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種獨創的武器: 3米長步槍, 開一槍, 會死傷9人!
原標題:清朝一種獨創的武器: 3米長步槍, 開一槍, 會死傷9人!
清朝一種獨創的武器:3米長步槍,開一槍,會死傷9人!遼寧省檔案館展出了甲午戰爭中清兵使用的武器---抬槍。這種單發步槍,是中國所獨創,在世界各國都沒有的武器。在甲午戰爭中,作為一種步兵支援火力,抬槍被北洋陸軍大批裝備,在戰爭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甲午戰後因為抬槍過於笨重且射擊精度頗差而逐漸退出了中國軍隊。
從圖片中可以看到,這種槍顯得很笨拙。需要兩個人操作。一人在前充當槍架,將槍身架在肩上,另一人瞄準發射。一隻槍2米5長,30斤重,我國生產的56-1輕機槍才15斤重。據說有的抬槍射程可達2.28公里。抬槍在19世紀初開始出現,因此有100年左右歷史,當時屬於一線武器。
用今天的眼光來看,抬槍是冷兵器過度到熱兵器剛開始階段使用的武器,非常古老。但從當時來說,抬槍到19世紀60年代已經有了發展。
19世紀60年代以前生產的抬槍為前裝滑膛、散裝黑葯、火繩點火,60年代後,才開始仿照英、法、德、美等國,製造各種類型有擊發機構的前裝和後裝抬槍。甲午戰爭前後,金陵機器製造局的抬槍產量在1000支以上。
抬槍是一種中國獨有的武器,早在鴉片戰爭時清軍就已大量裝備,分前裝滑膛、前裝線膛及後裝線膛等,其結構原理與同類的步、馬槍相同,只是尺寸、重量、裝藥量、威力、後坐力等比步、馬槍為大。
19世紀60年代以前生產的抬槍為前裝滑膛、散裝黑葯、火繩點火,60年代後,也開始仿照英、法、德、美等國製造各種類型有擊發機構的前裝和後裝抬槍。至l905年,製造的單位有江南、金陵、四川、天津等機器局和湖北槍炮廠。
製造的品種有各種規格的前裝滑膛和線膛抬槍及林明敦邊針、黎意、毛瑟、7響和五子等後膛抬槍。其中,除金陵、四川、北洋、湖南4個機器局的總產量分別皆在1000支以上外,其餘各局產量僅數支到數百支。
與大清官員對於獨創的抬槍的興奮相反,英國下議院議員貝思福1899年對金陵機器製造局考察後表示:"所有第一流的現代化機器,都用來生產一些無用的軍械。很大部分的機器,用來製造抬槍。
中國官員很興奮地展示一些仿造毛瑟槍機的後膛抬槍,一個官員告訴我,抬槍子彈可以穿透4寸的木板,他看來既滿足又得意,因為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其他國家有類似的武器。看到這些官員和工人們得意地盡心儘力地製造一些無用的軍械,實在令人心碎。"
因為抬槍的威力大,相當於後代的無后座力炮,射擊時需要操作者抵肩射擊。射擊者常常為被后座力打翻在地上,因此裝葯時常常偷工減料,以減輕痛苦,當然射程和威力也會大受影響。有的抬槍也會裝上散子,如同散彈槍一樣,近距離殺傷力極大。
1858年時,在廣州的街上,有人對準了一隊14人的英國巡邏兵發射抬槍,當場打死一個,打傷八個,其中兩人須接受截肢手術。英軍在1860年的報告中說,抬槍的子彈四處亂掉,除非運氣極差撞上,沒有步槍延伸的彈道來得有用。清朝一種獨創的武器:3米長步槍,開一槍,會死傷9人!
推薦閱讀:
※騎兵的戰鬥力和步兵的戰鬥力真的差這麼大嗎?
※根據子彈能判斷從哪根槍射出去嗎?
※溫柔是征服男人的「武器」
※80後女性對抗男人偷情的15種武器
※練射擊,每半個月一次實彈和空槍預習機會,如何有效空槍預習,沒槍怎麼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