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從《靈樞》原文論證衛出於上焦【轉】

《靈樞·營衛生會第十八》云:

「 黃帝曰:願聞營衛之所行,皆何道從來?岐伯答曰:營出於中焦,衛出於下焦。

黃帝曰:願聞三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下足陽明,常與營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也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復大會於手太陰矣(營存營陰---陰精、營陽--陽精;宗為太陰,潮百脈催動營氣運行)。

黃帝曰:人有熱飲食下胃,其氣未定,汗則出,或出於面,或出於背,或出於身半,其不循衛氣之道而出,何也?岐伯曰:此外傷於風,內開腠理,毛蒸理泄,衛氣走之,……見開而出,故不得從其道,故命曰漏泄。

黃帝曰:願聞中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

「衛出於下焦」一句,皇甫謐《甲乙經·營衛三焦》文字相同。楊上善《黃帝內經太素·營衛氣》作「衛出於上焦」,《中藏經》、《外台秘要》、《備急千金要方》均作「衛氣出於上焦」。「上」與「下」的不同引起了多少年來的爭議。

1. 「衛出於下焦」論

以明代馬蒔、張介賓為代表。馬蒔《靈樞注證發微》云:「下焦之氣,渣滓則別入於迴腸而在後以出之,水液注滲於膀胱,而在前以出之。……其精微之氣由上中二焦以降於此,而成下焦,若水液則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此下焦之氣而滲入膀胱焉。但此下焦之氣陰中有陽者,升於中上二焦以生陽氣,乃謂之衛氣也,故命之曰衛氣出於下焦。」張介賓《類經·胃氣運行之次》云:「衛氣之次,晝在陽分,然又兼足少陰經,方為一周。考之《邪客》篇亦曰:衛氣者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嘗從足少陰之分,間行於五臟六腑。然則晝夜皆不離於腎經者何也?蓋人之所本,惟精與氣。氣為陽也,陽必生於陰;精為陰也,陰必生於陽。故營本屬陰,必從肺而下行;衛本屬陽,必從腎而上行。此皆衛出下焦之意。」近年來,也有人提出衛氣屬陽,腎氣為一身陽氣之根以及臨床上採用補腎固衛治法可以治療衛氣不足證等,論證「衛出於下焦」。

2.「衛出於上焦」論

近年有研究者論證「衛出於上焦」。主要觀點有三:一,《內經》中,《靈樞·五味》、《靈樞·癰疽》、《靈樞·平人絕谷》、《素問·調經論》等篇均有關於衛氣的論述,大意與本篇相同而明言出於上焦者居多。如《素問·調經論》「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此處所謂「氣」乃指太陰相關之宗氣和營氣,陽受於陰,方能溫煦,孤陰不生,獨陽不長故),《靈樞·癰疽》「上焦出氣,以溫分肉而養骨節、通腠理」等。二,如果說因為衛氣循行從足太陽經、足少陰經開始而出於下焦,那麼從手太陰經開始循行的營氣當出自上焦。三,古代篆文「上」、「下」二字均為兩橫劃,僅有上下長短的不同,易因形近而抄寫致誤。此外,也有用臨床上「衛氣被郁」、「表虛衛氣不固」病症表現與「疏通上焦」「補肺助衛」治法療效來說理的。

我們贊同上述「衛出於上焦」的三點理由,用本書前後文做本校、用同一理論論證同一問題、用文字音形關係勘誤都是文獻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比較可靠的。

3.從原文字句辨析

《內經》是早期醫學理論的總結,其理論觀點與後世發展了的理論觀點、其臨床觀察結果與後世臨床觀察結果,很多地方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再者,《內經》是西漢以前醫學理論的集成之作,其中的說法、觀點和理論,不完善、不成熟、各篇之間不統一之處不乏其例,如藏象理論、經脈理論等等。僅就衛氣的運行而言,就有與營氣俱行(營行脈中、衛行脈外)於十二經、晝行於陽夜行於陰各二十五度、散行於腠理、骨節、分肉、肓膜等三種不同而且難以合攏的形式。因而用後世的理論與臨床認識來注釋經文,或用此種觀點解釋彼種觀點,有時不免有南轅北轍之感。明代大醫家張介賓對《內經》的注釋,偶有牽強附會之處,常常與此有關。上引的用經脈循行導出「衛出於下焦」就難於自圓其說。而「上焦」「下焦」兩種絕然不同的說法,都可以拿出現代臨床表現和治法說理,足以說明疾病表現的多樣性和中醫治法的豐富性,也說明以理校作為文獻特別是漢以前文獻研究的方法是有缺欠的。

對於古文獻的校勘與注釋,應主要從原文的字、詞、句、篇著手,運用文獻學的方法加以研究。這方面前哲為我們作出了榜樣,取得了豐富的成果,足堪師法。現就《靈樞·營衛生會第十八》原文對衛氣所出做一分析。

黃帝所謂「願聞三焦之所出」,是問三焦所出的是什麼,與「營衛之所行,皆何道從來」是同一意思,不是問什麼是上焦、什麼是中焦、什麼是下焦。岐伯所答的「上焦出於胃上口」的「上焦」,是「上焦所出者」的簡略行文,這種簡約的寫法在古文中是常見的。上焦所出者是什麼呢?所述內容一目了然,是衛氣。如果所論是上焦,就不會「上至舌,下足陽明,常與營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也二十五度」。

岐伯闡述了「上焦出於胃上口」的正常生理運行之後,緊接著談了一種病理狀態,並明言「其不循衛氣之道而出,何也」、「衛氣走之,固不得循其道」。因此,上焦所出者是衛氣就更明確了。

上引的原文之後,與上焦所出相對,談中焦之所出、下焦之所出。也分別談了中焦、下焦所出者的生理與相關病理。並明言中焦之所出「命曰營氣」。顯然,從段落對應角度看,上焦所出者亦當為衛氣。

經文所論下焦之所出者,文義明白易懂,主要指尿液,兼及糞屎。與衛氣絲毫無涉。

本段文字敘述詳細,層次分明,邏輯清楚,前後呼應,是一段完整的經文。「衛出於下焦」為「衛出於上焦」之誤,顯而易見,應該是沒有爭議的。

至於是因為篆文形近抄誤,還是因為原文污、損致誤,還是就是偶然筆誤,就難以定奪了。

《靈樞·五味》云:「谷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臟,別出兩行營衛之道。」(註:此處衛氣與內經平素論述一致,但衛氣的概念在後世可能根據臨床進一步擴充,並延續到體外,其合適定義當為太陽之氣,應離,並不僅僅局限於體內水谷所化)與本段是一致的。意為水谷之精微物質,從上中兩焦(胃上口以上為上焦,胃上口以下的「胃中」為中焦)出於胃,灌溉五臟,具體分為營氣、衛氣兩條途徑。即將出於上焦的衛氣與出於中焦的營氣合而統論了。但張介賓《類經·氣味類》云:「谷之精氣,先出於胃,即中焦也。而後至上下兩焦,以溉五臟。之,至也。」似乎沒有搞清楚經文中「兩焦」的含義,因而顯得牽強曲致。

(原載《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19~20頁)

「衛出下焦」之我見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 黃燦華 黎敬波「衛出下焦」首見於《靈樞·營衛生會》:「營出於中焦,衛出於下焦」。《太素》、《千金方》及《外台秘要》均作「衛出上焦」。張志聰在《靈樞集注·營衛生會篇》亦云:「下,當作上」。其注曰:「衛氣,陽明水谷之悍氣,從上焦而出,衛於表陽,故曰衛出上焦」。這種衛氣出上焦的觀點顯然是從衛氣的特性及其向外敷布部位方面來解釋的。然細推全文及聯繫上下句,不難發現「衛出下焦」實道出了衛氣的本源而非指衛氣的特性和功能。《靈樞·衛氣行》曰:「是故平旦陰盡,陽氣出於目,目張則氣上於頭,循項下足太陽,……其始入於陰,常從足少陰注於腎,腎注於心,心注於肺,肺注於肝,肝注於脾,脾復注於腎為周。」此說明了衛氣始於腎。《難經·八難》亦曰:「諸十二經脈者,皆繫於生氣之原。所謂生氣之原者,謂十二經之根本也,謂腎間動氣也。此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即所謂腎間動氣乃生氣之源。很顯然,衛氣亦源於腎。因此衛氣的源泉在足少陰腎,其根於腎命陽氣而出下焦。這也與《靈樞·邪客》所謂「地有泉脈,人有衛氣」之寓意相吻合。衛陽是腎陽經過氣化通過太陽經而行於體表的,可見「衛陽主外」,「衛出下焦」正反映了衛陽本質和外在表現的關係。這也見太陽與少陰關係至為密切,如附子湯證的腎陽虛而見衛陽不足的背惡寒和手足寒。衛氣雖然來至於腎,而起自於下焦,但它又必須借賴中焦的水谷不斷補充使其生化不息以及上焦的呼吸開發之氣的吐故納新以將有營養和防禦機能的氣輸布到體表。故《難經·三十難》曰:「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乃傳於五臟六腑,五臟六腑皆受於氣。其清者為榮,濁者為衛……」《決氣篇》有云:「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氣。」因此,衛氣出下焦,賴中焦而上焦輸布之。綜上《內經》「衛出下焦」的觀點反映了古人重視腎陽的一面,即所謂「樹之有根,地之有泉脈,人之有衛氣」。(摘自《中國中醫藥報》)經絡具有運行氣血,協調陰陽的作用,《靈樞?本臟》:「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經脈運行氣血的功能,《內經》已經明確分為營血與衛氣相對的兩大循行體系,並在性能、病理以及治療方面,也者有彼此各民的認識。關於營氣的運行,《靈樞?營氣》:「營氣之道,內谷為寶,谷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常營無已,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其運行與經脈流注次序是一致的,始於手太陰肺經,終於足厥陰肝經,環周不休。衛氣的運行與營氣不同,《靈樞?衛氣》:「故衛氣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晝日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二十五周,周於五臟」。明確指出,衛氣循行不同營氣那樣,不分晝夜陰陽交錯著循行,而是晝獨行於陽、夜獨行於陰的運行程序。從現代看,營血運行是指血液循環系統,而經絡顯然並不是指血液循環系統,如《內經》中稱「營氣運行」、「經脈流注」、「經氣」等並不兼有「血」字,二者早已區別對待,但二者似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經脈是統調了血液循環系統的功能。其實,營氣循行是指營養物質的代謝進程,並不是指血液循行,但又通過血液循環來實現。經脈主導營氣循行,是指經脈具有調控微循環灌流量,主持營養物質交換的功能,即營氣雖流行於血管中,經絡通過調控微循環來運行營血,如程序流注於肺時,則肺系的微循環開放。同理,衛氣是指免疫防衛系統,而免疫是與淋巴系統相連結,經脈調控淋巴循環系統的功能興許正是體現於衛氣循行,且淋巴循環與衛氣循行均沒有環周的特性。

營衛生會——《黃帝內經·靈樞》第十八篇

黃帝問於岐伯曰:人焉受氣?陰陽焉會?何氣為營?何氣為衛?營安從生?衛於焉會?老壯不同氣,陰陽異位,願聞其會。岐伯答曰: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與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度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故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故曰日中而陽隴,為重陽,夜半而陰隴為重陰,故太陰主內,太陽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為晝夜。夜半為陰隴,夜半後而為陽衰,平且陰盡而陽受氣矣。日中而陽隴,日西而陽衰,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夜半而大會,萬民皆卧,命曰合陰,平旦陰盡而陽受氣,如是無己,與天地同紀。黃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氣使然?少壯之人,不晝瞑者,何氣使然?岐伯答曰:壯者之氣血盛,其肌肉滑,氣道通,營衛之行不失其常,故晝精而夜瞑。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臟之氣相博,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瞑。黃帝曰:願聞營衛之所行,皆何道從來?岐伯答曰:營出中焦,衛出下焦。黃帝曰:願聞三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陰之分而行,還至陽明,上至舌,下足陽明,常與營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復大會於手太陰矣(註:此處描述當為「衛氣」之道,故後文描述不循衛氣之道的「病態」,這樣應該可以推斷:衛出上焦)。黃帝曰:人有熱,飲食下胃,其氣未定,汗則出,或出於面,或出於背,或出於身半,其不循衛氣之道而出,何也?岐伯曰:此外傷於風,內開腠理,毛蒸理泄,衛氣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氣慓悍滑疾,見開而出,故不得從其道,故命曰漏泄。黃帝曰:願聞中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命曰營氣。黃帝曰:夫血之與氣,異名同類。何謂也?岐伯答曰:營衛者,精氣也(註:腎藏精,則營氣應腎陰,衛氣應腎陽,分屬陰陽精,其氣乃宗氣坎元精,與氧關係密切,引申之衛氣當對應離元精,若衛氣對應光氣則衛出上焦也非常有道理,因為上焦近心,屬離發光也在情理之中,而太陽膀胱經則由於最長,最先能夠收攝電磁波譜中的紅外成分,直接對應太陽中的熱---太陽發光和熱。此外,上焦主表與衛氣主表的功能以及診脈按脈輕重也對應),血者,神氣也(註:心藏神,其氣亦為宗氣坎元精,與氧關係密切),故血之與氣,異名同類焉。故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故人生有兩死而無兩生。黃帝曰:願聞下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故水谷者,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黃帝曰:人飲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獨先下,何也?岐伯答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氣悍以清,故後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黃帝曰:善。余聞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此之謂也。

《黃帝內經》衛氣循行淺析

山東臨沂市中醫院 周東浩周明愛

  關於營衛循行,中醫經典醫籍《黃帝內經》曾經進行過多方面的探討,但有關的敘述卻散在各章節,迫切需要進一步的總結。尤其對於衛氣的循行,後世醫家更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衛氣的循行也就成了現代中醫理論研究的難點。因此筆者在此簡單總結一下《黃帝內經》關於衛氣在生理情況下循行的認識,以拋磚引玉。

  一、衛氣的升降循行———「衛出於上焦」,「行脈外」,「常與營俱行」  《靈樞·營衛生會》云:「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營出於中焦,衛出於上焦」;「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陰之分而行,還注手陽明,上至舌,下注足陽明,常與營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復會於手太陰矣」,認為衛氣出於上焦胃上口以後,上佈於肺,循經脈路線,行於脈外而與營氣俱行一周後仍歸於手太陰肺經,再開始新的循環。這是衛氣循十二經脈次序循行的主路線,衛氣主要籍此流注身體上下各處。與此可以互參的尚有《靈樞·脹論》「衛氣之在於身也,常然並脈循分肉,行有逆順,陰陽相隨」等記載。這中間的問題是「衛行脈外」是不是只行脈外呢?大多數醫家反對這種教條的認識。依據《靈樞·衛氣》所說「陰陽相隨,外內相貫」,顯然《內經》作者認為衛氣也可以貫於脈中,「衛行脈外」的說法只是強調衛氣以行脈外為主而已。

二、衛氣的出入循行———衛氣「出於目」,「晝行於陽,夜行於陰」  《靈樞·衛氣行》云:「願聞衛氣之行,出入之合,何如?」曰:「衛氣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晝日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二十五周,周於五臟……陰陽一日一夜,合於奇分十分身之二,與十分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時有早晏者,奇分不盡故也。」與《靈樞·營衛生會》重點講述了衛氣的升降不同,這段文字詳細介紹了衛氣循行的另一側面,即闡述了衛氣的「出入」,也就是衛氣的表裡循行,大致是早晨人剛睡醒的時候衛氣出於目內眥睛明穴,行於三陽,再從足心入行陰分,複合於目,晝行於陽二十五周許,夜則從足少陰腎經注於腎,按腎—心—肺—肝—脾—腎五行生剋的順序循環,行於陰二十五周有奇,如此周而復始。《靈樞·邪客》「衛氣……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常從足少陰之分間,行於五臟六腑」等經文可以與上文互參。  但是,關於文中衛氣循行的次序及其和天體星宿的運動(其實質即是時間)關係的理論卻一直受到後世醫家的質疑和非議,這不僅僅是因為這種聯繫的基礎不明確,更重要的是似乎經文中自己就有許多自相矛盾的地方。《靈樞·衛氣行》後一節經文云:「黃帝曰:衛氣之在於身也,上下往來不以期,候氣而刺之奈何?伯高曰:分有多少,日有長短,春秋冬夏,各有分理,然後常以平旦為紀,以夜盡為始。是故一日一夜,水下百刻,二十五刻者,半日之度也……終而復始,一日一夜,水下百刻而盡矣。」對這段經文,河北醫學院主編的《靈樞經校釋》提出疑問:一日一夜合二十八舍,也就是水下百刻的時間,若以「人氣行三陽及與陰分」四刻行一周,則每日夜只能行二十五周,這和前文「五十周」的說法相比,正好少了一半;況且,前一節經文言衛氣行於陽和行於陰各二十五周,這節經文卻是說衛氣行陽時間佔總時間的3/4,而行陰時間只佔總時間的1/4。因此認為「此段文字大有疑義,讀者宜詳之」,並引樓英注曰:「大與上節矛盾,蓋衍文也。」這代表了目前中醫界的主流認識,以至於使《靈樞·衛氣行》篇遭到了不公正的冷落,現在的中醫知道它的已經很少了。  其實,這個誤解的產生主要是對經文的文字沒有進行仔細的分析和鑒別的緣故。只要仔細地研讀《靈樞·衛氣行》經文,就會發現其中隱含的一些約定。如敘述衛氣「晝行於陽」時曰:「日行一舍,人氣行一周與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氣行三周於身與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氣行於身五周與十分身之四」,專門選擇了「日」和「身」等字眼;敘述衛氣「夜行於陰」時則曰:「夜行一舍,人氣行於陰藏一周與十分藏之八」,專門選擇了「夜」和「藏」這些字眼,而不再用「日」和「身」,並且隱含了兩者對比的意義。這一節經文最後一句曰:「陰陽一日一夜,合於奇分十分身之二,與十分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時有早晏者,奇分不盡故也。」更進一步提示了「身」與「藏」意義的顯著區別。通過不斷的重複,經文逐漸賦予了「日」、「夜」和「身」、「藏」這些字眼以特殊的意義,以後再言「身」時,即使不著重指明,就已經暗含指的是體表(陽)了,這就是解開經文矛盾的關鍵。  現在再看看後一節經文開始的點題句:「黃帝曰:衛氣之在於身也,上下往來不以期,候氣而刺之,奈何?」明確指出此節論述的是「衛氣之在於身也」,而不是在「藏」,也就是說,這一節講的是衛氣晝行於陽的情形,而並不包括夜行於陰的部分。針灸的穴位都分布於體表,衛氣在體表的運行規律和針灸的關係最密切,這一部分就必然成了《黃帝內經》所重點闡發的內容。在其後的分別論述中,經文從「水下一刻,人氣在太陽」始,至「從房至畢一十四舍,水下五十刻」收束頓住,然後總括一筆「日行一舍,水下三刻與七分刻之四」,其中明顯不涉及另五十刻,即「夜行於陰」的內容。再看下文「日行一舍,人氣行三陽及與陰分」句,雖然沒有點出,但是根據上一段經文的分析,也可以得出「日行一舍」中的「日」字已經隱含了單指白晝的意思的結論。對此清代醫家周學海在其著作《內經評文》中明確指出:「陰分陽分統稱晝行於陽,內行五臟乃為夜行於陰」,此誠見道之言也!可見,所謂「衛氣行陽時間佔總時間的3/4,而行陰時間只佔總時間的1/4」,只是說的衛氣「晝行於陽」或者說「在於身」的情形,和衛氣總的運行規律並不相悖。衛氣夜行於陰時,是不是「行陽時間佔總時間的1/4,而行陰時間佔總時間的3/4」呢,《內經》沒有明說,也不好妄加揣測。但是衛氣行於陽時依然有1/4行於陰分是明確的。因此,所謂「晝行於陽,夜行於陰」並不是絕對的。衛氣晝日時並不是僅僅運行於體表,而是主要運行於體表,但也兼行於陰分;夜晚則是主要流行於內臟,但也兼行於陽分,這才是《內經》之旨。至於3/4、1/4的比率,筆者認為大可不必拘泥,《內經》特言其大略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內經》論述衛氣的出入循行規律主要是用來解釋睡眠的機理,和後世所謂的氣機出入有所不同,但兩者又是有著深刻的內在聯繫的。另外,升降和出入是衛氣運行的相對統一的兩個側面,不可把它們截然對立,正如周學海《讀醫隨筆》所說:「分言之,為出入,為升降;合言之,總不外乎一氣而已矣」。

三、衛氣的散行———「其流溢之氣,內溉臟腑,外濡腠理」;「若霧露之溉」

  衛氣的升降出入是衛氣運行的主要方式,但真要讓衛氣到達身體的每一部分,行使其「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關節」及衛護的功能,還需要衛氣離經的散行。例如《素問·痹論》曰:「衛者,水谷之悍氣也,其氣剽悍滑利,不能入於脈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膏膜,散於胸腹」;《靈樞·邪客》云:「衛氣者,出其悍氣之剽疾,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靈樞·決氣》:「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靈樞·脈度論》曰:「氣之不得無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陰脈榮其臟,陽脈榮其腑,如環之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其流溢之氣,內溉臟腑,外濡腠理。」等等,都提示了衛氣的散行。當然,衛氣的散行是作為衛氣循行的補充而存在的。

  《素問·瘧論》和《靈樞·歲露》還介紹了衛氣的督脈循行:「衛氣之行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一日下至尾骶,二十二日入脊內,注於伏膂之脈,其氣上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用以解釋瘧病的病理機制。

  此外,李志道君在《中醫雜誌》1985年11期還提出了衛氣的應激運行的說法。如《靈樞·經脈》篇指出:「飲酒者,衛氣先行皮膚,先充絡脈,絡脈先盛」,《靈樞·營衛生會》云:「人有熱飲食下胃,其氣未定,汗則出……衛氣走之,因不得循其常道」,受激而走,不循常道,這是很有道理的,反映了衛氣循行的一些變化特點。

  《內經》中還有一些有關衛氣循行的論述,這兒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內經》對正常情況下衛氣循行的認識可以概括為兩大方面:升降和出入,此外再加上衛氣的散行作為衛氣循行的有效補充,就形成了一個關於衛氣循行的初步體系。雖然《內經》很多認識還很樸素,其中不乏牽強附會之處,但也蘊含著許多非常有用、非常深刻的道理,值得進一步研究和發展。

註:衛出上焦,應天,應離,應心,與心臟搏動有密切關係,也是符合道家學說的。營出中焦,元出下焦。
推薦閱讀:

《淮南子·詮言訓》原文:
千金難買的楊公風水名著——《天玉經》原文
李白《將進酒》 原文、翻譯、賞析(轉)
生年不滿百原文、翻譯及賞析
【著作連載】《草原文化史論》第七章(三)

TAG:論證 |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