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印度象"追趕"中國龍"前路漫漫
06-15
2015-04-17 14:01:34 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王惜夢核心提示:印度有很多中國的弱點,但缺少中國的一些優勢。印度應當提升國內需求,尋找「升級增長」的方法。參考消息網4月17日報道 印媒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15年印度的經濟增長率將超過中國,這背後的原因既不令人驚訝,也不令人興奮。在經歷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長後,中國正在刻意為經濟增長降溫。與此同時,印度聲稱的從消費驅動型增長向投資型增長轉變,預計將為可持續性高增長創造條件。但「印度象」要趕上「中國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印度教徒報》網站4月16日發表社論稱,在1990年至2013年,中國的複合年增長率超過10%,而印度在2003年至2009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約為9%。中國兩位數的增長率幫助其成為世界製造業中心,大幅降低了貧困水平,而且還使其民眾的識字率、健康和生活水平大大高於印度。印度需要在至少10年的時間內保持7%至8%的增長率,從而為每年1200萬新增就業人口創造工作崗位,並為提高物質及社會基礎設施提供條件。印度目前有四分之一的家庭還沒有用上電,而中國的電力供應基本已實現完全覆蓋。目前,印度人口的識字率為74%,比中國人口95%的識字率低得多。因此,印度所謂的「人口紅利」一直受到質疑。印度的新生兒死亡率為千分之四十三,是中國的三倍以上。而中國的人均收入約為3500美元,是印度的三倍以上。現在,印度的家庭儲蓄總規模約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0%,而中國的家庭儲蓄總規模約佔GDP的51%。如果印度不提高家庭儲蓄率,將難以保持其投資勢頭,並達到中國的水平。印度必須通過提高就業率和實現金融普惠來提高家庭儲蓄率,並控制通脹。鼓勵「印度製造」的政策環境能夠有所幫助。然而,要成為製造業中心,印度有必要學習中國的經驗。發達經濟體陷入長期經濟衰退促使中國經濟從投資型增長向消費型增長轉變(或從出口型增長向內需型增長轉變)。但事實證明,由於製造業模式主要依賴過低的工資水平,這種轉型緩慢且痛苦。內需刺激將使經濟增長向高附加值、高薪製造業轉變,就像日本以往的經歷一樣。中國對人力資本和科學研究的投入正在發揮作用。中國政府不再過度強調經濟增長率的另一大原因是需要緩慢消化房地產泡沫。而且最終,中國不能再忽視不受約束的工業化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中國的空氣和水污染程度正在敲響警鐘。印度有很多中國的弱點,但缺少中國的一些優勢。印度應當提升國內需求,尋找「升級增長」的方法——最重要的是,不能受那些主張將發展簡化為一場數字遊戲的人的擺布。下一頁:印度增長將超過中國?投行稱沒什麼大不了相關閱讀:印度趕超中國經印度增長將超過中國?投行稱沒什麼大不了IMF:2015年印度GDP增速將超越中國外媒:印度推「棉花路線」應對中國「絲路」戰略亞行報告:印度經濟增速將超中國標籤: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中國古都全錄
※中國移民大額投資房產牽引澳洲房價 引當地人不滿
※「使館通知」最新中國公民辦理護照、旅行證須知
※巴黎恐怖襲擊事件給中國人口政策的警示
※14比1:中國在聯合國強猛出手,讓美國很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