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著老虎進北京的李自成

崇禎十七年,是歷史上罕見的亂世。這一年,李自成從西安一路殺來,幾無波瀾,順順利利地攻破京師北京,崇禎在煤山上吊。而後,吳三桂投靠滿清,清軍入關,趁亂奪鼎,李自成又迅速敗亡。如果仔細觀察歷史,審視當年這一系列眼花繚亂、陰差陽錯的場景,我們會發現,李自成進京很可能是一場誤打誤撞的鬧劇,而吳三桂降清也也遠非「衝冠一怒為紅顏」那麼簡單。

李自成進京,表面上是在實行「襄陽決策」的戰略策劃,但具體情況又是怎樣的呢?崇禎十五年(1643年),李自成佔領襄陽,建立大順政權,召開了軍事會議,商議下一步的戰略計劃。左輔牛金星提出速攻之策,大軍先取河北,直攻北京;禮政府侍郎楊永裕提出緩攻之策,先取金陵,截斷明政府的漕運糧道,獲得江南財富,再相機北伐,即走朱元璋的老路;而吏政府從事顧君恩則認為以上兩策要麼過急、要麼過緩,他提出先取關中,以關中為根據地,可以募關東勇悍之民為兵,並且得到河西產馬之地,以壯大自己的軍力,再向東入山西,最後取北京,這就是「襄陽決策」,李自成採納了這個決策。

崇禎十六年,李自成在郟縣消滅了明軍關中主力孫傳庭部,乘勝取關中,並迅速控制了秦、隴、三邊。但問題也來了,關中地區早已不復漢、唐時的富庶了,而且李自成為籠絡民心,宣布「闖王來了不納糧」,所佔之地三年免徵,結果號稱「百萬」實際上拖家帶口也有幾十萬的流民大軍頓時面臨糧餉的巨大危機,在河南時還可以靠搶掠宗王府和官倉來維持,但在關中,由於長年乾旱又年年戰爭,物資、糧食、金銀樣樣都非常短缺,而此時農民軍又不能象以往一樣大肆搶掠,即使對有點油水的明朝降員、士紳也不能搞在北京那樣「追贓」,最多只能變著法向他們搞點錢糧,但這遠遠解決不了問題,特別是又招降了大量明軍,而這些軍隊都被長期欠餉,結果李自成的軍隊倒是迅速膨脹起來,但糧草軍餉等問題,頓時壓力山大。

李自成沒法再穩坐西安搞種田發展爬科技樹了。崇禎十七年正月初一,還沒過完年的李自成就迫不及待的發兵過河征山西了,但這次發兵並非是後世所認為的那樣是大舉北伐、直搗京師,只是為了搶東西過年,順便保證關中側翼的安全,並沒有什麼顛覆山河宏圖大志。

李自成的兵力其實根本不夠,劉宗敏的先鋒軍就只有不到兩萬人。但劉鐵匠一過了黃河到了山西地面,就開始嚇唬山西的文武百姓,發檄文說「特遣本首自長安領大兵五十萬,分路進征為前鋒;我主親提兵百萬於後。」,而後面跟進的李自成主力又有多少人呢?四萬人,另外在南線策應的袁宗第、劉芳亮偏師萬餘人,總共也就七八萬人。其實進關中的幾十萬人,真正能戰之士也就十餘萬人,其餘的都是老弱婦幼之類的家眷,這次全留在關中,另外兩三萬人鎮守關中,而各地投降的明軍基本沒動,原地駐防,這些降軍戰鬥力很差,同時也沒有多餘的錢糧去調動他們。後來在一片石決戰,李自成能調集六萬多人,已是極限,而吳三桂的反水,很大的原因也是看透了闖軍的真實底細。

這點人馬,要佔領從陝西到北京如此廣闊的地域,簡直就沒有任何可能,因此就如同後世紅軍東征一樣,闖軍就是為了籌餉籌糧征伐山西的,過河之後也一路搶他娘去,大掠山西多個郡縣,根本就不搞什麼秋毫無犯的親民舉動。從拿下長治之後,就一路開始行「追贓」之事,「系諸郡王宗室及鄉士大夫,非刑酷拷,大索金銀,動以千萬計,名為捐助。下至乘田委吏,無一得免者。或已經物故,復收其子孫一體拷掠,是名故宦例亦如之。」佔領太原後,休整了八天,把官庫和晉王府的糧草財寶搬運一空。

但麻煩隨著勝利的來到而到來,普遍欠餉一年以上的山西明軍望風而降,但投降的條件無一不是要求發給糧餉,開始是小兵、小官,嘗到甜頭後,就是大軍大官,投降的明軍向潮水一樣涌過來。投降到他手下的明朝兵將越來越多,這些人還都要用錢糧來安撫,後來招降左良玉和吳三桂,開價都是四萬兩銀子,沒有銀子,那些降兵降將如何能服帖?

當大同總兵姜瓖、宣府總兵王通爭相把降表送來時,表面風光的李自成這時真的是頭大如鼓了,但騎虎難下的他又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不過他想了個脫身的辦法,他發了個有名的永昌元年詔書,這份詔書的語氣與之前的高檄文相比,氣勢大降了八調,而且語氣十分客氣:「咨爾明朝,久席泰寧,寖弛綱紀。君非甚暗,孤立而煬蔽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這份詔書完全是在給崇禎開脫了,天下事做不好,並不都是你的責任「君非甚暗」嘛,而是身邊的「煬蔽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都是奸臣太多,耽誤了皇上。一場你死我活的定鼎之戰,為何就這樣語氣軟了下來?李自成想講和了,他不想替崇禎背這個爛灘子了。

但已經亂成一團的崇禎朝庭卻無人注意到這件事,皇帝大臣繼續亂攘攘地吵架和推卸責任,就是沒人幹事。於是李自成繼續被一封封降表一路向著北京送了過去,可以想像,此時的他已經是身不由己了,前面的路想不走都不行了。過了宣大之後,「居庸及各鎮總兵白邦正劉芳名等並昌平文武相次乞降,迎表飈集。」,再前面,就是京師了。

而在李自成進京的整條路上,就只打了一場小仗,他在代州遇上了周遇吉,這支幾千人的小部隊是朝庭派出的唯一援軍,還是崇禎靠收刮宮女太監私房錢才勉強派出京城的。周遇吉當然擋不住,拐個彎、讓開大路,跑到了寧武關,這裡既不是雄關要隘,又不是什麼通往北京的必經之處,但是李自成認為周遇吉很奇怪,敗了不跑遠點,賴在旁邊想幹什麼,於是追上去揍他,結果一不小心把老周打死了,也就半天的工夫,並非後來那些文人們吹的有多慘烈,而臨死前的周遇吉也很奇怪,你不是要去京城嗎?我都給你讓路了,為何還要跟我過不去?

三月十七日,當農民軍前鋒來到北京城下時,面對這座在大明歷史上數度被人進攻、卻從來沒被攻下的巨大城市,李自成終於撐不住了,他已經沒有了任何奪取京師的雄心,反而主動要與大明簽訂城下之盟,他要打退堂鼓了。這天夜裡,他派出太監杜勛進城與崇禎皇帝談判,「割西北一帶,敕命封王,並犒軍銀百萬,退守河南。受封后,願為朝廷內遏群賊,外製遼瀋,但不奉召入覲。」從一開始的氣勢洶洶大罵明朝氣數已盡;再到「君非甚暗」都是奸臣當道;最後來到北京城下,主動要求與明朝談判。這種高開低走的氣勢,哪裡像一門心思殺入京城、奪取皇位的好漢?

崇禎自己倒想與對方達成協議,但他不願意背這個名,於是把事情交給內閣首輔魏藻德,但這個老油子也不願背名,君臣間又一如既往的開始扯皮推諉,崇禎最後寫了個字條『再與他談』又叫杜勛出城找李闖王,於是事情又一如既往地拖了下去,「不戰、不和、不走」,崇禎那就只有死了。

而城外的李自成也很鬱悶,崇禎這是什麼意思,趕鴨子上架,強逼自己接手嗎。但還沒等他考慮清楚,城門開了,貧窮飢餓的的士兵和富得流油的大臣勛貴們一起「打開城門迎闖王」了,而手下那些驕兵悍將也興奮異常,一個巨大的金礦在他們面前打開了,於是簇擁著「無奈」的闖王進入了北京。只是所有人都沒想到,不管是開門的和還是進門的,他們卻是共同打開了一扇通向死亡的大門。而有懵懵預感的闖王李自成,在下面人的歡呼中,一向神箭的他,卻沒有射中承天門中的那個「天」字,於是一個月後,他丟掉了江山。

本文內容為我個人原創作品,申請原創加分

推薦閱讀:

36小時玩轉北京
香港經濟怎麼了: 一個久居香港的北京人的看法
從北京搬家到上海,東西如何搬運?
京大是指北京大學還是燕京大學?
北京擬立法禁止和預防性騷擾 強調婦女意志

TAG:北京 | 老虎 | 李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