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歌舞《羌魂》在京亮相 展原生態羌族風情
大型羌族原生態歌舞《羌魂》7日晚在此間民族文化宮大劇院上演,參加「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演」活動。當演出結尾覆蓋觀眾席的羌紅在劇場傳遞,將整場演出帶向真正的高潮。
《羌魂》是以「羌人、羌風、羌韻」為主題,以羌族古老的民俗風情、歷史文化為背景,以羌族民間習俗歌舞為表現載體,從羌區精心挑選了近120名羌族演員組成演出陣容,他們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6歲,最大的已過70歲,全都是最普通的羌寨民眾,獨特的演出陣容使得節目得以在激情中還原羌族文化的本來面目,再現羌族歷史的古老足跡。
演出分「序、祭、耕、韻、魂」5個章節,集中展現悠長幽怨的羌笛、神秘的索橋與碉堡、濃重華美的羌綉、雄勁豪壯的羊皮鼓舞,中國少數民族音樂中最古老的多聲部音樂「羌族古聲部民歌」,包括了3項國家級、1項省級非物質遺產在內的眾多羌文化藝術瑰寶,並集中展示了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羌年。
導演汪斌介紹,該劇在創作之初即採用了「專業演員+普通百姓」的演出陣容,劇中《姜德里學》等羌族山歌的演唱都由普通百姓完成。
「5·12」汶川特大地震使羌族文化遭受前所未有的損毀,精神家園受到重創。2008年11月成立了由文化部授牌的「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作為全國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核心地的茂縣,傾力打造了羌族原生態歌舞《羌魂》,以歌舞方式展示了羌族的精神世界和風采,充分體現了羌族人民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個性特色和民俗元素,表達了人們在傳承、保護、弘揚羌民族優秀文化過程中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據悉,《羌魂》隨後將展開全國巡演活動,將來新羌城建成後,《羌魂》將駐場演出,成為羌族第一部旅遊劇。
推薦閱讀:
※為何羌族人口如此之少?
※如何做好一個暑期社會實踐主題調研?
※先零羌,燒當羌的名聲怎麼這麼小?
※羌族的服飾和紋飾探析
※白石牧羊—羌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