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為何要用妃嬪陪葬
明代甚至沿用過金、元時期少數民族的妃嬪殉葬制度(直至英宗死前才遺詔廢止),這是漢、唐、宋的帝王所不敢做的事情。今十三陵德陵東南的東井與定陵西北的西井(當地俗稱東、西娘娘宮),尚存紅粉牆綠琉璃瓦的建築遺址,即永樂皇帝殉葬嬪妃們的埋葬之地。「(妃嬪)當死之日,皆餉之於庭,餉綴,俱引升堂,哭聲震殿閣。堂上置小木床,使立其上,掛繩圍於其上,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頸而死。」
走讀十三陵 洪燭 從紫禁城到十三陵,是明代大多數皇帝的必經之路。 只有三人除外。其一是太祖朱元璋,安葬在南京紫金山下(稱作「孝陵」)。其二是建文帝,被自己的叔叔燕王朱棣(即後來的永樂皇帝)打敗,南京城破後下落不明(據說自縊於火海),可謂死無葬身之地。其三是第七代的景泰帝(代宗),被複辟的英宗(「土木之變」被蒙古瓦剌騎兵俘虜,後放還)發動宮廷政變勒死,以王禮葬在玉泉山北金山口,他生前在十三陵地區預留的墳地作廢了(人算不如天算),這半成品百餘年後改建為光宗朱常洛的慶陵,總算沒造成浪費。 奪建文帝之王冠的朱棣,遷都北京,營造了紫禁城,作威作福、盡享榮華富貴之時,已預先為死亡作準備了,在西北郊昌平天壽山下修築豪華的陵墓,即長陵,其規模與氣勢絲毫不比太祖的孝陵遜色。
長陵的寶城(含城牆、墳山、方城)以及地宮,是朱棣登基後第七年(1400年)開工的,四年後建成。地面上的主體設施恩殿(祭祀之用)是今北京地區保存下來的最大而又完整的明代建築,也是我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建築之一,其東西長度及態勢即使紫禁城的太和殿比之亦顯局促。永樂皇帝不僅在文治武衛方面好大喜功,對待死亡、對待身後事也捨得下本錢、絲毫不馬虎。
許大齡先生在讚歎長陵擁有十三陵中最長的神道、最大的碑亭和碑、最大的享殿和最大的寶城之餘,還開過一個玩笑:「關於鄭和下西洋的目的,與其說是派鄭和到海外尋找建文帝,不如說是『宣揚國威』和向海外『取寶』更為可信。要想將來能從長陵發掘出一部抄本《永樂大典》,這可能性不大,但從長陵以及景陵、獻陵中發現鄭和從海外帶回的珠寶、香料倒是十分可能的。」朱棣是僅次於開國之君朱元璋的大明二號人物,屬於創業之君,「靖難」(奪權)、遷都、守邊、遠征(他死於北伐韃靼、瓦剌二部的途中)乃至修陵,無不為了追求「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長陵帶有紀念碑性質。 在長陵周圍,另有十二陵,皆是朱棣的龍子龍孫及後裔。他們先後繼承了朱棣的遺產,紫禁城及金鑾殿,不僅模仿其生,而且模仿其死,一律大興土木佔地修建陵墓,並且大肆聚斂用於殉葬的寶物,恨不能將人世間的黃金美玉、綾羅綢緞全部隨身帶走。
長陵的寶藏尚是個謎,而萬曆皇帝的定陵已於1956年發掘了,出土大量殉葬品:光錦緞料就達160匹,皇帝的王冠及龍袍皆以金絲金線綉織而成,連皇后的鳳冠都不同凡響,鑲嵌寶石百餘塊、珍珠五千餘顆。簡直準備在九泉之下開珠寶店了!與之相比,連閻王爺都顯得像是窮光蛋了。
定陵在十三陵中尚屬中等規模的,為從房山西南的大石窩運來一塊造丹陛用的石料(長3丈厚5尺),兩萬搬運工足足拖了28天(詳見賀盛瑞《兩宮鼎建記》)。其總共耗費多少人力可想而知。還有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慶陵、德陵等等呢?
據史料記載:規模較小的獻陵動用軍夫、工匠23萬人,在前十二陵中最小的景陵也用了10萬人。每修一陵,都會使無數工匠勞累而死。
例如在修長陵過程中,朱棣曾派專人去天壽山工地宣讀他寫的祭文以示慰藉,由此可見一斑。為死人修墳,不知要浪費多少人力物力,以及累死多少活人,這就是中國歷史上長夜般的愚昧與黑暗。
死亡居然比生命更重要、比生活更重要,帝王們的死亡觀念,是今人無法理喻的。他們在給自己修築一座座陵墓的同時,無形中也使中國漫長的君主制時代逐漸陷入一座巨大的墳墓,封建社會在帝王們的奢侈與昏庸中走向末日。人類的發展史就是文明與野蠻相搏鬥的過程,文明最終成為野蠻的掘墓人。皇帝終於死了! 從另一重意義上來講,在皇帝全部死光之後,文明才真正地誕生、真正地成形。它首先是從帝王的墳墓里掙扎而出的。
這一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我不禁聯想到那位始皇帝了。秦始皇築長城,雖然累死過許多民夫,本意還是好的:為了蔭庇麾下的芸芸眾生,抵禦外族的鐵蹄。至少不能算絕對的自私。況且,在民間傳說中:孟姜女一哭,長城就倒了。 拿長城跟十三陵相比,頓時顯出明代皇帝們的荒淫與利己。這僅僅是供一個人享用的「長城」。一個人,用子民的鮮血與骸骨,為自己營造的凱旋門。而且,當時又有哪位寡婦,敢於趴在這血腥的墳頭上痛哭、控訴呢?連哭訴的自由都沒有。 明代甚至沿用過金、元時期少數民族的妃嬪殉葬制度(直至英宗死前才遺詔廢止),這是漢、唐、宋的帝王所不敢做的事情。
今十三陵德陵東南的東井與定陵西北的西井(當地俗稱東、西娘娘宮),尚存紅粉牆綠琉璃瓦的建築遺址,即永樂皇帝殉葬嬪妃們的埋葬之地。真夠狠心的,居然選擇如此美麗而又鮮活的犧牲品。
皇帝死了,對女色的貪婪都不曾削弱,把活人也當作珠寶玉器一樣打包帶走(「吃不了兜著走」?)「(妃嬪)當死之日,皆餉之於庭,餉綴,俱引升堂,哭聲震殿閣。堂上置小木床,使立其上,掛繩圍於其上,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頸而死。」(見朝鮮《李朝實錄·世宗實錄》)
這些美人,是在為皇帝哭呢,還是為自己哭?哭又有什麼用?十三陵光靠哭是哭不倒的。 帝王的墳墓建立在人民的累累白骨上,他們的光榮總是拖曳著濃得化不開的陰影。 一座,接一座……我把十三陵跑了個遍。頗有感喟:幸虧明朝的國運不是無限的,否則如此這般無窮盡地蓋下去,還不把郊外的良田都佔滿了?還不把民眾給榨乾了?什麼大理石門面、漢白玉拱券、花崗岩台基,還不都是用民脂民膏堆砌的嘛。 僅這十幾位皇帝,就折騰得那數百年間的老百姓夠受的了。
我實在弄不懂:顧炎武這樣的有識之士,怎麼也會趴在皇帝的墳頭上哭?況且不是控訴、聲討,而是哀悼。 書生的哭,有時比宮女的哭還要來得曖昧。 顧炎武是明亡後改名炎武的,參加過抗清鬥爭。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他47歲,可能感到沒戲了(回天無力),就從江蘇崑山來到北京,首先拜謁的自然是象徵漢族統治的明陵,肯定磕了好幾個響頭。在剩餘的19年時光,他始終未遠離其左右,六謁十三陵,寫下《昌平山水記》、《京東考古錄》等詩文,無形中成了明王朝最著名的守陵人之一。 「行宮已頹壞,御路徒悲涼。每陵二太監,猶自稱司香……春秋祭碑下,共用一豕羊。」十三陵的頹廢落魄,大大刺激了顧炎武的淚腺。他以淚水祭奠,以哭腔懷念過去的好時光。 其實,那十幾位皇帝,真值得他這麼哭嗎?完全是鐐銬般的忠君思想在作怪。 被罷黜的先帝們,已無法領他的情了。 他是這樣哭崇禎的思陵:「天禍降宗國,滅我聖哲王。渴葬池水南,靈宮迫妃殤。上無寶城制,周幣唯磚牆……下階拜稽首,出涕雙浪浪。」其實崇禎不過是一個無能的弔死鬼。其屍骨被幾位當地士紳從煤山的「罪槐」上解下,裝在合夥湊錢買的廉價柳木棺里運至昌平,草葬在早夭的貴妃田氏墓地。曾經橫徵暴斂的朱明王朝,到最後,連一副好點兒的棺材板都買不起。還要靠慈善家的憐憫與捐助。 也算是報應吧? 東郭先生們呀,對待這一吃人的家族,其實大可不必心軟。 無論舊的皇帝抑或新的皇帝,死的皇帝抑或活的皇帝,終究是獸性的。難道忘記被他們敲骨吸髓的時候了嗎?血都快要被抽幹了,幹嗎還要為之掬一捧淚呢?
李自成破居庸關、陷昌平,先佔領了明陵,然後才撞開北京城、逼死深宮大院里的崇禎。如用下象棋的行話,可謂狠狠「將」了大明王朝一「軍」,皇帝都被「將」死了,連祖墳也遭到踐踏。
黃泉之下的朱棣諸輩,恐怕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搜刮民脂民膏塑造的陵墓,自己的豐碑偉績,會被一群自陝西湧來的「泥腿子」踩在腳下。可見沒有什麼是不朽的。「明崇禎末昌平諸陵為李自成殘毀。不獨龕帳全無,神主亦不知何時被人竊去。」(見乾隆的御詩原注)
李闖王縱馬在皇家的祖墳賓士,一定充滿了復仇的快感。這是歷朝歷代的造反者所憧憬的。我是如此認為的:只有暴君才能培養出暴民,只有暴政才能引發出暴動……李自成雖損壞了一些文物,我從感情上還是可以理解的,還是要替他辯護。至少,這是對獨裁的王權必要的警告。給皇帝提個醒兒:即使為了自身的安全與清靜,請勿擾民,更不可施暴! 否則,所有的皇帝還不全像法國大革命中被推上斷頭台的路易某世那樣無法無天,大言不慚:「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
煤山(今景山),是崇禎的斷頭台,他聰明之處在於提早自縊了。他的死,迴避了觀眾,也就減少了幾分羞辱。崇禎絕對預料不到朱明的千秋基業會毀於一旦,他生前未來得及替自己挑選陵址。只好借田妃墓為其葬身之地。陵前的神功聖德碑,尚是清朝皇帝替他樹立的(惺惺相惜?),碑文自然也是補寫的,其實,這敗家子有何功何德可書?
在十三陵中,思陵不僅形制特殊,而且亦顯簡陋。猶如落日之蒼涼。思陵之「思」,除了徒勞的思念之外,還應有反思之意: 亡國之君,確實應該在地獄中好好反省反省了。
後世的帝王,更應視思陵為警戒:凡事皆應三思而後行,否則會死得很慘的。可惜,大清王朝雖曾給思陵立傳樹碑,並未真正地汲取教訓。其結局並不見得比大明好到哪裡。從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到八國聯軍攻進紫禁城,兩度使皇帝(咸豐與光緒)落荒而逃,真夠窩囊的。至於昏庸的慈禧太后(中國特色的埃及妖后抑或葉卡捷琳娜女皇),不只對亡國負有罪責,而且儼然已賣國了,割了多少地,賠了多少款,簽署了多少喪權辱國的條約?等於把祖傳的長城都賣掉了——長城這一威武、尊嚴的概念已名存實亡,長城在晚清,純粹是消極的擺設…… 十三陵是十三位皇帝的陰陽宅。也可以說,是他們死後所擁有的地下皇宮,另一種意義上的紫禁城? 他們終究要搬這麼一次家。 給皇帝搬家可真夠費事的。金棺玉床,寶鼎香爐,霓裳羽衣,銅車石獸,甚至連鋪蓋卷都不能遺漏。還有數量驚人的「零花錢」,隨葬的貨幣。一切的一切,皆遵循視死如生的禮制。 以定陵為例,僅建設費即達白銀800餘萬兩。更別提其餘無價的殉葬品了。 生活用品一應俱全。皇帝的幽靈,若是在金碧輝煌的地宮行走,一定會覺得很舒適吧? 只可惜我們無法了解到他死後的感受。 每次參觀已發掘的定陵呀什麼的,我都懷疑自己進入了皇帝陰森的夢境,忍不住打一個冷顫。
在十三陵,昭陵一側,有月牙城,俗稱啞巴院。玄宮封門之後,設計師及裝修工皆被關在這裡,強迫服藥,全部變成啞巴,有口難言。據說這一招對防範盜墓很有效。 除明十三陵外,北京附近的帝王陵尚有金陵、清東陵(位於今河北遵化)等等。 位於西南郊房山的金陵,系金王朝(1115—1234年)的皇家陵區,葬有金代始祖至章宗17個皇帝、后妃及諸王,是比明十三陵早約400年的北京第一個皇陵區。如今,地面建築已傾頹於荒草亂石之間,惟有地下宮殿仍封存於延續了近800年的黑暗與神秘中。 乾隆謁天壽山十三陵時,曾說:「我國開創之初,睿親王以我師克取遼東時,明之君臣惑於星象謬說,疑金代陵寢與本朝王氣相關,將房山縣金陵拆毀;是以爾時亦將定陵享殿撤去,停其祭祀……」(見《皇朝文獻通考》)
說明相信風水的萬曆皇帝為防後金(清)崛起,曾對其祖墳加以討伐,金、清兩代有種族淵源。清兵入關後,作為報復,也焚燒了明陵中萬曆的定陵。以牙還牙?封建時期改朝換代,政權更疊,屬於「狗咬狗」式的鬥爭,而刨前朝皇帝的祖墳,相當於精神勝利法之一種。冤冤相報,復仇的矛頭居然也直逼陰間,無法躲閃……皇帝死後也無太平。 至於清東陵,民國時曾遭某貪財的軍閥盜竊,估計動用了工兵與炸藥。此乃聲勢最大的一樁盜墓案。墓內的寶物被席捲一空,下落不明。恐怕已悄悄地拍賣,用以補充軍閥混戰的彈藥開支?其命運連明十三陵都不如。慈禧太后畢生忙於賠款割地,死後連自己的墳墓也無法保住。 凡此種種,皆離殷鑒不遠。未能以史為鑒,必將重蹈覆轍。明思陵如此,清東陵亦如此。明清兩代,皆從紫禁城出發,雄心壯志,寶馬玉乘,全部淪陷在荒野……
(源自網路)
推薦閱讀:
※假設沒有元和清兩朝,中華是否能改變國運衰敗或者在19世紀擠入列強之流?
※北元與明朝最後的大決戰,10萬蒙古軍隊為何會被團滅?
※五千年懸案:明朝滅亡後崇禎子女跑哪去了
※土木之變真的是像英文維基百科說的那樣,50萬明軍被2萬蒙古人打敗,戰死20萬嗎?
※如何看待《大明王朝1566》里嘉靖的这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