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之筆法(一)
中國書法之所以能成為永不衰竭的東方藝術,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毛筆所寫出的筆畫線條豐富、變化無窮,含有自然物象和藝術造型的意趣和哲理。因此,欣賞書法首先應該欣賞筆法。書法的筆法,完全是一種線條的表現,不管是橫、豎、撇、捺、還是點、鉤、挑、折,用筆的最終目的,是要筆畫圓潤、飽滿、自然、靈巧、有變化、有生氣、不肥不瘦、不枯不幹、鋒穎畢呈。
對於楷書筆法的欣賞。許寶馴先生說:「作點要有高山墜石這樣的氣勢,如蹲鴟,如大石當路,作兩點上下呼應,左右顧盼;眾點齊列要為體互乖,落落乎如眾星之列河漢。······作一橫畫,要像千里陣雲那樣空靈而意思深遠;幾橫並列,要有變化,有俯有仰,有虛有實,有斂有放,輕如蟬翼,重若崩雲。作豎要有向有背,有懸針與垂露的區別。懸針鋒芒畢露,垂露圓渾晶瑩。作一長豎如萬歲枯藤,蒼勁有力。圓轉處如折釵股,婉轉圓勁。運筆如錐畫沙,筆筆中鋒,無起止之跡;沉著如印印泥;行筆如屋漏痕,因勢運行,自能有姿。若點畫能寫到如此,則自然就美了。反之,若寫得粗細不稱、殘缺不全,扁、僵、板、軟,像蟹爪一樣的鉤、死蛇一樣的長豎,則如何能稱得上點畫美呢?」
理解透許先生這段話,對於我們寫字和欣賞書法作品都是很有裨益的。
行草書與楷書的用筆特點不同。行書用筆畫間的牽引、流動的筆勢和連貫的動作增加變化,風流瀟洒,耐人尋味;草書用筆縱橫跌宕,不拘一格,遒勁洒脫,絢爛多姿。從欣賞的角度看,行草書在用筆上與其他書體比較,有三個特點:一是筆法豐富。行草書有提按頓挫、方圓中側、懸針垂露、連綿正白等,包含了其他書體的一切筆法,而且創造了其他書體所不具備的筆法,如牽絲和飛白。宋代書法家米芇自稱他的行書「八面出鋒」就是講他的行書筆法十分豐富。王羲之的《蘭亭序》中20個「之」字無一相同,說明了行草書筆法變化無窮。二是中鋒側鋒互為補充。楷書中不排除側鋒用筆,行草書更補排斥側鋒,而往往是中鋒側鋒互為補充,中鋒為主,側鋒取勢,中側並用。以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為例,筆法中側互用,使他的書法顯示出沉穩勁鍵的筆力,豐腴開朗的氣度,雄偉沉厚的風格。三是節奏感強烈。書法線條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反映出行草書強烈的節奏感,然而,這種節奏感常人是難以發現的。沈尹默先生在《書法記叢》中的一段話很能啟發人,他說:「動的勢,今只靜靜地留在靜形中,要使靜者復動,就得通過耽玩者想像體會的活動,方能期望它再現在眼前,於是在既定的形中,就會看到活潑的往來不定的勢」。這裡「想像體會的活動」,就是欣賞作品的過程,有了這個過程,才能體會到作品強烈的節奏感。
——上下
2017年04月13日
推薦閱讀:
※世界上最昂貴的蛇,是中國國產的蛇中熊貓,一條價值百萬元
※24節氣之立冬——中國天氣網
※張海迪否認加入德國籍:我永遠是中國的海迪!
※羅素的「中國預言」成真了
※中國女性應拒絕當花瓶的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