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林:希望射禮變為奧運會表演 向世界介紹中國「完人」教育

【講壇實錄之觀眾問答環節】

問題一:您7月份去了曾國藩的故居,您也在講解的內容中講到曾國藩,他有一句話是「不為聖賢,便為禽獸」,這個怎麼理解?謝謝。

彭林:曾文正公說的是人生的兩極。古人有個公式:本體、工夫,境界。學習、踐行都是功夫,境界是借用佛教裡面的詞。人從一個無知的本體,成長為一個有境界的人,是我們人生的理想。如果沒有理想,不往這個方向走,就會下滑,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甚至淪為跟禽獸差不多的人。

問題二:您剛才講中華文化,尤其是禮樂文化,很精深,歷史悠久,但是現在的人很缺乏禮儀,這也是一個事實,為什麼這麼精深、優秀的文化,而造就不了先進的中國人,問題在哪裡?

彭林:不是造就不了,是沒有了。如果一百多年來我們沒有喪失,還會這樣嗎?我們從近代以來,我們把禮抹黑了,說禮是吃人的,說孔夫子復禮是為了恢復萬惡的舊社會,後來就談禮色變,談到後來沒有了。時至今日,許多人不知道禮是什麼。今天這樣的局面,不是這個文化有問題,而是我們把它徹底拋棄了。我們應該存亡繼絕,把這個文化傳統儘快接續起來,良好的社會氛圍、文化氛圍才能逐步提升。

問題三:我自己平時也喜歡學習和演習一些傳統禮儀,我也知道您在清華大學主持禮學研究中心,而且在做一個課題,我也知道有一些成果,想請您介紹一下這些課題,不知道是否合適?

彭林:我們的課題叫《儀禮復原與當代日常禮儀重建研究》,後一半是試圖重建傳統的人生禮儀。生下來的時候有幼儀、少儀,到了成年有成人禮,到了結婚有婚禮,死了之後有喪禮、祭禮等等。人生是漫長的,但是關鍵的地方只有幾個,每到人生的重要轉折關頭,家庭和社會通過一些儀式給孩子以指點、引領,這對他的人生是非常有益的。我們現在已經完成了古代冠禮的復原,最近完成了鄉射禮的復原。

現代奧林匹克體育比賽,把我們中國的傳統體育幾乎都排斥在外了,只有武術表演,屬於套路表演,並不是正式比賽,以致一講到體育比賽就是西方的專利。北京奧運會之前,我讀到一本中國人寫的介紹奧運會的書,作者說只有希臘人有這個智慧,中國人是沒有這個腦子的。其實中國古代的體育比賽很多,也很有內涵。比如棋類,每個民族都有棋類,而我們的圍棋是最複雜的,是唯一的連計算機也下不過的棋類。日本的相撲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柔道也是從中國傳過去的。在比方射箭運動,在中國可以說源遠流長,古代家裡生了兒子,第一件事馬上出門,往天上地下四方射六支箭,表示好兒男志在天地四方!弓箭原本是殺傷性武器,古代誰的射藝高強,誰就能做侯,甲骨文的「侯」字就是一支箭射中靶子的象形。後來,儒家把它改造成修身進德的運動,到周代,各鄉已經出現相當正式的射箭比賽,由於禮的色彩鮮明,故人稱「禮射」。國際箭聯公布的資料說,全世界最早的射箭比賽是英國貴族在公元十四世紀發明的。這就太離譜了。中國人至遲在公元前八世紀發明了!鄉射禮的比射,裡面充滿著人文精神,射手之間,步步為禮,體現了尊重對手的君子之爭的風範。在搭箭、調息、瞄準等所有環節中,要審視自己的形體、心志是否正直,目標是否始終如一,氣是否沉于丹田,用力是否精猛等等,還要做到「發而不中,反求諸己,不怨勝己者」,總之,始終充滿了反思、內省的過程,賦予了它許許多多的內涵,而不是一種單純的競技運動。孔子說是「觀德之射」,可以觀察你的德行如何。王陽明有一篇《觀德亭記》,談射何以觀德,非常著名,大家不妨一讀。總之,中國文化講究人的全面發展,鄉射禮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如何涵養心性,成就君子風範。

彭林教授現場講解鄉射禮

鄉射禮的比賽分三輪,叫三番射,最後一輪射的時候,樂隊奏《詩經》裡面的《騶虞》,箭發射出去,要正好踩中指定的樂節的點,對射手的修養要非常高,這是西方文化所沒有的。奧林匹克比賽,形成於宗教時代,人的靈魂要交給神來管,自己管好身體,人的身體跟靈魂是分離的。贏了,就是英雄,要喝酒,所以奧林匹克的獎盃都是酒杯的樣子。中國文化不同,勝了是達標,應該的,達不了標才要喝酒,喝罰酒。司馬遷當年就是跑到全國各地考察,在今天的鄒城,還看到過鄉射禮。一直到道光20年,鴉片戰爭爆發,國家沒錢了,才停下來了。射禮在明代傳到韓國、日本,他們特別喜歡,認為中間有哲理,稱作「弓道」。在日本的很多中學裡,都有弓道課。我們的中學裡反而很少見到,其實這是非常高雅的運動,亟待傳承和推廣。

當年開北京奧運會之前,有一次我與杜維明先生無意中碰到,我說很希望把鄉射禮推薦為奧運會的開閉幕式的表演,既是歷史,又是文化,還是體育,而且它的年代跟首屆古希臘奧運會的年代相當,甚至比它還早。杜先生聽了非常興奮,說不可能還有比它更適合做北京奧運開閉幕式的素材了,一定會被奧組委採納!可是非常遺憾,沒有入張藝謀的法眼,我們由此丟掉了一個向全世界介紹中國「完人」教育的機會,以及體育與人文如何完美融合的範例。我們現在正在作各種努力,希望下屆的中國冬奧會開幕式能採用這個方案。我還初步設計了冬奧會開幕式的場景,希望讓全世界見識一下中國傳統的體育比賽,如何尊重對手,怎樣內外兼修,還可以展示中國的建築、服飾、樂器、音樂、詩經。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體育比賽之一,我們正在準備將它申遺。如果我們不了解自己的家底,滿不在乎,那我們的某個鄰國可能要把它申遺!我擔心,他們一旦申遺成功,我們一片罵聲,那是悔之晚矣!

主持人朱漢民:非常感謝彭老師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堂生動的、有趣的,但是又非常有重大意義的課。中華文明是禮儀文明、禮樂文化、禮樂文明,我們剛才聽了彭老師這堂課,使得我們更進一步了解到,幸虧有我們的先祖創造了禮樂文化,使得我們中華民族能夠從半人向成人的轉變、轉型、發展,我們也感到很痛心的是近百年,我們的禮樂文化、禮樂文明中斷了,我們有很多損失,其中文化方面的就是禮樂文化這一塊的損失是最嚴重的。我記得有次祭孔,我們一直在山東祭孔,本來我們是要恢復禮樂文化,但是不知道怎麼表達對聖人的恭敬的心理,實際上還有很多禮儀都是錯誤的,我當時正好跟彭老師在一起,彭老師是做禮樂的,我也不斷地向他請教,他告訴我有很多地方是錯的,是不恰當的禮儀,比如獻花籃等等相關的禮儀。中國有一些非常好的禮儀,不是說要照搬過來,但是有很多好的東西都失去了,剛才彭老師講了這麼多內容,文化這麼豐富,反而是我們中國人不珍惜。我想今天這堂課,關於禮樂教化與走出半人時代,應該給我們極大的警醒。在座的都是受高等教育,甚至是剛才說的學士、碩士、博士,禮樂文化是我們要恢復的我們的「道」。今天我們在這裡,向彭老師的精彩演講,表示我們衷心的感謝。另外對大家的光臨,也表示我們的感謝,歡迎大家繼續關注我們的嶽麓書院講壇,今天的講壇就到這裡結束,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怎麼評價FView元老眼鏡哥孫城與彭林的糾紛?
「隨師學《易魂》 江南萬里行」之六--彭林  
百家講壇之《彭林說禮》筆記
彭林:中國人不能失去禮
彭林說禮(七)做客的講究

TAG:教育 | 中國 | 表演 | 世界 | 希望 | 介紹 | 奧運會 | 彭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