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襲日本本土:甲午戰爭前未被採納的軍事計劃【中國 歷史 人物】

奇襲日本本土:甲午戰爭前未被採納的軍事計劃

「隔牆兩制台,對岸兩提台」

新寧縣位於湖南西南部,與廣西搭界,隸屬於邵陽,南邊是風景秀美的崀山,東面是高聳入雲的金子嶺,而清澈見底的夫夷江水在縣城金石鎮連畫了幾彎漂亮的弧線,如同一條透明的絲帶,挾帶著兩岸的青磚瓦舍、桃紅柳綠、千門萬戶咿呀的讀書聲,輕輕從縣城滑過。

俗話說人傑地靈、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新寧人有個很自豪的說法:「隔牆兩制台,對岸兩提台。」兩制台指的是清朝時的直隸總督劉長佑、兩江總督劉坤一;兩提台指的是安徽巡撫江忠源、浙江提督劉光才。所謂「隔牆」,蓋因武慎公劉長佑府宅餘慶堂與忠誠公劉坤一府宅光厚堂在新寧縣城僅一牆之隔,所謂「對岸」,則因為湘軍將領江忠源、劉光才府宅分別就在夫夷江的兩岸。四人皆為晚清「中興名將」,當時一個小小的縣城一下子竟冒出多名將帥之才,楚勇橫空出世,湘軍縱橫馳騁了大半個中國,石破天驚,世所艷稱,彷彿新寧的千年靈氣,鍾於一時了:

劉長佑(1818--1887)字子默,號蔭渠、印渠。湖南新寧縣金石鎮人。字子默,號蔭渠(也作印渠)。道光二十九年(1849)考取拔貢。>>[2]咸豐二年(1852)隨江忠源楚勇進攻廣西太平軍。次年又隨江忠源鎮壓瀏陽征義堂周國虞等會眾起事。

此後,江忠源領軍出境,在湖北、江西、安徽等省與太平軍作戰,劉長佑多次赴援。江忠源敗死廬州後,他奉湖南巡撫駱秉章命,率蕭啟江等軍五千人入江西,攻佔袁州(今宜春)。旋在袁州太平墟之戰中,遭到太平軍沉重打擊,全軍潰敗,賴江忠義率練勇救援,才挽回頹勢。

咸豐九年,石達開統西征軍從江西進入湖南,攻克郴、桂,直逼永州。劉長佑和江忠義率軍來援,解永州圍。石達開軍圍攻寶慶,他又與李續宜分扼東西兩路堵擊。石達開於七月撤圍轉向南走東安,轉戰廣西,他領兵追逐,攻佔柳州。次年,任廣西巡撫。其時,廣西會黨千百為群,分股活動。因派蔣益澧攻陷潯州,撲滅兩廣天地會所建大成國政權。同治元年(1862年),升任兩廣總督,將所部楚軍交劉坤一接統,留防廣西。

隨後不多久,劉長佑調任直隸總督,與魯西北農民軍張錫珠、宋景詩等部作戰。同治六年(1867年),滄州鹽民起義,張六等率眾數千攻擾固安、霸州等地,逼近京畿。他以疏於防範,被撤職。同治十年復起用,歷任廣東、廣西巡撫,雲貴總督。光緒五年(1879年),越南邊境有亂黨造反,越南王求助清廷。清政府隨即令劉長佑出兵越南,替他平亂。劉長佑立即率提督馮子材從龍州出發,不到幾個月,便掃平亂黨。劉長佑在廣西巡撫和雲貴總督任上,曾多次向朝廷上疏獻防備法國侵略越南之策,又大力支援劉永福黑旗軍抗法。>>[4]光緒八年(1882年),劉長祐因病開缺回籍,光緒十三年(1887年),在湖南新寧老家病逝,終年七十歲,葬於新寧縣城東二十里木雞塘龍頭山。謚為"武慎",有《劉武慎公遺書》。

江、劉創建楚勇

劉長佑出身在一個富裕溫馨的家庭里。他的父親靠經營本地木材和土產發家,富甲一方,在新寧縣建了一座聞名遐邇的大宅院,名曰餘慶堂,大門的對聯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有福之人方能讀書」。

劉長佑為人謙和,有膽識,文武兼備。他在嶽麓書院學習了十一年,其間有九個除夕都是在齋舍里度過的。可以說,寶慶地方尚武的傳統與長沙嶽麓書院所倡導的湖湘文化中「學以致用」的精神結合在一起,成就了以後劉長佑謹慎而多謀略的儒將風範。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十月十日夜晚,長沙下河街碼頭漁火閃爍。32歲的拔貢劉長佑席帽青衫,和小他12歲的族叔劉坤一焦急地尋找著一艘官船。

也就在這一年,新寧、武岡等地先後發生了雷再浩、李輝、李沅發等人的農民暴動,李沅發很快攻佔了縣城,殺死縣官,隊伍發展到兩千人。也就在今天,十九歲的族叔劉坤一晝夜兼程趕到長沙轉告了父親逝世的噩耗和李沅發攻打新寧縣城的消息。劉長佑一方面由於父喪而悲痛至極,一方面對李沅發攻打新寧縣城而怒髮衝冠。二人在長沙下河街碼頭,這個今天賣「笸籮貨」(長沙方言,意為便宜貨、次品)的地方,找到了密友、時任浙江秀水縣知縣亦是回籍為父奔喪的江忠源,三位貨真價實的帥才就這樣歷史性地相遇了。

爾後,三人連夜棄船騎馬,趕回新寧,招募鄉勇兩千餘人。劉長佑先獻掘地道計攻取新寧縣城,後又出守株待兔之策在夫夷江對岸的金子嶺雞籠山將李沅發擒獲,此後,江忠源對劉長佑「事無大小必咨之」。

咸豐二年(1852年),席捲江南的太平軍在永安受挫,轉而攻桂林。這時,劉長佑已回鄉應聘在維新書院講學,在江忠源的力邀下重新出山,隨江忠源,出征平亂,近代一支最早出省作戰的湘軍——楚勇由此而誕生了。他們議定,楚勇以藍色為旗。

太平軍在桂林城下被楚勇大敗後,轉道全州,伐柯為筏,欲循湘江直下奪取長沙。江忠源用劉長佑之計,繞路敵前,扼守蓑衣渡,砍下許多木頭,在河中遍布暗樁,連營河西岸,約諸軍會師東岸,以截擊太平軍。果然,太平軍乘船筏順江而下,至蓑衣渡,其船筏紛紛被水中的木樁卡住,繼而楚勇放火燒其船筏,從兩岸夾攻,鏖戰兩晝夜,用火炮炸死了太平軍南王馮雲山,致使太平軍在蓑衣渡慘敗,楚勇由此而聲威大振。

咸豐二年八月,江忠源與劉長佑選五百精銳順湘江下援長沙,從湘江西岸的溁灣市(即今溁灣鎮)渡河,駐紮在城北。劉長佑因在長沙讀書多年,熟知長沙地形:城東南角地勢較高,可以俯瞰城中,便與江忠源商議,將營壘駐紮在天心閣下。緊接著,太平軍一千多人來爭奪,楚勇分兵拒敵,且戰且在天心閣下築壘,第二天,壘成。後來,太平軍圍攻長沙八十餘天,兩次攻破了南面城牆垛口,還是不能攻入長沙城,就是因為天心閣的犄角之力。就是在天心閣下,太平軍驍勇的西王蕭朝貴在激烈的戰鬥中中炮身亡,遭受到巨大的損失。

咸豐三年(1853年)初,江忠源進援湖北,在崇縣被太平軍包圍,劉長佑率軍馬不停蹄連趕四個日夜,將其解救,曾國藩聞訊後讚歎:「印渠救援之速如神鷹,度漠一擊千里,令人愛敬不已!」

甲午戰爭前十二前建議奇襲日本

同治十年七月,遭貶責的劉長佑受命於危難之中,從廣東巡撫調任廣西,後又升任雲貴總督,長期鎮守中國西南地區,當時廣西及越南的情況很複雜:作為中國藩屬國的越南積弱不振,法國人侵略越南,並意圖將魔爪伸向中國內地。劉長佑要面臨的是國際關係、民族、防務等多方面的問題。

劉永福原為廣西天地會領袖,同治四年(1865年)起義失敗後,率三百人出鎮南關(今友誼關),在中越邊境保勝一帶,開闢山林,聚眾耕牧,號「黑旗軍」。 「黑旗軍」本來是清政府追剿和鎮壓的對象,而劉長佑卻深謀遠慮,審時度勢,從國家利益和民族大義出發,力主安撫、聯合劉永福的黑旗軍,遏止法國人在越南的勢力,以拒敵於國門之外。

光緒八年三月,福建巡撫岑毓英上奏,籲請朝廷暗資劉永福軍餉器械,使之固守以抗法。慈禧閱奏後覺得應聽聽身處一線的地方大吏意見,

正在這時,五月間,雲貴總督劉長佑上奏說:法國決不會放棄亡越圖我之心,現在法人日日增兵,其主要障礙在黑旗軍。法人已懸賞萬金求購劉永福首級,又懸賞十萬金要法軍攻取保勝,滅黑旗軍老巢。劉永福曾屢次請求越南國王與法軍決戰,且曾親赴諒山,與廣西提督黃桂蘭面商,感激奮發,表示同仇敵愾,並願意分兵赴北寧助守;保勝有該部駐防,法軍決不會得逞,只是因兵力不足,亟望得到天朝援助。

至於法越現狀,劉長佑說,目前法軍以兵艦東下越南海陽,分駛廣南、西貢。若山西有失,則法軍西入三江口,不僅保勝無屏障可依,而且雲南自紅河以下都需步步設防。他認為,「非滇粵并力以圖,不足以救越南之殘局;非水陸並進,不足以阻法人之貪謀。」

朝廷便於五月間命雲貴總督劉長佑入京陛見,以岑毓英署理雲貴總督。劉長佑抵京後,進一步向慈禧力陳援助劉永福的重要性。

慈禧聽了劉長佑稟報後,消除了對利用黑旗軍援越抗法的疑慮,決定讓劉長佑「密為布置」。於是,當年七月間,道員沈壽榕統滇軍出馬白關,進抵越南宣光省安平府紮營;雲南布政使唐炯由馬白關赴保勝,察看地形,布置關外各軍。八月,曾國荃命水師提督吳全美率兵船八艘巡防北海。八月十一日,慈禧頒發上諭,命劉長佑、岑毓英等飭令唐炯審度機宜、妥善辦理,所有在防各將領一體聽候唐烔調遣,與廣西派出各軍互為應援,並設法籠絡劉永福軍,預杜外人窺伺。劉長佑促成了清廷暗助劉永福的策略。

其後,劉永福領導的黑旗軍在河內、紙橋、臨洮連續大敗法軍,沉重打擊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氣焰。

起初,法國人安參將想要「遊歷」廣西,並由總署函告,劉長佑恐其窺探我防務,以「山河險阻,游匪尚多」等「安全原因」回書婉言拒絕。後來,法國人在越南被劉永福黑旗軍重創後,又「友好」地提出與越南「會剿各匪」的建議,劉長佑識破了法國人的陰謀,他上疏說:「其意惟在撤粵西之兵,報河內之役,且欲越南自絕於中國,並使粵西失其外藩也。」他更加加大了對劉永褔諸將的軍備支援。

後劉長佑雖因老病回籍家居,仍心系越南邊事。聞中法戰爭中馮子材取得鎮南關大捷,甚為欣喜,後又聞諒山戰勝而訂和約,痛心疾首,耿耿於懷,竟咯血數升。

應該說,中國在越南取得抗法戰爭的勝利,與當年劉長佑的苦心經營是密不可分的。

晚年的劉長佑在雲貴總督任上,還曾上書朝廷,提出先發制人、攻伐日本的建議,他認為日本狼子野心,奪占我琉球群島,國家若釋倭人滅琉球之罪不誅,則列強都會知道中國好安而惡戰,從而助長它們的侵略野心。

劉長佑分析,日本本來就違背了國際公法,一旦開戰,在國際道義上占不到便宜,且其侵略成性,遲早會吞併朝鮮,不若乘其羽翼未豐,先發制之。他認為,自同治以來,朝廷講究洋務,設立海防,習水師,修炮台,購鐵船,造槍炮,投入了大量的金錢,現在正是其用武之時,傾中國之全力誅一日本,是有把握的。

光緒七年(1882年,距中日甲午戰爭1894年差12年),他上疏提出具體計劃:「伏乞皇上先暴日本之罪,簡大臣宿將有威望者起東三省之兵,出松花江以臨庫頁島;別命一軍出朝鮮,以扼其西;而後選明習韜略、熟習水師之將,由寧波、定海率舟師趨長崎,以攻其南。或慮來擾海濱,則東南沿海久設練軍,亦自有防禦之具。硫球臣民喜復疆土,必將有助順之師。憑廟算之長,海外有截,天戈遠震,四夷戟兵,朝鮮、暹羅、緬甸諸國可免蠶食,不獨越南也。」

可惜當時朝廷沒有採納他的建議,不然十二年後的甲午戰爭的結局就會發生改變,甚至後來日本侵華戰爭是何變數亦未可知了..本文摘自《畫說湘軍》一書,內容有刪減。《畫說湘軍》,中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作者陳樹,湘軍之後
推薦閱讀:

為什麼日本遊戲 CG 業這麼發達,但沒見他們的電影特效多牛?
日本侵入中國時期,在各地實行的策略是否有區別,有何區別,為何有此種區別?
這一小塊大阪,完全符合我工科狗的人設
二戰中日本製造的飛機數和實際戰場上出現的數目為什麼相差如此之大?

TAG:日本 | 中國 | 歷史 | 軍事 | 戰爭 | 人物 | 甲午戰爭 | 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