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式進軍中東 美國自家後院被砸開 – 鐵血網

最近有幾則新聞,將中國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了中東。

首先就是ISIS做大,這其實是個長久過程,只不過最近幾個月接連製造恐襲,甚至殺害了中國人質,引發中國民間的密集議論。此外是中國高調錶達與靠近阿拉伯地區的非洲之角吉布地前述軍事合作協議。指向自然清晰。

美國與ISIS有著緊密的關係

此後,兩位中東國家高級官員到訪中國。一位是伊拉克總理阿巴迪,一位是敘利亞副總理兼外長瓦利德·穆阿利姆。敘利亞和伊拉克正是ISIS禍亂最凶的兩個國家,中方邀兩國高層訪華的潛台詞,不言自明。

與此同時,外長王毅在大洋另一端的美國紐約,出席敘利亞國際支持小組第三次外長會,與沙特外交大臣朱拜爾、伊朗外長扎里夫、埃及外長舒凱里都多有接觸。討論的話題自然離不開肆虐中東的ISIS,以及敘利亞重建和政治解決的相關話題。

這些外交行為不能孤立地看,所有的行為匯總都可得出一個基本的判斷,那就是中國正在積極加強中東外交,而重點或者說突破口之一就是敘利亞問題,乃至ISIS問題。由此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的結論,中國高層正在積極籌備久拖未決的中東之行。

筆者早在幾個月前就獲得消息稱,4月習在訪問巴基斯坦時也可能會訪問中東大國沙特。這將是習就任以來,中國最高層領導人首次正式到訪中東國家。因為習近平上任2年來,幾乎跑遍了全球各主要區域,僅萬里之遙的拉丁美洲就去了兩次,但卻從未涉足中東這個「一帶一路」戰略布局的重要且直接的聯絡區。除了習近平之外,總理李克強的外訪也未踏入中東,這同樣讓不少中東國家感到遺憾。因而有外交消息透露,中東會成為習4月外訪地。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快。

3月底葉門形勢惡化,反政府的什葉派武裝組織奪下首都總統出逃,沙特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集合數個遜尼派穆斯林大國對其實施空襲。這引發了同為什葉派大國伊朗的強烈不滿。中東地區局勢驟然緊張。

葉門對峙的背後是沙特與伊朗的博弈。而沙特、伊朗都是中國的中東政治經濟夥伴,特別都是中國重要的能源來源國。比如伊朗,在聯合國僅10年4輪決議的制裁下,國民經濟嚴重下滑,中國成了伊朗經濟的「救星」,如今中國已經是伊朗第一大貿易夥伴和石油輸出的最大目的地國。

恐怖襲擊產生的團霧

其實中國雖然並未身處葉門亂局,但卻莫名被捲入一場口水衝突。比如當時中國官方「政治解決葉門衝突」的呼籲一發出,就被阿拉伯世界視為體現了中國不贊同沙特空襲葉門叛軍的立場,甚至被半島電視台解讀為「親伊朗」。

在中東教派衝突、國家利益如此複雜的背景下,習當時的出訪行程避開中東,對中國而言其實是明智之舉。

但如今,中東矛盾的重點顯然在敘利亞和ISIS問題,即使葉門衝突再度重燃戰火,在強大的ISIS戰鬥力面前也黯然失色。因而可以想見,中國高層的一系列外交動作都在瞄準中東外交,都在暗示中國在中東外交上將發力。

其實在1個月前算是到訪了中東地區——到土耳其的安塔利亞參加G20峰會。不過嚴格意義上講,這並不算作一次正式訪問,而是一次多邊外交。另外嚴格意義上講,土耳其是申請加入歐盟的國家,雖然身在中東地區,但土耳其人自身卻以歐洲人自居。

筆者始終贊同的一個觀點是,中國高層應儘快正式訪問中東。原因眾多,其中有兩點值得重視。一是任何崛起的大國或者守成的強國,都必須要有一個完整且成熟的中東戰略。中東是當代國際關係博弈最激烈也是最受考驗的地方,只有在中東展示戰略,才能被國際社會認可為是一個有擔當的大國。

美國曆來把中東看作國際戰略的重中之重。以奧巴馬朝為例,他第一任期不久就來到中東大國埃及,在開羅大學的演講被視為是奧巴馬時代中東政策的推出。此後數年,無論是希拉里當國務卿還是克里當國務卿時,美國外交高層對中東的訪問不遺餘力也超乎尋常地多。比如克里到訪巴以地區至少有15次之多,已然把中東當成了自家後院。

歷史上蘇聯為了與美國爭取民心,在中東問題上異常高調。這除了蘇聯的國家利益使然之外,也是其在國際社會展現道義責任的原因。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中東收縮戰線,一個原因就是經濟和社會壓力使得其沒有辦法承擔起蘇聯時代的大國責任。如今普京強硬力挺巴沙爾並與土耳其「短兵相接」,也是俄羅斯方面想借用中東舞台,再展大國雄風的必要手段。

其實毛時代的中國也如是。當時中國的中東政策極為鮮明——支持巴勒斯坦革命和葉門等阿拉伯國家民眾造反。這就是中國體現自己不同於美蘇的大國地位的一個道義宣示,符合當時中國的外交風格。

第二個原因是中國的發展已經被中東綁定,與其被動被拖入中東外交漩渦,不如主動且明確地宣示中國的新中東政策,大膽又巧妙地實施中東外交,促使中國利益能夠在和各方博弈中獲得最大化。

此外,中國高層應儘快訪問中東,也是和中國外交數年來的整體脈動一脈相承的。比如江在2000年4月對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和土耳其進行了訪問。江的訪問是中國元首首次到訪中東問題核心的巴以地區,也是迄今為止中國最高領導人對當地的唯一一次訪問。可見江的訪問所體現的對中東的重視,主要是從政治角度著眼,試圖體現中國介入中東問題的大國風範。

伊拉克政府軍士兵與ISIS作戰

中國領導人曾在2004年、2006年和2009年分別訪問中東國家。其中2004年到訪埃及,此後兩年皆訪問沙特。可以看出埃及和沙特兩個大國,是中國中東政策的重要執行者和政治經濟合作夥伴。

埃及在中國的政治話語體系中,始終是亞非大國,是阿拉伯世界的領袖國家。一般只要是中國領導人訪問中東,都會在埃及落腳。實際上雖然埃及近些年政治動蕩削弱了其國際形象,但阿盟總部依然在埃及,埃及的政治象徵意義無可替代。

沙特是中國在中東最重要的石油合作夥伴,也是海灣地區君主國集團的重量級成員,該國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也遠超中東,是中國在西亞北非地區的重要節點性友邦。

因此,習等高層如果選擇訪問正式出訪中東的話,埃及和沙特是兩個最大可能的對象國。

訪問中東不只是訪問那麼簡單,而是要實現一定的外交目的。比如中國能否也拿出一套不同於西方,讓中東國家耳目一新的中東外交政策?包括政治戰略也包括經濟合作。中國能否在高層訪問中東的時候,提出一些針對ISIS打擊和國際反恐聯合陣線的具體措施?這將會讓中國新領導層首次正式中東之旅錦上添花,也會為中國外交政策的進一步調整和延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畢竟中國如今中東政策的制定主要是基於20多年前的中東和國際形勢,但如今的中東天翻地覆,阿拉伯之春、社交網路的年輕化、ISIS崛起、伊核問題露曙光……這些都促使中國應該更加正確和細緻地打量中東地區,真正理解中東各國特別是民眾的訴求,以此作為外交基礎來制定相應的中東外交政策。而不能只是大而化之地以巴以衝突、阿拉伯與波斯人博弈等簡單、落後、過時、俗套的刻板印象為依據,來繼續複製被西方嘲諷為「搭便車式」的中東政策。一旦依然如此,將會嚴重阻礙中國在中東地區民眾中,特別是新一代中的形象,也會將中國的戰略利益、經濟利益以及中國人的海外安全置於更加危險之地。

所以,中國高層應該儘快出訪中東,表達中國的中東外交訴求,讓全世界都及早了解中國的中東政策,也為在中東打拚的中國外交官、商人、勞工們獲得更多承諾與保障。


推薦閱讀:

深度│「民主化」為何不能拯救中東?
薩瓦斯·根奇、法提赫·阿吉:中東精英如何認知土耳其外交
庫爾德人獨立公投攪動中東
【國際政治】中東進入新一輪動蕩期
美在中東有「六難」

TAG:中國 | 美國 | 中東 | 鐵血網 | 後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