又凝結成冰。軍帳中起草檄文的硯墨也已凍凝,敵人的騎兵聽到大軍了征的消息一定心驚膽顫我一定在車師城西門等待報捷的消息。  

  【評析】:  

  岑參之邊塞詩意奇語奇,或清新雋逸,或雄渾壯美。此詩是寫雄奇豪壯的。  

  開首極力渲染環境惡劣、風沙遮天蔽日。接著寫匈奴借草黃馬壯之機入侵,而封將軍不畏天寒地凍、嚴陣以待。最後寫敵軍聞風喪膽,預祝凱旋而歸。  

  詩雖敘征戰,卻以敘寒冷為主,暗示冒雪征戰之偉功。語句豪爽,如風發泉涌,真實動人。全詩句句用韻,三句一轉,節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壯,別具一格。   

  【作者簡介】  

  岑參(cénshēn) (715—770),荊州江陵(現湖北江陵)人。出身於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父親也兩任州刺史。但父親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從兄受書,遍讀經史。二十歲至長安,獻書求仕。以後曾北遊河朔。三十歲舉進士,授兵曹參軍。天寶八載,充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書記,赴安西,十載回長安。十三載又作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安史亂後,至德二載才回朝。前後兩次在邊塞共六年。他的詩說:「萬里奉王事,一身無所求。也知邊塞苦,豈為妻子謀。」(《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又說:「側身佐戎幕,斂任事邊陲。自隨定遠侯,亦著短後衣。近來能走馬,不弱幽並兒。」(《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軍獻上》)可以看出他兩次出塞都是頗有雄心壯志的。他回朝後,由杜甫等推薦任右補闕,以後轉起居舍人等官職,大曆元年官至嘉州刺史。以後罷官,客死成都旅舍。  

  岑參的詩題材很廣泛,除一般感嘆身世、贈答朋友的詩外,他出塞以前曾寫了不少山水詩。詩風頗似謝兆、何遜,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象殷番《河嶽英靈集》所稱道的「山風吹空林,颯颯如有人」(《暮秋山行》),「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等詩句,都是詩意造奇的例子。杜甫也說「岑參兄弟皆好奇」(《美陂行》),所謂「好奇」,就是愛好新奇事物。  

  自出塞以後,在安西、北庭的新天地里,在鞍馬風塵的戰鬥生活里,他的詩境空前開擴了,愛好新奇事物的特點在他的創作里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雄奇瑰麗的浪漫色彩,成為他邊塞詩詞的主要風格。  

  天寶後期,唐帝國內政已極腐敗,但在安西邊塞,兵力依然相當強大。岑參天寶十三載寫的《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軍獻上》一詩就曾經描寫了當時唐軍的聲威:「胡地苜蓿美,輪台征馬肥。大夫討匈奴,前月西出師。甲兵未得戰,降虜來如歸。橐駝何連連,穹帳亦累累。陰山烽火滅,劍水羽書稀。」這種局面一直保持到安史之亂髮生。岑參的邊塞詩就是在這個形勢下產生的。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是岑參邊塞詩中傑出代表作之一: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台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這首詩是寫封常清的一次西征。詩人極力渲染朔風夜吼,飛沙走石的自然環境,和來勢逼人的匈奴騎兵,有力地反襯出「漢家大將西出師」的聲威。「將軍金甲」三句更寫出軍情的緊急,軍紀的嚴明,用偶然聽到的「戈相撥」的聲音來寫大軍夜行,尤其富有極強的暗示力量,對照著前面敵人來勢洶洶的描寫,唐軍這樣不動聲色,更顯得猛悍精銳。「馬毛帶雪」三句寫塞上嚴寒,也顯出唐軍勇敢無畏的精神。詩里雖然沒有寫戰鬥,但是上面這些描寫烘托卻已飽滿有力地顯出勝利的必然之勢。因此結尾三句預祝勝利的話就是畫龍點睛之筆。這篇詩所用的三句一轉韻的急促的節奏,和迅速變化的軍事情勢也配合得很好。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可以說是和前兩詩鼎足而三的傑作: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台 東門送 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這首詩寫的是軍幕中的和平生活。一開始寫塞外八月飛雪的奇景,出人意表地用千樹萬樹梨花作比喻,就給人蓬勃濃郁的無邊春意的感覺。以下寫軍營的奇寒,寫冰天雪地的背景,寫餞別宴會上的急管繁弦,處處都在刻畫異鄉的浪漫氣氛,也顯示出客中送別的複雜心情。最後寫歸騎在雪滿天山的路上漸行漸遠地留下蹄印,更交織著詩人惜別和思鄉的心情。把依依送別的詩寫得這樣奇麗豪放,這正是岑參浪漫樂觀的本色。  

  岑參還有不少描繪西北邊塞奇異景色的詩篇。象《火山雲歌送別》的「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雲厚。火雲滿天凝未開,飛鳥千里不敢來」,讀之好像炎熱逼人。《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更充滿奇情異采:  

  側聞陰山胡兒語:西頭熱海水如煮。海上眾鳥不敢飛,中有鯉魚長且肥。岸傍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遙旋滅。蒸沙爍石燃虜雲,沸浪炎波煎漢月。……  

  這是少數民族的神話,經「好奇」的浪漫詩人加以渲染,更把我們帶進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新奇世界。  

  他的詩歌中有關邊塞風習的描寫,也很引人注目。這裡軍營生活的環境是:「雨拂氈牆濕,風搖毳幕膻」(《首秋輪台》);將軍幕府中的奢華生活的陳設是:「暖屋綉簾紅地爐,織成壁衣花氍毹。燈前侍婢瀉玉壺,金鐺亂點野駝酥」(《玉門關蓋將軍歌》);這裡的歌舞宴會的情景是:「琵琶長笛齊相和,羌兒胡雛齊唱歌,渾炙犁牛烹野駝,交河美酒金叵羅」(《酒泉太守席上醉後作》),「曼臉嬌娥纖復濃,輕羅金縷花蔥蘢。回裙轉袖若飛雪,左延右延生旋風」(《 田使 君美人舞如蓮花北延歌》)。這些都是習於中原生活的岑參眼中的新鮮事物。更值得注意的是他詩中還反映了各族人之間互相來往,共同娛樂的動人情景:「軍中置酒夜撾鼓,錦筵紅燭月未午。花門將軍善胡歌,葉河蕃王能漢語」(《與獨孤漸道別長句兼呈嚴八侍御》);「九月天山風似刀,城南獵馬縮寒毛。將軍縱博場場勝,賭得單于貂鼠袍」(《趙將軍歌》)。  

  岑參也寫過一些在邊塞懷土思親的詩歌,如為後人傳誦的《逢入京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事情很平凡,而情意卻很深厚。但是,他的《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一詩:  

  聞說輪台路,年年見雪飛。春風曾不到,漢使亦應稀。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勤王敢道遠,私向夢中歸。  

  更表現了他把國事放在首位的動人心情。  

  安史亂後,他雖然也在《行軍二首》等個別詩篇中,發出了一些傷時憫亂的感慨,但比之前面說的那些邊塞詩,就未免有些遜色了。他的《西蜀旅舍春嘆寄朝中故人呈狄評事》詩說:「四海猶未安,一身無所適。自從兵戈動,遂覺天地窄。」這種心情也可以說明他浪漫豪情消失,對安史之亂反映得很少的原因。  

  岑參的詩歌,以慷慨報國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苦的樂觀精神為其基本特徵,這和高適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寫邊塞生活的豐富多彩,而缺乏高適詩中那種對士卒的同情。這主要是因為他的出身和早年經歷和高適不同。  

  岑參的詩,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像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他的好奇的思想性格,使他的邊塞詩顯出奇情異採的藝術魅力。他的詩,形式相當豐富多樣,但最擅長七言歌行。有時兩句一轉,有時三句、四句一轉,不斷奔騰跳躍,處處形象豐滿。在他的名作《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等詩中,我們還可以看出他也很注意向民歌學習。  

  杜確《岑嘉州詩集序》說他的詩「每一篇絕筆,則人人傳寫,雖閭里士庶,戎夷蠻貊,莫不諷誦吟習焉」。可見他的詩當時流傳之廣,不僅雅俗共賞,而且還為各族人民所喜愛。殷番、杜甫在他生前就稱讚過他的詩。宋代愛國詩人陸遊更說他的詩「筆力追李杜」(《夜讀岑嘉州詩集》)。評價雖或過當,岑詩感人之深卻可以由此想見。  

  【賞析】  

  岑參之邊塞詩意奇語奇,或清新雋逸,或雄渾壯美。此詩是寫雄奇豪壯的。   

  開首極力渲染環境惡劣、風沙遮天蔽日。接著寫匈奴借草黃馬壯之機入侵,而封將軍不畏天寒地凍、嚴陣以待。最後寫敵軍聞風喪膽,預祝凱旋而歸。   

  詩雖敘征戰,卻以敘寒冷為主,暗示冒雪征戰之偉功。語句豪爽,如風發泉涌,真實動人。全詩句句用韻,三句一轉,節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壯,別具一格.   

  岑參詩的特點是意奇語奇,尤其是邊塞之作,奇氣益著。《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奇而婉,側重在表現邊塞綺麗瑰異的風光,給人以清新俊逸之感;這首詩則是奇而壯,風沙的猛烈、人物的豪邁,都給人以雄渾壯美之感。詩人在任安西北庭節度判官時,封常清出兵去征播仙,他便寫了這首詩為封送行。   

  為了表現邊防將士高昂的愛國精神,詩人用了反襯手法,極力渲染、誇張環境的惡劣,來突出人物不畏艱險的精神。   

  首先圍繞「風」字落筆,描寫出征的自然環境。這次出征將經過走馬川、雪海邊,穿進戈壁沙漠。「平沙莽莽黃入天」,這是典型的絕域風沙景色,狂風怒卷,黃沙飛揚,遮天蔽日,迷迷濛蒙,一派混沌的景象。開頭三句無一「風」字,但捕捉住了風「色」,把風的猛烈寫得歷歷在目。這是白天的景象。   

  「輪台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對風由暗寫轉入明寫,行軍由白日而入黑夜,風「色」是看不見了,便轉到寫風聲。狂風象發瘋的野獸,在怒吼,在咆哮,「吼」字形象地顯示了風猛風大。接著又通過寫石頭來寫風。斗大的石頭,居然被風吹得滿地滾動,再著一「亂」字,就更表現出風的狂暴。「平沙莽莽」句寫天,「石亂走」句寫地,三言兩語就把環境的險惡生動地勾勒出來了。   

  下面寫匈奴利用草黃馬肥的時機發動了進攻,「金山西見煙塵飛」,「煙塵飛」三字,形容報警的烽煙同匈奴鐵騎捲起的塵土一起飛揚,既表現了匈奴軍旅的氣勢,也說明了唐軍早有戒備。下面,詩由造境轉而寫人,詩歌的主人公——頂風冒寒前進著的唐軍將士出現了。詩人很善於抓住典型的環境和細節來描寫唐軍將士勇武無敵的颯爽英姿。如環境是夜間,「將軍金甲夜不脫」,以夜不脫甲,寫將軍重任在肩,以身作則。「半夜軍行戈相撥」寫半夜行軍,從「戈相撥」的細節可以想見夜晚一片漆黑,和大軍銜枚疾走、軍容整肅嚴明的情景。寫邊地的嚴寒,不寫千丈之堅冰,而是通過幾個細節來描寫來表現的。「風頭如刀面如割」,呼應前面風的描寫;同時也是大漠行軍最真切的感受。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戰馬在寒風中賓士,那蒸騰的汗水,立刻在馬毛上凝結成冰。詩人抓住了馬身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進行細緻的刻劃,以少勝多,充分渲染了天氣的嚴寒,環境的艱苦和臨戰的緊張氣氛。「幕中草檄硯水凝」,軍幕中起草檄文時,發現連硯水也凍結了。詩人巧妙地抓住了這個細節,筆墨酣暢地表現出將士們鬥風傲雪的戰鬥豪情。這樣的軍隊有誰能敵呢?這就引出了最後三句,料想敵軍聞風喪膽,預祝凱旋而歸,行文就象水到渠成一樣自然。   

  全篇奇句豪氣,風發泉涌,由於詩人有邊疆生活的親身體驗,因而此詩能「奇而入理」,「奇而實確」,真實動人。   

  全詩句句用韻,三句一轉,韻位密集,換韻頻數,節奏急促有力,情韻靈活流宕,聲調激越豪壯,有如音樂中的進行曲.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⑴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注釋】  

  ⑴據日本藏《又玄集》,此詩題作《貶官潮州出關作》。公元819年(唐憲宗元和十四年)正月,韓愈上書諫迎佛骨,由刑部侍郎貶為潮州刺史,這首詩作於赴潮州途中。[左遷]古代以右為尊以左為卑,所以稱降職為左遷。[藍關]即藍田關,在今陝西省藍田縣南。[侄孫湘]侄孫韓湘,字北渚,公元823年(穆宗長慶三年)登進士第,官大理丞,是韓愈之侄韓老成的兒子。  

  ⑵[一封]指韓愈《諫迎佛骨表》。封,指諫書。[朝(zhāo)奏]早晨送呈諫書。[九重(chóng)天]指皇帝。  

  ⑶[潮州]又稱潮陽郡,州治在今廣東省汕頭市潮陽縣。[路八千]言長安和潮州間相距遙遠。  

  ⑷[聖明]對唐憲宗李純的頌詞。[弊事]政治上的弊端,指迎佛骨事。[明]一作「朝」。[事]一作「政」。  

  ⑸[肯]豈肯。[衰朽]衰弱多病。[惜殘年]顧惜晚年的生命。這時韓愈已五十二歲。  

  ⑹[秦嶺]即終南山,又名南山、太乙山。橫亘在陝西省南部,為我國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線。  

  ⑺[汝]你,指韓湘。[應有意]應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應,一作「須」。  

  ⑻ 「好收」句意思說,自己必死於潮州,向韓湘交代後事。《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蹇叔哭師時有:「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韓愈用其意。[瘴(zhàng)江邊]充滿瘴氣的江邊,指貶所潮州。[瘴]瘴氣,舊指南方山林間濕熱蒸郁致人疾病的氣。[2]?  

  【譯文】  

  一篇《諫佛骨表》早晨上奏給皇帝,晚上就被貶官到八千里外的潮州去。  

  本來想為皇帝清除危害社會的事情,怎麼會顧惜我衰朽的殘年余日呢。  

  雲彩橫出於秦嶺,我的家在哪裡?雪漫藍田關,連我騎的馬都不往前走。  

  知道你趕來一定有所打算,做好準備到南方的瘴氣之地收拾我的骸骨吧。  

  二 諫阻迎佛骨的上疏早晨剛呈送到皇宮,傍晚就傳來獲罪的消息而被貶潮州。  

  既然決心為聖 明的 君主興利除弊,又怎麼能夠顧惜自己的衰朽殘年。  

  巍巍秦嶺雲海茫茫,身家何處是歸宿?皚皚白雪擁堵藍關,馬兒都裹步不前。  

賢侄孫從遠方來,念你孝心一片,就勞你到那瘴癘之地收拾我的骸骨了。?

作品鑒賞  

  韓愈一生,以闢佛為己任,晚年上《諫佛骨表》,力諫憲宗「迎佛骨入大內」,觸犯「人主之怒」,差點被定為死罪,經裴度等人說情,才由刑部侍郎貶為潮州刺史。  

  潮州在今廣東東部,距當時京師長安確有八千里之遙,那路途的困頓是不言而喻的。當韓愈到達離京師不遠的藍田縣時,他的侄孫韓湘,趕來同行。韓愈此時,悲歌當哭,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這首詩和《諫佛骨表》珠聯璧合,相得益彰,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韓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歲才因參與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兩年後又遭此難,情緒十分低落,滿心委曲、憤慨、悲傷。前四句寫禍事緣起,冤屈之意畢見。首聯直抒自己獲罪被貶的原因。他很有氣概地說,這個「罪」是自己主動招來的。就因那「一封書」之罪,所得的命運是「朝奏」而「夕貶」。且一貶就是八千里。但是既本著「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諫佛骨表》)的精神,則雖遭獲嚴懲亦無怨悔。  

  三、四句直書「除弊事」,認為自己是正確的,申述了自己忠而獲罪和非罪遠謫的憤慨 ,富有膽識。儘管招來一場彌天大禍,他還是「肯將衰朽惜殘年」,且老而彌堅,使人如見到他的剛直不阿之態。五、六句就景抒情,情悲且壯。韓愈在一首哭女之作中寫道:「以罪貶潮州刺史,乘驛赴任;其後家亦譴逐,小女道死,殯之層峰驛旁山下。」可知他當日倉猝先行,告別妻兒時的心情如何。韓愈為上表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家何在」三字中,有他的血淚和憤怒。  

  後兩聯扣題目中的「至藍關示侄孫湘」。作者遠貶,嚴令啟程,倉淬離家;而家人亦隨之遣逐,隨後趕來。當詩人行至藍關時,侄孫韓湘趕到,妻子兒女,則不知尚在何處。作者在《女挐壙銘》中追述道:「愈既行,有司以罪人家不可留京師,迫遣之。女挐年十二,病在席。既驚痛與其父訣,又輿致走道撼頓,失食飲節,死於商南層峰驛。」了解這些情況,便知「頸聯純作景語」、「境界雄闊」之類的賞析並不確當。頸聯上下句各含兩個子句,前面的子句寫眼前景,後面 的子句即景抒情。「雲橫秦嶺」,遮天蔽日,回顧長安,不知「家何在」?「雪擁藍關」,前路險艱, 嚴令限期趕到貶所, 怎奈「馬不前」!  

  「雲橫」、「雪擁」,既是實景,又不無象徵意義。這一聯,景闊情悲,蘊涵深廣,遂成千古名句。作者原是抱著必死的決心上表言事的,如今自料此去必死,故對韓湘安排後事,以「好收吾骨」作給。在章法上,又照應第二聯,故語雖悲酸,卻悲中有壯,表現了「為除弊事」而「不惜殘年」的堅強意志。  

  此兩句一回顧,一前瞻。「秦嶺」指終南山。雲橫而不見家,亦不見長安:「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李白詩),何況天子更在「九重」之上,豈能體恤下情?他此時不獨繫念家人,更多的是傷懷國事。「馬不前」用古樂府:「驅馬涉陰山,山高馬不前」意。他立馬藍關,大雪寒天,聯想到前路的艱險。「馬不前」三字,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結語沉痛而穩重。《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記老臣蹇叔哭師時有 :「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之語,韓愈用其意 ,向侄孫從容交代後事 ,語意緊承第四句,進一步吐露了凄楚難言的激憤之情。  

  從思想上看 ,此詩與《諫佛骨表》,一詩一文,可稱雙璧,很能表現韓愈思想中進步的一面。就藝術上看,這首詩是韓詩七律中佳作。其特點誠如何焯所評「沉鬱頓挫」,風格近似杜甫。沉鬱指其風格的沉雄,感情的深厚抑鬱,而頓挫是指其手法的高妙:筆勢縱橫,開合動蕩。如「朝奏 」、「 夕貶」、「九重天」、「路八千」等,對比鮮明,高度概括。一上來就有高屋建瓴之勢。三、四句用「流水對」,十四字形成一整體,緊緊承接上文,令人有渾然天成之感。五、六句跳開一筆,寫景抒情,「雲橫雪擁 」,境界雄闊。「橫」狀廣度,「擁」狀高度,二字皆下得極有力。故全詩大氣磅礴,卷洪波巨瀾於方寸,能產生撼動人心的力量。  

  此詩雖追步杜甫,沉鬱頓挫,蒼涼悲壯,得杜甫七律之神,但又有新創,能變化而自成面目,表現出韓愈以文為詩的特點。律詩有謹嚴的格律上的要求,而此詩仍能以「文章之法」行之,而且用得較好。好在雖有「文」的特點,如表現在直敘的方法上,虛詞的運用上(「欲為」、「肯將」之類)等;同時亦有詩歌的特點,表現在形象的塑造上(特別是五、六一聯,於蒼涼的景色中有詩人自我的形象)和沉摯深厚的感情的抒發上 。全詩敘事、寫景、抒情熔為一爐,詩味濃郁,詩意醇厚。[4]?  

  真題演練:  

  1.第一、二句中的「朝奏」與「夕貶」、「九重天」與「路八千」形成鮮明對比,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詩人命運的急劇變化,其中蘊含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朝奏」,點名獲罪的原因是「自取」,是盡職盡責;「路八千」指出貶所的遙遠偏僻。這兩句透露出作者忠而遭貶的憤怨,也含蓄地表現了他剛直不阿、堅持真理的倔強性格。  

  2.第六句「雪擁藍關馬不前」借景抒情,並做到了眼前景與心中情的完美統一。請你對此評價加以分析。  

答:「藍關」形容關山險惡,歸途渺渺,前途茫茫,「雪擁藍關」語意雙關,明寫天氣寒冷,暗寫政治氣候惡劣。「馬不前」其實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作者英雄失落之悲,表現了詩人對親人、對國都的眷顧與依戀。這句借景語言情思,詩人忠而獲罪,遠貶潮陽,拋妻別子而南行,心中是極其傷痛的。

作者簡介  

  韓愈[5]?  

(768—824)唐代思想家和文學家,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字退之,南陽(今河南省孟縣)人。貞元進士。唐憲宗時,曾隨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鎮之亂。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諫迎佛骨,觸怒了憲宗,被貶為潮州刺史。後於穆宗時,召為國子監祭酒,歷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他和柳宗元政見不和,但並未影響他們共同攜手倡導古文運動,並稱「韓柳」。在詩歌方面,他更是別開生面,創建了「韓孟詩派」。他善於用強健而有力的筆觸,驅使縱橫磅礴的氣勢,夾雜著恢奇詭譎的情趣,給詩思渲染上一層濃郁瑰麗的色彩,造成奔雷摯電的壯觀。韓詩在藝術上有「以文為詩」的特點,對後世亦有不小的影響。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6]?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  

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註解】:   

1、世業:世代傳下的產業。 2、羈旅:猶漂泊。 3、寥落:冷落。   

4、干戈:本是兩種武器,這裡指戰爭。 5、根:喻兄弟。   

【韻譯】:   

時勢艱難兵荒馬亂,家業空空; 兄弟逃難旅居異地,各自西東。   

戰亂以後處處寥落,田園荒蕪; 骨肉分離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離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弔; 同根兄弟隨風飛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無不垂淚; 今夜思鄉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評析】:   

這是一首抒情詩,約作於唐德宗貞元十六年(800)秋天。其時詩人到符離(安徽宿縣),曾有《亂後過流溝寺》詩,流溝寺即在符離。題中所言「弟妹」,可能和詩人自己均在符離,因此合起來就有五處。貞元十五年(799)春,宣武節度使董晉死後部下叛亂,接著中、光、蔡等州節度使吳少誠又叛亂。唐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馬去攻打,戰事發生在河南境內。當時南方漕運,主要經過河南輸送關內。由「河南經亂」使得「關內阻飢」。全詩意在寫經亂之後,懷念諸位兄弟姊妹。詩以白描手法,採用平易的家常話語,抒寫人們所共有而又不是每個人俱能道出的真實情感。言辭清麗,不加雕飾,句句扣緊主題,意蘊精深,情韻動人。   

白居易所處的中唐是一個多難的時代,他從十多歲開始,即因戰亂而離家四處飄泊。德宗貞元十五年(799)春,宣武軍(治所在開封)節度使董晉死,其部下舉兵叛亂。繼之彰義軍(治所在汝南)節度使吳少誠亦叛,唐朝廷不得不發兵征討,河南一帶再次淪為戰亂的中心。由於漕運受阻,加上旱荒頻仍,關內(今陝西省中部、北部及甘肅一部分地區)饑饉十分嚴重。就在這一年秋,白居易為宣州刺史所貢,第二年春在長安考中進士,旋即東歸省親。這首河南經亂書懷的詩,大約就寫於這一時期。   

【賞析】   

這是一首感情濃郁的抒情詩,讀來如聽詩人傾訴自己身受的離亂之苦。在這戰亂饑饉災難深重的年代裡,祖傳的家業蕩然一空,兄弟姊妹拋家失業,羈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兵燹後的故鄉田園,一片寥落凄清。破敝的園舍雖在,可是流離失散的同胞骨肉,卻各自奔波在異鄉的道路之中。詩的前兩聯就是從「時難年荒」這一時代的災難起筆,以親身經歷概括出戰亂頻年、家園荒殘、手足離散這一具有典型意義的苦難的現實生活。接著詩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離散各在一方,猶如那分飛千里的孤雁,只能弔影自憐;辭別故鄉流離四方,又多麼象深秋中斷根的蓬草,隨著蕭瑟的西風,飛空而去,飄轉無定。「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兩句,一向為人們所傳誦。詩人不僅以千里孤雁、九秋斷蓬作了形象貼切的比擬,而且以弔影分飛與辭根離散這樣傳神的描述,賦予它們孤苦凄惶的情態,深刻揭示了飽經戰亂的零落之苦。孤單的詩人凄惶中夜深難寐,舉首遙望孤懸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聯想到飄散在各地的兄長弟妹們,如果此時大家都在舉目遙望這輪勾引無限鄉思的明月,也會和自己一樣潸潸淚垂吧!恐怕這一夜之中,流散五處深切思念家園的心,也都會是相同的。詩人在這裡以綿邈真摯的詩思,構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鄉愁的圖景,從而收結全詩,創造出渾樸真淳、引人共鳴的藝術境界。   

全詩以白描的手法,採用平易的家常話語,抒寫人們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實情感。清劉熙載在《藝概》中說:「常語易,奇語難,此詩之初關也。奇語易,常語難,此詩之重關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白居易的這首詩不用典故,不事藻繪,語言淺白平實而又意蘊精深,情韻動人,堪稱「用常得奇」的佳作。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 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 不起。報君黃金台 上意,提攜玉龍為 君死。  

注釋譯文  

  【注釋】  

  雁門太守行:古樂府曲調名。  

  黑雲:厚厚的烏雲。這裡指攻城敵軍的氣勢。  

  :摧毀。這句形容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機形勢。  

  甲光:鎧甲迎著太陽閃出的光。甲,指鎧甲,戰衣。  

  金鱗:形容鎧甲閃光如金色魚鱗。金:像金子一樣的顏色和光澤。  

  :古代軍中一種吹奏樂器,多用獸角製成,也是古代軍中的號角。  

  塞上燕脂凝夜紫:長城附近多紫色泥土,所以叫做「紫塞」。燕脂,即胭脂,深紅色。這裡寫夕暉掩映下,塞土有如燕脂凝成,紫色更顯得濃艷。  

  易水:水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縣,向東南流入大清河。「塞上」一作「塞土」  

  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戰鼓聲沉悶而不響亮。  

  聲不起:形容鼓聲低沉;不高揚。  

  黃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縣東南,相傳戰國燕昭王所築,置千金於台上,以招聘人材、招攬隱士。  

  玉龍:指一種珍貴的寶劍。  

  :君王。  

  【譯文】  

  敵軍似烏雲壓進,危城似乎要被摧垮; 陽光照射在魚鱗一般的鎧甲上,金光閃閃。   

  號角的聲音在這秋色里響徹天空; 塞上泥土猶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濃艷得如紫色。   

  寒風捲動著紅旗,部隊悄悄臨近易水; 濃霜濕透了鼓皮,鼓聲低沉,揚不起來。   

為了報答 國 君的賞賜和厚愛, 手操寶劍甘願為他血戰到死!

作品鑒賞  

  《雁門太守行》是樂府舊題,唐人的這類擬古詩,是相對唐代「近體詩」而言的。它有較寬押韻,不受太多格律束縛,可以說是古人的一種半自由詩。  

  詩人的語言極力避免平淡而追求峭奇。為了追求奇,他在事物的色彩和情態上著力,用濃辭麗藻大紅大綠去表現緊張悲壯的戰鬥場面,構思新奇,形象豐富。  

  這首詩句句都有鮮明的色彩。如金色、胭脂色、紫紅色,非但鮮明,而且濃艷,它們和黑色、秋色、玉白色交織在一起,構成色彩鮮明的畫面。詩人就像一位高明的畫家,特別善於著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輪廓而已。他寫詩,絕少運用白描手法,總是藉助想像塗上各種各樣新奇濃重的色彩,有效地顯示了它們的多層次性。[1]   

  詩共八句,前四句寫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寫景,也是寫事,成功地渲染了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黑雲壓城城欲摧」,一個「壓」字,把敵軍人馬眾多,來勢兇猛,以及交戰雙方力量懸殊、守軍將士處境艱難等等,淋漓盡致地揭示出來。次句寫城內的守軍,以與城外的敵軍相對比,忽然,風雲變幻,一縷日光從雲縫裡透射下來,映照在守城將士的甲衣上,只見金光閃閃,耀人眼目。此刻他們正披堅執銳,嚴陣以待。這裡借日光來顯示守軍的陣營和士氣,情景相生,奇妙無比。據說王安石曾批評這句說:「方黑雲壓城,豈有向日之甲光?」楊慎聲稱自己確乎見到此類景象,指責王安石說:「宋老頭巾不知詩。」(《升庵詩話》)其實藝術的真實和生活的真實不能等同起來,敵軍圍城,未必有黑雲出現;守軍列陣,也未必就有日光前來映照助威,詩中的黑雲和日光,是詩人用來造境造意的手段。三、四句分別從聽覺和視覺兩方面鋪寫陰寒慘切的戰地氣氛。時值深秋,萬木搖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聲嗚嗚咽咽地鳴響起來。顯然,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正在進行。「角聲滿天」,勾畫出戰爭的規模。敵軍依仗人多勢眾,鼓噪而前,步步緊逼。守軍並不因勢孤力弱而怯陣,在號角聲的鼓舞下,他們士氣高昂,奮力反擊。戰鬥從白晝持續到黃昏。詩人沒有直接描寫車轂交錯、短兵相接的激烈場面,只對雙方收兵後戰場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極富表現力的點染:鏖戰從白天進行到夜晚,晚霞映照著戰場,那大塊大塊的胭脂般鮮紅的血跡,透過夜霧凝結在大地上呈現出一片紫色。這種黯然凝重的氛圍,襯托出戰地的悲壯場面,暗示攻守雙方都有大量傷亡,守城將士依然處於不利的地位,為下面寫友軍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鋪墊。  

  後四句寫馳援部隊的活動。「半卷紅旗臨易水」,「半卷」二字含義極為豐富。黑夜行軍,偃旗息鼓,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臨易水」既表明交戰的地點,又暗示將士們具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那樣一種壯懷激烈的豪情。接著描寫苦戰的場面:馳援部隊一迫近敵軍的營壘,便擊鼓助威,投入戰鬥。無奈夜寒霜重,連戰鼓也擂不響。面對重重困難,將士們毫不氣餒。「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 龍為 君死。」黃金台是戰國時燕昭王在易水東南修築的,傳說他曾把大量黃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攬天下士。詩人引用這個故事,寫出將士們報效朝廷的決心。  

  一般說來,寫悲壯慘烈的戰鬥場面不宜使用表現穠艷色彩的詞語,而李賀這首詩幾乎句句都有鮮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紅色,非但鮮明,而且穠艷,它們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織在一起,構成色彩斑斕的畫面。詩人就象一個高明的畫家,特別善於著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輪廓而已。他寫詩,絕少運用白描手法,總是藉助想像給事物塗上各種各樣新奇濃重的色彩,有效地顯示了它們的多層次性。有時為了使畫面變得更加鮮明,他還把一些性質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揉合在一起,讓它們並行錯出,形成強烈的對比。例如用壓城的黑雲暗喻敵軍氣焰囂張,借向日之甲光顯示守城將士雄姿英發,兩相比照,色彩鮮明,愛憎分明。李賀的詩篇不只奇詭,亦且妥帖。奇詭而又妥帖,是他詩歌創作的基本特色。這首詩,用穠艷斑駁的色彩描繪悲壯慘烈的戰鬥場面,可算是奇詭的了;而這種色彩斑斕的奇異畫面卻準確地表現了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的邊塞風光和瞬息變幻的戰爭風雲,又顯得很妥帖。惟其奇詭,愈覺新穎;惟其妥貼,則倍感真切;奇詭而又妥帖,從而構成渾融蘊藉富有情思的意境。這是李賀創作詩歌的絕招,他的可貴之處,也是他的難學之處。  

  全詩寫了三個畫面:一個白天,表現官軍戒備森嚴;一個在黃昏前,表現刻苦練兵;一個在中夜,寫官軍出其不意地襲擊敵人。  

  首聯寫景又寫事,渲染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後句寫守城將士嚴陣以待,借日光顯示守軍威武雄壯。  

  頸聯頷聯分別從聲色兩方面渲染戰場的悲壯氣氛和戰鬥的殘酷。  

  頸聯寫部隊黑夜行軍和投入戰鬥。  

尾聯引用典故寫出將士誓死報效國家的決心

作者簡介  

  李賀(790~816),唐代詩人,字長吉,號詩鬼。祖籍隴西,生於福昌(今河南宜陽)昌谷,後世稱李昌谷,卒時僅27歲。  

李賀一生以詩為業,曾自編其集。有《李賀詩歌集注》。生平見李商隱《李賀小傳》,新、舊《唐書》本傳,《宣室志》,《幽閑鼓吹》,《摭言》。[2]

寫作背景  

  李賀生活的時代藩鎮叛亂此伏彼起,發生過重大的戰爭。如史載,809年(元和四年),王承宗的叛軍攻打易州和定州,愛國將領李光顏曾率兵馳救。元和九年,他身先士卒,突出、衝擊吳元濟叛軍的包圍,殺得敵人人仰馬翻,狼狽逃竄。  

  從有關《雁門太守行》這首詩的一些傳說和材料記載推測,可能是寫平定藩鎮叛亂的戰爭。 當時是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賀當時僅17歲。   

  此詩寫一位激昂慷慨、逆境奮戰、誓死疆場的英雄。詩以熱烈的禮讚和深沉追念的心情,塑造出一個十分具體而動人的英雄人物形象,格調濃麗而壯烈。以「報君黃金台上意」作結,反映了作者投筆從戎,建功六業,但又得不到賞識的一種「英雄無用」的悲哀。  

卜運算元 送鮑浩然之浙東 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譯文  

  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要問遠行的人去哪裡?山水交匯處。   

才送春天歸去了,又要送君(鮑浩然)回去了。要是到江南趕上春天,千萬要把春天留住。

注釋  

  1. 之:到,往。浙東:宋代置浙江東路,管轄紹興以及婺、溫、台、明、處、衢六州,即今浙江省錢塘江以東地區。   

  2. "水是"句: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眼,這裡反用。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動的水波。   

  3. "山是"句:《西京雜記》載 卓文 君容貌姣好,眉色如望遠山,時人效畫遠山眉。後人遂喻美人之眉為遠山,這裡反用。   

4. 盈盈:美好的樣子。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詞。上片著重寫人。以眼波和眉峰比喻水和山。「眉眼盈盈」四字有兩層意思,即寫江南水的秀美,同時又寫了他要見到的人物的脈脈含情,語帶雙關,扣得天衣無縫。可看出手法的高明。   

  下片著重寫季節。而這季節又同歸家者的心情配合得恰好。暮春時節春歸人也歸。結尾兩句中的「春」,不僅是指季節方面,不要辜負大好春光,一定同它同住,而且又是指人事方面的。所謂人事方面的「春」,便是與家人的團聚,是家庭生活中的「春」。語帶雙關,聰明俏皮。   

這首詞,輕鬆活潑,比喻巧妙,耐人尋味,幾句俏皮話,新而不俗,雅而不謔。

作者簡介  

  王觀(公元1035-1100年) ,字通叟,出生在如皋集賢里(今冒家巷)一個書香門弟。他少負盛名,鄰里稱奇。公元1051年,與堂弟王覿到京師求學於胡瑗門下。公元1057年,他進士及第,初任單州團練推官,不久改任秘書省校書郎。公元1073年,他因進《揚州賦》,受到神宗帝的賞識,賜「緋衣銀章」,躋身於文武百官之列;接著提拔他任大理寺丞,掌管刑獄。後因《清平樂》一詞,家王觀委婉勸喻神宗帝不要沉湎於歌舞,見罪於帝母宣仁太后,被貶為江都知縣。從此自號「逐客」,遊歷名山大川,筆耕不輟,逝於任所。著作有《詩文集》50卷,《天鬻子》、《冠柳集》、《維揚芍藥譜》各1卷。   

王觀在宋代壇的璀璨群星中,是引人注目的一顆,與高郵秦觀齊名。《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是王觀詞作中有代表性的一首。全文是:「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往。」前人吟詠別緒離愁的詩文多矣,大多離不開寓情於景,借物抒情,而王觀則獨闢蹊徑,以擬人手法,將惜春傷別的心情抒發得淋漓盡致,堪稱詞林之上乘。  

別雲間 夏完淳()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  

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作者簡介:   

夏完淳,原名復,字存古,別號靈胥,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西部)人。生於公元1631年(明思宗崇禎四年),卒於公元1647年(清世祖順治四年)。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詩人。九歲善詞賦古文,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稱。其詩詞或慷慨悲壯,或凄愴哀婉,「如猿唳,如鵑啼」(謝枚如語),充滿了強烈的民族意識。著有《夏內史集》及《玉樊堂詞》。

背景簡介:  

這首詩作於秋季作者在故鄉被清兵逮捕時,是一首悲壯慷慨的絕命詩。寫出了作者對亡國的悲憤,以及壯志難酬的無奈。

注釋:  

  【羈(jī)旅】  

  【雲間】即今上海松江西部,是作者家鄉。順治四年(1647),他在這裡被逮捕。在對故鄉的依戀外,詩著重地寫他抗清失敗的悲憤與至死不變的決心。   

  「三年」句:作者自順治二年(1645)起,參加抗清鬥爭,出入於太湖及其周圍地區,至順治四年(1647),共三年。   

  【南冠】古代南方楚人戴的帽子,後用為囚犯的代稱。語出《左傳》。楚人鍾儀被俘,晉侯見他帶著楚國的帽子,問左右的人「南冠而縶(栓,梱)者,誰也?」官吏回答:"鄭人所獻楚囚也。」此處指被清兵逮捕。  

  「毅魄」二句:是說死後,仍將抗清。 屈原《九歌.國殤》:「身既死兮神已靈,魂魄亦兮為鬼雄」  

  【靈旗】古代出征時所用的一種戰旗。這裡指後繼者的隊伍。  

  【泉路】死期。泉,黃泉,置人死後埋葬的地穴。  

【毅魄】堅毅的魂魄。

譯文:  

  三年中都是長久漂泊在外地的遊子,現在又變成了俘虜。  

  大好山河卻使我流下無限之淚, 誰說過天地是寬闊無邊的呢!  

  已經深知為國犧牲的日子臨近了, 但是想要和家鄉告別卻難而又難。   

在我不屈的魂靈回來的日子裡,  好似已經看見招引亡魂的旗幟。

文章賞析:  

  公元1645年,夏完淳(時年15歲)從父允彝、師陳子龍在松江起兵抗清。兵敗,其父允彝自沉於松塘而死。夏完淳與師陳子龍繼續堅持抵抗。1646年夏完淳與陳子龍、錢旃飲血為盟,共謀復明大業,上書魯王(朱以海),魯王遙授中書舍人,參謀太湖吳易軍事。此時南京已陷落,身在義軍之中的夏完淳依然抱有消滅敵人、恢復明朝的堅毅決心。為了抗清,義軍上下結成了同仇敵愾的情誼。不久義軍兵敗,吳易被執,夏完淳隻身流亡,隱匿民間,繼續進行抗清活動。1647年(順治四年)夏間,夏完淳因魯王遙授中書舍人之職而上表謝恩,為清廷發覺,遭到逮捕。被解送南京後,夏完淳堅強不屈,頑強鬥爭,在接受變節降清的原明朝兵部尚書太子太保洪承疇的審訊時,採取反話正說、寓貶於褒的方式當面聲色俱厲地痛斥這個朝廷的叛徒、民族的敗類,令洪承疇面紅耳赤、顏面盡失。在南京獄中,夏完淳給嫡母盛氏寫了絕筆《獄中上母書》,一方面以瑣瑣家事,諄諄囑託,流露出對家人的依戀不舍之情,一方面又將復明大志放在兒女私情之上,不以後嗣為念,表示要「報仇在來世」,體現出視死如歸的氣節。最終不屈而死,年僅17歲。   

  《別雲間》是作者被清廷逮捕後,在解往南京前臨別松江時所作。上海松江縣,古稱雲間,即作者的家鄉。作者在此詩中一方面抱著此去誓死不屈的決心,一方面又對行將永別的故鄉,流露出無限的依戀和深切的感嘆。   

  詩作首聯敘事。其中「羈旅」一詞將詩人從父允彝、師陳子龍起兵抗清到身落敵手這三年輾轉飄零、艱苦卓絕的抗清鬥爭生活作了高度簡潔的概括。詩人起筆自敘抗清鬥爭經歷,似乎平靜出之,然細細咀嚼,自可讀出詩人激越翻滾的情感波瀾,自可讀出平靜的敘事之中深含著詩人滿腔辛酸與無限沉痛。   

  頷聯抒寫詩人按捺不住的滿腔悲憤。身落敵手被囚禁的結局,使詩人恢複壯志難酬,復國理想終成泡影,於是詩人悲憤了:「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大明江山支離破碎,滿目瘡痍,衰頹破敗,面對這一切,詩人禁不住「立盡黃昏淚幾行」,流不盡「無限河山淚」。詩人一直冀盼明王朝東山再起,可最終時運不濟,命途多舛,恢復故土、重整河山的愛國宏願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與哀慟,忍不住向上蒼髮出「誰言天地寬」的質問與詰責。   

  頸聯坦露對故鄉、親人的依戀不舍之情。無論怎樣失望、悲憤與哀慟,詩人終究對自己的人生結局非常清醒:「已知泉路近」。生命行將終結,詩人該會想些什麼呢?「欲別故鄉難」,詩人緣何難別故鄉呢?原來,湧上他心頭的不僅有國恨,更兼有家仇。父起義兵敗,為國捐軀了。而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此次身落敵手,自是凶多吉少,難免一死,這樣,家運不幸,恐無後嗣。念及自己長年奔波在外,未能盡孝於母,致使嫡母「托跡於空門」,生母「寄生於別姓」,自己一家「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問」,念及讓新婚妻子在家孤守兩年,自己未能盡為夫之責任與義務,妻子是否已有身孕尚不得而知。想起這一切的一切,詩人內心自然湧起對家人深深的愧疚與無限依戀。   

  尾聯盟恢復之志。儘管故鄉牽魂難別,但詩人終將恢復大志放在兒女私情之上,不以家運後嗣為念,最終表明心跡:「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正如詩人在《獄中上母書》中所表示的「二十年後,淳且與先文忠為北塞之舉矣」。「已知泉路近」的詩人坦然作出「毅魄歸來日」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堅決復明的決心,生前未能完成大業,死後也要親自看到後繼者率部起義,恢復大明江山。詩作以落地有聲的錚錚誓言作結,鮮明地昭示出詩人堅貞不屈的戰鬥精神、盡忠報國的赤子情懷,給後繼者以深情的勉勵,給讀者樹立起一座國家與民族利益高於一切的不朽豐碑。   

  全詩思路流暢清晰,感情跌宕豪壯。起筆敘艱苦卓絕的飄零生涯,承筆發故土淪喪、山河破碎之悲憤慨嘆,轉筆抒眷念故土、懷戀親人之深情,結筆盟誓志恢復之決心。詩作格調慷慨豪壯,令人讀來蕩氣迴腸,禁不住對這位富有強烈民族意識的少年英雄充滿深深的敬意。  

  此詩是詩人被清兵逮捕訣別故鄉時所作。全詩以質樸的語言,直抒胸臆,在對山河的一片深情中,抒寫了亡國之痛和壯志難酬的悲憤。


推薦閱讀:

古詩新書 與君共商--杜甫絕句新解
古詩文積累與運用
漢壽城春望原文、翻譯及賞析_劉禹錫古詩_古詩文網
在古詩中使用疊詞有什麼作用效果?
中國古詩詞·詠荷篇【一】

TAG:詩詞 | 古詩詞 | 詩詞賞析 | 語文 | 古詩 | 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