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消失的佛國
「曇曜五窟」中的露天大佛,主像為釋迦牟尼,高13.8米,為雲岡石窟代表作。這尊大佛面相方圓,高鼻深目,正是當時鮮卑人面容風貌的展示。同時,和後來漢化佛像褒衣博帶不同,這尊佛像著半袒右肩式袈裟,且質地厚重,頗富印度佛教遺韻。
蓮悅/文、圖
鮮卑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根據《後漢書.鮮卑傳》的記載:「鮮卑者,亦東胡之支也,別依鮮卑山,故因號焉。」根據這個說法,我們再上推至《史記》《漢書》關於匈奴單于冒頓殺父奪位後,擊破東胡的記載,可以推斷,當時東胡被匈奴擊敗後,國家雖然不復存在,但其一部分人民仍生活在鮮卑山,這就是後來在我們歷史上出現過,並濃墨重彩書寫過燦爛文明的鮮卑民族。
在五胡十六國的時代,鮮卑的一支慕容鮮卑部,曾在中國北方建立多個政權:前燕、後燕、西燕、南燕……各種慕容各種燕,不過,這些政權都倏忽興替,很快便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而鮮卑的一支拓跋鮮卑部,卻在北中國逐漸強大,終於建立北魏帝國,並統一中國北方,與南朝的漢民族政權對峙。
北魏王朝統治北中國長達148年,是中國歷史上民族大遷徙、大融合的一個重要時期。同時,北魏還是一個以佛教為國教的王朝。
太武滅佛
一般認為,佛教在兩漢之際傳入中國,而拓跋鮮卑部較漢族和其他胡族接觸佛教的時間要晚得多。不過,公元386年,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魏帝國,398年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開始,北魏的歷代君主對佛教都推崇備至。明元帝拓跋嗣「令沙門敷導民俗」,太武帝拓跋燾時也有記載其「歸宗佛法,敬重沙門」。不過,也正是在拓跋燾時代,發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滅佛運動。
拓跋燾在位期間,雖然徵召高僧在平城興建佛寺,大力弘揚佛教,但他本人並非佛教信徒。佛教對他來說,不過是在血與火的征服過程中打出的文化牌,用宗教對本民族進行移風易俗,最終能與強大的華夏文明雜糅融合。
所以,當盧水胡人蓋吳聚眾反魏,拓跋燾前去鎮壓,無意中在長安一寺院歇馬時發現寺中藏有大量兵器,便懷疑僧人與蓋吳通謀,竟下令誅殺全寺僧眾。然後,拓跋燾下詔誅殺沙門,「焚破佛像」,一場殘酷的滅佛運動在北魏展開。
中國歷史上有「三武一宗」四次滅佛。北魏太武帝拓跋燾這次滅佛運動便是最早的一起。
文成復法
拓跋燾去世後,繼任者文成帝拓跋濬篤信佛教,高僧曇曜受文成帝之命,開鑿雲岡石窟。《晉書》記載:「(曇曜)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鐫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偉,冠於一世。」這就是今天我們仍能看到的,著名的「曇曜五窟」。
以後,北魏歷任帝王都崇信佛教,更致力於開窟造像。根據《魏書.釋老志》的記載,獻文帝拓跋弘在國都平城建造寺院,鑄七級佛圖,高三百餘尺;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後,興造佛寺,招攬高僧,更於伊闕始鑿古陽洞,後形成龍門石窟;北魏都城洛陽到宣武帝元恪時有伽藍1367座,僧尼200多萬,成為全國佛教中心;孝明帝元詡時,更修築皇家寺廟永寧寺,建佛圖九層,高四十餘丈,「其諸費用,不可勝計」……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後又為北齊、北周所代。直到楊堅建立隋王朝,鮮卑這個民族便逐漸消失,最終融合進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
雲岡石窟第三窟是開鑿空間最大的一座石窟,主像阿彌陀佛高10米。因為三尊造像的風格與雲岡其他造像迥異,所以造像的雕鑿年代仍困擾著學界。
雲岡石窟第25窟一尊面目清瘦,著褒衣博帶式袈裟的佛像。25窟屬於雲岡晚期洞窟,這個時候北魏已遷都洛陽,但仍有達官貴人、善男信女在此開窟造像。
東魏的釋迦立像,著褒衣博帶,面相和服裝已是典型的漢族名士風範。現藏於山西省博物院。
北齊的菩薩立像,頸戴珍珠項鏈,身披華麗瓔珞,造像顯得格外尊貴、神聖。現藏於山西省博物院。
北周的釋迦立像,現藏於山西省博物院。
推薦閱讀:
※永遠的鮮卑4
※歷史上人才輩出的鮮卑族,後來去哪兒了?
※永遠的鮮卑3
※草原上推動民族融合的帝國——鮮卑帝國
※永遠的鮮卑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