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你曉得身體不是「我」,冤親債主就對你無可奈何

來源:凈土釋疑網 錄入時間:2013-07-11 22:10:36關鍵字:我,冤親債主,報復,佛像,精進,生滅,道場,護持,道心,名聞利養
【 點擊數:168 】 【字體:大中小】 【收藏】【列印文章】

摘自凈空法師《凈土大經科注》第348集 2013年7月8日講於香港

沒有間斷、沒有夾雜就是精進

  「又《凈土修證儀》云:『十乘之理觀,能發九境之魔事。以五蘊生死迷暗之法為境故。」

  《十乘之禮觀》、九境之魔事,我們學習到第六,學習到三十七道品,「道品調適」。三十七品我們學習到「八正道」,到「正命」,「正命」下面是第六「正精進」。

  「謂修諸道行無間雜也。」

  三十七品是修學對治魔境、習氣一種綱領,用的時候活活潑潑。那麼「正精進」是修助道行,那看我們修的是哪個法門。我們今天在無量法門裡面選的是凈土法門,是十六觀裡面最後的第十六觀「信、願、持名」,修的這個法門。那怎麼叫精進?沒有間斷、沒有夾雜,就是精進。精進決定能成就。如果用「戒、定、慧」三學來說,從「正見」、「正思維」一直到「正精進」,都是屬於戒律。「因戒得定」,後面有「正定」;「因定開慧」。修學終極的目標,是要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麼得定之後,這個境界就能現前。所以有「正精進」這才有「正念」。

  「謂專心憶念善法也。」

  我們要專心憶念彌陀,像大勢至菩薩所說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現前」,是說我們這一生必定見佛;「當來」,是到極樂世界。一般人見佛,有些人在未往生之前見到,那是佛的加持,佛給他證明,讓他堅定信心、堅定願心。那麼也有平常沒有見到的,臨命終時、往生的時候,這個時候見到佛;大多數的人在往生前幾天,大概一個星期之內見到阿彌陀佛,他知道他哪一天走,兩天以後走,或三天以後走,這個都屬於「現前見佛」。臨走的時候佛來接引,跟著佛一起走了,也算是「現前見佛」。到達極樂世界,花開見佛,那是「當來見佛」。必定一絲毫懷疑都沒有,那麼這個是屬於「正念」、「正定」。「八正道」裡面,因為它是通途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可以用上,不是指定哪個法門。

供自己喜歡的佛像,最好一生都不改變

  那在凈宗,「正定」是一心住於阿彌陀佛,就住在這一尊名號,或者我們專門觀想阿彌陀佛。觀想的標準,最好是我們自己平常供奉的阿彌陀佛的像,塑像、彩畫都可以。你很喜歡這尊像、你供養這尊像,最好一生都不要改變,為什麼?臨命終時佛現的這個像,就跟你供養的像一樣。你天天想他、天天念他,他真的來了。要知道佛所現像,因人而異,「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不是佛有意現身,不是的!像是從我們心想生,這個要記住。「一切法從心想生」,現前當來所見的佛像也是心想生。我們心不要想亂了、不要想雜了,你喜歡供哪一尊像,一生就供奉。現在方便。像我們道場,供奉的是一尊磁的佛像,阿彌陀佛像。這邊這個是放大了,原本的像大概只有一尺多高,不高。這一尊像供奉在台灣景美,早年佛教圖書館。

  ……

你曉得身體不是「我」,冤親債主就對你無可奈何

  我提出請法,也是很難得的,比惠能大師差得很遠。惠能大師見五祖,五祖問他:「你到這兒來,想求什麼?」他說「我想來成佛」。我們不敢講成佛,我們只想到怎樣能契入境界。契入境界,從初果就是契入境界。我們想入門,惠能大師不是入門,他是想成佛,他是最高的境界;我們這最低的。老師教導我「看破」、「放下」,看破什麼?對於事實真相明白、通達,然後你放下。老師沒有具體跟我說,我就沒有再往下問,那時初學,什麼也不懂。我只向他請教從哪裡入手。他老人家告訴我從「布施」下手,「布施」就是「舍」,要捨得乾乾淨淨,把妄想、分別、執著都舍掉,統統都放下了,你就成佛了。這是學了這麼多年,真搞清楚、搞明白了。八萬四千法門,每一個法門,就是一种放下的方法。放下的方法無量無邊,你得真肯放下才行;不肯放下,沒用!現在我們明白了。我們要想證得初果,證得大乘的初信位,那佛教導我們,把「見思煩惱」裡頭的「見」、「見煩惱」放下,你就證得了。「見」放下,這個「見惑」,經論裡頭告訴我們,三界、九地一共有八十八品。八十八品不好記,佛很慈悲,把八十八品見惑歸納為五大類,第一個就是「身見」,我們凡夫執著身是「我」,這是錯誤的。你首先要看破、要了解真相,身是怎麼回事?身不是「我」。什麼?身是「我」所有的,不是「我」。就像衣服,衣服是我所有的,衣服不是「我」。我們要知道身體不是「我」,身體是我所有的。放下對身體的執著,這是歸納起來的第一類。要真正能放得下,不要被身體欺騙。身體怎麼欺騙你?身體有了病痛了、不舒服了,你找種種方法去對治它,把它治好,這就是你沒放下。真放下的,真放下就跟本不理它,不理它,它就不害病了,它真的就沒有病了,這個很奇怪!你要是真搞明白,你就不奇怪,為什麼?無量劫來冤親債主,生生世世在追著你,想報復你,你很愛惜你身體,他就讓你身體生病痛,你就來照顧它,這就是受它害了。如果你曉得身體不是「我」,無所謂,他對你就無可奈何,就算了,他不理你了、不找你了。道理並不很深,我們多想想就明白了,不要被假相欺騙了。

「我」不生不滅,而「身」有生有滅

  「身」為什麼不是「我」?你一定要曉得,「我」不生不滅,那是「我」;而「身」有生滅。如果身要是「我」,那身生滅,「我」也就沒有了。「我」沒有了誰去投胎?誰去往生極樂世界,誰去做菩薩、做佛,不就都沒有了?!所以一定要曉得。那什麼是「我」?一般人講靈魂是「我」。藏密裡頭也說靈魂,為什麼?它去投胎。我們看藏密「中陰救度」,它就稱靈魂。靈魂沒有物質的身體,它有「受、想、行、識」,他沒有「色」,六道裡面投胎,是他它去投胎。那它跟肉身相比,就非常明顯了,肉身有生滅,靈魂沒有生滅。那靈魂是不是「我」?實際上還不是,實在講,這個東西不能說是,也不能說不是。真正的「我」,它不迷;這靈魂迷惑顛倒,所以實在講,那個「靈」,它稱不上;「魂」是有,是迷魂,它迷惑顛倒,這是真的。孔子稱它做遊魂,說得好!為什麼?它的運動量很大,它到那個地方,一念就到了,心裡起個念頭,它就到了。它沒有物質現象,所以在它的境界裡頭,大概時間、空間都沒有,都不存在,所以它的速度很快。我們人有身體,沒辦法離開地球;如果沒有身體了,可以離開地球,你想到別的星球去,它真的就到了,比這個身體靈活多了。身體很大的麻煩,所以不可以執著。實際上真正「我」就是自性,可以稱為「靈性」,「靈性」才是真正的「我」。「靈性」就是法性,就是自性,就是真如,就是本性,這才是「我」。

  ……

護持道場的人才要經過訓練;否則是外行不知道怎麼護持

  護持道場的這些人才,都要經過訓練;不訓練,他是外行,他不知道怎麼護持。那麼同時,我們要把這個宗教的教學普及到全世界。那頭一個,現在大家用的方法是辦論壇、辦講座,對象是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一年到頭不斷地辦這些講座,讓全世界的人都能夠來學習。這個活動場所,外面的形式,我們用飯店,這個飯店是「阿彌陀佛大飯店」。希望這個飯店可以能住一千人,這是我們目標,住一千人;裡面有個大廳,可以容納一千個座位,還有許多小的講堂。你看這個地方有住的、有吃的、有教學的。來到這個飯店來住店的,是來學習的,觀光旅遊的人來這個地方住,也學習了,這是佛陀教育的一個中心點。實質上它所做的,是佛陀教育文化活動中心。也奠基了,也破土了,總統交代,希望明年十一月完工。政府就在這個飯店附近兩公里地方,建立一個小型的機場,交通就方便了。在斯里蘭卡,無論是在哪一個點、機場,飛到酒店的時候,不超過二十分鐘;高速公路,從首都到這個地方,一個小時,不會有塞車。這個地方太理想了!我幫助他的,還是講《無量壽經》。等他建好之後,我會到那個地方去講一年,一年就講一部,從頭到尾講一部,一千兩百個小時,因為它有學習的氛圍。其他地方講佛學,沒有實習的場所,你沒有看到;在它那個地方學佛的時候,你完全看到。

斯里蘭卡的和尚來解決社會犯法問題

  你看這些人民,佛法完全落實到生活,「三皈」、「五戒」、「八戒」、「十善」、「六波羅蜜」,他做到了,「六和敬」、「六波羅蜜」他做到了。人民守規矩,沒有犯法的。他們犯法不找警察、不找官府,找和尚,和尚就解決了,用佛法來解決、用因果來解決。這個地方不大,大概只有中國福建省差不多;人口兩千萬人,不多;寺廟有一萬多所。我就估計,平均一個寺廟六七個和尚、出家人、比丘,他這個國家大概有七八萬的出家人。這些出家人個個都是老師,他都能講經、都能教學,所以把全國人民教好了;沒有這麼多老師,沒有這麼多的榜樣,怎麼學法?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被這些比丘教好了。所以我們對於他們的出家人尊敬,真是難得!人是教得好的。宗教要回歸教育,對社會做出最大的貢獻。他們能夠遵守倫理道德,懂得因果報應,個個人真的做到存好心、說好話、干好事、做好人。這不是口號,他們落實了。所以我至少也要去講一年,講一部圓滿的《無量壽經》,要不然對不起釋迦牟尼佛。

  他這塊土地,這塊土地的主人是誰?是釋迦牟尼佛。是真的、不是假的。是釋迦牟尼佛第三次到斯里蘭卡,當時的國王把這塊土地供養給釋迦牟尼佛。這塊土地面積是十六個英畝,合中國九十六畝地,差一點,不到一百畝。一個英畝是六個中國畝,十六個英畝,九十六畝。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那地是佛地。現在這個佛教大學,就建立在這個土地上。所以以後同學們再不要給錢給我了,你們要修福,就幫助這個大學,直接寄到這個大學上。我的銀行要關門了,以後再寄去,寄不進去了,要關門了,我要準備往生了。往生之後,「凈空法師銀行還有多少錢」,這個多丟人!這個事情我不幹,趕快把它處理掉。

  那麼將來我到那裡去講經,我就住在阿彌陀佛大飯店裡頭,住一個房間,每天有這個飯店服務人員給我打掃清潔,我什麼都不要操心,你說多自在!每天可以講經四小時,過真正出家人的生活。所以「知位次」,唯獨凈宗法門可以不必,只要求「功夫成片」,就決定得生。真的萬緣放下,對這個世間沒有任何留戀,往生沒障礙。我們再往下看:

  「故小乘經中,四禪比丘,謂得四果。大乘經中,魔為菩薩授記。若知位次,則無如是之失。故須知位次也。」

  這個舉的例子,舉得好!小乘經中,佛說過的,四禪比丘是比丘修「四禪八定」,他誤會了,認為初禪就是初果,二禪就是二果,四禪就是阿羅漢。這他還是凡夫,四禪連初果都不如,這個要知道。初果雖然沒有到四禪,比四禪高,為什麼?「四禪八定」是世間禪定,不能脫離六道輪迴。那麼初果須陀洹,他斷了「見惑」,「思惑」沒有斷,他在哪裡修行?在天上、人間。人間壽命到了,他生天;天上壽命到了,他又到人間來了;人間、天上七次往返,他證阿羅漢果,他就出離三界了、脫離六道輪迴了。四禪不行,四禪離不開,比四禪殊勝太多了,所以這個不能誤會。這就是說的,他不知道位次,誤會四禪就是四果,那是大大地誤會。

  「魔為菩薩授記」,也是這些小菩薩,受了菩薩戒,不都叫菩薩嘛,他是名字菩薩,實際上他是凡夫,魔來給他授記、魔來騙他,他自己不知道。那麼下面我們再看第九:

  「安忍:安即不動,忍即忍耐。」

  「安」跟「忍」,必須都要去做,功夫才能成就。

  「謂修觀之人,初觀不思議境,至第八知位次,或入五品,」

  這怎麼樣?你看看,從第一「觀不思議境」到第八「知位次」,你才能入五品。「五品」就是凈宗所說的「觀行」。凈宗只要有「觀行」,就決定得生。決定得生,那就可以說,你是圓滿成就。但是修其他的法門不行,你這個五品出不了六道輪迴,五品怎麼樣?可以生天。但是生天、享天福,很多都迷惑了。享福,還是免不了造業,造業、受報依舊搞輪迴。脫離輪迴真難!諸佛如來苦口婆心告訴我們,脫離輪迴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念佛,「信、願、持名」。希望我們遇到這個法門要珍重、要抓住,千萬不要輕易放過,要認真修學。那麼入五品:

  「障轉慧慧,神智爽利,本不聽學,能解經論。」

  這是入五品就有這個本事。他業障消了,智慧開了,不是大徹大悟,所以他神智爽利,也就是神智猛利。沒有學過的經教,「本不聽學」,沒有聽過的、沒有學過的,他都能夠理解,這個就是開悟了,這是屬於大悟,不是屬於徹悟、不是明心見性。

  「欲釋一義。辨不可盡。」

  對於經論裡頭一偈、一句,他要給你細講,這講不完。

  「或說一兩句法,或說一兩則禪。」

名利心一起來,道心就完了

  他都有這個能力。

  「初對一人,傳誦漸廣,則外招名利,內動宿障。」

  所以那個不能「安」、不能「忍」,他就完了。最初你是對幾個人講,慢慢的時候人多了,名聞利養都來了,現在講知名度高了,讚歎你的人多了,他就會墮落了,為什麼?傲慢心起來了,名利心起來了,最怕這個。如果這一沾上財色名利,他就完了。「內動宿障」,無始劫的煩惱習氣,慢慢它會現行。

  「宿障縱少。」

  算是他生生世世修得不錯,業障比較少。但是:

  「名利彌至。」

  這個名利越來越高、越來越厚。

  「為眾圍繞。」

  這個「圍繞」是大家讚歎、歡喜你,跟你學習,你的徒眾越來越多。

  「廢損自行。」

  你自己心不能專了,為什麼?這些人都來向你請法,每個人問題不一樣,你有能力應付得了,但是你的心不能靜下來。

  「非惟正行不進。」

  你念佛、修禪都不能精進。

  「障道還興。」

  這個時候自自然然對你的修行產生了障礙,讓你不能進步了。你停留在這個地方,慢慢就退轉了,這個最怕了。特別是年輕,我們早年跟李老師,李老師對學生管得很嚴,能講經的、講得還不錯的,他限制:沒有滿四十歲,決定不能到外邊講經,就怕這個事情。四十歲以上,才可以到外面講經;沒到四十歲,在家裡頭。老師有兩個道場,一個慈光圖書館;一個蓮社,台中蓮社。可以在這兩個地方講,就是在家裡講,不能出去;四十以上才可以接受外面的邀請。這個我們都遵守。那我們自己有經驗,名利還有沒有?有!現在名利坑的人多。我這一生有名、沒利,怎麼沒利?沒有建道場。要建道場,麻煩可就大了。再一建道場,再一收徒弟,那就作威作福了,自以為就不錯了,有山頭了。我一生沒道場,到處流浪,哪個地方邀請,就到哪裡去。所以也不專,有障礙,沒有被名利陷害就是了,這個我不接近它,名利都不要。

  ……

「今現在說法」能對著當前地球上的問題

  現在這個地球什麼狀況,大概就了解了,才知道很麻煩、很嚴重。用什麼方法能對治?「今現在說法」,這就能對治。這是我們在佛經裡面五十五年結出來的結論,為什麼?社會不管怎麼亂,它有個根,根是什麼?人心。

推薦閱讀: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凈空法師)第四四一卷——第四五0卷
凈空法師:切莫聰明反被聰明誤
凈空法師:學文言文,用《文鈔》是個很好的選擇
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十六集)凈空法師講解

TAG:身體 | 凈空法師 | 法師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