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書法專業博士頓子斌

頓子斌

簡介:

頓子斌,男1965年3月生,天津美術學院美術史碩士,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書法學博士後,天津師範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理事、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並高校委員會副主任,天津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四川美術學院「藝術學與水墨高等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漢字水墨高研班導師。

理論研究偏重於書畫關係,近年一些文章不斷被網路關注。長期從事現代書法、抽象水墨的研究與探索, 2003年,現代書法《妙》曾亮相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多次舉辦個展、聯展和參加大型國內外展覽, 作品為多家美術館和畫廊收藏。

有三十餘篇學術論文發表於《中國書法》、《書法研究》、《美術研究》、《美術觀察》、《榮寶齋》等期刊。文章多次被雜誌報紙和大型網站轉載、提要。其中《「六法」與書法關係的再認識》,(《美術研究》2008年第1期)被人民大學資料庫收錄。其中《書法到底可以「現代」到什麼程度?》被藝術國際刊載,新浪收藏、99藝術新聞、搜藝搜、搜藏網等多家網站轉載。博士論文《文人畫的書法化傾向研究》,2012年初CNKI下載指數達到五星級(最高級)。2010年被《書藝公社》評為「全國十大書法評論家」候選人。

愛的幻覺NO2, 69x68cm,2013年8月

作品參展:

1、2006年11月「紀念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誕辰140周年全國書畫大展」(由全國政協書畫室、民革中央和中國美協主辦,全國政協禮堂)

2、2008年1月與李桂金在天津海雅書畫院舉辦「書法幻線」聯展

3、2008年2月在天津古文化街「一笑堂」舉辦「視覺幻線」攝影個展。

4、2008年10月天津第一屆教師書法作品展,獲優秀獎

5、2008年10月毛筆書法作品參加《民族團結頌——中國當代優秀書畫家作品邀請展》,中國政協主辦,全國政協禮堂。

6、2009年5月應天津市海河辦公室之邀舉辦第二次「書法幻線」聯展,香港《大公報》曾進行專題報道。

7、2009年12月6日,現代書法《此生今世》參加《薪火相傳——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書畫邀請展》。九三學社中央書畫院舉辦,全國政協禮堂。

8、2010年7月在國內最大書法網站《書藝公社》舉辦《萬千氣象,簡易之道》書法幻線展,本次成為國內最大書法網站《書藝公社》的熱門展覽,展覽作品成為2010杭州全國大學生塗鴉大賽的藍本。

9、2010年7月6日,《滄海》參加《關注海洋·啟航夢想」全國書畫特邀作品展》(國家海洋局、全國文聯主辦,全國政協禮堂。

10、2012年2月現代書法《嗜》參加《亞洲七地書法巡迴展》,受到主辦方台灣和香港方面的關注。

11、2012年9月參加「兩岸·四地書法展」。

12、2012年10月第五屆中國(天津)書法藝術節,書法幻線個展。

13、2013年4月現代書法《屬地》參加《光輝歲月——中國當代書畫家作品展覽》(《人民政協報》主辦)

14、2013年6月參加《和·心象》五人展(天美時代畫廊)

15、2013年7月27日參加《紀念抗美援朝及朝鮮祖國解放戰爭勝利60周年藝術展》(萬壽台創作社美術館)

16、2013年9月應邀參加798首屆海峽兩岸藝術聯展(萬壽台創作社美術館,北京798,2件)

17、2013年11月參加《「純書寫」——當代線性水墨展》(斗角美術館,北京宋庄,5件作品)

18、2014年2月22日《頓子斌、程建路藝術沙龍展》(北斗六星傳媒、《8小時以外》主辦,20件作品)

19、2014年5月幻線《海頓》參加美國洛杉磯·美華慈善藝術作品展覽暨當代中國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

20、2014年7月《無微不至——上上首屆微作品大展》(上上國際美術館,北京宋庄,兩件作品)

21、2014年3月幻線"兩岸同根脈翰墨寄深情」台南-天津書畫展(台南市文化中心)

22、2014年7月,抽象水墨入展《無明緣》參加第十二屆全國美展作品徵選暨天津市美術作品展覽》(天津美術館),為國畫類最受關注作品

23、2014年11月28日《書寫的十五種維度》——現代書法30年記,2014第七屆《美術報》藝術節(江蘇省南通市,2件作品)

24、2015年3月28日「里仁為美」——新世紀的文化之源藝術展,上上國際美術館(北京宋庄,2件作品)

25、2015年7月頓子斌,劉豫華漢字水墨聯展(清華美院,35件作品)

愛人97x97cm,2014年1月01從書法幻線到漢字幻象

——我的現代書法之路

文/頓子斌

我的現代書法探索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解決象形的瓶頸。

最早我通過古干先生的一本小冊子《現代書法構成》了解現代書法的。我關注抽象畫也比較早,大一(84年)時就開始讀這方面的書了。那時人們對抽象了解是非常少的,有感覺的人就更罕見。

當時現代書法尚處於象形階段。比如說畫家左漢橋,寫一個「春」字,就把它畫成折枝花卉那種很畫意化的東西。但能象形的漢字畢竟是有限的,擴展不了。這成為象形書法發展的瓶頸。90年代初我對「六書」從造型角度進行了解釋。把「六書」從造字用字的方法變成了現代書法造型的一個體系,我稱之為「立體書法」。從理論上建立了一套機制,保證所有的字都可以實現象形,從而克服了絕大多數字不能象形的困境。文章先後發表在《天津日報》、《現代書法》、《書法研究》和《北方美術》雜誌。

當然,我沒有對自己的理論進行多少實踐。邵岩在當時的實踐暗合了「立體書法」理論。1999年我寫了《現代書法呼喚「作曲家」》一文,後來分兩期發表在《書法報》上。我提出了一個推動現代書法發展的設想,即像作曲家作曲,歌唱家演唱那樣,由創意人出創意,由書法家去書寫。因為那時有些人有搞現代書法願望,不知如何創意,這構成現代書法發展的另一瓶頸。

第二階段,書法幻線的探索。

2005年9月第三屆中國(天津)書法藝術節上,我在拍一個日本的書法家的作品(並非現代書法)時,相機鏡頭從地上一晃而過。我從視孔里看到幾條劃痕,其組合非常抽象。我很激動,感覺就像觸電一樣。從此我對抽象就敏感起來了,出門相機從不離身。我成了「抽象控」,每天非「抽」不可,不抽就有失落感,我的現代書法創作也由象形轉向了抽象,這部分我稱之為「書法幻線」。

在某種意義上,西方現代派美術的產生和發展與攝影的發明有著密切的關聯。我的現代書法轉向也與攝影的影響分不開,最初的手法即來自於對劃痕的觀察。當然也受了藝術心理學家金開誠「幻線藝術」概念的啟發。他說,脫離漢字的線條的自由組合稱為幻線藝術,我的攝影可以說就是「幻線藝術」,有攝影家、畫家和評論家則把我的攝影稱為「幻線攝影」。由於在我的筆下線條的組合未完全脫離漢字,我把這樣的作品稱為「書法幻線。」

我認為漢字是一種哲學符號,並且是圓的——在表層的結構之下隱含著太極圖式。它構成漢字的深層乃至終極結構。與日本的前衛書法墨象派不同,書法幻線經常彰顯太極圖式結構,並偏於哲理的表達。

第三階段,走向漢字幻象——自象。

原來我是不畫畫的,是現代書法讓我走到了這一步。

兩年前因為一個偶然的機緣,我用一種特殊工具寫字,瞬間書法就幻化為繪畫了,書畫之間的圍牆被推到了。評論家趙玉昌先生稱這種畫為幻象。我「畫」這些東西時,腦子裡從來沒想過要畫什麼,別說胸有成「竹」,我胸中連「竹」都沒有,這些是創作過程中自生的,我完全沒想到非要畫這樣的東西,既沒想到具象,也沒想到抽象,它自然就出現了,我把這樣的畫面稱為「自象」。裡面也會出現一些類似於大寫意的成份,但卻不是來自於對自然的模擬。我覺得現代書法的歷程,就是由象形到抽象,最後超越象形(具象)和抽象,進入「自象」,而成為不見字形的純粹的漢字水墨。當然最後它已不屬於現代書法。不光我,包括魏立剛、張大我、邵岩和張強也都有這種情況。這是書法現代化走向的一種共性,最後大家都從不同途徑走到了這一點。

我始終認為,漢字藝術不只有傳統書法一種,在傳統書法之外還存在另外的藝術世界,一個更為幽邃、更為驚心動魄、更為神秘的世界。

雲中君,69x68cm,2013年11月02見證「通靈感物」

——月牙河神遇與臆想

文/頓子斌

內容提要:今年3月29日下午,月牙河北側一顆電線杆的影子在水面晃動,晃出三個明確的「幻子」,筆觸肯定,符合草法,它們與我從事的藝術——書法幻線、幻線攝影和漢字幻象相暗合。這種以漢字形式呈現的天人感應現象似乎前所未有。我被月牙河「看見」,乃我自身的能量和看見物的能量在相觸的「聚合點」照射產生共振。

關鍵詞:幻子月牙河神遇幻化

傳衛鑠《筆陣圖》曰:「自非通靈感物,不可與談斯道矣。」 何謂通靈感物?它頗具神秘主義色彩,歷來眾說紛紜。我的遭遇或可為此下一註腳。

3月29日上午我和親戚赴永安公墓掃墓,歸來吃過午飯,已近三點,他們去附近菜市場採購準備給我過生日,我在月牙河邊看車。閑著無事,我把車鎖上到岸上閑逛,這時對岸一顆電線杆的影子在水上浮動,波光瀲灧,頗有律動感,我的視線進而腳步被吸引了過去,於是一幕接著又一幕令人難以置信的鏡頭出現了。

用手機拍著拍著,電線杆的影子中出現了一個草書「幻」字,我略感異樣,接著就是下面幾個字(圖1),順序「寫」下來,晃了幾下,也就幾秒的功夫就轉化為其它抽象的畫面,那是地道的幻線或幻象啊!我來不及細讀,只管繼續拍。回到家中,我把照片發到朋友圈,引起了許多朋友的關注,漢字藝術家宋軍生先生特意把圖1做了過濾(圖2、圖3)。去掉背景線條,我將其解讀為"幻子幻子幻子。"

令人稱奇的是,一、兩個「幻」字,第一個幻為正常的草法,第二個脫離上下文不可識,但在狂草中疾寫而成為蛇形線狀也順理成章,後者作為前者的疾寫而簡化,其結構結合上下文依然可辨,它符合草法。兩點為重複字的簡略。二、裡面有兩個明確的「子」字,而我的名字中恰有一「子」字。「子」古代為先生的尊稱,如孔子、老子、墨子;今天名和姓後加一「子」字,為昵稱。我一直找不到屬於自己的號,月牙河如此親切地稱呼我,莫非賜我一號?以後作品就可以署名「幻子」。三、線條,特別是第一個第一「子」字的飛白與我寫草書的筆觸頗似。河水本淡,本濕,但這裡的線條卻濃淡乾濕兼有。

我和天津美院教授何延喆先生提起此事,他半信半疑,問:「不是你的幻覺吧?有證據嗎?」作為美術史家,他當然強調證據。我說,「有照片為證」。真的要感謝相機,才「有圖有真相」。不然,我就有忽悠的嫌疑。

這裡面還有若干節點值得玩味:

1、在自然中見到「十」、「丁」、「八」、「人」字結構等簡單字形不難,但見到「幻」字等複雜字形不容易。

2、在自然中見到一兩個漢字不難,但是同時見到四個乃至六個字不容易,見到連續四個乃至六個字就更不容易。如果說前者偶然,後者似乎不是偶然,這種情況前所未有,至少未見文字記載。並且它具有書法的時序性,而且是典型的一筆書。時序性被學術界認為是書法的本質特徵之一。即使你能夠見到兩個或四五個漢字字形,它們未必有時序上的聯繫。

3、假設你可以在自然中見到四個乃至六個字,但是全以書法筆觸出之則不可思議。我把照片給一些人(包括藝術家)看,他們一開始都認為人寫的,沒人想到這是自然所為。一位廣告專業的同學誤以為是書法家在彩紙上書寫的,因為背景與「筆跡」融為一體。如果完全人為,如此相生相應似乎也很難。評論家九根針說:「書法史上也找不到幾個草書寫得這麼好的。」

4、我名字里恰好有一個「子」字,這裡「子」字直接出現了兩次,間接一次。

圖1

圖2

圖3

藝術家宋軍生為我過濾過的圖片。

圖4

圖5

圖6

圖7

5、俗話說:人在做天在看,我做的三種藝術形態——書法幻線、幻線攝影、漢字幻象似乎月牙河全知道,所以才有「幻子幻子幻子」之謂?這彷彿一種深情的呼喚,抑或對我所做藝術一種肯定?且是以傳統的形式對現當代藝術進行肯定。而且它們出現在我生日前一天(這一天天津稱為垂生)。

6、6月11日夜我再檢點這些圖片,在其中的一幅圖片里又發現了「幻子」的身影(圖6、圖7)。不過這次它採取了包圍結構——「幻」草寫,將「子」包裹其中。「子」為行書,字形明確,筆勢肯定,頗似元代大書畫家趙孟頫的手筆(坦率地說,十幾年前,我極不喜歡趙的字,近幾年倒頗感親切)。緊接這一包圍結構之後,是另一「包圍「結構——一個著正裝的人頭部被網狀物罩了起來,似乎上了緊箍咒。

電線杆的影子在水中波動,呈W或S型運動,屬於正常。如果說前兩個「幻子」離W或S型線不遠,屬於偶然的話,這個包圍結構的幻子就離得太遠了,完全出人意料。如果不是出於故意,很難讓人理解。這時假如再出現一個類似前兩個「幻子」的造型或任何其它字形都不會讓人吃驚。

7、另外,還有一個疑似漢字(圖5)。它由左右兩部分組成,左邊似「甘」字的古今合體。右邊為甲骨文「埶」(藝)的右半部分。見《象形字典》的解釋:

「甘」是「甜」的本字。甘,甲骨文 在「口」 (嘴、舌)中加一短橫指事符號 ,指事符號代表口腔內的舌頭或嘴部的動作,整個字形表示用口、舌品嘗美味。造字本義:用口舌品嘗美味。金文 、篆文 承續甲骨文字形。隸書 誤將篆文的「口」 寫成「廿」 ,導致字形面目全非。當「甘」逐漸書面化後,籀文 再加「舌」 另造「甜」代替。「甘」作為形容詞與「甜」* 同義,但「甘」多用於書面語境,「甜」多用於口語語境。

藝,甲骨文寫作「埶」。埶, (生,表示幼苖生長) (執,一個人張開雙手在勞作),造字本義:種植草木。金文 將「生」 寫成「屮」 ,表示種植草本花卉。有的金文 將「屮」 寫成「木」 ,並加 「土」 ,強調培土的種植關鍵。篆文 承續金文 字形。當「埶」的「種植」本義消失後,隸書 再加 (艸,植物)、加 (雲,說,傳授)另造「藝」代替,強調在古代園丁的經驗靠一代代口口相傳。對早期的農業社會來說,種植是極其重要的技能,因此「藝」代表「技」。

似乎月牙河在這裡造了「埶」的異體會意字,它由「甘」和「丸」組成,「甘」似桶,「丸」似一人擁抱桶痛飲或沉醉狀,暗示我甘於「幻線」、「幻象」,樂此不疲?

8、這種情況不但前所未有,就我個人而言自然也更難得,因為它們轉瞬即逝。我也只是偶然來到這裡,它們不是突然出現,而是在我站定之後,並且是拍了幾張之後才出現的,似乎在特意等我來,否則怎麼那麼巧合被我拍到?

9、它們轉瞬即逝,化為其它「畫」面,不留漢字痕迹。而不模擬自然,由字直接成畫,這正是我作畫的方式。

進一步我們假設以上每一點也都是巧合,當九點巧合集中到一起時,應該不是偶然或巧合可以解釋的。

莫非幻線和幻象感動了自然?被自然感動而有藝術家,而藝術家感動自然以前從未聽說。近年我聽說過多例,它們發生在藝術家李鐵軍身上:兩次展覽下了兩場大霧。一次上上國際美術館,一念之下,外面伸手不見五指;一次北京順義新京派展,他先在展廳造霧,五分鐘後,京城大霧迷漫。一位見證這個事件的藝術家告訴我: 本來從京城到宋庄開車只需半小時,那天他開了三個小時。另一次,他去河北省去拜訪某位藝術家,車下高速公路時,他想今天應該下雪。畫家的工作室外面栽著梅花樹,已有梅花綻放,他說:「要是下點雪就好了!」說完,雪花便飄了下來。別忘了,當時可是晴空萬里。當然類似的神奇事件還在他身上發生過好幾次,這裡就不一一列舉。

「藝術起源於巫術」,巫術產生的前提是「萬物有靈」。以前這是西方理論界的主流觀點,但也只一個假說,但是今天它卻變成了現實。或許這就是傳為王羲之老師衛夫人所言」通靈感物」吧!「感於物」容易,但「感物」難。或許,藝術最高境界不是被自然感動進而感動觀眾,而是感動自然。當然這可遇不可求。根據印第安道岡人巫師唐望的觀點,"當自身的能量和看見物的能量在相觸的「聚合點」照射產生共振時,知覺便會發生。由於聚合點能照亮任何它所接觸的能量場,所以當它移動到一個新的位置時,它立刻照亮了一群新的能量場,使它們被知覺,這種知覺就是所謂的看見。"評論家九根針進一步解釋說:"此刻藝術家被自然照亮,不是藝術家看見自然,而是自然看見了藝術家,而此刻藝術家本身就是巫師。熟悉漢字發生史的人知道,漢字的產生與巫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在月牙河的遭遇似乎再一次印證了漢字與巫術的關聯。

月牙河神遇的實際意義在於,它見證了書畫同源是怎樣發生的,因為今人無緣目擊這一過程。它提示書畫同源有兩個源頭:一是抽象,二是具象--象形,而在許慎的《說文解字》中,抽象(指事)在前,象形在後。在這裡其順序與《說文解字》相同,而且它還見證了書畫如何合流,即(漢字)草書被解構變成一種新的抽象畫,包括漢字幻象,以及象形演變成抽象及新的具象,包括象形。當然這一演繹是自然的行為而非人為。月牙河「神遇」是一根線條的幻化。本來電線杆的影子是一根直線,但在風力的作用下,她變為曲線和少量直線,幻化為漢字及各種造型。其令我困惑之處在於:作為單線的電線杆影子在水中本應作「W」或蛇形線運動,何以一根線條會展開為多線條的同時並置?

科學已經證明,藝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感動動物和植物,乃至無生命的事物,後者更不可思議。我想最不可思議的是,這種感動在無生命的事物身上以文字的形式呈現,它不但認識漢字,而且會造字。最近兩江學者張強和我們講起他親身經歷過的幾次異象,前兩次成為他建構「蹤跡學」的強大動力。異象暗示或預示著什麼,就像地震前的徵兆或夢境,李鐵軍和張強的經歷想必也如此。但自然直接以文字提示似無前例。

眾所周知,文字的產生乃是文明的標誌,它是人與動物的明確分野。莫非自然真的有靈或意志?如此「物質文化」的提法便饒有深意了,善待自然也就非同小可。

漢字幻象——作品欣賞:

八仙過海69x68cm,2013,年11月

擺渡人,69x68cm,2013年11月

城市田園68x68cm

飛行,69x68cm,2013年8月

父與子,69x68cm,2013年11月

供養,69x68cm,2013年11月

古典主義的集市,69x68cm, 2013年,11月

無明緣

佛說

尋覓

書法幻線——作品欣賞:

抽象山水

抽象山水NO.2

出世入世皆修行

對頭

蠱惑

漢字幻象三條屏之一

感動

刷字系列——作品欣賞:

少女NO.1

少女NO.2

少女NO.3

少女NO.5

少女NO.6

少女NO.7

少女NO.9

一色

一縱一橫會取山形樹影
推薦閱讀:

崔寒柏 《談書法》(下)
李雁春《自署臨古代先賢法帖題跋》!
走進書法,家中怎能少了書畫作品
蔣兆斌老師書法欣賞
【書法欣賞】明代解縉狂草

TAG:博士 | 書法 | 當代 | 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