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合好萊塢不靈了 中國電影業或變成第二個寶萊塢? – Mtime時光網

在印度人看來,《人再囧途之泰囧》的出現使得中國電影業開始「寶萊塢化」 我聽說過把中國和印度兩個國家從很多角度進行的比較。大多數側重於中國優良的基礎設施,抑或印度動蕩的政局。這些方面雖然相關,但他們卻忽視了兩國之間最顯著的差異之一:好萊塢電影佔到中國票房總收入的六成;然而這個比例在印度只有不到10%。 如何解釋這一差異呢?難道中國的影迷就真是美國大片的忠實影迷?為什麼印度的影迷卻熱衷於本土電影? 在比較過中印兩國的2014年電影票房榜後,一絲疑惑可能就會從你的心頭升起。《變形金剛》(Transformers)、《星際穿越》(Interstellar)、《X戰警》(X-Men)和《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紛紛躋身中國票房十強。但在印度的十強影片中,好萊塢影片卻全然不見蹤影。 在我看來,這一現象所應該引起的重視,不亞於基礎設施或者是政治局勢,因為印度電影市場很好地暴露出世界頂尖品牌在未來所面臨的挑戰。 首先,這兩個市場之間存在一個重要差異。印度的電影業高度分散,而且是根據各個地方市場進行量身打造。寶萊塢印地語影片在整個印度電影市場所佔比例不到一半,泰米爾語影片擁有與印地語相同的市場份額,剩下的市場份額被坎拿達語(Kanada)和特魯古語(Telagu)等其他地方語言的影片瓜分。 我是印地語和泰米爾語電影的忠實影迷。不過,它們卻是完全不同類型的電影。正如印度某影評人向我解釋說,「與寶萊塢印地語電影明星不同的是,走在大街上,你可能會和泰米爾語電影中的明星擦肩而過,而且永遠不會認出他們。」原因是塔米爾語電影更傾向於通過本地題材吸引當地的影迷。 這在中國卻是另一番景象。根據本地觀眾口味來拍攝的國產影片則少得多。與之相反,中國知名大導演紛紛選擇拍攝大製作的古裝片來迎合好萊塢的口味。在上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初,這種路數或許有效,但眼下卻不靈了。 然而,隨著新一批低成本電影的湧現,中國電影業的「寶萊塢化」初現端倪。比如郭敬明的《小時代》或者徐崢的《人再囧途之泰囧》。他們不一定是影評人的最愛,但卻是商業賣座片,而最重要的是,這類電影正開始搶佔市場份額。 這正是指望在中國出售產品的好萊塢和所有外資跨國公司目前所面臨的挑戰。當然,中國的消費者對來自世界各地的品牌產品有需求。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正尋求更加本土化的產品,無論它是一部涉及當地問題的電影,還是針對當地消費者專門打造的洗衣產品。 事實上,由於消費者偏好發生改變,世界上大多數快速消費品公司已經發現他們在中國零售行業的地盤在穩步收縮。根據印度經驗來判斷,如果好萊塢五年後還能佔有中國電影市場的六成份額,那麼我會非常吃驚。 當然,想要在這種環境下取得成功也不是不可能。迪士尼(Disney)在印度的經驗就樹立了一個好榜樣。雖然迪士尼未能成功進入印度當地市場,但它選擇收購一家名為UTV的本土電影公司。我雖然看過UTV製作的影片,可是一直沒有發現迪士尼的標識。該公司官網也未對其母公司詳細介紹。 然而,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品牌之一意識到,它賺錢的能力不在於它的品牌,而在於經營一家電影公司和發行電影的能力,這個事實提供了重要的經驗。這表明,想要在當今越來越分散的亞洲市場取得成功意味著,要重新思考你的價值主張和市場劃分。 與此同時,這對於因選擇多而挑花眼的顧客而言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結果。對於搭乘長途航班的我而言,在《浪漫者的挑戰》(Main Tera Hero)和《我是你的羅密歐》(Raanjhanaa)或者《人再囧途之泰囧》或者《小時代》之間作出選擇,也是一種樂趣。(譯|劉少宇 校|李其奇)
推薦閱讀:

好萊塢大片美國遭冷遇中國遇知音
電影市場越來越大,為何好萊塢超級IP賺錢越來越難?
汪中求 : 魔術師般的好萊塢
商業電影火爆:中國離好萊塢還有多遠?
好萊塢最有權勢的「家族」

TAG:電影 | 中國 | 中國電影 | 寶萊塢 | 時光 | 電影業 | Mtime時光網 | 好萊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