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歷史|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有年、歲、載的概念?
《爾雅》說:「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目前最早的甲骨文一般是從盤庚遷都之後的,一直到文丁時代,卜辭和青銅器中一般只會提到月和日,年份一般是沒有的。到了帝乙、帝辛父子時代,卜辭中開始出現「唯王某祀」的紀年,這與《爾雅》的記載很吻合。一般認為是商代末期由於祖先要花一年的時間祭祀一輪,是為周祭,所以用「祀」表示一年,因此「祀」的內涵是祭祀。
周代承襲了商代的紀年習慣,早期也用「唯王某祀」,但後來逐漸改用「唯王某年」表示,除了少數喜歡附庸文雅的貴族還用「祀」字外,大多數人都不用了。「年」字本意是粟的成熟,大概西周早期的粟一年一熟,可見「年」的內涵是農時。
▲刻干支表的牛骨
由於商王死後才有日名,周王死後才有謚號,所以當時製作器物的人心裡自然很清楚自己所指的是哪個王的年份,但是後人就搞不清楚了。這使得我們給甲骨、青銅器斷代帶來極大的麻煩,需要從其他角度找證據來推理年代。可以說,這是中華民族耗日持久的推理遊戲,夏商周斷代工程就是這個推理遊戲的階段性系統工程。
▲商代玉版干支表殘片
西周初年,古人還曾經使用過 「以事紀年」的紀年法,大概是以這一年發生的某件大事作為年份標記,這樣一來可以和其他年份區分開來。但是問題在於,這種紀年法的標準顯然難以統一,也不方便記錄年初的事件。不過,我們其實可以把王年紀年法看作一種標準化的以事紀年法,畢竟每代君主不可能正好在年尾年頭「交接班」。總之,到了西周中後期,從青銅器上就看不到這種紀年法,然而這種紀年法並沒有絕跡,起碼戰國時代的楚國還在使用。
由於我們沒有發現夏朝之前的可信文字資料,所以我們無法知曉夏朝是否用「歲」表示一年,但我們知道「歲」的本意是歲星,即木星。木星是繞著太陽轉的,公轉周期約為11.86年,取整數為十二年。於是古人曾經嘗試用木星在天區中的位置來紀年,於是形成了兩種不同的歲星紀年法:星歲紀年和歲陰紀年。
星歲紀年的資料主要集中在《左傳》和《國語》中。西漢末年的劉歆曾整理出歲星在天區中停留的十二個位置,稱為「十二次」。「次」,在古漢語里指行軍停留之所。這「十二次」分別是:星紀、玄枵、娵訾、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前面我們提到,古人已經根據斗柄的旋轉方向,結合地面的方位,在天空劃定了十二個區域,配以地支序列。所以,十二次也可以和地支相配,並且在西方天文學傳入中國後,又與黃道十二宮相匹配。
▲中國星占方點陣圖
遺憾的是,至今發現的考古資料都不能證明春秋時期確實使用過「十二次」來標記歲星的位置,《甘石星經》和《史記》里也沒有提過。所以,一直有人懷疑「十二次」本身就是一個曠世陰謀,是劉歆為了使自己推算的曆法獲得認可,借著整理《左傳》等書之機,篡改原文,在裡面埋下了「地雷」。總之,用現代天文回推法還原的天相,卻無法與《左傳》等書記載的歲星位置吻合,這就成為中國曆法史上的一樁懸案。
歲陰紀年則是另一種情況,由於歲星在天區的目測運行方向與斗柄相反,所以對應歲星在天區的位置是逆序的。天學家們為了迎合斗柄旋轉的順序,虛擬出一個事實上不存在的星體,名為「歲陰」,又叫攝提、太陰或太歲。歲陰如同鬼魅一般,與歲星逆向而行。由此,當歲星經過天空的某一位置時,根據一定的規則假定歲陰出現在另一個位置上,然後以歲陰所在天區的地支編號與之對應,並用一個特殊的名稱表示這一年,於是就形成了以下的對應關係表:
這套奇怪的歲名體系不像是漢語,似乎是外來辭彙的音譯,當年郭沫若奇思妙想,猜測歲陰紀年的歲名語源是古巴比倫的星座名稱。這一論斷過於大膽,其他學者不敢輕易信從。
地支有了一套古怪的名稱還不算完,好兄弟天干也得來一套,於是,天干也被納入歲陰紀年的體系,不同古籍中還有一些差異:
本文經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權發布,作者原廓。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用餐該先吃飯還是先喝湯——健康飲食五大新概念
※意境的概念和分類
※翟學偉:個人地位:一個概念及其分析框架
※經濟時間簡史:資本主義如何改變了時間概念
※佯謬和悖論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