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曼先生講心經(4)

序:2013年1月19號因為前幾天有朋友提示心經的講解記錄有錯誤,查看了一遍,發現版面也比較丑,重新改過,方便觀看。好快啊,這些是一年前整理的了。 (正文)你看到山河粉碎,大地平沉,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得了道了,究竟了,這只是初步。你一定要再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外景的空看完了,再來看五蘊的空,外把自身的空看到了,色受想行識這五樣東西,仔細的想,我們現在不要說證量,我們先來分析,這五蘊哪一樣是有自性的,沒有一樣有自性的,於是這樣的話看到五蘊也空。當這五蘊也看空的時候,然後根塵這兩個東西全都空了,這兩個空了的時候才知道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這個因緣所生法,我們叫它叫作空,這個空是這種空,而不是一切都沒有的空,也不是說原來有,而現在沒有的空,就是說我現在活在這兒,我死了我就沒有了,不是這個空。所以這個空是所有的自性全都沒有了,當我們能夠這麼做的時候,我們這是初步的觀空。當我們真正的觀空了,然後我們知道這個體跟這個用、這個相,真正它雖然是隨緣性空,但是它性空又起隨緣。它還是照舊在那兒。所以當禪宗里到了重關的時候,怎麼樣呢?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因為知道性空緣起。像觀自在菩薩當然他不是說生下來就是這樣的,他也是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所以今天我們把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講完了。我們下次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把這幾句講了,心經就可以結束了。還有幾句,一切無無到底,一共有多少,有七個空,八個不,十九個無。這個空啊,不啊,無啊全都是空,所以心經是一路空到底,到最後無智亦無得結尾,這是很要緊的。所以我想我們以後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要細講一下,以後很容易就講了,下一節就可以把它講完了。真正要緊的是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今天開始講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在釋迦牟尼佛的佛像兩邊我們有時看到兩個光頭的弟子,有時候是大迦葉跟阿難,有時候就是舍利子跟目犍連。舍利子呢,他的母親的眼睛長得跟舍利鳥的眼睛一樣,所以大家稱她為舍利,她的兒子印度的習慣稱為舍利子。舍利子也好,舍利弗也好都是指這個大比丘。他是以智慧第一所以站在佛的旁邊。舍利子呢原來是一個外道,他的老師死了以後,他跟他最好的朋友目犍連,他們兩個人看到老師死了,無依無靠的,不知道以後怎麼辦。就在這個時候有一天走到街上,看到對面來了一個和尚,法相莊嚴,神氣安靜得不得了。舍利子就覺得好奇怪啊,這個人的威儀怎麼會這麼樣好呢。我們知道真正一個出家的人很要緊的就是行住坐卧四大威儀,都得要非常好,因為這樣的話我們起恭敬心。我們(普通人)假設行為不好,人家至多罵我們。但是出家人假設形象不好的話,他們連佛門一起罵,所以說這四大威儀非常要緊。有時候我在街上或任何場合中間看到一個出家人,行為不是說什麼了,就是說沒有那種威儀,覺得好可惜了。舍利子就問他你跟誰學法啊,你怎麼能有這樣的威儀。他說我的老師是釋迦牟尼。釋迦牟尼教給你什麼,而你才能這麼端莊,莊嚴呢。他說也沒有說什麼啦,我這個老師只是告訴我們「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世間的一切法是因緣和合而生,世間一切法是因緣散了而滅。我的老師啊,他稱大沙門。在釋迦牟尼的時候婆羅門教非常盛行,佛家好多話引用婆羅門的名詞,所有修行的人都稱沙門。我聽了他說的,就這麼做了,我了解這個以後知道世間的一切事情既然是無常的,所以我一切都不執著就是了。舍利子一聽到這個,就好像什麼東西敲醒了他似的。他回去就跟目犍連說,我今天碰到一個人,他的老師是釋迦牟尼,我覺得我們兩個應該去看他,應該皈依他。於是兩個一起到了釋迦牟尼那兒去。釋迦牟尼看到他們遠遠來了,說我的兩個大弟子到了,於是收了他們兩個。舍利子是智慧第一,目犍連是神通第一,所以十大弟子中他們兩個居首。「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十六個字啊,是大家都非常注意的,連不學佛的人都常常說這幾個字,尤其是開玩笑的文學裡,色即是空啊,看開一點兒吧。事實上,這個色跟空,我們知道這個色不是指我們這個色身,當然更不是指女色。色是指一切的物質,山河大地都包括在內,不只是我們這個色身,凡是說得出來的都包括在內。那麼宇宙的萬物都稱色法,還有心法就是精神的作用,所以色心二法。世尊稱這個色是有障礙的,摸得到。這個色是物質的,他說這個所有的物質怎麼來的呢?釋迦牟尼說一切都是眾微聚,最小最小的聚在一起而成為色法。而這個眾微聚,說實在是什麼東西來的呢,再分析的話是有很多微細的塵小到臨虛,跟虛空一樣的,這些他叫它們臨虛塵。在2500年前這些人只好相信釋迦牟尼,沒有辦法。現在我們都知道,中學就學化學了。在分子裡頭每個有多少原子組成,原子再分析,原子核裡面有中子、質子、電子,質子帶陽電,中子不帶電,電子帶陰電。原子核已經不是現代的機器能測出來的,只是知道有這麼個東西,這個東西幾乎等於能,用人世間的放大鏡也好,怎麼分析也看不出來。科學越發達,越能解釋釋迦牟尼的學說。多少科學發達以後把釋迦牟尼說的東西更證實了。在這個理論上頭,我們可以知道,原子核外面的電子,跟裡面的質子,你說是能變成物質啊,還是物質變成能呢?這個給我們一個概念和證明,就是心物不二,心物是一元的,精神和物質是一樣東西,不是兩樣東西。能跟物質是可以互相轉變的。這樣的話,我們普通看虛空中間什麼都沒有,可是這個虛空中間就拿台灣來說我們每個平方公里每個月掉了差不多九噸分子的混和物,我們看不到,空中雖然什麼也看不到,但是不知道中間有多少東西。我們知道色這個東西,釋迦牟尼就管它叫眾微聚,幾乎跟虛空一樣的東西組成了這個色,所有的物質都是這麼來的,只是組合不同,分析到最後都是這個東西。這兩個東西倒是從哪來的呢?分析到最後我們和桌子、大地都是一個東西,只是組合不同,這是色。色不異空,這個空不是頑空,也不是從前有現在沒有的斷滅空,而這個空是說空性,所以我們說因緣所生法,凡是因緣和合所生的都是空的,天底下沒有一個東西不是因緣所生的。我們把一切東西慢慢分析,分析,分析到後來找不到自己有一個單獨的自性。所以說為什麼說它叫空性,是因為它沒有自性。沒有學佛或學佛沒有到家的人,一聽到空就認為一切都是消極的,因為一切皆空嘛。事實上絕對不是消極。所謂空是非常肯定、很積極的,因為它性空它才能生萬有,假設它不性空它不可能生萬有。所以說性空這個東西只有在真正修行中間才能夠真正體會到,體會到這個空同時是主體,又是客體。怎麼說呢?好比說我現在,我在這兒,我是我,你是你,山河大地一切東西跟我完全不相關,同時呢,我在這個裡面,我是我,我站在這個地方於是就跟空相對。讓我們體會到我跟空完全一樣,我跟桌子、跟山河大地完全一樣,我們不能夠接受的,不可能的。我們現在用科學慢慢地分析分析原來我們真是萬物與我為一,萬物與我同體,天地與我同體,可是真正修行的人硬是在那時候見到了,見到實相無相,見到這個以後這就好像把自己作為一滴水投到大水裡,到了大水裡以後分不出來一滴水和大水了,當我們到這個時候我們見到了所有萬法皆空的時候,這時候主體客體都不存在,這是才真正體會到真正的性空,才能夠了解到空的真義,不是我們平常理解的什麼沒有的這個空,不是的。所以說菩薩一定要在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同時他立即趕緊補充,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假設底下沒有這個下文,這就糟了,我們就乘空守寂,變成斷滅空,一切皆空嘛。接著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是證量,不是說說好聽的。這是菩薩在行深般若密多時才知道。你說有沒有,你可以說它真空,說真空,說它真空它有,所有的萬法都在裡頭,你說萬法在裡頭它不著一相。這個不是說說玩玩的,不是說說好聽的,菩薩真正證到的。是不是可以證到呢,古往今來多少人都證到了,所以多少修禪的人當他證到初步的時候,那是山河粉碎,大地平沉。為什麼?那時候色即是空,體會到主體客體同時融於空中了。那麼我們知道這一個五蘊皆空,五蘊先提到色,為什麼?因為色最堅實,東西有嘛,扭自己一下疼得很呢,怎麼能說空呢。最難弄的就是色空。楞嚴經里說生因識有,滅從色除。我們修行我們之所以有生死是因為我們意識先來。講唯識的時候,我們去後來先作主公,什麼叫去後來先,來先是頭一個入胎的時候是識入的。好比我們的中陰身在那漂泊都超不過四十九天,就是像我們這種不好也不壞的人,也不會生西方,也不會下地獄如間齒,最多經過七七四十九天,這時候我們漂漂蕩盪,無依無靠,覺得非常的不自在。那麼我們這個人,眾生皆以淫慾為生死根本,所以釋迦牟尼說得很清楚,怎麼有我,都是淫慾。這個漂漂蕩盪的中陰身受業力的吸引,就因為這個業力吸引,所以常常父母子女都是前輩子的緣,這時候因為業力吸引,很可能你的父母也是你前輩子的愛人。所以弗洛依德說男孩子有戀母情結,女孩子有戀父情結。所以這一進去,誰先進去,識先進去,所以來先,生因識有,當我們都走了的時候,什麼感覺都沒有了,它最後走,所以去後來先作我們這個人的主公。我們知道既然生是先從識來的,因為有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根發展了,這些都來了。真正的修行,就跟穿衣服一樣的,穿衣服先穿最裡面的衣服,我們脫衣服先脫最外頭的這件。我們最要緊的我們之所以輪迴問題是六根為咎,都是六根的毛病,所有的修行都是從六根進去,無論六根對六塵對六識也好,都是六根惹的麻煩,所以二十五圓通完全從這裡走,都是眼耳鼻身意惹的禍。還要怎麼樣呢,把這個修完以後,頭一個解開的是色,所以色蘊比什麼都要緊,你這個到五十種陰魔境界的時候你也是一層一層的。所以頭一個修行要脫掉外衣,從耳根了眼根了,從六根中的一門深入,鼻子聞了香味,舌頭嘗了什麼東西,身體怎麼樣,都是由六根接觸六塵,由這個發現這個是解脫之道。這個解脫了,第二個我們的身跟外頭的色,再脫第二件毛衣,所以說生因識有,滅呢從色除,要真正從物質除掉。所以色是最堅實的,最難除的,而是必須最先要除它。我們證量證到頭一個是色,從物質方面破,所以真正悟道的破初關的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為什麼呢?就是色這個東西先粉碎了。這樣子的話呢,我們把這一個虛空粉碎,大地平沉了,我們真正見到空性了,知道眼前這些東西全是空的。為什麼空?因為它有空性,這樣一來於是色空都泯了,到這時候都沒有了,空色都沒有了,不是說什麼看不見了就得了道了,而是見到這個空性。這個是說空生大覺中,猶如一漚發。我們所說的虛空、地水火風空這個五大,大就是遍滿一切沒有一個地方沒有它,不是虛空的空。這個空我們說沒有東西阻礙的這個空在佛法里來說,生於佛法所謂大覺大悟中間,像什麼呢?我們認為了不得的空實在就像大海中的一個水泡一樣的,你說怎麼能夠跟佛說的法界比呢,所以我們把虛空跟真正的空性弄清楚了才能知道佛法。這個色法也好、我們這個虛空也好,都是妄見。我們這些凡夫所看到的是頑空,就是我們認為它什麼都沒有,起個名字叫頑空。看見頑空看見色,有東西的地方有東西擋著,看到沒有東西的地方全都是頑空,這兩樣都是妄見。那麼二乘了知空性,執著於一個空,這個世界我不來了。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我的業力已經沒有了,我現在歸入涅槃,不受後有了。結果二乘就是乘在空中間以為這個寂靜是究竟,不再前進了。所以二乘執空不放手,這樣凡夫只見色不見空性,二乘聲聞緣覺見了空性而逃避色,這不得了,都是染污讓我墮落的,這一切都不要,我都排拒。這兩種我們凡夫也好,小乘也好,都不知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要看清楚了明白了以後才知道什麼叫色不異空。因為緣起而知道性空,這叫色不異空,我們知道這一切東西都是緣起實際都是空性,我們比二乘好一點,知道雖然是緣起性空,可是性空又緣起。性空緣起是空不異色,所以了解了性空緣起,緣起性空可以了解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我們知道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一名為假名,一名中道義。這是佛法很要緊的,也是中論里很要緊的一句話。就是所有因緣所生的法我知道都是空,好比說這個花在它沒開以前花在哪裡。花是在空中,還是在莖里,還是在根里,誰能夠說出來?花就是開了。所以日本一個禪師悟道以後就一句詩,看到這朵花開了,就這麼一句。為什麼?因為他看到花開知道這個花諸法因緣生,這個因緣所生的法,我們執著,想這個花不要謝,就像執著自己不要老,不要死,就怕它變。在佛法里我就知道它是因緣生的,所以它就是空。同時叫它花或擴音機或杯子,只是給它個名字而已。我們知道這是假名,但是我們知道它有空性,我們知道它有空性而不廢假名,這叫中道,這是大乘。我們不是說既是空,一切不要,這是消極的,但是我們不廢假名。這樣既不佔空,也不佔有,中道。這個是悟道的人把他的證量不得已用文字描寫出來。悟道的人他不必,我們是析色入空,他是即色即空,即空即色。在這時候呢就是說他知道萬法雖然是因緣聚合,沒有實性,可是還是具有它的相,具有它的用。這個萬法都是實相,這個實相你不知道怎麼見到它,這個實相惟一可以表明它是實相的是因為它無相稱為實相,但是這個無相無不相,雖然是因緣合和,但是因緣合和必須把這個相出來,同時還得有個用。花放出所有的能,從前也不能想它是植物啊,我們把它剪下來,它疼的,你對它好,它開得茂盛。當它開的時候,無明緣行啊,它有生命,它的能,它有光的,現在的照相可以照出它的光來。知道了這樣以後,雖然因緣聚合,但是它是緣起性空,知道它是緣起性空,這就叫自性空。這個自性空,我們知道性空緣起,所以我們管它假名有。我們知道有個假名字,可是我們知道色即是空,色即是空是自性空,空即是色是中道義。所以佛法的名詞翻來翻去沒有一個不可以湊上的,釋迦牟尼從最初說法到最後說法說的全都是一例的。四諦十二因緣是小乘的,他說的大乘也是因緣,我們既不著空,也不著有,這是中諦,這就叫中道諦。這個是天台的自性空,假名有,中道義。這樣的話讓我們想起來金剛經里很讓人迷惑的,佛說般若波羅密是假名有,即非般若波羅密是自性空,是名般若波羅密是中道義,這就明白了吧?金剛經里都是這些,實際就是這三樣事情。佛說般若波羅密,凡夫執了色,即非般若波羅密,小乘執了一個空,然後是名般若波羅密,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知道這個色空從事上分析,細到最小最小的話,我們知道這一個最小最小的,小到所謂質子中子電子已經見不到它,恐怕將來還可以分析到更小,釋迦牟尼說這個臨虛塵。我們都學過數學,多少個零相加可以得到一呢?不可能的。這就是佛法,多少零加起來能不能變成一,不能的。所以說色即是空啊。所以只有真正修行好修行的,當這個修行的,修行修行到了某個程度是即色即空,所以我們凡夫看到色相不知道色相的空性,二乘乘空而不能體會到空就是色,當我們真正修行到了即色即空的時候,這才真正見到真如的性。真如不是真哪,這一個真如,我們說它如同真似的,那麼這樣的話於是色空可以合在一起,色空合在一起以後你知道受想行識都是一樣的,那麼這個五蘊都是這樣的話,這才是真正的真空。所謂真空就是真而空,我們要見就是見這個實相,這個實相是真而空的,真如空雖然有真實的空性,可是在這個真如裡頭一物不存,找不著一樣東西,什麼都沒有。找不著一樣東西,可是它雖然空,可是它是真的,這好像有點矛盾。這個東西我們一方面可以從理上來說,所以說真如理地不離一塵,佛氏門中不舍一法。在理上說一塵不離,你說有任何東西都錯了,龐居士臨死的時候,大人物去了請他說法,他只是說「但願空其所有,切勿實諸所無」。空其所有,我們所有的都要空掉,這就是修行。不要把沒有的我們實起來,我們沒有錢拚命賺錢,名聲不高,拚命要名聲,因為實其所無,拚命的造業,拚命的弄貪嗔痴,連我們這點兒知識都要去掉,所以學佛不是在學問好,也不是在智慧高,也不是把所有的渣子都填進去,而是空其所有。所以能夠這樣子的話,雖然一物不存,可是所有的理都在裡面。所以在華嚴宗的杜順和尚說理事不二,理無礙,事無礙,理跟事無礙,到最後事事無礙。那真是修行到一定地步,色空完全一體,能所雙泯,主客不二,那麼能到這樣地步的話,萬事我們看得清清楚楚。就在空中萬事皆備,沒有一樣東西沒有。電燈,電話,留聲機,電視所有的一切發明誰發明的,人啊,為什麼發明這些,這些東西在哪兒,諸法因緣生。我們無明緣行行緣識,於是名色來了,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這些東西完全因為它空而後有有。我們記得法藏大師就是杜順和尚的徒孫了,那時候他給武則天講法,武則天不大能夠明白理跟事怎麼能夠不二呢,你說有跟空怎麼能和起來呢?法藏就說你看到金獅子沒有,這獅子是金子做的,這是金子的相。金碗也好,金條也好,金塊也好,都是金子做的,這些只是它的相,這些相我們給它一個價值,真正找金子的話在哪兒,金子就在相里。他這麼一說,武則天明白了所謂理事不二。假設把金子作理,用金子做成的獅子,條、塊都是相,一個有一空,一個相一個用的話,這樣就了解了佛所說的法。所以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還是說我不異你,你不異我,還是兩個,根本直指就是就是一個東西,沒有兩個。現在我就是它,它就是我,在這種情形之下才能了解空跟色這個合起來。這十六個字很難講,我盡我的力量把這個色跟空描寫了,諸位回去自己慢慢體會。尤其是說諸位真正用功的話早晚有一天見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當你真正證到這個的時候,你見到是諸法空相啊,天底下所有萬法、一切事物,我們凡夫把它執為實有,因為我們執為實有,因為諸法因緣生,所以它離不開生住異滅。它只要有為生的,它只要生了存在在那兒就慢慢變壞,最後沒有了。所以這些東西我們執為實有的東西,沒有一樣東西是常的,都是無常的。那麼這就像什麼呢?好比我們的生命,我們每一秒鐘每一剎那都在那兒老,我們以為我們在住,我們在老,從我們出生起就往老死走,因為我們是因緣生的。這又像瀑布一樣的,當我們看到瀑布的時候其實水珠已經下去了,所以釋迦牟尼拿瀑布來比喻生命。我們說這個生命,我就是我,事實上我已經不是昨天的我,甚或也不是上一秒鐘的我,所以這個東西我們把它執為實有,這太可笑了。我們又好像一個冰山似的,在大海里漂流,我們說啊,你看我這個冰山連大船都撞沉了,這個冰山多僵硬,但是冰山慢慢慢流到靠近赤道的時候化歸大海,我們活活活到那麼個地方的話,我們在哪裡呢。所以說所有的諸法都是妙真如性的幻化的,跟變戲法似的,化出來的形相。我們每個人有張不同的臉,每個人有不同的心性,可是事實上當我們都消滅、回歸的時候,我們都回歸於真如理性,都歸於這個。所以真正能看到這個的話才叫空相,當我們真正看到空相的話,頭一個平等性智出來,我執取消,怎麼我執取消,諸法空相,真正見到諸法空相,我執才能取消。這個諸法空相,觀自在菩薩在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那麼照見五蘊皆空,以後所見的就是諸法空相,諸法空相就是實相,這一個真如實相也就是我們所要求佛、求法,我們修行所要證得的東西,明心見性就是看到這個東西。也就是釋迦牟尼說我們人人具足個個圓成的佛性,都有,你也有,我也有,所有眾生都有,都有這個東西,那麼於是是諸法空相。這個空相也就是諸法實相,這個諸法實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告訴我們不生不滅是為我們凡夫說的。我們凡夫我活了七十歲了,我還可以再活。我記得我們有位老先生九十多歲,我給他拜壽,我說老伯祝你長命百歲,他說你只說我再活十年啊。我說對不住,對不住,你活二百歲。人呢,活到多大歲數不肯承認自己會死,你看得了cancer的人用盡了方法延長這條生命,我們覺得我們只要生了就永遠不滅。年輕的女孩子不會想到老是什麼樣子,真正老了以後拚命想怎麼駐顏讓我不老,生病也好,老的駝腰彎背的也好,還想我還不要死呢,我們怕滅。既然怕滅就要找到一個不生不滅永遠不變的東西,就是這個諸法空相,這個真如實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二乘這是染污的,怎麼能說尼姑思凡,這個太糟糕了,我得護法,我得要救救。這個正像有一個故事,師兄弟兩個出去走,一大灘水,這時候來了個很年輕漂亮的女孩子,從前的女人穿著長長的衣服,繡花鞋過不去。師兄把她抱起來就趟水過去就放下了。本來師兄弟很和氣,這時候師弟一路都不理他,好生氣。看到師兄完全不在乎,他很生氣。說師兄我對你剛才的行為實在是不贊成。師兄說我早把她放下了,你抱了這麼遠啊。所以說不垢不凈是指二乘說的,二乘總要離開,這個東西染污了我。然後不增不減,告訴菩薩修行的人。這個一共有五十二位菩薩,初地菩薩、二地、三地一直到十地,好像是加了一地就增加了一些東西,我必須要修行,但是事實上怎麼樣?不增不減,這個本性啊是周遍十方,豎通三際,過去現在未來都是它,沒有一個地方不是它。當我們輪迴沒減少過,當我們出了輪迴得了所謂得到涅槃沒有增加過,所以它是不增不減。當我們在輪迴中的時候,它不滅不垢不減,當我們出了輪迴的時候,它不生不凈不增。所以能夠了解這個的話,這就知道是故諸法空相,這十二個字,都是指本體而說的,都是指空相而說的。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我們凡夫整天打交待的就是色受想行識,然後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我們從醒了以後就整天在這兒滾,不但醒著的時候滾,連作夢裡頭還是這些東西,從小一直到死到臨終的時候都離不開六根六塵六識。這是說我們凡夫,告訴我們是諸法空相,空相里這些全都沒有,在這個本體里這些東西都沒有,這些東西都是我們凡夫幻化所見的幻相。那麼不但六根六塵沒有,甚至於抽象的六識都沒有,所以六根六塵六識這十八界全都沒有,都是空相。那麼都沒有了,然後再說緣覺。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一直緣到老死。他說也無無明,無老死,也沒有老死,更沒有老死盡,也沒有無明盡。啊,我現在修得很好,已經無明盡了,我已經老死盡了,沒有啊。他說你們緣覺乘不要以為有這些東西。然後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聲聞乘呢,釋迦牟尼得道頭一個轉為五大臣轉四諦。
推薦閱讀:

張氏意拳功法精要 張廣玉先生口授 戴軍整理
唐仲容先生:唯識三十頌講記(五)
飛星,如何定向與立極──無意先生
時尚先生

TAG:心經 | 先生 | 葉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