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在疾病治療中如何正確對待系統中樞的負反饋調節

(10)在疾病治療中如何正確對待系統中樞的負反饋調節

系統理論研究指出,系統穩定的破壞是由於子系統正反饋增強的結果,此時負反饋已經失效,不宜再用。而要採取支持促進子系統正反饋的措施加速子系統相互作用,使其在新的條件下建立一個新的系統平衡。正是這種重建使生命在時間箭頭的方向上不斷前進。

現在提出的問題是,在這個過程中,系統中樞負反饋機制除了「失效」之外,還起什麼作用?

研究發現,在系統處於質變,飛躍的過程中原系統平衡的負反饋機制,不僅是個簡單失效的問題。所謂失效是指它不能達到它原來控制的目的。但是這並不是說它就停止了作用,它就不起作用。實際上它仍像原來一樣在繼續工作。這些工作此時已不表現為平衡的維持,卻表現為對新平衡出現的阻礙作用。因為這些負反饋機制的本來目的就是限制子系統自發正反饋運動的。為了更徹底地解放子系統,使它們全身心投入到創造新平衡的工作中去,就必須採取措施,徹底終止原中樞負反饋的控制活動。

目前,這套理論在美國聖達菲研究所中正在研究。還沒有形成最後的名稱。而在我國則是相反,雖無理論研究,卻早已付諸具體行動。在中國叫做「改革開放,分田到戶,承包責任」。中國長期來,在中央嚴密的計劃經濟控制下,卻總也解決不了糧食的問題。實行改革後,中央決定放鬆對農業生產的直接指揮、控制,種糧的事由農民自己做主,結果糧食問題很快徹底解決。

將以上這些系統理論應用於醫學,就得出一個後現代理論醫學的病理思想。機體內環境的平衡是機體健康的標準,但這個平衡不是表面的機械的平衡,而是動態的相對的平衡。運動的方向符合生命的時間箭頭的指向,我們不可能使這個時間箭頭逆轉。疾病的發生是由於在外環境作用下機體某些子系統的正反饋運動突破了機體整體負反饋控制的平衡點,造成機體結構的破壞和功能的喪失。此時採取解除環境致病因素和加強系統中樞負反饋控制都是無效的。應儘快使子系統在相互作用中,在新的時間,在新的條件下,建立新的系統平衡。最後,為了更有利於子系統的正反饋增長,應採取措施,減少神經體液調節中樞對子系統的負反饋干擾。

反應過度

中樞的調節一般是負反饋調節。如果這個負反饋調節是成功的,那麼,機體便不會有疾病發生。因此,所謂疾病,一定是中樞調節失敗後的表現。然而,此時雖然失敗,中樞仍不能不調節。那麼在疾病已經發生之後的中樞調節都屬於無用的調節。這在臨床上就表現為機體自身調節失敗所造成的付作用。

既然調節已經失敗,付作用已經發生,而中樞調節仍按此方向繼續進行。對於這種狀態,我們就稱之為「反應過度」。從某種意義上講,疾病都是機體自身對外界刺激反應過度造成的。所謂治療,主要就是如何減弱機體的這個過度的反應。或許乾脆終止機體的反應。現代醫學認為應激反應是機體自我保護的反應,所謂疾病,就是這些反應的強度還不夠,所謂治療,就是如何用藥物加強這些反應。對於外來刺激是反應好,還是不反應好呢?我們已經習慣於做出反應的理論,而後現代醫學卻提出不做出反應可能是一種好的選擇。

「種系免疫」給我們的啟示:

動物或人體對某些病原微生物的刺激,天然不感受或感受性甚低。這是先天性非特異性免疫中最明顯而且作用較強的一種因素。它取決於不同種系或個體的體質不同而對某些感染原的易感性有所差異。例如,人對鳥型結核桿菌,狗對破傷風毒素或雞對碳疽桿菌均無感受性。這種免疫力為先天所故有的而且是相當穩定的。這稱為「種系免疫」。

我們傳統的免疫概念是識別非己,並殺滅、排除非己。總之,要對非己有所反應才可稱為免疫。而種系免疫的實質是對非己的不反應。這個問題應該說是對免疫概念提出了挑戰。如果要承認不反應也是一種免疫功能,那麼就得修改免疫概念的定義。即不論是使用反應,或不反應的方法,只要能保證機體的生存,就屬免疫功能。因為免疫研究的重點是在如何反應方面,因此,至今,我們對種系免疫的了解還很少。但是,種系免疫畢竟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免疫的方式:即,不反應。

聯繫到我們現在的觀點,如果已經認識到疾病是由機體反應過度造成的,那麼我們更應當堅信,降低或停止反應,對保存機體生命是有治療作用的。也就是說,種系免疫為混沌邊緣療法提供了一個旁證材料。原來,「不反應」是機體早就應用的有效的免疫方法。我們現在的任務,就是如何用藥物的、人工的方法,使患病機體主動地進入「不反應」狀態。

劉易斯、托馬斯對「反應過度」的描述

美國已故著名醫學家劉易斯、托馬斯在其《細胞生命的禮讚》一書中對「反應過度」造成疾病的觀點進行了生動的描述,現抄錄如下:

細察之下,最居心叵測的微生物——那些似乎真的希望我們得病的細胞,倒更想旁觀者、流浪漢和偶來避寒的陌生客。它們一有機會就侵入人體,進行繁衍。有一些會到達我們機體最深處的組織,闖入血流。但還是我們對它們的存在作出的反應使我們得病。我們身體中用以迎戰細胞的火藥這樣猛烈,又牽涉這樣多的防禦機制,它們對我們的危險性比入侵者還要大。我們周身都是爆炸裝置。我們全身都布滿了地雷。是細胞帶來的信息讓我們受不了。革蘭氏陰性菌就是這方面的最好例子。它們在細胞壁里產生類脂多糖內毒素,我們的組織接觸這些大分子,就似乎得到了最壞不過的消息。一旦感覺到類脂多糖,我們就可能多員一切可用的防禦手段。我們會轟炸、灑落葉劑、堵截、封鎖、直到毀掉那一地區的所有組織。白血球活躍起來,變得更具吞噬作用,釋出溶菌酶,變得粘稠,成群密集在一起,堵住毛細血管,切斷血液供給。血清防禦素相機而動,釋放趨化性信號,從全身召集白細胞。血管變得對腎上腺素過度敏感。於是,生理上的集中反應突然具有了使組織壞死的性質。白細胞中放出發熱源,又在出血、壞死和休克之上發燒。一切全亂套了。所有這些似乎都是不必要的恐慌。內毒素並非生來有毒。但是一旦被細胞感知,它便顯得面目可憎,或令人可怕。細胞認為,內毒素的出現,意味著革蘭氏陰性菌的存在。於是,它們就奮起抵抗這一威脅,誰也擋不住它們的行動了。我原以為,只有高度進化、高度文明的動物才上這個當。但事情不是這樣。鱟是一種極原始的化石動物,淵源古老,開化未深。但它像兔子和人一樣,容易在內毒素麵前崩潰瓦解。Bang證明,在鱟的體腔內注射極小劑量的內毒素,就會引起大量血細胞凝聚、阻塞住脈管,膠狀凝塊使血液循環陷於中斷。現在已知捲入反應的主要是鱟的凝血系統——恐怕是我們人類凝血系統的老祖宗。抽出的血細胞,加進極少量的內毒素就會凝固。全身注射內毒素後引起的整個生物自行解體,可以解釋為機體所犯的錯誤:用心不錯,卻帶來致命的結局。這個反應機制本身是相當好的,只要運用得當有度,其對付單個細菌侵入的作用還是大可讚歎的:它把血細胞召到現場,逐出可凝蛋白,細菌陷入羅網,失去活動能力。這事就整個地了結了。只有遭遇到大量內毒素自由分子的信號,讓機體想起了大量弧菌的存在時,鱟才驚慌失措,一下子使出了自衛的渾身解數,著才把自己毀了。這種過程基本上是一種對於信號的反應,有點像蓄奴蟻分泌的外激素。這種外激素在受傷害蟻群中引起恐慌,導致受害蟻群的混亂和瓦解。我覺得我們的大多數疾病很可能都是這樣得的。有些時候,濫殺的機制是有免疫作用的,但像鱟的例子中一樣,經常是一些更加遠古的記憶。我們因一些信號就把自己撕毀成碎片。我們在這些信號面前非常脆弱,比在任何食肉瘦群面前還要脆弱。實際上,我們在受著自身的五角大摟的擺布。大多時候是這樣。(第67-68頁)

該作者在《水母與蝸牛》一書中也有相關論述:

在細菌的確對寄主的細胞具有毒性和破壞性,如在一些製造外毒素的微生物的情況中那樣,對於遭遇的直接性,還是不能不存疑問。白喉桿菌,假如不是由於它的毒素,它在任何意義上都不會是病原體。然而,毒素-細菌的關係必定是極其密切的雙向關係。此外,說句公道話,毒素也不是白喉桿菌蓄意製造的。它當然是細菌製造的,但卻是受了一種病毒——噬菌體的指使。白喉不單純是白喉桿菌的感染,它是一種噬菌體的感染。那種噬菌體的平生事業就是感染那種細菌。甚至可以想見,使得噬菌體能夠誘使該細菌產生某種毒素的遺傳信息,乃是在別處,在同該動物寄主的長期密切關係中獲至的。這或許可以解釋,毒素跟寄主細胞本身的組成如此酷似。這實在是一種奇怪的關係,其中並沒有我們關於傳染病曾設想過的那種直來直去的捕食者-獵物之間的種種關係。很難看出,白喉桿菌能因它有產生重種毒素的能力而在生活中得到什幺好處。棒狀桿菌屬在人來呼吸道粘膜的表面過得相當好,而製造壞死性的假膜就要冒著殺滅寄主、結束關係的危險。簡言之,這樣做沒什幺道理,看聲去更像一場生物學混亂。對它的進化似乎無益。對人類來講,最有惡意的微生物外毒素,要算肉毒桿菌。這裡,毒素的不相干性是沒有疑問的。破傷風及其毒素代表著同樣意義的事故。不過,這些微生物,像白喉桿菌、還有A組鏈球菌及其生物毒素,是因為遭到某種噬菌體感染才產生毒素的。在大瘟疫的幾個世紀里,微生物和人之間的戰爭也從不是大規模的事件。那些疾病之所以兇狠肆虐,首先歸因於寄主防禦機制的兇猛。麻風,像結核病一樣,是極具破壞性的疾病,但那破壞主要是免疫性的,是由寄主支配的。梅毒中的主要損害,包括動脈損害,是基於,至少是部分基於針對螺旋體的免疫反應。今天有這幺多傳染病得到了控制,剩下的是一系列要緊的疾病。漸趨時毛的叫法是:「退行性疾病」。包括腦脊髓的慢性病,慢性腎炎、關節炎、動脈硬化,以及各種各樣由血液循環障礙引起的失調。雖然制約這些疾病的內在機制,基本聲還是個迷,但越來越流行的觀點是,其中的許多可能是環境影響的結果——我們吃的、呼吸的、或接觸的種種。但是,一旦我們關於病理學知道得更多些,事情可能證明,在這些疾病中,組織破壞背後的多數事件是寄主的機制。是由寄主控制的。我們易受傷害,是因為我們過於複雜。我們是各種機制的不同系統。受各種各樣微小干擾的影響。那是因粗心而落在機器里的小東西。它們能夠最終把原本是協調的細微準確地定了是的相互作用的無盡鏈環摧折、撬散。(第74-78頁)


推薦閱讀:

強化他汀治療,預防卒中複發
什麼叫「功能性子宮出血」?如何治療?
推拿療法配合針灸治療62例肩周炎的療效觀察
小康說葯:鹽酸坦索羅辛能治療前列腺增生導致的排尿障礙嗎?
帶狀皰疹(纏腰龍)治療方法

TAG:疾病 | 疾病治療 | 治療 | 系統 | 反饋 | 調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