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什麼選奧巴馬為總統

簡單的「改變」口號為何深入人心

  奧巴馬從宣布參選到鎖定提名再到決戰麥凱恩,其競選要義一直圍繞著「改變」兩字,而這個口號的提出是建立在對美國社會現實的觀察上的。美國民眾目前對現實嚴重不滿:四千大兵命喪異國,軍隊卻至今無法從伊拉克脫身;阿富汗武裝分子猖獗,美軍進退兩難;世界領袖地位和道德優越感因為布希蠻橫的先發制人和隨後的「情報門」醜聞遭到廣泛質疑;草率的經濟政策引發了稍後點燃全球金融風暴的次貸危機,成千上萬的民眾面臨破產、失業、失去住房的危險。

  奧巴馬和其智囊在參選前,就已經敏銳地觀察出美國人在經歷共和黨八年執政後,已經對國家的前途產生了巨大的疑慮,一名肯尼迪式的變革型領袖將是彌補社會裂痕、重建美國信心的開始。

  於是,政壇新人奧巴馬帶著那句簡簡單單卻特別實用的口號「改變」,走到了民眾面前。他發誓執行乾淨的競選並在華盛頓建立新的政治文化,打破黨派鬥爭的怪圈,促進兩黨合作;他堅決反對伊戰並拋出16個月撤軍計劃,這讓深陷伊拉克泥潭的美國人又驚又喜;他希望通過外交和親自參與談判的方法與伊朗等敵對國家發展關係,顯示出與布希不同的外交理念;籌劃中的稅收政策雖然被質疑「劫富濟貧」,卻能讓95%的普通家庭得到實惠;他還許諾當選後將簽署《京都議定書》,通過發展綠色能源和環保技術遏制全球氣候變暖。

  可以說,奧巴馬在內政外交理念上發出了一系列變革的信號。

  兩黨政壇大佬為何均無還手之力

  而奧巴馬的兩名主要對手:預選時的希拉里和大選時的麥凱恩,都沒有從一開始把握選民急需深層次變革的意圖。

  前第一夫人不僅輕敵,而且誤判形勢,提出的是可以歸結為小範圍改變的競選綱要。她當初投票支持伊戰的記錄和幾次失言一直被奧巴馬當成「小辮子」牢牢抓住。

  72歲的四屆聯邦參議員麥凱恩乾脆一開始就被奧巴馬貼上了「布希第二」的標籤,當他醒悟過來說自己也要變革時,卻遭到已經勝券在握的政壇晚輩毫不留情的譏諷。

  也許希拉里和麥凱恩會覺得自己輸得很冤:奧巴馬的政策並不高明多少,自己也沒犯下致命錯誤,為什麼最後卻被對手壓得幾無還手之力。事實上,換任何一位候選人,在這樣的局面下都很難有更好的結果,因為與其說希拉里輸給了奧巴馬或者麥凱恩輸給奧巴馬,不如說舊的政治人物輸給新的政治領袖,維持現狀、因循守舊輸給了變革和新生力量。

  今年美國大選投票率空前高漲,過去不愛投票的青年人、少數族裔等也表現踴躍。這充分說明,變革的呼聲在美國已高漲到何等程度。正是這種變革的呼聲,將一屆參議員都沒有任滿的奧巴馬送進了白宮。

  政壇新人憑什麼能籌到巨額款項

  奧巴馬富有成效的競選工作也是幫助他最後獲勝的重要原因。希拉里原本指望柯林頓的競選機器能幫助自己提前鎖定提名,但奧巴馬採取了一種更為有效的「地毯式」工作機制。據稱奧巴馬陣營在全美一共有150萬名志願者,設立了770個競選辦公室和上萬個宣傳點,每日平均接觸40萬名選民。他在關鍵的「搖擺州」俄亥俄設立了1400個街道組織,其支持者深入街頭巷尾,挨家挨戶敲門拉票。他還動員支持者在家舉行「電話派對」或者自己制訂拉票計劃,向親戚朋友進行宣傳並紀錄他們的投票意向。

  奧巴馬陣營還特別關注新興的傳播媒介,在Facebook這樣的社交網站、iphone電話和網路遊戲等平台投放廣告。有專家形容奧巴馬陣營的選舉工程是美國政治史上「最精密的地毯式選戰」。有分析估計,奧巴馬的高級助手甚至掌握著以選區為單位的選民意向,有助他們確保在關鍵州的勝算。

  奧巴馬在籌集競選資金上也做得極為出色。他早前曾宣布使用美國政府提供的8500萬美元公共資金競選,但最後「食言」尋求個人捐款,因為依靠超旺的人氣他能籌集近3億美元的款項。他還同時和歐普拉·溫芙蕾這樣的黑人明星以及包括希拉里捐款人在內的全國「大金主」保持良好關係。充足的資金保證奧巴馬可以在關鍵州投放大量廣告,他在選前的衝刺階段甚至一口氣買下了美國幾家主流電視台半個小時的黃金時段做廣告。

  不過,笑到最後的奧巴馬沒有蜜月期可言,其就任後將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這位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到底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國際環境中掌舵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在尋求國家發展的同時促進國際合作讓人拭目以待。

  膚色對奧巴馬是利是弊?

  美國社會基本矛盾之一的種族問題是歷屆大選都無法迴避的焦點,而在今年大選中更加惹人矚目。

  總的來說,奧巴馬並沒有因為自己有一半黑人血統而碰到太大的麻煩。他真正一次因膚色面臨危機,是前家庭牧師賴特煽動種族仇恨的演說視頻被曝光。當時不少白人懷疑,在這種牧師影響下長大的奧巴馬,是否對種族歧視心存怨恨。

  但奧巴馬處理得非常到位:先是宣布與賴特斷絕一切關係,通過「切割」來為自己「止血」;隨即就種族問題發表一篇演講,凸顯自己對種族和解和包容社會的追求。

  事實上,種族牌還不時被奧巴馬陣營拿來作為打擊對手的武器。因照顧黑人而有 「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美譽的柯林頓就曾氣得跳腳,指責奧巴馬陣營故意歪曲他的講話是歧視黑人,因此來削弱希拉里在黑人選民中的影響力。

  雖然黑人族群在財富和經濟成就上遠不及猶太族裔,在科技上也沒有太多建樹,但他們在政治、娛樂、體育和教育等行業都有非常優秀的代表,其影響力滲透到美國社會系統的方方面面。黑人政治家目前已經成為美國政壇不可小覷的一股力量,他們在對奧巴馬的支持上抱成一團,幫了奧巴馬大忙。

  而有媒體指出,在今年大選中之所以有大量白人擁護奧巴馬,還有白人心底深處的救贖情節在起作用。

  種族隔離那段醜惡歷史已經成為美國民主最黑暗的一幕,種族歧視現象在今天的美國社會依然隨處可見。而白人投票支持一名黑人當總統中就有補償的心理:我們選一名黑人當總統,這在過去是無法想像的,但現在我們做到了,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我們補償了過去遭到歧視的黑人,我們的國家是平等的。

  而這樣的心理其實還隱含著另外一個訴求:肯尼迪的《平權法案》讓黑人在教育和工作上得到了很大的照顧,這讓不少白人感到憤憤不平。舉個例子來說,黑人家庭的孩子在考大學能 「受到照顧」低分上名校。當一名黑人當選總統後,白人對機會平等的訴求可能更加膨脹:你們黑人都能當總統了,是不是平權法案也能考慮下我們白人?

  奧巴馬在今年3月18日的費城演說中提到了這個問題,他呼籲白人要有耐心,解決歷史的包袱需要時間。他也懇求黑人不要把白人理性的抗議當成種族主義。奧巴馬明白,自己必須對白人的訴求做出反應,但又很難侵犯黑人的既得利益,畢竟90%黑人的支持是自己入主白宮的前提條件之一。


推薦閱讀:

奧巴馬演說
奧巴馬當政時對華人搞了多少鬼?
奧巴馬將提名駱家輝出任駐華大使
劉恩東:從奧巴馬獲勝演說談「美國信念」
奧巴馬為何不說「激進伊斯蘭」這幾個字?

TAG:美國 | 總統 | 奧巴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