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顆栗子能頂一碗飯?吃夠這個量快住嘴
飽滿的光澤、金黃的果肉、軟糯的口感……這個季節不是只有呼嘯的北風,還有處處飄散著的糖炒板栗的香味。
捧著一袋炒栗子,一邊剝一邊吃,根本停不下來。可你知道嗎,10個栗子的熱量就等於1小碗米飯。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專家,為你解讀一顆栗子背後的營養密碼,提醒你如何吃栗子才能不「超標」。
受訪專家
第三軍醫大學營養與食品研究中心副教授 常徽
中國營養學會秘書長 賈健斌
武漢市中心醫院中醫科主任 全毅紅
開封市中醫院耳鼻咽喉科主治醫師 張新響
10個栗子能頂1碗飯
栗子營養豐富,富含維C、維E、胡蘿蔔素、膳食纖維等成分,特別是鉀含量更是豐富,每百克含440毫克。
中醫認為,栗子性味甘溫,補脾養胃,能強筋活血。因此,在栗子成熟的秋季,吃些栗子對身體多有裨益。但不宜過多食用。
1顆熟栗子重約10克,可食部分約重8克,熱量為17千卡,10顆去殼栗子的熱量是170千卡左右。
100克米飯的熱量是116千卡,1小碗米飯重約150克,熱量為174千卡。不難看出,吃10個栗子,就相當於吃了1小碗米飯。
再加上糖炒栗子時,滲入少量糖分和油脂,其熱量會更高。因此大家在吃時須控制量,每天最好別超過10顆。
如將栗子作為間歇零食,可在正式用餐時,適當減少主食的攝入量,或通過增加運動的方式消耗掉這部分熱量。
消化不良、經常便秘的人和兒童都不宜多吃栗子。
上火嚴重、發燒的人最好不要多吃。
栗子含糖量高,糖尿病病人更不宜食用。
栗子吃對了能「治病」
扁豆栗子粥,健脾祛濕
脾虛泄瀉為常見的消化道疾病。
主要癥狀是:大便溏瀉,容易反覆;飲食減少,食後脘悶不舒;稍進油膩食物就會大便次數增多;還伴有尿少、面色萎黃、身重胸滿、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膩、脈細弱等。扁豆性平味甘,入脾經和胃經,有健脾化濕、和中消暑、止血止帶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虛吐逆、泄瀉、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帶下、小兒疳積等證。
粳米性平,味甘,歸脾經和胃經,具有健脾益胃、除煩消渴的功效,唐代孫思邈在《千金方》中強調說,粳米能養胃氣、長肌肉。
三者同煮食用,可健運脾胃,又能補腎強筋骨。
需注意的是,栗子最好是炒熟或煮熟後食用,且每次食用量不宜過大,否則容易導致氣滯。
做法:
取扁豆12克、栗子10克、粳米24克共同煮粥,待粥熟時加入適量紅糖服用。
紅薯板栗粥,補虛壯腰紅薯補虛,有補中和血、益氣生津、寬腸胃、通便秘等功效。板栗性溫,能健脾胃,益氣壯腰。
將紅薯和板栗搭配,與糯米和小米熬粥,是極佳的食療方法,適合老年人補虛益氣、強腎壯腰;對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腰腿不利、小便增多,以及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等症具有食療功效。
做法:
取紅薯80克,板栗10顆,糯米50克,小米25克。
紅薯和板栗去皮切小塊,放清水浸泡備用;糯米和小米用清水洗凈浸泡15分鐘。
在砂鍋中倒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加入糯米和小米,調小火煮15分鐘,倒入板栗,繼續煮10分鐘,然後倒入紅薯,熬至紅薯板栗熟透即可。
板栗姜棗飲,散寒止瀉
秋季晝夜溫差將進一步增大,鼻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及胃腸道疾病容易發生。若夜間寒氣內侵,也可引起關節疼痛。
中醫認為,板栗性溫,味咸,入腎、脾、胃經,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的功效。
板栗姜棗飲具有散寒、止瀉等功效,適合有脾胃虛寒導致的噁心嘔吐、胃脘隱痛、大便溏泄等癥狀的人。
做法:
栗子150克,大棗8枚,生薑15克。板栗剝殼取肉,每枚切成小塊,和紅棗、生薑一起加水1.5升,大火煮開後,文火再煮30分鐘即可。
嚼生栗子,緩解喉嚨干嚼生栗子仁,能起到溫補脾腎的作用,可緩解喉嚨干癢。
中老年人,由於陽氣漸漸衰退,不僅會出現腰膝酸軟、四肢疼痛,還可能出現牙齒鬆動甚至脫落,咽喉干痛不適感等問題,這些都是脾腎不足的表現。當從補脾腎入手,及早預防,食用生板栗就是可行的方法。
不過,栗子生吃難消化,熟食又易滯氣,所以一次不宜多食。▲
本期編輯:王曉晴
推薦閱讀:
※唯美長袖連衣裙 這個秋季不寂寞
※女旺夫,男旺財的生肖排行榜,一生福氣滿滿!第一名竟然是這個?
※這個夏天的曼妙懶倦 就讓草編來實現!
※這個八字,事業財運離開老家越遠發展越好
※《上庭記》:來加拿大10年 我這個良民上了6次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