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十二緣起

寅二、由十二緣起思惟分四:一、支分差別 二、支分略攝 三、幾世圓滿 四、此等攝義第二由十二緣起門中思惟分四:一、支分差別;二、支分略攝;三、幾世圓滿;四、此等攝義。

緣起是佛法最重要的一個課題,它的意義是「此有則彼有」,一切內外諸法都是緣起法,此處特以無明等十二支來說明內有情流轉的緣起。了解十二緣起,就會明了生死既不是無因生,也不是自在天等非因生,而是十二支以前前支為因緣引起後後支,環環相扣地流轉延續。為什麼要思惟十二緣起?因為只要不了解流轉的緣起規律,就會一直存在執著輪迴有我、有安樂、有實義的愚痴,由此無法趣入解脫道,如果能了解十二緣起,就可以認清自己真實的存在狀況,不會認為輪迴是安穩、安樂之處,從而生起希求解脫之心。外道也有苦苦、壞苦、粗無常等教法,而十二緣起則是佛教的不共法,在《般若經》、《稻稈經》、《緣起經》、《緣起心要頌》、《瑜伽師地論》、世親菩薩的《緣起經釋》、《俱舍論》、功德慧的《緣起經廣釋》、蓮花戒的《稻稈經釋》等大經論中都有闡述十二緣起的法義。佛陀初轉法輪,首先宣說四諦十二緣起,其目的何在?《陀羅尼自在王經》中有則比喻,摩尼寶師想要開發寶性山中的摩尼寶,首先是要以方便除去粗垢。其喻義是:佛陀見凡夫個個樂著生死,就宣說四諦十二緣起,讓凡夫認識輪迴的真相,由此激發他的厭離心,使他轉入解脫道。凡夫之所以無法遣除耽著生死之心,就是因為沒有通過觀察,認識生死真相。如果能在緣起上透視生死,一定可以引起出離意樂。

總之,思惟十二緣起,目的是要引發希求解脫的心。重點是觀察前前支引生後後支的流轉方式。

卯一、支分差別分三:一、總說 二、分說 三、攝義

辰一、總說

十二緣起支中。

十二支的每一支以及以前前引生後後的生起次第我們相續中本來就具有,自然應當結合自相續來思惟,而不是脫離自相續去另學一種知識。例如,學習「受緣生愛」這一條,就要觀察自己身心上是不是按這種方式生起。比如,物質世界的規律,並不是物理學家發現之後才存在,而是本來就蘊含在物質世界中,但人們不去思惟,也就不能了解。同樣,生死流轉的規律始終運轉在凡夫人的身心中,而且是無數次發生過,但我們從來不在身心上如理如量地觀察,因此都不認識。現在佛陀開示了這個流轉公式,關鍵在於自己能否通過思惟認識到,只有以這種方式才能真正認識佛法。

辰二、分說分十二:一、無明 二、行 三、識 四、名色 五、六處 六、觸 七、受 八、愛 九、取 十、有 十一、生 十二、老死

巳一、無明分二:一、無明體性 二、無明差別

午一、無明體性分三:一、大小乘共許的無明體性 二、持薩迦耶見為無明的宗派所許無明的體性 三、承許無明與薩迦耶見不是一體的宗派所許無明的體性

第一支,如大黑暗般的無明,分成體性與差別兩部分,其中體性又有三種不同的承許,首先按照大小乘共許的觀點,宣說無明的比喻與意義。

未一、大小乘共許的無明體性

初無明者,如《俱舍》云:「無明如非親實等。」

《俱舍論》中以比喻如是描述「無明」:無明如同非親或非實等,「非親」是指怨敵,「非實」是指虛誑。

以下具體解釋這個比喻。

此亦如說怨敵、虛誑,非惟遮無親友、諦實,及異親、實,是說親友、實語相違所對治品。

所謂「怨敵」,是指親友的對立法,並不是遮除親友之後的余法,也不是與親友不同的法,比如,陌生人是親友之外的法,但不是怨敵。「虛誑語」也是指真實語的正對治品,而不是真實語之外的語言,因為真實語之外的綺語、柔軟語、粗惡語等並不是虛誑語。

以下宣說意義。

如是無明,亦非僅遮能對之明及明所余,是明相違所對治品。

如是無明也不是只遮除了能對治的明以及排除明後所剩餘的法,而是與明直接相違的所對治品,因此應當這樣定義:所謂無明,即明的違品或對立法,而不是明之外的法。

明是指了達無我義,在明之外還有一類法,比如布施、了達暇滿、粗無常的智慧等,既不是無明也不是明。因此,「明」是指了達無我義,而「無明」是指不了達或倒執無我義,這二者猶如光明與黑暗般,是無法並存相剋的關係。

另外須知,無明的釋詞:「無」不是指沒有分別心而是指沒有它的能對治,「明」也不是指明分而是指智慧的明,即無明不是指沒有分別心的明分,而是指沒有能對治——智慧的明。

未二、持薩迦耶見為無明的宗派所許無明的體性

此中能治明者,謂正明了補特伽羅無我之義。此相違者,謂補特伽羅我執薩迦耶見。

此中能對治的明就是真實明了人無我的意義,其違品就是補特伽羅我執的薩迦耶見,也就是緣多分無常的五蘊執著是常、一、自在我的薩迦耶見。

此乃法稱論師所許。

法稱、法護、清辯、月稱等論師,根據《十地經》與《月燈經》的觀點,對無明承許有見與非見兩種,其中將薩迦耶見承許是有見。

未三、持無明與薩迦耶見不是一體的宗派所許無明的體性

無著論師兄弟則許倒執實義、蒙昧實義二中後者,總謂邪解、未解二心之中,為未解心。

無著和世親二兄弟以及大多數小乘有部宗論師,根據《稻稈經》、《辨別經》等,承許無明是倒執實義與蒙昧實義這二者中的蒙昧實義,總之,是指邪解與未解二心之中的未解心。

然此相違能治上首,則同許為覺無我慧。

但以上兩派都一致承許,與無明相違的主要對治是了達無我的智慧。

在中觀論典和《釋量論》等中,都承許真正能破無明的是了達空性的智慧,其它慈悲、布施等只是助緣,單憑布施等法不可能直接破除無明。比如,以承許薩迦耶見與無明是一體的宗派來說,以智慧現見我唯一是多分剎那的蘊,並沒有常一的法相,這樣了達人無我,自然就會破除倒執五蘊為我的無明,猶如光明自然破除黑暗一樣,此外再沒有能破無明的正對治。

總之,法稱等論師承許無明是和了達人無我的智慧相違的顛倒邪解,無著兄弟等則承許無明是愚蒙不了解無我真實義的心態,僅僅是一種未解的心識。雖然他們界定無明的體相有所不同,但一致承許無明的對治是空性慧。

午二、無明差別

為什麼要認識無明的差別呢?因為了解清楚了無明的差別,才能辨明惡趣與善趣流轉的源頭。

又此愚蒙,《集論》中說略分二種,謂業果愚及真實義愚。

無著菩薩的《集論》中,將無明體性的愚蒙略分為業果愚與真實義愚兩種。其中業果愚是指不知道業果,真實義愚是指不知道無我,此二者是衰損的源頭。

我們首先要了解造成輪迴大苦海的根源,如果不了解,就不會以強烈的希求心去尋求了解業果與空性,即使修行也只是在枝末上繞,不能直接在根本上用功。相反,若能認清楚生死的源頭,就會全力以赴對治根本。比如,知道惡趣的源頭是業果愚後,就能決定下士道修行的重點是通過思惟業果,對業果產生深忍信,這是轉生善趣最重要的基礎,是一切白法的根本,如果不能遮破業果愚,則必定會墮入惡趣。修習中士道是要出離整個輪迴,道的核心就在通達人無我空性,抓住這個要點用功,才是從根本起修。

以下宣說無明的作用。

初能招集墮惡趣行,後能招集往樂趣行。

以業果愚必定招集墮落惡趣的業,以真實義愚能招集轉生善趣的業。

業果愚就是不了解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何種後果,由於不了解,就會盲目造作墮落惡趣的業。在十二緣起圖中,無明是以盲人行走在山道上來表示。凡夫如同盲人,每天都在愚蒙的狀態中不停地造作。

這業果愚具有巨大的能力,能造集墮惡趣的行。比如,當今社會,幾乎全民都落在業果愚中,因此,相比以往任何時代,現代人行持殺盜淫等更具有能力。

如果破除了業果愚而沒有脫離真實義愚,它會造作什麼行呢?在真實義愚的掌控之下,所造作的必定是往生善趣的福業與不動業。以外道來說,外道從未想過對治我執超出三界,他們執著自我真實有,在我執的推動下做各種修行,但無論如何在真實義愚的支配下,時時都處在集順生死業當中,沒有一刻能趨向解脫。因此,真正了解到輪迴是行苦的本質,才會義無反顧地出離世間,如果再能生起無我空慧,就可以截斷輪迴根源,這時才不會以我執造集有漏福業與不動業。

巳二、行分三:一、行之體性 二、行之差別 三、無明緣行之理

第二支行,就是能造作自己果的五取蘊或後有的行。換而言之,能感召後世五取蘊身的因就是行。

午一、行之體性

行即是業。

行就是業。

午二、行之差別

此有非福業能引惡趣,及能引善趣業。後復有二,謂能引欲界善趣之福業,及能引上界善趣之不動業。

此處分析了三種行,業粗分為能引惡趣的非福業與能引善趣的業二種。能引善趣的業又分二種,即能引欲界人天的福業與能引色無色界的不動業。

名言之中,辨明差別極其重要,有了辨別才會正確取捨。要結合自心來認識業的法相,重點觀察平常自己是造了非福業、福業還是不動業,這樣細緻觀察後,才能清晰了解未來的前途。比如,若希求善趣,就應衡量自己造業的狀況,如果白業多於黑業,就有希望轉生善趣;若希求解脫,則要衡量自己有多少趣向解脫的業,如此便知有沒有希望解脫。能引出世間的業,唯一是以無偽出離心或無我智慧所攝的業,如果不具足這種業,就不可能趣入解脫。可以說,在沒有產生出離心與無我智慧之前,我們的相續中一直在密密麻麻地造集能引生死的業。

十二緣起圖中,行是以陶工表示。一位勤勞的陶工每天一早起來投入工作,在他的作坊中有泥、水、繩子、火等,他不斷地製作各種形狀的陶器,日日如此。其實,凡夫人就是輪迴工廠中的陶工,三門就是造作的工具,隨著各種因緣的顯現,會造作種種語言、動作與心念。

午三、無明緣行之理

現在重點觀察無明與行的關係。造作的起因就是無明。我們每天在無明推動下,動很多念頭、說很多話、作種種行為,這些造作的根源確實是無明。比如,由於對業果愚昧,認為這樣做沒有關係而造下惡業,雖然有時會布施、持戒、聞思等,但也沒有遠離真實義愚,造業時念念有個我,總認為我做得如何,這樣最多造集能感欲界人天的善業,連不動業也談不上。

再觀察這個世界,人們的行為都是被業果愚推動。比如,都市人每天的工作就是以三門製造種種非福業,這樣大量、猛利、加速度造作的動力源頭就是業果愚。

從反面觀察也完全成立,一旦對業果生起勝解信,就會遮止非福業。比如,只要發現自己為了名利造業的結果唯一是墮入惡趣,自然就不願意再依此方式毀壞自己。因此,只要人們能深信業果,這個世界無數的行業就會自然關閉。破了業果愚,自然就遮止了非福業。

此外,如果能認識到本來無我,則分判自他、緣自起貪、緣他起嗔又有什麼意義呢!為什麼要念念以我而造作善業呢?這沒有任何必要。因此,一旦遮破了真實義愚,就會止息福業和不動業,每天在生死中勤作的陶工,也會從此休息。

總的須認識一條緣起:以無明為緣產生行,相反無明滅則行滅。

巳三、識分二:一、識之體性 二、識之差別

午一、識之體性

識者,經說六識身,然此中主要,如許阿賴耶者,則為阿賴耶,如不許者,則為意識。

第三支識是了知別別境的心,經中說到六識身,即眼、耳、鼻、舌、身、意六識。此處的識,按照承許阿賴耶識的唯識宗而言,主要指阿賴耶識,小乘有部、經部或某些中觀論師不承許阿賴耶識,則主要指第六意識。

午二、識的差別分二:一、受生惡趣的因位識與果位識 二、受生善趣的因位識與果位識

識分為因位識和果位識:因位造業之後第二剎那熏於識田中的種子識是因位識;習氣成熟而受生時的識是果位識。因位識在種子位,果位識在異熟位。

未一、受生惡趣的因位識與果位識

此復若愚從不善業起苦苦果,造作增長諸不善業,此業習氣所熏現法之識者,是因位識。

此段是按無明生行、行生識的生起次第來解釋。「無明」就是對「從不善業生起苦苦果報的道理」愚昧,由此業果愚自然會造作增長不善業,在造業的第二剎那,業的習氣留存在識田中,這個以業習氣所熏的現法識稱為因位識。

由依此識,未來世中於惡趣處結生之識者,是果位識。

由此因位識的功能成熟,來世在惡趣結生時的識稱為果位識。

例如,自己受賄時不知道以公謀私會引生惡趣苦果,這是業果愚。雖然收下賄賂後,業在第二剎那就息滅,但黑業習氣留存在心中,法爾具有引發苦果的能力,當時以業習氣所熏的識,稱為因位識。死後現前中有,又見有人送禮,趕緊收取,由神識受拘礙而生嗔,從而墮入餓鬼胎中,當時結生的識就是果位識。實際上,造下黑業的第二剎那,因位識上已經具有變現餓鬼根身器界的功能,在果位以識的功能力將會無法遮止地顯現餓鬼的身體、受用、器世界等。

以上宣說了受生惡趣的因位識和果位識,以下再講受生善趣的兩種識,也是要認識如何由無明而生起行,再以行如何熏於識,這是緣起鏈,有前前必定會引生後後。

未二、受生善趣的因位識與果位識

如是由於無我真實義愚增上力故,未如實知善趣真苦,妄執為樂,即便造集福、不動業。爾時之識,是因位識。

受生善趣根源是真實義愚。雖然了解業果,遠離了業果愚,但是對無我真實義蒙昧,以這種無明力的作用,心識被障蔽,不了解輪迴圓滿是苦的本質,而妄執是真正的安樂,以這種心推動,就會造集福業或者不動業。造集業的第二剎那,業的習氣會留在識上,這個因位的業習功能,稱為因位識,也叫種子。

由此可見,只要不了解欲界的欲樂和上界的樂受、舍受是苦的自性,就無法消除心對這種法的執取。換句話說,只要對苦諦愚昧,所造之業肯定不會超出三種情況:一是內心希求後世欲界的五欲安樂,以此動機行善,造集的是有漏福業;二是認為受用五欲的樂受短暫而沒有大義,只希求定生樂受,這樣努力修習禪定,造集的是不動業;三是連定生樂受也厭離,希求一種定生舍受,造集的是四禪和無色界的不動業。這些都是以真實義愚而引起有漏業,不能趣向解脫,在造作的第二剎那,就會在識田中播下種子,能引將來善趣的受生。

由依於此,遂於欲界上界善趣結生之識,是果位識。

由依於因位識,當習氣成熟時,就會在欲界和上界的善趣中結生,正結生時的識就是果位識。

因此,要全面準確地觀察輪迴,如果眼界狹小,無法拓開見識,往往會認假為真,心中實際尋求的只是有漏法,卻誤以為是在修解脫道。

緣起圖上,識是以猴子表示,我們的心識如猴子般無法靜止,永不停息地帶著各種業因在六道中輾轉,故以猴子表示識。

巳四、名色

名色中名者,謂受、想、行、識非色四蘊。色者,若生無色,惟有色種而無實色,除此余位羯羅藍等色,如應當知。

第四支名色,名是指受、想、行、識非色的四蘊,色是指色蘊,名色就是指五蘊。如果受生在無色界,其色蘊只有色種子而沒有實際的色。除無色界之外的其它生處的羯羅藍、安部陀等色,應當按照相應階段的體相分別理解。

為了表示名色,在緣起圖中畫了一條船,船上有很多人,船是代表色蘊,眾多乘客代表受、想、行、識四蘊。此圖還表示了名和色的關係:船無人不能行,人不依船也不能進,二者缺一不可,互相起作用。同樣,單有神識而不依精血,也只是中有身,無法轉成取蘊身;而沒有神識參與,父精母血只是一種色法,不會形成具足眼耳等六根的生命。當心識與精血結合成名色時,名和色彼此成為助緣,一方面由於阿賴耶識的功能力,精血會逐步發育成胎中五位,另一方面隨著色蘊的演變,名也會相繼出現受想行三者。

巳五、六處分二:一、真實義 二、遣除疑惑

午一、真實義

六處者,若是胎生,由其最初識入精血,為羯羅藍,與名俱增,成眼等四處,身與意處,於羯羅藍位而有。

六處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如果是胎生,在識進入精血成為羯羅藍之後,諸根隨著名的受想行識與日俱增,逐漸轉成眼耳鼻舌四處,身和意這兩處早在羯羅藍位就已經形成。

一顆種子看似微小,然而有了水土、陽光各種俱有緣的配合,會逐漸長出根莖枝葉花果。內緣起也是如此,父母精血與識和合,這是新生命的最初位,隨著時間和各方面因緣的變化,會逐漸成長。在最初結生後的第二剎那,已經具足身根和意根,但此時只是名色,不叫六處,等到經過了胎藏五位,胎兒的眼、耳、鼻、舌四根成形之時,才叫六處。

若是化生,結生之時,諸根頓起,無此漸次。

化生不經過母胎,也不是卵生與濕生,它是結生時就諸根頓起,沒有漸次長成的過程,比如,天人是化生,這邊死歿,那邊小天人的六根就一時而顯現。

卵生濕生,惟除住胎,余者悉同。是《本地分》所說。

濕生是藉助暖氣和濕的因緣而受生,卵生則是蛋生,這兩種除了住胎方式不同之外,其它都相同。以上是《本地分》所說。

午二、遣除疑惑分二:一、斷除體性的疑惑 二、斷除界的疑惑

未一、斷除體性的疑惑

有人懷疑:名色是五蘊,六處也含攝在五蘊之中,二者有什麼差別?

由是因緣,成就名色得身自體,成就六處成身差別,是為成就能受用者。

這兩者有「得身自體」與「成身差別」的差別。比如,一顆花種播入土地的同時,已經得到了花的自體,但還沒有形成花的差別,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會顯現出花蕊、花瓣、花枝等支分,這時才成就花的差別。同樣,成就名色是指最初得到新的取蘊身的自體,而成就六處則是真正形成了身的差別,成就了能受用色聲等五塵的能受用者。

未二、斷除界的疑惑

又有人問:無色界有情有沒有六處呢?

五有色處者,於無色中無。

五有色處是指眼根乃至身根的五有色根。無色界沒有色蘊的實體,所以不可能顯現五有色處。此處,十二支中的六處支主要是針對人道而安立,其它的生命形態會有某些的差別。

緣起圖當中,六處是以空屋子表示,這間空屋有六扇窗戶,無人居住,給人一種空蕩蕩的感覺,這表示在六處最初形成時,六識尚未產生,如同屋中沒有主人一樣,到後一剎那,六識頓然生起,這時才能了別外境,如同屋中有主人居住一樣。

巳六、觸

觸者,謂由根境識三種和合,取[1]諸可意、非可意、中庸三境。

第六支觸,就是以根境識三者和合而分判境界,境界包括可意境、非可意境、中庸境三種。

《本地分》說:「眼觸云何,謂三和所生,能取境界凈妙等義。」(所謂眼觸,就是以根境識三者和合所生,由此能取凈妙等境界之義。)比如一朵花顯現,我的眼根沒有損壞,又具足眼識,三者聚合立即就會判別顏色、形狀等,這叫眼觸。其他耳觸乃至意觸,應當隨各自的境界來了解。

在緣起圖當中,觸是以男女交合來表示。

說六處緣者,亦表境識。

經中說「以六處為緣生觸」,這是省略的說法,完整地說,應該是以根境識和合為因緣產生觸。我們可以觀察:一、境不現前不能生觸,比如,沒有喝龍井茶,就不會有舌觸;二、根有損壞也不能生觸,比如,盲人觀看球賽,不會產生分別球場競賽場面的眼觸;三、識不現行也不能生觸,比如,進入夢鄉後,五根識暫時不現行,即使在睡者的耳邊響起音樂聲,也不會生起耳觸。

巳七、受

受者,謂觸取三境[2],順生三受,謂苦樂舍[3]。

第七支受,就是以根境識和合分別三種境為因緣,隨即相應生起苦樂舍三種感受。以觸生受無法避免,如果觸之後不生受,緣起就不能成立。緣起是此有則彼有,取境之後,受便隨之而來,而且取了可意境,就生起樂受,取非可意境生起苦受,取中庸境現前舍受,絲毫不會錯亂。

比如,高度近視者觀看電影,沒有戴眼鏡,看不清銀幕上光影,這時以觸會產生苦受,如果戴上眼鏡,能夠清楚地分別精彩的表演,樂受就會隨之生起。因此,當境現前時,由分判了別,隨即就會引發受,而且分判何種境,分判得是否清楚,直接決定了受的狀態。比如,藏族人聽漢人說話,雖然根境識和合了,但他無法判別話義,以這個觸會生起不苦不樂的舍受,如果判別得知這是罵他的粗語,苦受就隨之生起。再比如,品嘗一道好菜,鼻根、識與菜的香氣和合能分別香,嘗在口裡能分別味,這時樂受就會生起,如果患重感冒,對味香不敏感,樂受就不強烈。以上宣說了「以觸緣生受」的緣起規律。

以前世的煩惱和業,我們的身心天天會有很多感受,饑寒引生苦受,生活舒適就起樂受。比如,有人白天流浪街頭,晚上睡在漏風的房屋中,這些不悅意境界以他的自業所顯現,心識了別之後,苦受就生起。這都是過去無明緣行熏發了種子,以種子力而自然引發起來,沒有那種無明、行和因位識,想顯現也不可能。比如,忽然胃病發作,身根、身識和體內的境界一和合,就生起疼痛的苦受,而這份苦受,別人根本無法代替,這就是緣起而受。

緣起圖當中,受是用箭刺入眼球表示。眼睛很敏感,箭刺入眼球的苦受特彆強烈,以此顯示受的行相。

以下總結從識到受五支緣起:以三世因果而言,識、名色、六入、觸、受這五支是以前世的因所感召的現世果報。投胎時,果位識攜帶了過去種子的功能力,以此推動,不斷地現前身、受用等果報。名色是身的自體,六入是身的差別,觸是境界受用,苦樂舍受是異熟受用,以身與受用包括了一切果報內容。身有高矮、美醜,根有明利、遲鈍、健康、殘缺等;受用方面,如果過去造善業多,則生活圓滿、身心快樂,如果惡業多,則會有很多身心苦受。像這些都是以過去的無明、行、因位識造成今身果報的差別。俗話說:一娘生九子,九子皆不同。同一父母所生的孩子,他們的受用、相貌、性格、能力等都不相同。這些差別如果不是因為過去造業熏發的種子不同所引起,以其他道理根本無法解釋。而由十二緣起,就能知道前世因緣和今世果報有必然的關係。

巳八、愛分三:一、愛的體性 二、遣除愛因緣的疑惑 三、愛的差別

午一、愛的體性

愛者,謂於樂受起不離愛,於諸苦惱起乖離愛。

第八支愛有兩種相,一般而言,以樂受為緣會引起不離愛,以苦惱為緣會引起乖離愛。

《本地分》說:「以受力故,於相似境,或求和合,或求乖離。」由於受的力量,領納現前的境界時,如果生起樂受,就會對此境生起不離愛,希求將來再享受這樣的樂受;如果生起苦受,則會對境界生起乖離愛,希求將來不受這種苦受。以這個道理,經中說「以受為緣生愛」。再反觀自心,在樂受生起之後,不離愛是否隨之而來?相反,如果沒有快樂感受,心裡會不會貪戀?比如,在寒冬臘月時,有兩間房屋供你選擇,一間燒著鋼爐,特別暖和,而另一間很冷,你是否就不願離開溫暖的房間,而在寒冷的房間中一刻也呆不住。這說明隨著受,就會立即生起愛。人與人接觸也是如此,如果某人能帶給你快樂,就樂意與他接觸,如果有人讓你難受,就不想見到他。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比如,欣賞一部精彩的電視連續劇,一集播完後,還戀戀不捨。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貪愛呢?原因是有過樂受的經驗,就會產生希求不舍的心理。假如表演拙劣,令人痛苦,你一看到,立即就會轉檯,這些心理的產生決非偶然,都是受緣起規律的支配。因此,應當看清楚內心的緣起規律,即何處有樂受,內心必定不想舍離,何處有痛苦,必定不願接受。這就是以「受緣生愛」。

如果深入體會由觸而受、由受而愛的過程,就會發現愛並不真實,只是一種緣起而生的虛妄分別。凡夫首先是以無明力不自在地執取外境實有,然後對此產生感受,又由不同的感受產生不同的情緒。按一般人的邏輯,能帶給我樂受就是好,我就喜歡;能讓我痛苦的就是壞,我就排斥抗拒。我們的顛倒就在此處,完全是以主觀評判好壞而引起貪嗔,始終不知這是以自己的執著而生起的煩惱。愛是迷亂的情緒,並不是清凈之法,當愛生起時,要清楚它只是緣起法,不能信以為真,一旦順從了愛,後面的取有就會隨之而來。

午二、遣除愛因緣的疑惑

說「由受緣生愛」者,是從無明和合觸緣所生之受而能生愛,若無無明,雖有諸受,愛終不生。

所謂由受緣生愛,是指從無明和合的以觸緣所生的受能夠產生愛,如果只有受而沒有和無明結合,愛畢竟不能生起。

從愛這一支開始,我們可以有主動權,由受生不生愛,所生之愛是強是弱,都要觀待無明。如果受的同時,非理作意強,則愛也會強烈生起。相反,如理作意得力,在愛生起的同時,就能遮止它的增長,進一步如果具有空性智慧,即使以習氣力我愛現行,也能象強力制服羸劣一樣進行遮止。

《入行論·智慧品》中說:「何時無受者,彼時受亦無,彼時見此已,云何愛不退?」因此,以無明和合觸所生的受,才會生起染污愛。相反,能安住受者空或受空的境界,即使感受強烈的苦樂,也不會引起貪嗔等。

由是因緣,觸是境界受用,受是生受用,或異熟受用,若此二圓滿,即為受用圓滿,

觸是境界受用,受是生受用或者異熟受用,觸與受這兩者圓滿,就是受用圓滿。「觸」是根境識和合而分別種種境界,所以是境界受用,「受」是由觸引生的內心種種感受,是真正的異熟受用。

其實真正的受用是異熟受用,比如,一位富人雖然能享受到超級的五欲境界,但只有這種境界受用並不算是真正的安樂受用。真正的樂受要觀待內心感受,如果內心愁苦,即使住在天宮中,還是感受痛苦;相反,有人雖然吃白菜,穿布衣,但只要內心安樂,也是安樂受用。因此,生受才是了義的真正受用。我們應當尋求的唯一是內心的快樂。

午三、愛的差別

其中三界有三種愛。

就三界而言,愛有欲愛、色愛與無色愛三種。

《本地分》說:「欲愛云何?謂欲界諸行為緣所生,於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欲界苦果。色愛云何?謂色界諸行為緣所生,於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色界苦果。無色愛云何?謂無色界諸行為緣所生,於無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無色界苦果。」(欲愛如何呢?從因相而言,欲愛是緣著欲界五欲境界而生起;從自相而言,對欲界五欲染污希求,此希求相就是愛的相;從果相而言,如果不斷除欲愛,只要能生欲界的功能成熟,就會生起欲界的苦果。因此,欲愛的作用是引起欲界的後有。色愛、無色愛依此類推而理解。)

以欲界人類來說,以受用五欲為因緣,生起樂受,之後內心會渴求這種樂受,這就是欲愛,相反,以苦受為因緣必然會生起乖離愛;到了色界,會退失欲愛,希求更高層次的定生樂受,但仍然落在愛中,以味著禪定安樂仍然會引起後有;更進一層,對定生樂受也厭舍,希求的是定生舍受,還是不離開對受的耽著。總之,三界的愛都是耽著受,而且都成為生死的根源。

緣起圖中,愛是以酒鬼表示。喝酒到一定量有了感受時,就會對酒希求。凡夫如同酒鬼,遇到好的境界,有些享受,心就粘在境界上,這就是貪愛的狀態。從酒鬼之相廣而推之,有種類繁多的貪愛迷,比如球迷、歌迷、飲食迷、衣服迷、名聲迷、汽車迷、洋房迷等,三界到處充滿著貪愛。

巳九、取分二:一、取的體性 二、取的差別

午一、取的體性

取者,於四種境起四欲貪,

第九支取,是指取後有。取的體性是對四種境生起四種欲求貪執。

午二、取的差別

謂欲著於色聲等欲塵,及除薩迦耶見余諸惡見,惡見系屬惡戒惡禁,及薩迦耶見,是為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

取的差別有四種:欲求貪著色聲等的欲塵,是欲取;欲求貪著薩迦耶見以外的其它惡見,是見取;欲求貪著與惡見相連的惡戒惡禁,是戒禁取;欲求貪著薩迦耶見,是我語取。其中,欲、見、戒禁、我語是所取,四種欲貪是能取。

以愛為緣生取,緣起圖中是以猴子想摘取果實,表示由貪愛產生了求取的心理。比如,小孩子每次和母親逛超市,見到玩具,都會愛不釋手,以這個愛的加強,最後要求母親一定要買,如果母親不答應,就會撒嬌哭鬧,不肯離開,這樣一種想要得到、佔有之心就是「取」。吸毒也是如此,當吸到生起快感時,就會生起愛,然後生起取,在毒癮強烈發作時,不惜傾家蕩產、賣身求取毒品,這就是取。

如果以愛耽著某種思想或邪見,一旦堅固了就會成為取。許多入邪教的人,受邪師、邪論的熏染,在領受的同時就產生了耽著愛,再發展到將邪派見解執著是最殊勝,這就成為見取。另外,在行為方面,效仿豬狗的行為,修持很多無義的苦行,當內心將邪禁邪行執著為最殊勝,就成為戒禁取。

執持不舍薩迦耶見的我語取,每個人俱生就有,人們常常說我如何如何,誰對我如何。天天把「我」放在心上、掛在嘴邊,這就是我語取的表現。

巳十、有分二:一、有的體性 二、有的釋詞

午一、有的體性

有者,謂昔行於識,熏業習氣,次由愛取之所潤發,引生後有有大勢力。

第十支有,往昔造種種業,在識田中熏發了業的習氣,這是因位識,只具引發後有的功能,還沒有現前果報,此後經過愛取的潤發,對引生後有具有強大的勢力,這時就是有。《瑜伽師地論》說:「由此愛取和合滋潤,令前引因轉名為有,即是後有生因所攝。」

以比喻而言,以行在識上熏發習氣,如同稻種播在大地上;業習氣經過愛取的滋潤,已具有必定感召後有的勢力,就象稻種經過水土的潤發,到了非生不可的地步。比如,造了地獄之業,讓它作而增長,一旦經過愛取的潤發,使勢力強大到無法遮止的時候,那就必墮無疑。很多人造惡之後,一直不知道懺悔回頭,等業習勢力加強到「有」支時,誰也無能為力。比如,癌症初期還能設法遮止,一旦癌細胞擴散到了晚期,則就無藥可救,只有等死而已。

午二、有的釋詞

是於因上,假立果名。

「有」是指因位之法,還是果位之法?是指因位之法,以因的勢力已經強大到必然要感生後有,所以對因假立果的名稱,叫做有。

緣起圖上,是以孕婦表示有,孕婦雖然尚未生產,但是已經具有了生子的勢力。

以取為緣會轉成有,好比種子經過水土的潤發,必然會到「果實非生不可」的階段。《本地分》說:「由取力故,即令彼業於彼彼生處能引識名色等果。」

巳十一、生

生者,謂識於四生最初結生。

第十一支生,就是胎卵濕化四生中,識最初結生的剎那,也就是四有當中的生有。以胎生來說,中有眾生見到父母行房生起愛取,隨著「有」的勢力趣入精血而結生的剎那,稱為生。當然菩薩以願力或三摩地受生、諸佛示現化身等,不屬於此處的生緣起支。

緣起圖中,生是以婦女分娩表示,由於有的勢力,時辰一到,立即開始分娩,絲毫也不會耽擱,這是緣起的規律所致。

巳十二、老死

老死中老者,謂諸蘊成熟轉變余相。

第十二支老死,從廣義來說,老是指受生後第一剎那直到死前的本有。結生之後,隨著業力的推動,五取蘊剎那剎那都在成熟,轉變成其他相,此即「老」的涵義。從狹義來說,老是指身心衰變,如《本地分》所說:「依止變壞、鬚髮變壞、充悅變壞、火力變壞、無病變壞、色相變壞、威儀變壞、無色諸根變壞、有色諸根變壞,時分已過,壽量將盡。」

死謂棄捨同分諸蘊。

死是老的終點,一期生命走到盡頭,再也無法住持,就會棄捨同分諸蘊。

「同分諸蘊」:指五蘊。色身剎那剎那在相續,心也如此,因此稱為身相續和心相續。臨終時,心相續仍然繼續,身體則被捨棄在此世,這就是死亡。

緣起圖中,是以背屍體的老人來表達老死的意義。

以結生為因緣,必定無法逃出衰老與最終的死亡。這是鐵定的規律。《無常集》說:「住於何處死不入,如是方所定非有,空中非有海中無,亦非可住諸山間。」

辰三、攝義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這樣解釋緣起次第:「諸愚痴者要先愚於所應知事,次即於彼發起邪行;由邪行故,令心顛倒;心顛倒故,結生相續。生相續故,諸根圓滿。根圓滿故,二受用境。受用境故,若耽著,若希求。由希求故,於方覓時煩惱滋長。煩惱滋長故,發起後有愛非愛業。由所起業滋長力故,發起後有愛非愛業。由所起業滋長力故,於主趣生死中苦果生。若果生已,有老死等苦。謂內身變異所引老死苦,及境界變異所引憂嘆苦、熱惱之苦。」(愚痴的眾生首先對所知愚蒙,然後對它生起邪行;以邪行,使心識顛倒;以心識顛倒,導致結生相續;以結生相續,諸根圓滿;根一旦圓滿,現前觸和受兩種受用境界;由於受用境界,生起耽著希求;因為希求,在正追求之時,將使煩惱滋長;再以煩惱滋長,將生起能生後有的愛非愛業;由於所生起業的滋長力,在五趣生死之中出生苦果;以苦果出生,必定有衰老、死亡等痛苦來臨。)

如此一輪緣起結束後,又再來一輪,仍然是從無明到老死,這就是輪迴,凡夫月月年年都在這十二支中輪轉,這就是凡夫生命存在的狀態。

以下根據《集論》和《本地分》宣說支分略攝的內容。

卯二、支分略攝分三:一、按《集論》歸攝為四支 二、按《緣起心要》歸攝為三道 三、按《稻稈經》歸攝於四因

第二支分略攝者。

十二緣起可以從多種角度解釋,因此,遇到解釋有不同之處,也不必認為是相違。以下將十二支攝為四支,就有特別解釋的方法。

辰一、按《集論》歸攝為四支分六:一、歸攝為四支 二、別別宣說 三、遣除疑惑 四、引的道理 五、生的道理 六、成辦之義

巳一、歸攝為四支

如《集論》云:「云何支分略攝?謂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

按照《集論》,十二支可以歸攝為四支,即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

巳二、別別宣說

「能引支者,謂無明、行、識;所引支者,謂名色、六處、觸、受;能生支者,謂愛、取、有;所生支者,謂生、老死。」

能引支有無明、行、識三支;所引支有名色、六處、觸、受四支;能生支有愛、取、有三支;所生支則有生與老死兩支。

巳三、遣除疑惑分二:一、提出疑問 二、解答疑惑

午一、提出疑問

若爾,引生兩重因果,為顯有情一重受生因果耶?抑顯兩重耶?

這樣歸攝為引和生的兩重因果,究竟是為了顯示有情一重的受生因果,還是要顯示兩重的受生因果?

若如初者,則已生起果位之識,乃至於受,後生愛等不應道理。

如果是要顯示一重受生因果,以能引支已經生起了果位識、名色、六入、觸、受,後面又說生起愛、取、有乃至生老死,這不合理,因為一重因果已經宣說圓滿,後面又加五支,犯了重複的過失。

若如第二,則後重因果中缺無明、行及因位識,前因果中缺愛、取、有。

如果是要顯示兩重因果,後一重的因中缺少無明、行和因位識,前一重的因又沒有愛、取、有。換句話說,後一重的因中沒有無明、行以及因位識,直接出現愛取;前一重的因中雖然有因位識,但沒有經過愛、取的潤發增上勢力,也不會現前名色等,因此都有次第不完整的過失。

午二、解答疑惑分二:一、答第一問 二、答第二問

未一、答第一問

答:無過。謂能引因所引之法,即能生因之所生起。所引已生,即於此立生、老死故。

答:沒有犯重複的過失。以能引因無明、行、因位識這二支半所引的法,就是依靠臨終之前,能生因愛、取、有三支圓滿而得以生起,而且當所引的種子性已經生起時,就安立它是生和老死,並沒有重複的過失。

若爾,何為說兩重因果耶?

對方:如此應當將無明、行、因位識和愛、取、有放在一起,將名色、六入、觸、受和生、老死放在一起,這樣不是更簡明嗎?又何必宣說兩重因果?

未二、答第二問分三:一、為了顯示果的差別 二、為了顯示因的差別 三、以教證說明

宣說兩重因果有兩種必要:一是為通達所引果苦諦與所生果苦諦的差別;二是為通達引生彼果之因——能引支與能生支作用的差別。因此,施設兩重因果是一種善巧方便,容易讓人領悟到生死流轉的方式。

申一、為了顯示果的差別

答:為顯引果苦諦,與生果苦諦相各異故。

果上安立所引和所生兩支,是為了顯示引果苦諦和生果苦諦的體相互不相同。二者體相有什麼差別呢?

前者於所引位惟有種子,自體未成,是未來苦。後者已生苦位,現法即苦。

所引苦諦是在所引位只有種子,自體還沒有成就,只是將來會感受的苦。比如花種,現在雖然具有種子,但還沒有形成根莖枝葉等自體。同樣,由無明起行,以行在識中熏習氣,這只是現前了能引後有的功能,所以果位識乃至受只是引果的苦諦。而後者生和老死是已經生苦的階段,現前了果位的身體、受用以及二者的差別,現法就是苦。

總之,以上兩組就苦諦之相而言,有未來苦和現法即苦的差別,以階段而言,有種子位與成熟位的差別,因此有必要以所引和所生來區別。

以下再宣說安立能引、能生兩支的必要性:

申二、為了顯示因的差別

又為說明果之受生有二種因,謂能引因及此所引生起之因,故說二重因果。

因上分成能引、能生,是為了說明果的受生有兩種因,即能引種子之因以及能令種子所引果報直接生起的因。比如,開花有兩種因素:一是能引生花種的因素;二是能令花盛開的因素——水土、陽光等的潤發。同樣,無明、行、因位識是能引種子之因,愛取有則是讓種子所引果報直接生起的因。

總之,為了顯示果和因的兩種差別,所以宣說引和生的兩重因果。

以上解釋出自《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下文引出教證。

申三、以教證說明

如《本地分》云:「問:識等至受及生、老死,若是雜相,何故說為二種相耶?」

提問:果位識、名色、六入、觸、受,跟生和老死,如果是此中含彼、彼中含此的混雜之相,為什麼要說成二種相呢?說為一類不是更清楚嗎?

「答:為顯苦相異故,及顯引生二差別故。」

有必要分成兩組:一是從果來說,為了顯示果位所引苦諦與所生苦諦的行相不同;二是從因來說,為了顯示引與生兩種作用的差別。一者的作用是能引,只是有可能會產生,另一者的作用是能生,是必然要產生。具有這些差別的緣故,需要分開來安立,否則就不能清晰顯示。

又云:「問:諸支中幾苦諦攝,及現法為苦?答:二,謂生及老死。」

《本地分》中又有提問:在十二支中,有幾支是苦諦所攝,並且現法是苦?

回答:有生和老死二支,是現法為苦的苦諦。

「問:幾苦諦攝當來為苦?答:識乃至受諸種子性。」

再問:有幾支是屬於當來為苦的苦諦?

回答:識乃至受這五支的種子性,屬於當來為苦的苦諦。

以下再斷除對愛與受的疑惑。

是故能生之愛與發愛之受,二者非是一重緣起。發愛之受,乃是余重緣起果位。

因此,能生後有的愛和發起愛的受這兩支不是一重緣起。愛是一重緣起的因位,而發起愛的受卻是另一重緣起的果位,以因位與果位不同,不屬於一重緣起。

巳四、引的道理

四相當知能引所引。

就是通過四相準確把握能引所引的因果關係。四相:「何為所引」、「以何而引」、「如何而引」、「所引之義」,就是哪些是所引?以什麼法能引?以能引如何引發所引?所引的意義是什麼?這樣從因推到果、由果尋找因,不斷衡量的目的是要建立緣起的觀念。

一何為所引,謂果位識乃至其受,共四支半。

第一,哪些是所引?即果位識這半支,加上名色、六處、觸、受四支,總共四支半。如前面所說,這四支半在所引位只有種子,還沒有成就自體。

二以何而引,謂依無明之行。

第二,以什麼法能引起果位識等種子?即依於無明所產生的行。這是由果尋找因,比如,根身、器界、受用等種子,是不是無緣無故而產生?如果不是,是以什麼而引生的?即以無明為緣所生的行,因為如果業不依於無明,就不會引發感召三有的種子,只有無明而沒有造業,也不能引,所以能引是「依於無明的行」。

三如何而引,謂於因位識中熏業習氣之理。

第三,能引是以什麼方式引起所引?這引的方式就是在因位識中熏發業的習氣。

雖然造業的第二剎那業已滅亡,但是業的功能留存在因位識中,這樣就引出了所引。比如,電視節目中間不斷插播廣告:「腦白金,腦白金,送禮就送腦白金。」無意之間已在觀眾心裡熏發了種子,等某天到超市買禮物時,「應當買腦白金」的念頭會忽然冒出來,如果過去沒有熏發種子,怎麼會憑空起念頭呢?比如,從來沒有聽過「腦白金」的藏人,也就不會想到買腦白金,他只會想到送一塊好酥油。這就說明,造業之後必定會在識田中熏發種子,由此便具有未來遇緣而現行的功能。因此,「熏業習氣」就是引的方式。

四所引之義,謂若遇愛等能生,堪能轉成如是諸果。

「愛等」是指愛、取、有三個能生支。「諸果」是指果位識、名色、六入、觸、受這四支半。

第四,所引的意義如何呢?就是識田之中所熏的業習氣,具有感果的功能,一旦遇上能生因愛取有,就一定會轉成果位識、名色、六處、觸、受諸果。就象種子遇上水、土、陽光等能生支,很快就會轉成果實一樣。

例如,有人生活困難,向你借錢,你卻以慳吝心故意不借,這樣由無明推動造下慳貪業,造業的第二剎那就會在識田中熏發業習,播下了餓鬼種子,它具有能變現一切餓鬼果報的功能,能變現餓鬼的果位識,醜陋、可憐的身相,種種饑渴的苦受,外界餓鬼器世界,冬日冷、夏月熱等種種顛倒的境界。如果這個種子遇到愛等能生,這些餓鬼的果報就會真實現前。

此例中,慳貪業是能引;所引是能變現餓鬼根身器界受用的種子;引的方式是當時緣著錢財執著不舍,在識田中熏了業習氣;所引的意義是此種子一旦具有能生支,就會具體轉成各種餓鬼的果報。一般人不知道一粒種子之中蘊含著一個世界,往往不在意一粒種子,這是對緣起愚昧,其實一粒種子具有變現無量法的功能,遇緣成熟時,就會變現出一個世界。

《安士全書》中有這樣一則公案:

冀州有個小孩,經常掏鳥蛋吃。一天,來了一個人對他說:「某地有很多鳥蛋,你可以隨我去取。」於是帶他到了一片桑田中。小孩忽然見到路的左邊有一座城市,城中熱鬧異常。他驚奇地問:「什麼時候出現了這座城市?」同行的人讓他不要說話,牽著他就進了城。

進城之後,城門忽然關閉,只見整個城市都是燒紅的鐵和火焰,小孩的腳被燒得痛苦不堪,他大聲呼叫著奔向城門,他跑到南門,南門已經緊閉,再跑到北門,北門也已關閉,東西二門都是如此,根本逃不出去。

這時候有個採桑人看見小孩在田地里一直哭叫著奔跑,以為他發了瘋,就回去通知他父親。父親趕來叫他的名字,他這才應聲倒地,城市和火也頓時消失了。再看孩子的雙腳,膝蓋以下全被燒爛了。小孩述說了經過後,父親抱他回家,請醫生治療,但是以後膝蓋以下都變成了焦枯的骨頭。

對此安士先生精闢地評論說:小孩聽到有鳥蛋,這是自心所現的無明蛋;桑田邊有城市,這是自心所現的冤業城;滿城烈火,這是自心所現的煩惱火;四門緊閉不能走出,這是自心所現的牢獄門。所以地獄不遠,就在眼前,都是隨各自的業報而顯現。

由此可知,一念嗔心起,在識田中熏下習氣,便具有能顯現刀山、劍樹、烈火、油鍋等一系列痛苦境界的功能,這就是所引種子,再遇愛等能生,地獄的境界就會一一現前,無法逃脫。

通常,一粒種子被播在田地中,長成的果實要比種子大得多,同樣,我們心田中不斷播下的微小業種,將來遇緣引發的果報,與種子完全不成比例。我們不可忽視這個道理,應當「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任何時處都要防護自心,不要在心田中播下惡種子,要知道一粒種子蘊含了一個世界。

巳五、生的道理

三相當知能生所生。

即應當以三相來認識能生和所生的因果關係,三相是「以何而生」、「何為所生」、「如何而生」,也就是能生的主要因素、所生的內容與生的方式。

一以何而生,謂以愛緣取。

第一,以什麼法能生後有?即以愛為緣所生的取,能生後有。這個「取」是引生後有的關鍵。

比如打仗,如果能掌控咽喉重地,就能阻止敵軍長趨直入,如果關要之處扼止不了敵軍,那就會引起大禍患。同樣,認識到成辦後有的關鍵是取之後,應當提前對治不讓愛發展,一旦發展到取,就無法收拾。凡夫人免不了會對境生愛,剛萌生愛時,就應當及時對治。「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如果念頭初起時就能覺悟,就不會被牽入生死。

二何為所生,謂生老死。

第二,什麼是所生呢?就是生和老死。

三如何而生,謂由行於識所熏業習潤此堪能,令有大力之理。

第三,能生是如何產生所生?生的方式就是由行在識田中熏染業習氣,當所熏的業習氣被愛取滋潤到具有引發後有的大勢力時,就會引生後有,這是生的方式。

比如,對花種不斷澆灌,開花的勢力積累到臨界點時,就不得不開花。這就是因緣聚合必然生果的道理。又比如,屠夫的殺業在因位還可以通過戒殺、放生等方便遮止果報成熟,但如果他不改殺豬的惡行,以愛取大力滋潤殺業習氣,到了臨死顯現豬相,這時誰也無能為力。再比如,當年釋迦族慘遭劫難時,佛坐在樹下想救族人,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將釋迦族人舉到星宿之際,但此時「有」支已成,誰也無能為力。這些都說明:所引種子一旦經過愛取之水反覆潤發,具有引發後有的大勢力時,就一定會生起後有。

以下是對所生的不同解釋:

《緣起經釋》中,以生一支為所生支,老死則為彼等過患。

在世親菩薩的《緣起經注釋》中,僅僅將生這一支作為所生支,而將老死安立為結生的過患。

巳六、成辦之義分二:一、如何以惡業引、生惡趣 二、如何以善業引、生善趣

歸攝為四支後,可以將十二緣起結合四支,進一步分析如何引、生善惡趣的生死。

此處「引」「生」與業差別中的「引」「滿」意義不同。所謂引滿,「引」是指能引總的果報,「滿」是指能圓滿差別果報。此處能引是能引總別兩種報,能生是能生總別兩種報。

以下先宣說如何以不善業引生惡趣,論中配合十二支,分成能引、所引、能生、所生四段,清楚描述了由不善業引生惡趣的次第。

午一、如何以惡業引、生惡趣

由是由愚業果無明起不善行,於識熏建惡業習氣,令其堪成[4]三惡趣中果時之識乃至於受。

由對業果愚蒙的無明,發起身口意的不善行,造業之後不會沒有影響,而是在識田中無間熏起惡業習氣(這是能引),使得有可能成為惡趣中果位時的識、名色、六處、觸和受,已經引發了能感惡趣的種子(這是所引)。

次以愛取數數潤發,令彼業習漸有勢力,於當來世惡趣之中感生老死。

然後如果以愛取之水反覆潤發惡趣種子,令這種業習氣逐漸具有勢力後(這是能生),就一定會在未來世的惡趣中感得結生與老死(這是所生)。

學人平常應當結合自相續觀察:自己是否正在這條緣起鏈上。如果是,則要及時切斷。比如,精通養生術之人觀察自己正在製造病因,就會立即遮止、調整。同樣,認識了引生惡趣之相後,若觀察到自己正在引生惡趣,就要立即對治,事先遮止墮入惡趣。對緣起愚蒙的人,常常造作三惡趣的因,自己不但不能警覺,反而還不斷加強業習。事實上,造下一種惡趣的能引支後,就已經種下惡趣根身器界的種子,一旦具足能生支,就必定會墮落。

午二、如何以善業引、生善趣

又由愚無我真實義無明,起欲界攝戒等福行,及上界攝奢摩他等諸不動行,於識熏習妙業習氣,令其堪成欲界善趣及上界天果位之識,乃至其受。次以愛取數數潤發,令其業習漸有勢力,於當來世諸善趣中生起生等。

善趣分成欲界與上界,首先宣說善業引欲界善趣的過程。

「由愚無我義無明,起欲界攝戒等福行,於識熏習妙業習氣,令其堪成欲界善趣果位之識,乃至其受。」

由於對無我義愚蒙,發起了以欲界所攝的持戒、布施等福行,行善之後在自己識田中留存妙業的習氣(這是能引),此時已具有成就欲界善趣的可能,也就是具有能變現欲界人天果位識、名色、六入、觸、受的種子(這是所引)。

以下宣說如何以善業生欲界善趣:

「次以愛取數數潤發,令其業習漸有勢力,於當來世諸欲界善趣中,生起生等。」

然後再以愛取反覆潤發此妙業習氣,就是越來越增上持戒、布施等善法欲和精進,這樣使識田中的妙業習氣逐漸具有勢力(這是能生),一定會在未來世的善趣中生起生和老死(這是所生)。

比如,一位善士不知空性義,但他行持很多布施等善業,行善後在識田中留下妙業習氣,如果他堅持行善,而且很有意樂,如此強烈潤發相續中的妙業習氣,逐漸形成巨大的勢力,臨終之前圓滿了愛取有三支,結果天樂鳴空,天子迎接,安祥而逝,命根才斷就現前天人的身相、光明、神通和眾多欲妙享受,以後天福享盡,又會顯現衰老死亡。

以上說明欲界善趣都是以因緣而引、生,既沒有天生的天子,也不是以某種主宰的力量創造出來。因此,了達緣起,就可以打破無因生、不順因生等邪見。

以下宣說以善業如何引生上界:

「由愚無我義無明,起上界攝奢摩他等諸不動行,於識熏習妙業習氣,令其堪成上界果位之識乃至其受。次以愛取數數潤發,令其業習漸有勢力,於當來世諸善趣中,生起生等。」

由於對無我愚蒙,發起了上界所攝的奢摩他等不動行,造下不動行,在識田中熏發妙業習氣,就有可能轉成上界的果位識乃至受,也就是具有了引果的功能,如果再不斷以愛取潤發,使業習氣逐漸具有勢力,就會以有支直接生到色界或無色界,以後引業窮盡,仍然是死亡。

由以上分析可知,十二緣起是精確描述三界如何流轉的公式,普遍適用於三有一切地域、時間、眾生種類的大公式。

以下根據龍猛菩薩的《緣起心要論》,將十二有支攝為惑業苦三道。

辰二、按《緣起心要》歸攝為三道

如是十二有支,復於煩惱業苦三道,悉皆攝盡。如龍猛菩薩云:「初八九煩惱,二及十為業,餘七者是苦。」

龍猛菩薩這樣歸攝:十二有支中,無明、愛、取這三支屬於煩惱,行、有屬於業,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這七支屬於苦。所以十二有支歸攝起來,就是惑、業、苦三道。

辰三、按《稻稈經》歸攝於四因

《稻稈經》說:「十二有支攝為四因,謂無明種者,於業田中下識種子,潤以愛水,遂於母胎生名色芽。」

《稻稈經》中將十二支攝為成就果實的四因,即種者、田、種子和水,分別比喻無明、業、因位識、愛,母胎中出生名色則以苗芽比喻。整個比喻是:如種田者般的無明,在業田中播下了因位識的種子,之後再以愛水潤發,就會在母胎中出生名色的苗芽。

對生死如何流轉的方式,要花時間思惟:首先要認清每一支的體相,然後思惟相鄰兩支的因果關係,再歸攝成四支、三道以及四因而觀察,從點到線,從線到面,最後認清整個生死引、生的方式。此教法極其珍貴,如果只是簡單地聽一聽,一知半解,錯過珍貴的教法,則非常可惜。

卯三、幾世圓滿分六:一、真實義 二、沒有作者和受者的我 三、不知唯法諸支產生之理的過患 四、如是了知的必要 五、宣說業和煩惱二者,了知煩惱是主要怨敵 六、能作三士道之基

辰一、真實義

第三幾世圓滿者。

從無明到老死的十二支或者說能引、所引、能生、所生四支,需要以幾生才能完成?快則兩生圓滿,慢則三生圓滿。

能引所引支之中間,容有無量劫所間隔,或於二世即能生起,無餘世隔;其能生支與所生支二無間隔。速者二生即能圓滿。

能引支與所引支二者之間,長則間隔無量劫,短則兩世就能生起,沒有間隔其他世;能生支與所生支之間沒有間隔,一旦具足能生——愛取有三支,必然會引生果位。因此,快則兩生就能圓滿一輪緣起。

以下舉例說明兩生圓滿的情況:

如於現法新造天中順生受業,即於現法滿二支半,謂無明行及因位識,臨終以前圓滿愛取及有三支,於當來世圓滿所引四支及半,並圓所生二支分故。

比如,今生新造了要生天感受果報的業,即在今生圓滿了無明、行、因位識這兩支半,而且即生之中,又以愛、取不斷滋潤,臨終之前圓滿了愛取有三支,則第二世就會在天界圓滿所引的四支半與所生的兩支,這就是以兩生圓滿一輪緣起。

一輪緣起是由能引、所引、能生、所生四支組成,所引攝在所生之中不必要另計,剩下能引、能生、所生三支,如果一生中就完成能引與能生二支,第二生一定會產生所生,因此兩生就圓滿了一輪緣起。

以下宣說最遲三生圓滿:

遲久亦定不過三生,謂其能生及一所生並三能引,各須一生,諸所引支於所生支攝故,能引能生中間,縱為多世間隔,然是其餘緣起之世,非此緣起之世故。

一輪緣起的完成最遲不超過三生,即能引、能生、所生各須一生完成,所引攝在所生中,不必另外計算,即使能引和能生間隔很多世,但這都是其它緣起引和生的時間,不屬於這一輪緣起,所以一輪緣起最遲是以三生圓滿。

比如,從種子到長出果實,總共包括播種、以水土等滋潤和結果三個階段,無明、行和因位識相當於播種,已具足能引名色等的功能;以愛取有滋潤,表示助緣具足;因緣和合現前果實,這是所生。因此,最多是以三世圓滿。

此未別算中有之壽,

此處沒有特別計算中有的壽量。

辰二、沒有作者和受者的我

如是已生諸果支時,然而全無實作業者及受果者補特伽羅之我。

這十二支都是以緣而起,所以無我。

不論在因位、果位或由因生果的時刻,始終沒有實有造業者我,以及受果者我,只是十二支不斷以前前法轉起後後法而已,所謂作者、受者其實都是唯名假立。

以下觀察十二支是否有我的存在。比如,無明是不是我呢?這要觀察無明是否具有常一自在的體相。無明若是常法,就不會有變動,永遠是無明,但無明隨著因緣加強或減弱,而且現前對治法時,可以被破除。另外,若是常法就不會有作用,無法產生果,但以無明會引起非福業、福業、不動業,因此不是常一之我。

再觀察行是不是我?也不是我。行以無明為緣才能產生。比如,將對境增益為可愛相,就會引起貪慾,無明力越深,貪慾也會越熾盛;如果將對境觀為不凈相,就會止息貪慾,而且會轉為厭離,可見這種貪慾是隨無明因緣而起的不自在之法,而我是自性成立,不必觀待因緣的法,以體相不同之故,不能承許「行」是我。

再觀察因位識是不是我?造業時一直令心緣著境界轉動,這樣才在心識中留下業習氣,沒有造作怎麼會留下影響呢?所以因位識是觀待行而生起的法。比如,以嗔心罵人,心識一直緣著不可愛境轉動,在識上留下習氣,這個因位識是隨著嗔罵剎那剎那地造作而不自在地現起,根本不是常一自在的法。

依此類推便知,十二緣起的後後支都是觀待前前支而生起,觀待而生的法必定不是自性成立,因為有因緣才顯現,無因緣則不顯現,絲毫不見有獨立的自性。因此,漫長的生死流轉,實際只是十二支不斷緣起的過程,此中始終沒有一個自性成立的我。

辰三、不知唯法諸支產生之理的過患分二:一、唯法因支起唯法果支之理 二、不知此理之過患

巳一、唯法因支起唯法果支之理

如前所說從惟法因支起惟法果支。

整個生命的流轉,僅僅是從一個個唯法因支生起一個個唯法果支的過程,並沒有一個實有的我從此處轉到彼處,僅僅是緣起而顯現。

什麼是唯法呢?雖然在名言中不能說有「我」,但是存在五蘊相續,五蘊各有各的體相,色是變礙,受是領納,想是了像,行是造作,識是了別,再細分每一蘊,受又有苦樂舍等各種行相,想又有了別黑白青黃等相,色蘊又有地水火風等體相,但是這上面根本沒有一個「我」,因此是「無我唯法」。

另外,沒有「我」才會流轉,有我如何流轉?常一之法不可能不斷流轉,因此,唯一是從唯法因支起唯法果支,以前前因緣不斷轉為後後,此中就是沒有我。

以下正式宣說不了解緣起的過患,就是執著我由此不斷惑業苦循環的過患。

巳二、不知此理之過患

由不了知生死道理,於彼愚蒙妄執有我,求我安樂,故造三門善不善業仍複流轉。

由於不知道生死唯緣起無我的道理,對緣起法妄執有我,既然執著有我,就念念追求讓「我」安樂,所以三門造集善不善業,在感果的同時又集業,仍然不自在地隨業流轉。

故從三惑起二支業,及從彼業出生七苦,復從七苦而起煩惱,又從煩惱如前而轉,故三有輪流轉不息。

因此,從無明、愛、取三支煩惱,生起行、有二支業,又從行、有二支業出生識乃至老死的七支苦,完成一輪緣起之後,並沒有就此結束,又從苦起煩惱,從煩惱造業,從業感苦,所以三有之輪不斷流轉,從來沒有停止。

有人問:「為什麼從苦又會起煩惱呢?」因為取蘊身是行苦的本質,有無量煩惱粗重隨逐,所以,不可避免地遇悅意境起貪,遇不悅意境生嗔,遇中庸境起痴。換言之,在領受果報的同時,又緣苦生起煩惱,再以煩惱造業,以業感苦,真是一條無休無止的生死鏈。

因此,不必幻想輪迴會自動停止,相反它只會越走越複雜,以此觀點而言,如果獲得人身只是修集有漏的人天之因,那也很可憐。試想三界樂受哪裡是真安樂呢?其後際只有無量的痛苦,因此,必須出離這個三界。一般人只能看到輪迴短小的片段,看不見生死如何由來,未來又如何輪轉,所作所為都是生死之事,真是可憐憫的對境。

龍猛菩薩云:「從三出生二,從二而生七,從七復生三,數轉三有輪。」

龍樹菩薩說:從三煩惱——無明、愛、取出生二業——行、有,又從二業出生七苦,再從七苦出生三煩惱,如此循環往複,輪轉不息。

辰四、如是了知的必要

若正思惟,由如是理,漂流生死,即是最勝厭離方便。

如理思惟從三支煩惱起二支業,從二業出生七苦,又從七苦出生三煩惱,這樣不斷漂流在生死大海中的道理,就是引發厭離心最殊勝的方便。

辰五、宣說業和煩惱二者,了知煩惱是主要怨敵

從無量劫造集能引善不善業,異熟未出,對治未壞,今以愛取而為滋養,由此增上,則當漂流善趣惡趣。

時間是無始至今生的無量劫,能引是安住在相續中的有漏善不善業的習氣,數量是無量無邊,這些能引還沒有出生異熟果,又未以對治——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慧損壞,如果現在再以愛取滋養,由此增上成為「有」支,後世必定還要輪轉在善惡趣中。

諸阿羅漢昔異生時,雖造無數能引之業,然無煩惱,解脫生死。

從造下的能引業而言,阿羅漢以前在凡夫位時和我們一樣,造下無數的能引之業,為何阿羅漢能解脫生死呢?原因是「無煩惱」。換言之,雖然有無數的能引業,但因為破了我執,不會再以愛取滋潤,因此真正從結生相續中解脫了。

透過以上正反面的思惟,再次了解感召生死的核心因素是煩惱。因為雖然有無數的能引業,只要沒有能生支的煩惱,必定不受後有,而既有能引業,又有能生的愛取,則必定會漂流生死。所以,解脫生死的重點就是對治煩惱。

若於是理獲決定解,則於煩惱執為怨敵,於滅煩惱能發精進。

如果對煩惱是生死要因的道理,能獲得堅固的定解,則會將煩惱執為大怨敵,對滅除煩惱能引發大精進。蘭仁巴說:「在生存的道路上,對長遠禍福的選擇,就要看能否消除煩惱,人們理應針對煩惱開戰。」

辰六、能作三士道之基

此中朴窮瓦大善知識,專於十二緣起有支凈修其心,思惟緣起流轉還滅,著道次第。

「十二緣起有支」之「有支」是指緣起而有的支分,以說明不是自性成立的法。「思惟緣起流轉還滅,著道次第。」此句應改為「依道次第,思惟流轉還滅。」

噶當派的大善知識朴窮瓦,一生專門思惟「十二緣起」這個內容,按照道次第思惟如何遮止和進入。這是修行的關鍵。

比如,如果希求後世增上生的安樂,就應思惟如何遮止增上生的違品、趨入增上生的正道;如果希求解脫生死,就應思惟如何遮止隨順生死的集、進入解脫道;如果希求佛果的安樂,就應思惟如何遮止下劣作意和法我執、趨入大乘方便和智慧的道。因此,若始終在緣起上思惟遮止與進入,則能讓自心轉入三士道。

以下具體宣說思惟十二緣起能成為三士道的所依基礎:

此復是說,思惟惡趣十二有支流轉還滅,為下士類。

進一步說明「依道次第思惟流轉還滅」之理。何種思惟是屬於下士道的法類呢?思惟惡趣十二有支的流轉與還滅,是下士道的法類。

「惡趣十二有支的流轉」即前文所說:「由愚業果無明起不善行,於識熏建惡業習氣,令其堪成三惡趣中果時之識,乃至於受,次以愛取數數潤發,令彼業習漸有勢力,於當來世惡趣之中感生老死。」

追溯惡趣生死的源頭就是業果愚,由於不認識以黑業感生不悅意果的道理,身口意隨無明力不自在地緣黑業而轉,再以愛取滋潤,就會現前惡趣的根身器界。相反,知道惡趣的根源是業果愚之後,破除業果愚,自然就會關閉惡趣之門。因此,下士道的核心就是思惟業果,如果不對業果生起勝解信,就無法遮止心緣黑業而轉的勢力。相反,如果相信業果,內心畏懼,連小惡也不敢造作。總之,從惡趣還滅的道理,即:業果愚滅,非福業滅;非福業滅,引惡趣習氣滅;引惡趣習氣滅,惡趣名色等滅,如此從惡趣流轉中還滅。

次進思惟二善趣中十二有支流轉還滅,為中士類。

「次進」以動機而言,不僅要超出惡趣,還要出離生死;以內涵而言,不僅要思惟惡趣的流轉還滅,還要進而思惟兩種善趣中以十二有支流轉與還滅的道理,這是中士道的法類。

為何要思惟流轉與還滅?其作用是認識了流轉善趣的因緣,就能針對引、生的因緣遮止,而且抉擇了從善趣還滅的因緣,就能如理趣入解脫道。

流轉善趣的因緣有能引和能生二支:能引是真實義愚——對人無我愚蒙,以它造福業和不動業,導致在心中熏業習氣;能生就是愛取有三支。

凡夫的特點是以受緣生愛,這個愛是導致流轉的關鍵。前文世親菩薩具體列出了引生二種善趣後有的方式:緣來世五欲樂受耽著,增長福業,就轉生欲界人天;緣定生樂受耽著,增長不動業,就轉生色界一至三禪;緣定生舍受耽著,增長不動業,就轉生四禪天與無色界。

如何才能遮止流轉呢?只要能滅流轉的關鍵——愛,就能遮止流轉。滅愛的方便有兩個,一是要認識「受即是苦」,不論是五欲之樂、定生樂受、定生舍受都是行苦的本質,這樣生起厭離,才能遮止緣受生愛。二是要思惟、觀修「人無我」,眾生都是由我執增上貪嗔,集有漏業而受生,它的能斷唯一是對內外法的五蘊等了知無我。也就是在因位並沒有集業的作者我,只是以煩惱與業集業,在異熟果位也沒有受者我,僅僅是苦而已。若能了達無我,破除我執,貪愛自然會止息,由此遮止能引與能生。因此,以出離心與無我智慧攝持,才是真正趣入了解脫道,從此能漸漸遠離生死、趣入涅槃。

如是比度自心推想曾經為母有情,亦皆由其十二支門漂流生死,發生慈悲,為利彼故,願當成佛,學習佛道,為大士類。

這一句道出了思惟十二緣起成為上士道所依的道理。其實大乘菩提心七支因果的修法,都含攝在十二緣起中。

自己對苦有了切身的體會後,應將心比心,觀察他相續,就能體會三界有情的苦,推想曾經是自己母親的有情都是由十二有支的流轉門,相續不斷地漂流生死。透過思惟諸母有情生死之苦,一定會在相續中真正生起大慈大悲。有了慈悲心,不忍捨棄諸母有情,就會發心救度他們出離無邊的苦海,而要達成這一目的,就必須成佛具足圓滿的智悲力。因此以大悲為因,就會生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願菩提心。以願心攝持修行六度四攝,就是修學行菩提心。以上是屬於上士道的法類。

思惟苦諦之所以重要,在於它是引生大悲的因,若對苦諦認識不夠,認為苦諦只是苦受,不知樂受是壞苦,就更難認識行苦的微細行相。試想:若自己還不能體會諸受是苦,仍然耽著其中,又怎麼可能普緣三界有情平等生起悲心呢?《大乘莊嚴經論》中說,真正的大悲要具有平等的體相,如果只緣具有苦受的有情生起悲憫,而對具有樂受或舍受的有情生不起悲憫,這不是平等大悲。菩薩應觀見有情不論感受苦樂舍何種受都沒有超出三苦,從而悲憫有頂有情如同無間地獄眾生,這才是平等大悲。

我們思惟十二緣起,如果能對苦諦產生真切的認識,再緣其他有情觀察,就會明白三界有情都是以十二緣起不自在漂流生死的苦相,這樣將心比心,就會生起慈悲。比如,自己患有關節炎,感受過關節炎發作的痛苦,再看其他關節炎患者,就能體會他的苦處,願意幫助他。如果自己對這種痛苦毫無感受,就很難生起由衷的憐憫。所以,首先要在自身上認識凡夫是如何受緣起鏈的支配,從無始苦到今生,還要苦到未來,如此才能悲憫周遍虛空的三有有情。

有了慈悲心之後,就不忍眾生一直漂流在茫茫苦海之中,想度他們出離生死,發起如《金剛經》中所說的大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但是有情種類繁多,根機與意樂也各不相同,單憑願力而沒有能力也無法實現大業,所以為了利益眾生就要發心求證佛道,由這股動力推動,精進修學六度四攝,這時就成為上士道的法類。

卯四、此等攝義分三:一、應珍愛能生出離心與正見從而蘇醒證果習氣的方便 二、對此顯密教典都有宣說 三、以往昔因緣證明

第四此等攝義者。

歸納十二緣起支分差別、攝為四支、幾世圓滿的內容意義。

辰一、應珍愛能生出離心與正見從而蘇醒證果習氣的方便分三:一、如何修行 二、如此修習的利益 三、攝義讚歎

以下藏文是長句,可以分成兩段宣說:一是如何修行;二是如此修習的利益。

巳一、如何修行

如前所說,由業惑集增上力故,生起苦蘊生死道理,及特由其十二有支轉三有輪,於斯道理善了知已,正修習者。

此處歸攝了前面由苦集門中思惟以及由十二緣起思惟的內容。

第一,須思惟由集諦業與煩惱力生起本質是苦的五蘊身,這個流轉生死的道理。

「苦蘊」二字極其重要,重點不是在外法上理解苦諦,而是要認識到自己的取蘊身是苦的自性,一切三苦、六苦、八苦都要結合自己的取蘊身不斷思惟,在蘊身上透視到苦的本質,這是關鍵。

五蘊身為何是行苦的自性呢?其根本原因就是由於蘊身被業與煩惱控制。此蘊身遇到三種境就會現起貪嗔痴三毒。為什麼會如此?這是由取蘊身特殊的自性所決定的,即五蘊有能引煩惱的粗重種子隨逐,它在感果的同時,也攜帶有無數業和煩惱的粗重種子。由此就能斷定:只要沒有現前對治道,必定是不斷地遇緣生起貪嗔痴,再造業再受後有。讓人可怕的是:乃至沒有擺脫取蘊身,就會不斷地結生相續,感受無盡痛苦,即便是在一期生命之中,各階段的痛苦也是層出不窮。因此,只要一天沒有放下取蘊重擔,苦惑就會不斷隨之而生,這是取蘊身苦的本質。

取蘊身有無量的粗重隨逐,具有無量的能引支,是一種無比雜染之法,擅長製造痛苦。所以,「苦蘊」就是指本質是苦的五取蘊。此苦蘊又從何而來?它是以集——業和煩惱的力量而感召的。

第二,特別思惟以十二有支如何轉三有輪。從前前有支顯現後後有支,始終不停輾轉延續,這稱為輪轉。如果沒有發心出離,此輪子會無休止地轉下去,半點也不由自己,這便是生死的可怕。

如是結合十二緣起思惟輪迴,前文所說種種苦相的意義就會鮮活起來。因為數數結生苦、數數高下苦、不定過患、無飽足過患、無依靠苦,那麼多的投生、那麼多的血淚、那麼多種類的支分苦,歸根結底就是從結生相續而源源不斷地湧現,正是一直被十二緣起鏈牽拉結生,才造成了輪迴痛苦的大海。試想,如果任憑這緣起鏈繼續牽拉下去,其間出現的三苦、六苦以及八苦將會是何等深廣無量。如是見到生死苦長之後,就明白必須出離生死,今生不出離,往後的痛苦無有窮盡。

我們的眼光必須遠大,才能化解短淺的執著心。如果能對十二緣起思惟透徹,就能打開心量,眼光不僅可以看到後世,而且能觀照無盡生死之流。有智慧的人看清楚生死的前因後果以及無盡的流程之後,了達了生死的本質是苦、是欺誑性,從此不再希求而徹底放下。所以應當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再由面鋪開統觀,只要能看清楚輪迴的面目,就不再受假相蒙蔽,必然會出離。

須知,此處沒有出離與不出離二項任人選擇,而是為了解脫痛苦必須出離三界。不然,似乎佛是最無情的人,要把我們從如此深愛的世間家庭、名利中拔出,這是多麼不盡人情。事實並非如此,《法華經》說得好,小孩子在火宅里生活,熊熊烈火正在燃燒,卻玩得不亦樂乎,根本不考慮後面會發生什麼事情,三界就是這樣看似太平、實際沒有剎那安穩的大火宅。所以佛來到人間,首先宣說四諦十二緣起,如果沒有這個教法,就無望轉變眾生樂著生死之心,如此就會永沉苦海,萬劫難出。因此,四諦十二緣起的觀修是解脫道的入門,和我們永生永世的前途息息相關。

決定了思惟的內容之後,應當如何修持呢?就是「於斯道理善了知已,正修習者」,對上述道理不是模模糊糊或者錯誤知曉,而是應正確、清楚地通達,在此基礎上不斷串習,這就是正修習。所謂修,就是將自心串習成那種體性。比如,遇到悅意境自然就生起貪心,認為此境清凈美好,這是很自然的心。為何如此呢?就是因為非理作意串習到一定勢力時,無間就會起來。現在要轉換這種顛倒心,變成如實觀照輪迴之心,最終達到一見輪迴就顯現苦、不凈、沒有實義之相的境界。

巳二、如此修習的利益分三:一、能破愚暗 二、能除邪見 三、能生起出離心的感受

午一、能破愚暗

能壞一切衰損根本極重愚暗。

「極重愚暗」是指不了達無我的愚昧,之所以說是極重,是因為無始至今一直沒有突破,在漫長得不見前際輪迴中,每一剎那都在加強這種愚蒙,當然是極重的黑暗。

這種極重愚暗是一切衰損的根本,透過思惟十二緣起,就能發現一切輪迴的苦難確實都源自於無明。月稱菩薩在《入中論》中說:一切輪迴的過患都是從薩迦耶見出生。以念念執著有我,一切過失就隨之而來。《釋量論》說:有我才知有他,有了自他差別,就會貪著自黨、嗔恚他黨,由此產生無盡煩惱、無邊惡業、無量輪迴的血淚辛酸。如果有一天,能破除人們的無明,這個世間一切紛爭災難、惡趣痛苦都會自然消失。

真正的黑暗是內心的愚暗,因為沒有了知緣起,無始至今,我們內心一直處在愚蒙之中,當務之急,一定要破掉內心的愚痴,才能拯救自他一切有情。世尊成道之後,四十九年不辭辛勞為眾生轉法輪,佛陀的慈悲,就在他以智慧光明照亮眾生的內心,讓眾生逐步產生緣起正見,從而解脫輪迴的系縛。所以學習十二緣起極其重要,一步步深入下去,就會通達無我,這種破愚暗的力量來自它是無明的正對治。

以前我們愚昧,不知萬法的來龍去脈。學習十二緣起後,才知道人是如何以過去的因緣造就現前的身體和受用,而以現在的行為又如何引生未來的果報。沒有緣起教法的啟迪,我們確實非常愚蒙,生不知從何處而來,死不知往何處而去,既不知如何造就自己的未來,又不知如何遮止惡趣輪迴。因此,應當精勤了解十二緣起,不僅是了解字面,而要將每個法相、道理、生起次第,結合自己的身心,觀察是否如此。這樣以自己的五取蘊作為觀察對象,不斷認定、串習,就能通達緣起,破除愚暗。

午二、能除邪見

除遣妄執內外諸行從無因生及邪因生一切邪見。

這是說破除邪見的利益,邪見包括與緣起相違的無因生、邪因生等邪見。

「內外諸行」,即內有情世界與外器世界。此等內外諸法是從何而來?有人認為這是自然而有。比如,小時候問母親:「我是怎麼來的?外面為什麼有太陽和月亮?」母親會說:「你別想這麼多,能吃能睡就行。」她認為這不是問題,所以遮止你提問。其實這是生死大問題,只有從十二緣起的教法中才能得到圓滿的解答。

一般人執著無因生,比如,具足財富者以為自己天生有福氣;相貌姣好者認為自己天生麗質;智慧出眾者認為自己是天縱之才,他們只看眼前的一段,認為沒有前因,非常愚昧。

邪因生也叫「不隨順因生」,比如,有些宗派認為大自在天、上帝或者真主是能生因,以他們的力量創造萬民,以他們的意志支配人的苦樂沉浮。

佛教的緣起論主張此有則彼有,既不會因為布施而墮為餓鬼,也不可能以他人意志把你扔入八寒地獄。佛法完全隨順了真理,佛從來不說以外在主宰的力量可以支配人的死活,唯一是說一切從自己的因緣出生。對十二緣起有所了解後,就能看清楚器情世界的來龍去脈,同時也就破除了無因生、邪因生的一切邪見。

午三、能生起出離心的感受

增盛佛語寶藏珍財,如實了知生死體相,便能發起猛利厭離,於解脫道策發其意。

「佛語寶藏珍財」可以理解為出離心。真正的寶藏就是佛語,而不是外在的黃金、鑽石、珊瑚等,這些外物並不可貴,可惜人們往往顛倒執著,對外物珍寶百般珍愛,卻將佛語視若瓦礫。試問:從古至今的成就者們,是不是依止佛語而成就?一切佛教的宗派是不是以佛語為所依?一切聞思修的所緣是不是佛語?佛語是不是具有引德除過的作用?信受奉行一偈佛語,是不是會引發無量利益?透過這些觀察,才知道佛語超勝外在寶藏無量倍,而在這無量的教法如意寶當中,有一種珍貴之財,就是出離心。

「增盛」是指只要能按四諦十二緣起的教法如理修習,心中的出離意樂將如海水高漲般,不斷擴大增上。

「如實了知生死體相」就是真正透視到生死的體相。我們現在身心迷惑,智慧眼未開,往往感覺外在的妙欲美好、溫馨、幸福,造成這種顛倒心的原因,就是內心愚蒙,不知生死的體相。另外有種人,口中也會說三有猶如火宅、苦海、羅剎洲,但這些比喻只是佛菩薩說的,自己有沒有真實的體會?說食數飽毫無用處,所以還得依靠自己如理觀察串習這些法義,才能真正透視到生死的自性。

只要能這樣如理修習,「便能發起猛利厭離」,有了猛利厭離心後,無須他人鞭策,自己自然會生起強烈的求解脫心,提起心力勇猛地修行解脫道,這就是「於解脫道策發其意」。

巳三、攝義讚歎

是能醒覺諸先修者,能得聖位微妙習氣最勝方便。

如此觀察修習苦集、十二緣起,是能夠蘇醒諸先行者內心能證四聖果位微妙習氣的最殊勝方便。

古往今來,不可計數修行人捨棄世間的家庭、王位、財富,全身心地投入於修行,他們當時為什麼能毅然決然地走這樣一條不歸之路呢?原因就是他們透過觀察,真正了解到生死唯一是痛苦的自性,從而蘇醒了內在能夠獲得聖果的微妙習氣。

透過思惟四諦十二緣起,以教法的力量,能蘇醒聲緣種性者心中潛伏的證果習氣,再經持續地修習,就會現證聖果。更優秀的大乘種姓,經過這樣的潤發,很快就會趨入以救度天下蒼生為己任的大乘菩薩道,再經過持續修習,就會成就佛果。所以,這個世上並沒有天生的釋迦、自然的彌勒,都是由凡夫成就四種聖者果位,不同之處就是他們有幸值遇受持了教法,喚醒了內心深處成聖成賢的微妙習氣。

《寶性論·如來藏品》有這樣兩偈:「倘若無有佛種性,不能厭離輪迴苦,及不希求於涅槃,亦無希欲之願心,於彼輪迴及涅槃,觀見苦樂之功過,此依具有種性有,何故於無種性無。」每一位有情都具有如來藏,只要能借善緣激發,必定會蘇醒。透過對輪涅的如理觀察,看見了苦樂功過,此時自然就會厭離三有痛苦,由衷希求涅槃的安樂功德,從此走上生命覺醒之路。

辰二、對此顯密教典都有宣說

如是亦如《妙臂請問經》云:「於愚痴者,以緣起道。」

密宗續部的《妙臂請問經》中說:以緣起道對治愚痴。《時輪金剛續》也是這樣宣說。

《稻稈經》說:「善見緣起,則能遮除緣前後際,及緣現在一切惡見。」

《稻稈經》說:「善巧了達緣起,就能遣除緣前際、後際、現在的一切惡見。」

緣前際的惡見,就是不知道某個果法是從前面的因緣而來,認為此法是自然而有,或者是從非因產生。不知緣起的世人都是這樣愚昧,比如,雖然知道色法上一分緣起的道理,但問他人是怎麼來的,他認為是從受精卵分裂而來,至於前世則一概否認。

緣後際的惡見,就是不知道以現在造因將來會感召何種果報,認為一死永滅或者死後永遠升天。認為一死永滅的人最是可憐,他的人生渾渾噩噩,活著就是為了及時行樂,認為人活一世就是吃穿二事,不會觀察自己的生活行為與未來苦樂的關係。

緣現在的惡見,就是對於現在的一切,既不知前因也不知後果,在這種惡見推動下,一切行為取向都以自己的迷亂感覺來決定。

可以說不懂緣起,人們時時處處都是增上惡見,沒有緣起之光的照耀,整個世界就是一片漆黑,表面上,現代的大都市都是耀眼輝煌,其實人們都生活在內心的黑暗之中。如果能如理思惟緣起善見,就可以徹底破除這些惡見黑暗。

龍猛菩薩云:「此緣起甚深,是佛語藏寶。」

龍猛菩薩說:此緣起法非常甚深,是佛語庫藏中的珍寶。這個法界無量時空極其微細、廣大深邃的緣起,唯有佛才能徹底了達,其他人無法完全通曉,所以說是佛語寶藏中的無上珍寶。這也告訴我們,應當隨順佛語來思惟緣起,其實學習佛法的過程,就是不斷深入認識緣起的過程。

辰三、以往昔因緣證明分三:一、宣說生死輪的緣起 二、介紹生死輪的組成及意義 三、以公案策勵精進

巳一、宣說生死輪的緣起

毗奈耶教中說第一雙[5]所有現行,謂時時中游觀五趣,游觀之後還贍部洲,為諸四眾宣說彼等所有眾苦。

在《律本事·宅舍事》中,說到當年佛陀弟子中的第一雙——智慧第一的舍利子和神通第一的目犍連,二人經常到輪迴的五趣中游觀,返回南贍部洲之後,就以現量所見為四眾弟子宣說輪迴的眾多痛苦。

諸有共住[6]、近住[7]弟子不樂梵行,即便引彼付第一雙,請為教誨。二人受已教誨彼等,得教授已,愛樂梵行,便能證得殊勝上德。

有些共住近住的弟子不樂梵行,修行懈怠,就將他們交給第一雙教育。第一雙接受之後,就給他們宣說輪迴的痛苦。這些弟子得到教授後,認識了苦諦,心想:「生死這麼苦,今生一定要把握機會出離生死。」自然就愛樂梵行,如此就能修行證得殊勝的功德。

大師見此,問阿難陀。

佛陀見到這麼好的現象,就問阿難:這些人為什麼轉變這麼大?」

啟白其事。

阿難就向佛彙報,原來是第一雙的教育方法很好。

佛曰:一切時處,不能遍有如第一雙,應於門房畫生死輪,分為五分,周圍當畫十二緣起流轉還滅。其次乃興畫生死輪。

佛陀說:教育方法是很好,但是不可能一切時處都有象第一雙這樣的好老師現身說法,所以應當在寺門的房屋外牆畫生死輪,總共分成五個部分,在生死輪的外圈和圈外應當畫十二緣起流轉還滅的表示圖。從此以後,才興起畫生死輪。直到現在,西藏很多寺院的外牆上都有生死輪的圖像,這也是根據佛言,如是而行。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三十四卷》說:「爾時世尊告阿難陀,……是故我今敕諸比丘,於寺門屋下畫生死輪,……應差比丘於門屋下坐,為來往諸人婆羅門等,指示生死輪轉因緣。」(世尊吩咐諸比丘在寺門的房屋下畫生死輪,而且應當派比丘坐在門屋下,為來往的人們,指示生死輪轉的因緣)

下面簡單介紹生死輪的組成部分,以及各自表示的意義。

巳二、介紹生死輪的組成及意義

生死輪圖總的是要表示四諦:生死輪的主體表達的是苦諦與集諦的含義;左上方的月亮,表示滅諦;佛陀以手指向月亮和兩首偈的偈文,則表示道諦。

生死輪的主體分成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生死輪最內圈畫有豬、蛇、雞,比喻愚痴、嗔恚、貪慾三毒。三毒煩惱是讓我們不斷輪迴生死的根本原因,所以畫在最核心的部位。

在旁生中,雞的特徵是貪慾強、不知滿足;蛇是嗔恚的象徵,只要輕輕碰一下蛇,它馬上就會發怒、咬人還擊;豬是表示愚痴,沒有認識辨別所知法的能力,豬不會辨別好壞凈穢,只會狼吞虎咽地吞食所有東西,這是愚痴的相。

另外,畫中蛇和雞都被豬咬住,從豬的口中出來,這是表達貪嗔源自愚痴的含義。由於我們愚痴,耽著自我,這樣才會對可愛境生起貪慾,又在得不到所欲時生起嗔恚,這就是貪嗔由愚痴出生的道理。

生死輪的第二圈是由黑白兩個半環的部分組成,是表達有關生死與中有的教法。

第三部分,在黑的半環中,畫有受生旁生、餓鬼、地獄道的中有,背景是黑色,表示這三種中有的顯色如陰暗夜色,這些生前造作黑業的中有都是眼睛向下倒著走,這是將墮落受生惡趣之相;另一半環,畫的是善趣天、人、阿修羅的中有,這些中有的顯色如白衣光或者晴明夜色,所以背景畫成白色,他們頭部向上,表示造白業將會向上受生在善趣中。

第四部分,黑白圈的外圈描述了輪迴的處所——六道的情形,圖中分成六格,每一格畫的是六道某一道的景象。

第五部分,生死輪的最外圈,畫有十二緣起的表示圖。十二個圖各自比喻的意義,上文已經宣說過,此處不再重複。

整個生死輪被死主閻羅王控制,他用雙手抓住、用口咬住,表示一切六道眾生上至有頂下到地獄,都逃不出死主的掌握,即:只要不能斷除貪嗔痴,就無法脫離生死之輪,必定會相續不斷地結生。

生死輪之外,畫有十二緣起還滅,也就是道諦和滅諦的內涵。左上方的月亮表示苦和苦因寂滅的滅諦境界。佛以手指向兩段偈文和月亮,這是引導我們按照偈文中的教法行持,最終就能如佛一樣達到如月亮般諸苦寂滅的涅槃。

兩段偈文寫到:汝當求出離,於此法律中,於佛教勤修,常為不放逸,降伏生老軍,能竭煩惱海,如象摧草舍,當盡苦邊際。

你們應當尋求出離生死,精進修持佛法,常常不放逸地持戒、修定、觀修無我空性。依靠戒定慧三學就能降伏生死魔軍、枯竭煩惱大海,就象大象一腳踩壞苦惑業組成的草房,從此脫離生死苦海,抵達苦的盡頭。

對應十二支的還滅來說,以證語法性的智慧斷除無明之後,業和煩惱五支還滅,這是道諦。苦的七支在真如當中寂滅,就是滅諦。

巳三、以公案策勵精進

又為仙道大王寄佛像時,於下繪寫十二緣起流轉還滅而為寄之。大王受已,至天曉時,結跏趺坐,端正其身,住對面念,善觀緣起二種道理而證聖果。

以前佛世時,印度有位仙道大王,當時影勝王給他回贈禮物,送了一幅佛像,在佛像下方畫了十二緣起流轉還滅的表示圖。這位仙道大王得度的因緣已到,他得到禮物後,在天剛破曉時,自己結跏趺坐,對著十二緣起圖思惟法義,善觀緣起如何流轉、如何還滅的兩種道理,由於他以智慧觀見此法,而證得聖果。

「住對面念」中的「念」,就是相應如理作意的正念,以這樣的正念,能夠遮止黑法、現前白法。比如,生起非理作意時,就會引起貪嗔痴等黑法,相反,如果通過自己的思惟、討論,引生相應如理作意的正念,就可以增上白法。

--------------------------------------------------------------------------------

[1] 取:藏文中有分判的意思。

[2] 三境:可意境、不可意境和中庸境。

[3] 苦樂舍:苦受是指非適悅受,樂受是指適悅受,舍受是指非適悅非不適悅受。

[4] 堪成:有可能成。

[5] 第一雙:舍利弗與目犍連。

[6] 共住:同住一室。

[7] 近住:鄰居。

-節選《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益西彭措堪布開示,建議閱讀全文


推薦閱讀:

【轉載】小巷拾憶
你不用那麼強大,你只需要活明白 |【轉載】
(299)[轉載]1、天干五合的合化條件、合絆合動
[轉載]盲派命理識命捷賦《絕秘本》(下)
轉載 又見一組罕見奇花異草

TAG:轉載 | 十二緣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