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禪一談武(八段錦8)

人為什麼會打哈欠、伸懶腰?  日常生活中,我們為什麼會經常打哈欠、伸懶腰呢?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這是胃氣不降,三焦氣機不順的表現。如果長時間地伏案工作,臟腑不舒,心肺之氣不足,人就會開始疲勞。這時,人體就出現自救的動作--伸懶腰。  當我們伸懶腰,兩臂上舉的時候,胸腔就得到了擴張,心、肺、胃都能得到舒展,這時,氣血通暢,體內廢氣也更易於排出;同時,伸懶腰時的擴胸動作,可調節心肺的呼吸,從而讓人體的氣機充足,加快各個臟腑的運化,減輕疲勞。  兩手托天理三焦--疏通氣血,預防腫瘤  伸懶腰可以伸展胸腔,鍛煉五臟六腑。八段錦的"雙手托天理三焦"就是從伸懶腰這個動作的醫理而來。它可有效梳理人體的三焦,順暢全身的氣血。  "三焦"具體指的是什麼呢?人體的五臟六腑之間存在一個系掛,它就像一個立體的"網",懸掛、連接著心、脾、肝、大腸、小腸等臟器。這個系掛在中醫里被叫做"水道",也就是三焦。  三焦在人體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被稱為"孤府",它既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部分,但又不是具體地指哪兒。《黃帝內經》中將三焦叫做"決瀆之官,水道出焉",即交通樞紐的概念。  三焦一定要通暢,如果三焦不暢,人體內就會有瘀滯。瘀滯在西醫里被稱為腫瘤,或者叫做細胞的無序生長,也就我們現在常說的癌症。我們現在總是"談癌色變",而癌症與三焦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腫瘤早期多從三焦這個系統里出現,後又通過三焦這個渠道進行轉移。  三焦的調理非常重要。我們在平時生活中,要多做"雙手托天理三焦"這個動作,可有效預防腫瘤。  具體做法是:  首先,要"立地",即肩井對湧泉,百會對會。然後陰掌心向上,雙手交叉放在腹前,兩手與肚臍形成一個三角。  這個動作將氣機收在了下焦丹田。兩手合抱於腹前時,不要抱得太高,因為手在哪兒,氣就在哪兒。對於老年人來說,如果手抱得太高,氣往上沖,容易出現高血壓。  雙手合抱的同時,兩腿微屈,這就達到了"八虛"的效果:虛兩腋舒肝氣;虛兩肘舒心肺氣;虛兩髀舒脾氣;虛兩腘窩舒腎氣。  然後兩掌慢慢舉到胸前,再往內旋轉向上托起,掌心向上,即是一個"頂天"的動作。  此時注意幾點:  1)當兩掌向上托起並上舉時,最關鍵的一點是掌根一定要上撐,這樣才能打開手臂上的陰經,也才能抻拉整個後背。  2)手臂上舉時,注意要用兩臂夾緊耳朵,因為三焦也是走耳部的。年紀大的人手臂上舉時可慢一些,根據自己身體的情況調整上舉的高度。  3)兩掌向上托起並上舉,舉到最高點的時候,要稍微定住,屏息一會兒。屏息就可讓我們的氣機在五臟六腑之中鼓盪一圈,即"內按摩",用氣機按摩我們的五臟六腑。  4)兩臂上舉並屏息,除了按摩內臟,也鍛煉了人體的膈肌。經常鍛煉膈肌,可延緩衰老。人體衰老的一個明顯的表現,就是越來越容易氣喘。比如,稍微走一下樓梯就累得氣喘吁吁的,這其實是膈肌無力的表現,不能"氣沉丹田"。要想讓氣沉到丹田,膈肌的力量必須大,全身的氣機必須足,這都需要健康而有活力的身體。  5)雙臂上舉時也有一個夾脊的動作,對活動背後的膏肓穴很有好處,可舒緩背部的疲勞感。  最後,兩腿微屈,兩臂分別在身體兩側緩緩下落,然後兩掌捧於腹前,目視前方。此時,身體的重心要緩緩下降,氣往下走,全身都放鬆下來。  此動作雙臂上舉、下落為一遍,共做六遍。  "兩手托天理三焦"這個動作,通過雙手上托,緩緩用力,可有效抻拉手臂、肩背,使三焦通暢、氣血調和;同時,雙臂反覆地上舉、下落,還可鍛煉肘關節、肩關節和頸部,有效防治肩背病、頸椎病。

【動作名稱】

兩手托天理三焦

【原傳口訣1】

【原傳口訣2】

【原傳圖譜】

【招式分解】

( 1 )兩腳平行開立,與肩同寬。兩臂徐徐分別自左右身側向上高舉過頭,十指交叉,翻轉掌心極力向上托,使兩臂充分伸展,不可緊張,恰似伸懶腰狀。同時緩緩抬頭上觀,要有擎天柱地的神態,此時緩緩吸氣。 ( 2 )翻轉掌心朝下,在身前正落至胸高時,隨落隨翻轉掌心再朝上,微低頭,眼隨手運。同進配以緩緩呼氣。 如此兩掌上托下落,練習四至八次。另一種練習法,不同之處是每次上托時兩臂徐徐自體側上舉,且同時抬起足跟,眼須平視,頭極力上頂,亦不可緊張。然後兩手分開,在身前俯掌下按,足跟隨之下落,氣隨手按而緩緩下沉於丹田。如此托按 4 ~ 8 次。

【醫學原理】這一式由動作上看,主要是四肢和軀幹的伸展運動,但實際上是四肢、軀幹和諸內臟器官的同時性全身運動。 此式以調理三焦為主。目前有關三焦的部位尚無定論,但大多數認為上焦為胸腔主納,中焦為腹腔主化,下焦為盆腔主泄。即上焦主呼吸,中焦主消化,下焦主排泄。它概括了人體內髒的全部。《難經·六十六難》載:「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原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五臟六腑。原者,三焦之尊號也」。原氣即是人生之命。十二經之根,通過三焦激發於五臟六腑,無處不至,它是人體活動的原動力。因而對三焦的調理,能起到防治各內臟有關諸病的作用。特別是對腸胃虛弱的人效果尤佳。上舉吸氣時。胸腔位置提高,增大膈肌運動。我們通過 X 光透視觀察證明,它較一般深呼吸可增大一至三厘米,從而加大呼吸深度,減小內臟對心肺的擠壓,有利於靜脈血迴流心臟,使肺的機能充分發揮,大腦清醒,解除疲勞。另外,上舉吸氣,使橫膈下降,由於抬腳跟站立,自然使小腹內收,從而形成逆呼吸,使腹腔內髒得到充分自我按摩;呼氣時上肢下落,膈肌向上松馳,腹肌亦同時松馳,此時腹壓較一般深呼吸要低得多,這就改善了腹腔和盆腔內髒的血液循環。平時,人兩手總是處於半握拳或握拳狀態,由於雙手交叉上托,使手的肌肉、骨骼、韌帶等亦能得以調理。此式除充分伸展肢體和調理三焦外,對腰背痛、背肌僵硬、頸椎病、眼疾、便秘、痔瘡、腿部脈管炎、扁平足等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此式還是舒胸,消食通便,固精補腎,強壯筋骨,解除疲勞等極佳方法。用以治療預防脈管炎時,要取高抬腳跟的作法,每次要反覆練習。

預備式:

眾所周知,健身氣功?八段錦預備勢簡單易學,便於掌握。這個預備勢在太極拳練習中被稱為「混圓樁」,在健身氣功中被稱為「三圓勢」、「抱球勢」。練好健身氣功?八段錦預備勢,一般要經歷三個階段,即端正身形、放鬆入靜、靜養元氣。端正身形 「形不正則氣不順,氣不順則意不寧,意不寧則氣散亂」。可見,練好預備勢首先要端正身形。對於初學者來說,端正身形的動作要領是:雙腳平行站立,與肩同寬,意想肩井穴與湧泉穴垂直相對;雙膝微微前屈,膝蓋不能超過腳尖。具體來說,一是要松腰沉髖,使臀部自然下沉,把重量全部沉到腳上,同時斂臀,把命門穴打開。換句話說就是把腰部的生理彎曲盡量拉直,使脊椎關節節節對準下沉。二是要含胸、沉肩、墜肘。練功時肩關節向下松沉並向前微合,肘關節下垂並向外微撐,氣沉丹田,腋下虛掩,要留空,不能緊貼肋部。雙臂的動作就像抱著一個氣球一樣,肩、肘、腕這三個關節要力求做成圓弧狀,不能出現死角,與含胸配合起來組成一個圓。三是要百會虛領,意念中百會穴上彷彿有一繩輕輕牽吊,並且百會與會陰穴要保持在同一條垂直線上,後頸挺拔,髖部下沉。四是要兩眼垂簾,即雙目微閉,僅留一縫之光,目光自然平視。 以上就是健身氣功?八段錦預備勢在外形上的規範要求,由於初學者習練次數少,動作尚未定型,稍不注意動作就會走形,所以,練習的時候只知道抱球式的動作要領還不夠,還要在實踐中時時刻刻注意檢查自己的動作是否有變形的地方,起初最好有老師在身邊監督,實在不行的話可以對著鏡子練,以便於檢查和糾正自己的動作。當練習動作符合規範,隨便一站都不會出錯,才算完成了第一階段的練習任務。放鬆入靜 放鬆入靜是練功的根本法則,也是練好預備勢的基本要求。 所謂「放鬆」,是指在練習預備勢時要保持全身肌肉、關節、韌帶和內臟處於自然、舒展的狀態。練習放鬆,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動作要符合規範,練功時的身體姿勢與練習方法要正確,要合乎功法要求,做到「身形中正」,這是「放鬆」的最基本要求和前提條件。其次,要適當用意,用意念引導身體放鬆。先是意想放鬆面部肌肉,特別是眉心和嘴角周圍的肌肉,然後放鬆頸部,此時意念可分為兩支,一支是從肩膀向下,意想從肩松沉到胯部、肘部、腕部、一直松到指節,節節鬆開。另外一支是由頸椎向下,一節一節地對準下沉,沉到胯部,再由胯松沉到膝蓋,一直到腳上,如此反覆幾遍,即可收到良好的效果。第三,要堅持練習,循序漸進,卸掉拙力。這一過程被稱為「換勁」,因為初學者動作尚未定型,建議採用延長時間的方法。剛開始練時以站五分鐘為宜,待動作熟練、不輕易走形時,再逐漸延長時間,一般在一周內延長到半個小時左右為宜。除以上方法外,做放鬆練習時還要注意三個問題。一是要經歷一個酸、麻、脹的過程。起初會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覺,只要堅持一下,氣血通暢後就會享受到身心舒松的愉悅。二是要搞清楚舒松與鬆懈的區別。舒松的時候關節是舒張的,肌肉軟組織舒展,精神安逸,動作含有內勁;而鬆懈的時候,關節是閉合的,肌肉軟組織緊縮,精神萎靡不振,動作軟弱無力。三是身體虛弱或有疾病的練習者要注意鍛煉強度,一般以個人舒適度為限,一有不正常的地方,比如頭暈、胸悶等,應馬上停止練功,進行調整休息。 所謂「入靜」,指的是排除外界一切干擾,心不思,意不想,精神集中,專門練功。要入靜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要做好練功前的各項準備,包括排便,換上寬鬆的練功服,摘掉項鏈等飾物,關掉手機,以及選擇空氣清新、安靜舒適的練功環境等。同時練功前要保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避免過分勞累,盡量使自己保持一個平靜自然的心態。其次,要排除雜念。練功前要把可能牽涉注意力的事情妥善安排好,避免練功時牽掛。練功過程中一旦出現走神等情況,要立即排除。第三,平時生活中要進行集中注意力的訓練,適當做一些凝神注視運動物體變化的練習,這樣有助於提高注意力。第四,練功時應播放優美舒緩的健身氣功伴奏音樂,以幫助練功者入靜。 需要指出的是,放鬆與入靜是相輔相成的,放鬆是入靜的前提,只有身體安舒,心才能完全靜下來;而入靜又可以促進放鬆,當思想和情緒平穩安寧時,身心自然就放鬆了。靜養元氣 身體松靜下來後,呼吸逐漸變得自然緩慢,此時內氣開始逐漸充盈,並在體內順著經絡按照一定的方向運行,接下來就進入靜養元氣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具體要求是:嚴格遵循中正安舒、心靜體松的練功要求;鍛煉強度以個人的舒適度為界限,適當延長預備勢的時間;練功時採用自然式呼吸;練完預備勢後,就可以按照健身氣功·八段錦的動作順序繼續練習了。對處在這一階段練習者的建議是:第一,練習中如果出現心慌、氣短、頭暈、抖動等不舒服現象,應馬上中止練習,避免出現偏差。第二,不要刻意追求呼吸方式。預備勢練習採用自然呼吸,就是為了由胸式呼吸逐漸轉變為細勻深長的腹式呼吸,從而達到不調而自調的目的。第三,要正確對待可能產生的酸麻疼痛、津液增多、打嗝、刺癢、蟻走、發熱、出汗等感覺或現象,甚至多年前的外傷部位在練功時也會產生疼痛、刺癢的感覺,這是練功過程中的正常反應,只要盡量保持放鬆入靜狀態,堅持練功就可以了,過一段時間上述感覺會自然消失。 總之,練好八段錦預備勢的三個階段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有不少人練了很長時間都沒有完全達到動作要求。所以習練者一定要下一番苦功夫,這樣才能練好健身氣功·八段錦預備勢,為學習後面的動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八段錦中的每一勢動作都蘊含著豐富的養生內涵,其運動強度和動作的編排次序符合運動學和生理學規律。習練每一式都可調整人體相應臟腑的機能,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那麼,兩手托天理三焦的養生機理是什麼呢?為什麼兩手托天能理三焦?  三焦,是中醫學名詞,為六腑之一,在古代醫籍《黃帝內經》和《難經》上都有記述。據學者王夢瑤等人的考證,三焦的「焦」是假借字。古人造字作詞都有一定的規律和含義,但是古人用字有時並不甚嚴謹,把音、形、義相同或相近的字通用,這種方法稱之為假借。脊椎骨的「椎」字,在《黃帝內經?靈樞?背輸》中被假借為「焦」。因此,三焦中的「焦」實際上應當指的是「脊椎」。三焦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白虎通義》中說:「三焦者,包絡府也,水谷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故上焦如竅,中焦如編,下焦如瀆」。古醫書中將脊柱定位為二十一節,每七節為一段。上焦七節是頸椎,有橫突孔,形狀像空竅,所以稱之為「上焦如竅」;中焦「七節」(實際上有十二節)是胸椎,左右兩側肋骨成排,形似竹木編成的書冊,形容為「中焦如編」;下焦「七節」是腰骶尾椎,腰椎有肥大的橫突,而骶椎前後面溝溝壑壑,凸凹不平,並在這裡構成了兩個生理彎曲——腰曲和骶曲,對泌尿生殖系統具有保護作用,所以下焦被比擬為「瀆」(瀆,是下水溝的意思)。由此可見,三焦,是指整個脊柱和胸腹腔而言,而胸腹腔里包涵了全部臟腑。因此,「理三焦」者,乃是調理脊柱、內臟是也。  「兩手托天」為何能調理三焦呢?兩手托天的動作,在五禽戲為「虎舉」,在易筋經為「韋馱獻杵第三式」;可見這是一個健身定勢,普遍用於各類導引功法,且都處於起始位置。天,為最高;托天者,就是盡量向上托的意思。從古傳八段錦圖譜和八段錦的鍛煉要求來看,這一式動作要求兩手掌向上翻起,掌心朝天,兩臂充分伸展,上臂靠近兩耳;兩手交指相扣,力在掌根,低頭,肩胛內收,上撐下落,使脊柱拔伸。在做這一式動作時,腳跟無需踮起。而在古代的一些八段錦功法中,以及易筋經「韋馱獻杵第三式」中,都要求踮起腳跟;但五禽戲「虎舉」動作則無需提踵踮腳。其實,「撐掌落踵」更能有效地對拉拔伸脊柱;俗話說「力從腳跟起,貫穿到泥丸」,「泥丸」就是頭頂正中的天門(頂門)。做這一勢動作時,還需注意立身中正,含胸拔背,收腹提肛,不偏不倚,不俯不仰,如此才能挺拔脊柱。同時,「兩手托天理三焦」的一個完整動作是一個呼吸周期,但在「托天」一瞬間,應當是閉息助力,從而使「內勁」貫通上中下三焦。  「兩手托天理三焦」的養生機理是什麼呢?三焦主司人體元氣水液的流通布散,是統管五臟六腑的「孤之府」、「外府」。作為八段錦的第一式,通過兩手托天的鍛煉,達到調理全身的目的。通過脊柱的對拉拔伸,有利於糾正脊柱周圍小關節的紊亂,並適當刺激脊柱兩旁神經根,以此來調理五臟六腑。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方式的影響,脊柱的過度彎曲、椎間盤的膨隆、骨盆的移位、胸廓的下降等等,是造成一系列慢性病、頑病痼疾的原因。因此,脊柱的自我鍛煉,其養生健身意義是十分明顯的。在中醫學中,脊柱是督脈所在地,總督一身陽氣;「兩手托天理三焦」上托下落,升降開合,使元氣布散全身,使津液滋潤臟腑。同時,與動作相伴的逆腹式呼吸,按摩腹腔臟器,防止胃下垂、子宮下垂等。科學研究表明,習練健身氣功?八段錦能提高中老年人上下肢的力量,改善呼吸系統機能,提高老年人關節靈活性、平衡能力和神經系統靈活性等。因此,把雙手托天理三焦放在八段錦的第一式,其重要意義不言自明。對於三焦的理解,自古以來,有很多的解釋,但是都與《難經》的說法不相吻合,也沒有很好的解釋來說明三焦是怎麼來行元氣的,就是其部位的確立也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結論。今就難經的有關條文,結合自已的一些理解,來探討一下三焦的實際本質,希望能給三焦一個圓滿的解釋。 要正確理解三焦,必須要明白一下幾個問題,才能完全明白其中道理。1.焦字的解釋。2.為什麼稱為三焦。3。三焦為什麼與經絡(有形的,不是針灸的經絡)有者密切的關係。4.三焦是怎樣運行元氣的,與水液有什麼關係5.三焦為什麼與少陽有關以上這五個問題,不能分開理解,要綜合起來,全面理解,才能明白其中的規律。焦者,燒焦的意思,但是這個意思卻很難明白,為什麼會叫焦,要明白需要結合經絡來理解。人體的經絡,在古代時候,針灸的經絡與人體的看得見經脈與絡脈是混合的沒有分開理解,導致經絡有不同的看法,家和張仲景的言語來看,張仲景所說的經絡是人體中看得見的經絡,不是針灸的經絡。在《傷寒論》中稱為厥陰病,脈分陰陽,經脈主運行陰陽氣血津液向外布散,以營養全身,有內而外,遍布全身。絡脈是籠絡全身的陰津,陰血,水谷精微等物質上充與心肺,以維持人體的陰陽平衡。在經脈與絡脈的相互交接處(相同於動脈與靜脈的交接處的網狀結構),就是所說的焦的位置。這個焦,類似於交,為什麼會是燒焦的焦?因為在者交接處,正是心陽達到的最終端,也是腎陽開始溫煦的起始,兩陽相合,而此處是最溫暖的地方。用現在的道理來講就是正極與負極相接觸的地方,是產生能量的地方,如同電燈的結合而發光是一個道理。所以,三焦的位置經脈與絡脈的交會處。或要問:這與三有什麼關係?以上是正常的交接方式,而人體中有三處不相同的交接,就是所謂的三焦。上面是肺,肺是氣機交換的場所,在人體的交接中,肺氣的進入是與全身不同的。也就是說在肺內的經絡交接中,有者氣體的進入,是在正常中的一個特殊,所以稱之為上焦,上焦如霧就是這個道理。而中則是在胃腸道,胃腸道是水谷之海,是水谷精微進入人體脈內的道路,與全身的其他交接方式也不同。也就是說在胃腸道的血脈的正常交接中,有者大量的水谷精微進入脈內,這在全身中也是一個特殊,所以稱之為中焦,中焦如漚就是這個道理。而下則是在腎與膀胱,腎與膀胱為多餘水液排出的地方(也是腎氣封藏的功能表現)。在全身中,也是與其他地方不相同的。在正常的經絡交接中,津液的排出與吸收是平衡的,而此處則是大量的排出,所以稱之為下焦,下焦如瀆就是這個道理。三焦的位置大致如此,其不同點也已經說明,但是其功能是如何表現的。這就要結合經絡來說明其中的規律。上面說過,經脈與絡脈是相互交接的,但是經脈與絡脈的運行是靠什麼來完成的?這就要說明白了,因為是相互關聯的,所以要全面說清楚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經脈的運行是靠衛氣來運動的,而絡脈的運行是靠元氣來輸運的,衛氣始於肺,而元氣始於命門,(腎氣制約其運動的太過)。所以《難經》說「三焦者,元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五臟六腑,元者,三焦之尊號也。」元氣具有推動作用,繫於腎,出腎則為少陽之氣,或肝氣,我們平時說的「肝行腎氣」就是行的元氣(腎氣不運動,只有封藏之性),「肝腎同源」也是這個道理。所以,三焦的運行元氣的作用,就是這個道理。由於少陽屬於陽木,而厥陰為陰木,少陽下連於厥陰,而三焦的起始是由厥陰上連與少陽,所以三焦也屬於少陽的病位。均是運行的元氣,均有升發之性。至於三焦為水液運行的道路,其實就是水谷精微由脾胃到肺,再下達到腎的運行過程,其中主要是中焦的進入與下焦的排出。上面的關於三焦的論述是相互連貫的,需要整體理解,才能完全明白其中的規律。至於三焦的論述與當今有的學者認為的三焦是人體腹膜的認識是不同的,在此指出。由於是一個完整的系統,要完全說明白,內容太多,在此只是簡略的說明其中的道理,希望大家指正。

說法2: 有形三焦與無形三焦 三焦的有形無形之爭曾經是中醫學術界的熱門課題,至今尚無定論。 從《黃帝內經》中的有關論述來看,三焦本來指的是一個有形的器官。《素問?六節藏象論》中說: 「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 既然稱之為「器」,說明三焦具有和其他五腑同樣的形態結構。《素問?五臟別論》中說: 「所謂五藏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府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 六腑「傳化物而不藏」,能「轉味而入出」,所以都是中空的器官。 《素問?靈蘭秘典論》中說: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靈樞?本輸》中說: 「三焦者,中瀆之府也,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府也。」 《靈樞?五癃津液別》中說: 「水谷皆入於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氣,以溫分肉,充皮膚,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為液。」 三焦作為人體水液輸布排泄的信道,因此具有中空的形態特徵。 《靈樞?經脈》中敘述了十二經脈和臟腑的聯繫,其中手太陰經「起於中焦」手少陽經「遍屬三焦」,手厥陰經「歷絡三焦」。經脈是人體氣血運行的信道,與經脈信道聯繫的也只能是有形的結構。這樣,經脈循行中「中焦」、「三焦」所表示的都應該是具體的器官部位。 《靈樞?本藏》中說: 「腎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緩,皮急而無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結也。」 三焦的外表形態有著厚、薄、緩、急、直、結的區別,表明三焦和膀胱同樣有著實在的形體。 關於三焦的具體部位,明代醫家張介賓在《類經》卷三中作了解釋: 「三焦者曰中瀆之府,是孤之府,分明確有一府。蓋即藏府之外,軀體之內,包羅諸藏,一腔之大府也。」 張介賓認為三焦是有形之腑,其部位包括了整個胸腹腔,並把胸腹腔中除了十一臟腑的其它組織器官都歸於三焦,這種觀點本諸於《黃帝內經》,也可能體現了最早形成的三焦概念。《靈樞?營衛生會》中說: 「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 上中下三焦運行水液的不同功能明顯與三焦在胸腹腔中分布的廣泛部位有關。 《黃帝內經》之後,開始出現了三焦有名無形的說法。 《難經?二十五難》中說: 「心主與三焦為表裡,俱有名而無形。」 《難經?三十八難》中說: 「藏唯有五,府獨有六者,何也?然,所以府有六者,謂三焦也。有原氣之別焉,主持諸氣,有名而無形,其經屬手少陽。此外府也,故言府有六焉。」 「有名而無形」是說三焦並不是獨立的形態器官,而是一個分胸腹腔為上中下三部,包含其中某些臟腑功能的綜合性的功能結構。《難經》的三焦有名無形說客觀上為《黃帝內經》中有關三焦的其他論述提供了合理的解釋,因而是對三焦理論的發展。 《難經》是解釋《黃帝內經》等醫經要旨的著作,並非一時一人所作。其中有些內容不見於《黃帝內經》,而且各難中的論述也有不一致之處。例如,關於三焦的有形無形,《難經?三十一難》中便有著不同的說法: 「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內而不出。其治在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直兩乳間陷者是。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其治在臍傍。下焦者,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主出而不內,以傳導也。其治在臍下一寸。故名曰三焦,其府在氣街。」 很明顯,這裡所指的三焦還是有形的水液通路。 《難經》中對於三焦有形無形的不同認識,反映了當時不同醫家的不同學術觀點,也是早期醫學理論形成時所出現的必然現象。清代醫家徐大椿在《難經經釋》中說: 「其說不本於《內經》,而與《內經》相發明者,此則別有師承,又不得執《內經》而議其可否。」 然而,《難經?二十五難》和《難經?三十八難》提出的三焦有名無形說卻引起了後世醫家對三焦形質問題的論爭。或謂三焦無形,或謂三焦有形,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持三焦無形觀點的醫家提出了部位三焦說、氣化三焦說和辨證三焦說。而持三焦有形觀點的醫家則試圖把三焦落實在人體具體的形態結構上,分別提出了脂膜說、胸腹腔說和油膜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國內中醫界更提出了胸腺說、胰腺說、大網膜說、網狀內皮系統說、植物神經說等眾多的有形「三焦」見解。 實際上,持三焦有形或無形觀點的醫家都走入了思維的誤區,三焦的有形無形本身並不是一個值得爭論的重要問題。有形是結構的概念,無形是功能的概念;《黃帝內經》中的三焦有形說是三焦理論形成的早期形式,而《難經》中的三焦無形說則是對三焦理論的發展;兩者的結合構成了完整的三焦理論。對於三焦的有形或無形我們不會得出也不可能得出誰是誰非的結論。如果一定要加以辨析清楚,那麼整個十二臟腑系統都會出現有形和無形的問題,其結果必然會造成中醫理論的極大混亂。 中醫臟腑學說中的臟腑概念本來就不同於西醫解剖生理學中的臟器概念。在臟腑學說中,臟腑不是一個單純解剖學的形態器官,而是一個綜合性的功能系統。臟腑學說的形成雖然以一定的解剖知識為基礎,但對臟腑功能的闡述卻大大超出了形態器官的範圍,臟腑的有關功能還包含了其他器官的一些功能,是一系列有密切聯繫的生理病理功能的綜合概括,因此,臟腑的概念是以整體性原則確定的功能概念。中醫採用模糊的整體系統觀念說明人體的生命現象,根據外在的菜單現和整體功能之間的聯繫確定臟腑的基本概念和臟腑之間的關係,臟腑的形態結構在臟腑學說中只是極其次要的一個方面。如果不能把握這一點,而糾纏於某個臟腑有形無形的非本質問題,無疑是舍本求末,忽視了臟腑學說的真正內涵。 歷史上三焦的有形無形之爭表明某些古代醫家對臟腑學說還缺乏正確和深入的理解,現代出現的一些把三焦落實到具體組織器官的假說則反映了用西醫的思路研究中醫理論的弊端。在繼承和發展中醫的過程中,我們必須看到正確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推薦閱讀:

萬籟聲傳北派岳家八段錦
八段錦——兩手托天理三焦
【周末健身】八段錦視頻,簡單舒緩,健身養生
站式八段錦
八段錦練法

TAG:八段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