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蛙遊戲,在日本沒火起來,卻讓中國人沉迷?背後竟藏著大危機

刷爆中國朋友圈的日本養娃遊戲,在本土卻鮮為人知,其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朗博

探究東西文化,洞察差異化的世界

·01·

最近,「旅遊青蛙」火爆整個朋友圈。

在AppStore的全球總下載量已達1000萬次,位列手游第1。

然而,讓人不解的是這款日本人開發的遊戲,在日本國內並不出名,中國玩家佔了95%,而日本玩家僅佔2%。

下面這段來自日本街頭的採訪視頻表明,在日本這款遊戲很多人並不知道。

接受採訪的日本人,居然沒有一個知道的。

為什麼這款遊戲在日本不流行?

其背後的原因多少會讓人震驚!

這就是日本現代青年的「動物化」。

·02·

人怎麼會「動物化」呢?

日本女作家村田沙耶香寫了《便利店人生》,她根據自己在便利店裡的親身經歷,揭示了日本年輕人的「動物化」人生。

此書因為深刻揭示了日本年輕人當下的生存狀態,還榮膺了文學大獎:2016年日本芥川獎。

無處不在的便利店是當前日本人消費最主要的方式和渠道。便利店什麼都有,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一切需求,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便利店又毫無個性,按部就班:這便是整個日本社會的濃縮版。

小說中主人公古倉惠子困居於便利店之中。

她在便利店待了18年,工作吃住全在店裡,每天重複機械簡單的動作,說著一樣的話,給周圍熟悉的顧客出售商品,幾乎不和外界打交道。

她不想找別的工作,也不想結婚生子,就像動物一樣,滿足自己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就可以了。因此,她把食物當成「飼料」,把與男朋友(也在便利店)的親熱稱作「交尾」。

書中的惠子自述:「兼職以來,我每天喝著便利店的礦泉水,吃著便利店的食物,身體所攝取的東西幾乎全部都是靠便利店填補的。」

她對自己的男朋友說:「對於作為人的我來說,或許有你在確實比較方便,我的家人和朋友也會放心和同意,但對於作為便利店店員這種動物的我來說,你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其實,古倉惠子只是當代日本眾多未婚青年的一個縮影。

日本後現代理論家東浩紀在《動物化的後現代:從御宅族看日本社會》一書中,將這樣的情況稱之為「動物化的後現代」。

東浩紀借用了亞歷山大·科耶夫理論,人類與動物的不同在於慾望的差異。動物生存的目的在於滿足自己單純的渴望;而人類的慾望是不會停留在這個層面的,除了本能的慾望以外,還希望建立一種親情友情為核心的社會關係,還會追求自己社會的價值。

人們自我封閉的狀態僅僅滿足維持自己生存最基本的渴望,而不願去跟其他人、社會有過多的聯繫,這就是後現代動物化。

用最通俗的話來解釋,就是宅!不願結婚生子,不願意融入社會。

·03·

日本青年的「動物化」傾向已經成為日本社會很普遍的現象。

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數據,2016年結婚的人數已經是二戰後最低,僅有62萬對。新生兒僅有97萬,而死亡人數卻是戰後最高,達130萬。

日本厚生勞動省的人口問題研究所調查結果表明,日本有1/4男性的男性到50歲沒有結婚。

日本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青年男女想主動婚戀的人數比例已經不足1/3。

為什麼日本年輕人不想結婚呢?

東浩紀在《動物化的後現代:從御宅族看日本社會》是這樣說的:「規範化、媒體化且流通管理十分完備的當下的消費社會,正不斷朝著使消費者的需求無須他者的介入就可以瞬間而又機械地得到滿足的方向改善。從前只有通過人際交往才能得到的對象,比如每天的食物以及性伴侶,如今藉助快餐和性產業,無須任何麻煩的人際關係,就能極其簡便地獲得。在這一點上,可以說這數十年間我們的社會確實在不斷地邁向動物化。」

當然,還有一個更深刻的社會原因,就是窮!

日本年輕人不買房,不結婚,不生子,其實就是買不起房,結不起婚,生不起孩子。

·04·

從1991年,日本經濟持續低迷,年輕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薪水不高,面對買房、結婚和生子有巨大的壓力。

房價堅挺,巨額的房貸壓著年輕人喘不過氣,很多人都不願承這樣的大風險。與其婚後成為掙錢的機器,不如享受單身自由自在的輕鬆生活。

再者,職場壓力過大,工作時間過長,即便生了孩子,也沒有精力照顧。日本男性婚後照顧孩子的時間每天只有一小時。

還有,日本社會階層固化嚴重,政權是由一些固定的財閥和家族把控著。例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家族出現過四任首相;大企業的高管全來自日本幾所著名的大學,當然能上日本最好大學的年輕人,往往也是經濟基礎好,注重教育的家庭。所以,在日本,大企業員工的孩子還是進入大企業,政府官員的子弟還是成為官員。所以,對於普通青年來講,上升渠道已經基本關閉了,對前途失去了信心和希望。

日本暢銷書《下流社會》深刻揭示了當然日本年輕一代的生活狀態和心理。

現在的年輕人,一畢業就面臨就業的困境,即便找到了工作,薪水也不高。而且經常加班,非常壓抑。所以,很多年輕人心甘情願地步入到「下流社會」的行列。他們不認同父母對自己的價值觀點,不會為了過上中產階級的生活,而犧牲自己的青春和個性。為家庭和公司而努力奮鬥,是可笑落伍的思想。

他們沒有工作熱情,人際溝通能力、生活能力也不高,也沒有過多的消費慾望,寧願過著在便利店裡看廉價漫畫的閑散生活。

此書的作者三浦展這樣描述:「下流男」熱衷於個人電腦、手機和掌上遊戲機;而「下流女」喜歡唱唱跳跳。

他們並不想融入社會,對「宅」有自己的看法:「我會把電視打開,讓它對著我的床,如果沒有人打來電話,我一天都不必說一句話,這意味著我消失了嗎?如果沒有你,我是更自我還是更失去自我?」

日本著名管理學家大前研一在他的《低慾望社會——胸無大志的時代》一書中感嘆道:「日本年輕人沒有慾望、沒有夢想、沒有幹勁,日本已陷入低慾望社會!」

·05·

在日本「低慾望社會」中,年輕人對買房、買車幾乎沒有興趣,對上流社會的消費嗤之以鼻,盛行「宅文化」,生活方式簡單、隨心所欲,害怕麻煩,不想太多,沒有慾望,及時行樂。

甚至結婚生子對於他們來說,也是多餘的。日本已經進入到了人口負增長的時代。

所以,旅遊青蛙這款遊戲在中國非常的火,人們從中體會到撫育孩子的感受,而對日本年輕人來說,和他們又有什麼關係?

日本年輕人對社會及家庭的冷漠,帶來各種社會問題:

日本社會已經進入到了負增長的時代,消費市場疲弱,經濟萎靡不振;勞動力不足,嚴重阻礙了經濟的發展;人口老齡化成為巨大的社會問題;很多地方已經開始荒蕪,甚至出現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假人村。

日本四國島的山谷的「假人村」,350具假人在這裡悠然「生活」

如果長期以往下去,日本的前景非常不妙,甚至將更加糟糕。

但是,我們對自己也不要過於樂觀,2017年我國有兩個數據值得警惕: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43‰。相比2016年,兩項數據均有小幅下降,出生數量要低於國家衛計委當初的預測。

2017年人口普查圖

江蘇省民政廳發布2017年全省婚姻大數據,其中江蘇人平均初婚年齡為34.2歲,其中女性34.3歲,男性34.1歲。而2012年,江蘇人平均初婚年齡為29.6歲,2015年為32.4歲。

江蘇新聞截圖

從兩組數據和社會現實來看,不能否認,日本年輕人的「後現代的動物化」趨向,在我國並不是沒有苗頭的。

這也值得中國引以為戒。

【世界華人周刊(wcweekly)版權所有 華哥編輯】

  • 推薦閱讀:

    對付沉迷遊戲男票最好的方式
    女性「性癮」更痛苦:心理的掙扎與罪惡
    「男人上下三個攻勢,讓女人沉迷不已」
    《沉迷於世界上的每首情歌裏
    宋理宗沉迷女色召妓入宮 宋理宗趙昀是怎麼死的

    TAG:日本 | 中國 | 遊戲 | 中國人 | 危機 | 沉迷 | 背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