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步高教授《詩詞格律與寫作》第二講

東南大學王步高教授《詩詞格律與寫作》視頻公開課

第二講:四聲、入聲辨別

這節課講四聲,重點講辨別入聲。

四聲,古代的四聲跟現代漢語當中的四聲是不一樣的。現代漢語的四聲是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古代的四聲是平、上、去、入這四聲。尤其要講究入聲。

【PPT】

聲帶有塞音韻尾P、T、K,因此具有發音短促、突然停止、不能延長的特點。

平、上、去:帶有鼻音韻尾m、n、ng或母音韻尾i、u或者直接以母音結尾。

入聲帶有塞音韻尾P、T、K,因此具有發音短促、突然停止、不能延長的特點。入聲字跟平上去不一樣。平、上、去是帶有鼻音韻尾m、n、ng或母音韻尾i、u或者直接以母音結尾的這樣的一些字分為平上去。

古代的平,現代漢語又分為陰平和陽平。其實古代的上聲、去聲和入聲也分陰陽的。只不過我們習慣上不再細分它。所謂四聲,古人有一段順口溜,叫做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用力強,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

【PPT】

平:平聲平道莫低昂上:上聲高呼用力強

去:去聲分明哀遠道入:入聲短促急收藏

【PPT】

漢語聲調有四聲,是齊梁時期文人的發現。梁武帝曾經問朱異:「你們這幫文人整天在談四聲。那是什麼意思?朱乘機拍了一下馬屁:「就是『天子萬福』的意思。」天是平聲,子是上聲,萬是去聲,福是入聲。平上去入就構成中古漢語的四聲。上去入又合起來叫做仄聲。

漢語聲調發現有四聲的變化,是齊梁時期一些文人發現的。(實際《詩經》及古歌謠里押韻已分四聲。)因為梁武帝曾經問朱異:梁武帝做皇帝就在我們東大四牌樓校區這塊地方,他說:「你們這幫文人整天在談四聲。那是什麼意思?朱乘機拍了一下馬屁:「就是『天子萬福』的意思。」「天子萬福」,其中天是平聲,子是上聲,萬是去聲,福是入聲。平上去入就構成中古漢語的四聲。上去入又合起來叫做仄聲。天-子-萬-福,「福」的聲音最短促。大家看這四個字,「天」不升不降,後音拉得很長;「子」就是一個升調;「萬」就是一個去聲,一個降調;「福」是短促的,一個非常短促的聲調。

【PPT】

這四聲中,最成問題的是入聲。梁武帝接著又問:「為什麼『天子壽考』不是四聲?」天子壽是平上去,考卻不是入聲。可見當時一般的人也搞不清楚什麼是入聲。

在這四聲中,最成問題的是入聲。梁武帝又接著問:「為什麼『天子壽考』不是四聲?」「天子壽」是平上去,「考」卻不是入聲。可見當時一般的人也搞不清楚什麼是入聲。那麼,什麼是入聲呢?就是發音短促,喉嚨給阻塞了一下。

【PPT】

那麼什麼是入聲呢?就是發音短促,喉嚨給阻塞了一下。一類是以塞音T、P、K收尾,另一類是以喉塞音?收尾。在閩南語和粵語中還完整地保留著這四種入聲。在吳語中則都退化成了較不明顯的?收尾了。以T、P、K收尾的入聲,並不真地發出T、P、K音。

一類是以塞音T、P、K收尾的。大家注意,t、p、k在現代漢語當中它是聲母,只能當做聲母用。在古代漢語中,它們是做韻母的韻尾。目前在方言裡面還有p、t、k作為韻尾的,只有閩南話和一些廣東、廣西的粵語。在閩南語和粵語中還完整地保留著這四種入聲。在吳語中則都退化成了較不明顯的收尾。我們南京的方言是屬於這個江淮方言,或者叫下江官話。下江官話裡面,在明朝是以下江官話作為全國的普通話的。現在???[聽不清楚,又無字幕]保留了入聲,但是就是跟吳語一樣,退化成較不明顯的收尾。我們這一帶的人,包括我本人,讀不出p、t、k收尾的入聲,發不出這個音來,但是能讀出入聲的味道來。

【PPT】

音在發音時要先把喉嚨阻塞一下,然後再送氣爆破出聲。在入聲中,只有阻塞,沒有送氣爆破,叫做不完全爆破。比如像英文的[這個「的」沒有藍色]stop,美式英語在發這個詞時,並不真正地發出p音,而只是合一下嘴就完了。這就是不完全爆破,也可說是一種入聲。

塞音在發音時要先把喉嚨阻塞一下,然後再送氣爆破出聲。在入聲中,只有阻塞,沒有送氣爆破的,叫做不完全爆破。比如像英文的停頓,英文的stop,美式英語在發這個詞時,並不真正地發出p音,而只是合一下嘴就完了。這就是不完全爆破。事實上也是外文的類似我們的入聲。

【PPT】

在普通話中,入聲已經消失了。原來發音不同、分屬不同韻部的入聲字,有的今天讀起來就完全一樣。例如「乙、億、邑」,在平水韻中分屬入聲四質、十三職、十四緝不同韻,在普通話讀來毫無差別。(用閩南語來讀,則分得清清楚楚,分別讀作ik,it,ip。)

在普通話里,入聲已經消失了。原來發音不同、分屬不同韻部的入聲字,有的今天讀起來完全一樣。例如「乙、億、邑」,在平水韻中分屬入聲四質、十三職、十四緝不同韻,在普通話讀來毫無差別。用閩南語來讀,則分得清清楚楚,分別讀作ik,it,ip做韻尾。

其實,入聲字的字在在現代漢語裡面出現的很早。我在講王粲的《登樓賦》的時候,突然發現王粲的《登樓賦》里它先後三次換韻,其中有一次換韻,就全是押入聲韻。

入聲不是齊梁時期才被發現的嗎?王粲的《登樓賦》是東漢末年啊,要比齊梁早得多啊。後來我再往前一翻,發現太多太多了。哪是王粲的《登樓賦》,漢賦裡面押入聲韻的地方很多很多。甚至追溯到《詩經》裡面。

【PPT】

詩經·國風·魏風·伐檀

坎坎伐輻兮,置之河之側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億兮?

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懸)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像《詩經·伐檀》裡面就沿用的入聲韻。像「坎坎伐輻兮……不素食兮這裡的「輻、側、億、特、食」都是入聲字。而且都在韻腳點上。因為「兮」字可以看做是多餘的字,不考慮押韻。實際上韻腳字都是入聲字。

【PPT】

詩經·國風·魏風·碩鼠

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

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像《詩經·碩鼠》當中的,後面的「麥、德、國、直」也都是入聲韻。

【PPT】

詩經·國風·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秦風·無衣》當中「澤、戟、作」也都是入聲,都是押的入聲韻。

【PPT】

離騷

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豈余身之殫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忽馳騖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離騷》裡面也有。像「隘、藉[似應作「績」]、急、立」也都是。我這次故意用入聲來念。

【PPT】

步余馬於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

吾令義[似應作「羲」]和弭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

像這裡的「息、服、迫、索」也都是入聲字。《離騷》裡面也有押入聲韻的。

【PPT】

漢武帝西極天馬歌

天馬徠從西極,經萬里兮歸有德。承靈威兮降外國。涉流沙兮四夷服。

漢武帝的《西極天馬歌》這裡的「極、德、國、服」也都是(入聲)。

李延年的這首詩很有名的。

【PPT】

李延年歌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北方有佳人……佳人難再得。」這裡的「立、國、國、得」也都是入聲。

【PPT】

班婕妤《怨歌行》

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裁作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涼飈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班婕妤非常有名的《怨歌行》被鍾嶸《詩品》里評為一等的詩。這裡押的都是入聲韻。「雪、月、發、熱、絕」全是入聲。

可見押入聲韻,從《詩經》到漢朝是廣為使用的。民歌也是這樣。像《漢樂府·鼓吹曲辭·上邪》

【PPT】

漢樂府·鼓吹曲辭·上邪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這裡的「絕、竭、雪、合、絕」也全都是押入聲韻。只有「長命無絕衰」的「衰」字沒有押入聲。後面的幾個韻腳字「竭、雪、合」和「絕」全都是入聲。民歌裡面,證明在漢朝人的口語中,也是廣泛使用入聲的。

像《古詩十九首》當中的《明月皎夜光》之七

【PPT】

《明月皎夜光》之七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白露沾野草,時節忽復易。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

這裡的「壁、歷、易、適、翮」也都是入聲韻,也都讀入聲。

【PPT】

贈丁儀詩曹植

初秋涼氣發。庭樹微銷落。凝霜依玉除。清風飄飛閣。朝雲不歸山。霖雨成川澤。

黍稷委疇隴。農夫安所獲。在貴多忘賤。為恩誰能博。狐白足御冬。焉念無衣客。

思慕延陵子。寶劍非所惜。子其寧爾心。親交義不薄。

曹植的,也就是建安詩歌當中這一首《贈丁儀詩》,最後的,你看結尾,最後一個字全都是入聲。我們用藍字一標出來,就看得非常清楚。韻腳字全都是。像「落、閣、澤、獲、博、客、惜、薄」全都是入聲。

【PPT】

聲是漢藏語系的一些語言所具有的一類聲調。一般入聲是短而急促的。但亦都有例外。

粵語、壯語、越南語、客家話、閩南語、贛語以及漢藏語系的其他一些語言中,入聲字音節以輔音[p][T][k]作結。發出明顯的短而急促的子音,使音節聽起來有一種急促閉塞的頓挫感。

湘語、吳語、福州話、江淮官話、一部分西南官話地區以及華北官話中黃河以北河南省部分地區現在的晉語也保留入聲。但只帶一個弱喉塞韻尾[?],甚至沒有入聲韻尾只具有特定調值。

入聲是漢藏語系的一些語言所具有的一類聲調……使音節聽起來有一種急促閉塞的頓挫感。但是湘語、吳語、福州話、江淮官話、一部分西南官話地區以及華北官話中黃河以北、河南省部分地區,現在的晉語也保留入聲。但只帶一個弱喉塞韻尾,甚至沒有入聲韻尾,只具有特定調值。能聽得出這些字是入聲字,但是嚴格講,它的入聲韻已不是很準確了。相反,入聲現在對韓國、對日本話倒是有影響。

【PPT】

漢字大概於隋唐時代傳入日本。當時的漢語具有入聲,因而日語將入聲的痕迹保存至今,但其破音音尾已獨立成另一個音節(通常為ka行、?a行、wa行 ([p]→[ф]→[w]→ф)的音節)。相較之下,韓語、越南語漢字的入聲發音,則較為接近現代南方漢語的發音。

漢字在隋唐時期傳入日本。當時的漢語具有入聲,因而日語將入聲的痕迹保存至今,但其破音音尾已獨立成另一個音節。相較之下,韓語、越南語漢字的入聲發音,則較為接近現代的南方的漢語的發音。

在清華講課的時候,講到這個入聲的一些問題的時候,我經常自己也覺得跟吳方言,或者下江官話,也覺得有些問題不太好解決的時候,我經常向一些廣東、廣西來的同學以及懂日語的同學請教。日語當中也保留了許多入聲的成分。

【PPT】

在無入聲調類的北方官話中,中古的入聲字被分派入平聲、上聲、去聲中,此現象被稱為「入派三聲」。

如何分派有若干規律可循(排除少量例外)。

1、全濁聲母字派入陽平或去聲(如:薄 奪 續 寂)

2、次濁聲母字派入去聲(如:落 弱)

3、清聲母字可能派入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之任一類,無固定規律。

在沒有入聲的北方官話中,中古的入聲字被分派入平聲、上聲和去聲,這種說法就叫做「入派三聲」。入聲歸入平聲、上聲和去聲,如何分派,有若干的規律。全濁聲母字派入陽平或去聲,如:薄奪續寂等。這些都是過去的入聲字,現在一般歸入陽平。現在湖南話里和貴州話里,有相當多的入聲字都歸入了陽平聲。這是比普通話更難分辨入聲的。因為普通話里它入派三聲,歸入上聲和去聲的問題不大,因為還是仄聲字,還是仄聲。歸入陰平(和陽平)的比較討厭。現在(湘貴地區)全部歸入陽平那就麻煩了。全部變成了平聲字。古代的入聲字全部變成了平聲字,那麼平仄就不好分了。

次濁聲母字派入去聲,如:落、弱。清聲母字可能派入陰平、陽平、上聲、去聲當中的一類,沒有固定規律。

【PPT】

派三聲以後,其中二分之一讀為去聲,近三分之一讀為陽平,約15%讀為陰平,6%讀為上聲。

據我在網上看到的材料,後來我向魯國堯教授請教了一下。入派三聲以後,其中有二分之一的讀為去聲,這一部分,近三分之一的讀為陽平,約15%的讀為陰平,6%的讀為上聲。

現在讀為去聲的,讀為上聲的,問題不大。為什麼?我們詩詞裡面,除掉詞裡面押入聲韻的,其他對入聲沒有特殊的強調。不是哪個地方非要用入聲不可。除掉詞裡面押入聲韻的,像《滿江紅》《念奴嬌》,有若干詞牌,是指定要押入聲。當然,也有押仄聲韻的,像《賀新郎》可以押入聲韻。除掉這個之外,都不管仄聲、平聲。能讀去聲、上聲,它也是仄聲,好辦。你歸入陰平、陽平就討厭了。這樣它就變成平聲字。平聲字里的平仄都有問題了。所以寫詩的時候還得考慮入聲的問題。

【PPT】

滿人入關進駐北京後,為了社區的安全及其它的政治目的,滿人把紫禁城周圍10里之內的漢人全部趕走而專屬滿人居住。這個範圍稱為北京的內城,而10里之外稱為外城。於是北京城出現了兩個社群:滿人社群和漢人社群。這是階級、語言和居住地域等都十分分明的兩個社群。北京城也就出現了兩種語言:明朝官話和滿語。任何語言都是跟人群一體的。當時北京的兩種語言的地域差別是:內城說滿話,外城說明朝官話,也就是北京話。

這個我們不得不分析一段講普通話的問題。滿人入關之後,歷史上曾經兩次入派三聲。第一次入派三聲是元代,是蒙古人入駐中原,打到中原來,佔據了中原的地方,尤其是北方,很多語言慢慢被蒙古話同化。所以第一次入派三聲,明朝,因下江官話成為全國的普通話,所以不存在這個問題。直到明成祖到北京,也要求北方人都要講,官員要講下江官話。所以,上次清華大學一個吟誦詩社的同志請了北崑劇院的一個專家,來一起來參加活動。他吟誦的時候,我說:「你哪裡人?」他說:「我北京人。」我說:「是老北京人嗎?北京本地人嗎?」他說:「是啊。」我說:「你怎麼說的一口的這個話?你的這個入聲表述得比我還清楚。」他說:「對啊。我們北崑劇院就是要用下江官話作為標準音的。下江官話就是你們南京的話。」所以他說的,嚴格講,那個發音比我入聲還更清楚。

當時,滿人入關之後,第二次把入聲消滅。滿人入關進駐北京之後,為了社區的安全及其它的政治目的,把紫禁城周圍10里之內的漢人全部趕走,而專屬滿人居住。但是滿族人要統治中國,他不能向全國人推廣滿語,所以,推廣的是一種滿族化了的漢語,就是屬於滿族人說的漢語。內城的人,就是10里之內的滿族的人,說的是滿族的漢話,外面的人說的是明朝的官話。為了統治中國的需要,然後就出現滿族人說的漢語,或者叫滿式漢語,慢慢推廣。實際上現在我們的普通話,從語言史上講,普通話不是北京話,而只是北京的內城話,就是那個十里範圍內滿族人講的話。

【PPT】

從語言史上講,普通話不是北京話,而只是北京的內城話。隨著滿清王朝的解體,北京內城的貴族群體也就在北京城裡消失了。因而普通話的真正母體在北京城也已經不復存在了。

北京內城的貴族群體現在消失了。因而普通話的真正母體今天在北京也已經不復存在了。

【PPT】

普通話是滿式漢語,但滿式漢語並不就等於是普通話。普通話是滿式漢語的一種而已,滿式漢語是一個大語種。各地滿城的「普通話」是普通話的次方言。

普通話是一種滿式漢語,滿式漢語並不都是普通話。普通話是滿式漢語當中的一種。據一個教古代漢語的教授告訴我,宋代的時候漢字有3700個音節,但是現在普通話就剩下1300種了。換句話說,普通話不是一個完整的漢語。所以現在很多地方廢除方言,而且非常賣力,上海的小孩不會講上海話了,廣東的小孩不會講廣東話了,這是很叫人憂心的事情。這些語言里包含了較多漢語語音的傳統。語音不是越簡單越好。

我在台灣主持一次學術討論會的時候,我就講,把所有我們的語言都歸併到普通話,是很可惜的。當然要講普通話,沒有普通話,全國人無法交流。我就遇到過一次。在高考的時候,在那等口試。有幾個高淳的女孩子圍著我講話,她們嘰嘰喳喳講了半天,我一句也沒聽懂。最後我只好跟她們講:「我聽不懂你們的話。」結果這些女孩子連我這句話她們也沒聽懂。最後我沒辦法,我只好用俄語講,她們聽懂了。因為她們也是來考試俄語的。聽懂我這句話——「我聽不懂你的話」。她們才不講。高淳當時跟我們同屬鎮江地區,現在我們屬鎮江,它們屬南京了。原來是同一個地區,就語言就不同到這個地步。對於國家的經濟、文化發展是不利的。推廣普通話是有必要的。但是,這絕不是消滅方言的理由。就像高淳話是我國語言當中一個語音孤島,就很有研究價值。

【PPT】

東董送屋冬(O送沃

方仿放縛鍾腫用燭

工拱共各江講絳覺

同動洞獨真軫震質

空孔控哭諄准稕術

盧魯路祿欣隱焮迄

文吻問物元阮願月

伸審聖設先銑霰屑

陽養樣葯唐盪宕鐸

魚語御玉

像這些「東董送屋」就是平上去入。「方仿放縛」、「工拱共各」、「同動洞獨」、「空孔控哭」、「空孔控哭」、「盧魯路祿」、「文吻問物」、「伸審聖設」、「陽養樣葯」、「魚語御玉」,這個字不能讀yu,要讀ru,都是入聲,都是入聲。這裡啊,我們還可以列舉更多的。這些字,那麼,對於不是我們這個方言區的,不是南方方言區,家鄉沒有這個入聲韻的同學,怎麼辦?我們有兩種大的方法來辨別它。

第一種,用拼音的方法,就是我下面列舉的這些:

【PPT】

從現代漢語拼音辨入聲字

1、聲母b、d、g、j、zh、z與全部韻母相拼的陽平聲字

2、fa與fo的全聲調字均為古入聲;

3、d、t、n、l、z、c、s拼e的全聲調(實際只有陽平、去聲有字)均為古入聲字:

4、捲舌音聲母zh ch sh r拼 –uo的全聲調字(實際無上聲)均為古入聲字

像聲母b、d、g、j、zh、z與全部韻母相拼的陽平聲字,古代都是入聲字。fa與fo的全聲調字均為古入聲。當然沒有幾個字,總共也沒有幾個字。第三第四,這裡舉出七個,我們分別舉了一些例子。

【PPT】

從現代漢語拼音辨入聲字

5、b p m d t n l拼–ie的全聲調(「爹」除外)字均為古入聲

6、全聲母(實際只有n l j q x )拼-ue的全聲調字(除瘸、靴外)均為古入聲字;

7、g h z拼–ei的全聲調(實際無去聲)字,均為入聲字;

這樣的拼音,能通過漢語的拼音做七種歸類來分別辨別古代的入聲字。我們各舉一些例子。

像第一種,聲母b、d、g,像這些與全部韻母相拼的陽平聲字。大家注意,還要是陽平字。像八(捌、跋、拔、魃),第一個都讀成ba,第二個讀博、撥、伯、薄、剝、搏、柏、勃都讀bo,第三是bo渤海的bo等等。還有像詩人王勃的勃,都是入聲字。用這種拼音的方法能很好地辨別許多入聲字。

【PPT】

八、捌、跋、拔、魃、

博、撥、伯、薄、剝、搏、柏、勃

泊、駁、膊、卜、缽、?[此字看不清]、鉑、帛

渤、舶、箔

孛、?[此字看不清]、鵓、餑

這個也是:

【PPT】

必、筆、壁、逼、畢、碧、鼻、璧、臂、弼、

匕、蓽、篦、蓖、蹕、辟、薜、襞、愎、

茡、嬖、瓿、不;

百、白、柏、伯、栢、佰;

北、悖、孛、邶、額;

雹、薄、剝、

別、憋、鱉、癟、蹩、莂、彆、蟞、咇

入聲字,總量來說,在平上去入四聲中,入聲字較少。大概只有其他四聲當中的一半稍多一點。歸韻部也是這樣。像入聲在《廣韻》里只有34個韻部,像去聲就有六十來個韻部了。平聲也都有這個五六十個韻部。而入聲就只有三十四個韻部。相比較,當然各種韻部的字數多少不完全相等。像這些,都是這樣。

像由d組成的:

【PPT】

d

達、搭、答、嗒、噠、妲、怛、韃、耷、笪、的;

得、德;

滴、迪、荻、敵、笛、狄、嘀、滌、嫡、糴;

獨、讀、度、督、毒、篤、犢、瀆、牘、黷、櫝、牘[此字重出]

奪、鐸、掇、咄、裰、踱;

像發達的達,搭配的搭,回答的答,滴滴嗒嗒的嗒,這些都是入聲字。像得到的得,道德的德,這些都是入聲。像滴、迪,有些字還是很常見的。

【PPT】

g

各、格、葛、革、割、隔、閣、咯、擱

鉻、鴿、鎘、嗝、硌、胳、膈、疙、

硌、疙[此二字重出]、鬲、圪、塥、骼、滆、閤;

谷、骨、轂、鵠、軲、梏、牿、盬;

給、刮、括、賈;

國、郭、摑、蟈、幗、聒、國[此字重出]

像ge組成的,革命的革,分割的割,也都是入聲字,而現在都把這些字都是讀成陽平聲。

【PPT】

J

及、即、級、集、極、急、擊、吉、

積、疾、激、跡、籍、輯、寂、脊、戟、

藉、績、汲、棘、髻、唧、偈、嫉、鯽、

亟、緝、蕺、咭、戢、殛、戢[此字重出]、笈、楫、

[此字重出]、佶、詰、癠、圾、嵴、蒺、

岌;

這裡,包括書籍的籍,痕迹的跡,激動的激、疾病的疾,都是入聲字。

zh

咋、砸、雜、扎、閘、乍、札、

匝、軋、咂、鍘、柞、蚱;

這、者、則、著、折、責、擇、浙、仄、澤、

哲、轍、嘖、褶、輒、蟄、蜇、謫、

[此字重出]、摺、嘖[此字第三次出現]、柘、頤、咋、磔、摺[此字重出]

幘、簀、側、螫;

足、竹、祝、族、逐、築、卒、燭、囑、

矚、鏃、躅、術、屬、劚、崒;

只、職、殖、殖[此字重出]、汁、值、直、質、執、植、

織、置、侄、漬、摯、跖、枳、咫、贄、摯[此字重出]

櫛、咫[此字重出]、軹、蛭、窒、鷙、識、鐵、滓、躓、寘;

z

摘、宅、窄、翟、擇、咋

這裡也是這樣。用這個辦法,如果漢語拼音基礎很好的同學,很容易通過這個辦法,再對照我這個課件,很容易把古代的入聲字一一辨別。

【PPT】

2、fa與fo的全聲調字均為古入聲。

fa:發、法、乏、伐、罰、閥、

筏、琺、垡、砝、髪、發、發[此字重出]

fo:佛、梻、坲

像那個fa,發展的發,辦法的法,頭髮的發,責罰的罰、軍閥的閥、討伐的伐、貧乏的乏,這些都是古入聲。fo很少,嚴格講,就是一個念佛的佛。這個字是古入聲字。

第三個就是d、t等拼e的全聲調。但是實際上只有陽平、去聲有字。這些字也都是古入聲字。像「的、得、地、德、鍀、底、惪」這些等等。我們就舉這三個,後面的可以看一看。我們都做了比較細的工作,把這些字歸併出來。

【PPT】

4、捲舌音聲母zh ch sh r拼 –uo的全聲調字(實際無上聲)均為古入聲字

zh:做、作、著、捉、卓、桌、昨、濁、

拙、濁[此字重出]、灼、啄、酌、琢、祚、濯、焯、

鐲、斫、擢、倬、鑿、茁、酢、怍、

柞、阼、涿、浞、笮、諑、足;

ch:撮、綽、戳、啜、踔、輟、齪、娖;

sh:說、索、縮、碩、嗦、朔、爍、鑠、槊、

嗍、搠、妁、蒴、溹、鎙;

r:若、弱、偌、箬、爇、婼、渃、蒻、

鄀、鰙、篛、渃[此字重出]、鶸、蒻[此字重出]、鰯、嵶;

還有一些捲舌音聲母zh ch sh r相拼的,跟–uo相拼的,也都是入聲字,也有很多。這樣的字像「做、作、著、捉、卓、桌子的桌、昨天的昨、渾濁的濁、笨拙的拙、燒灼的灼、啄木鳥的啄、酌酒的酌」,等等,像這樣一些字,也都是古入聲字。

第五點是b、p等,拼–ie的全聲調,除了爹爹的爹這個除外,均為古入聲字。這些字也有許多是常見的。像憋悶的憋、老鱉的鱉、乾癟的癟、蹩腳的蹩等等。這些也都是古入聲字。

【PPT】

5、b p m d t n l拼–ie的全聲調(「爹」除外)字均為古入聲。

b:別、憋、鱉、癟、蹩、莂、蟞、咇、彆、

p:撇、瞥;

m:滅、蔑、篾;

d:跌、碟、蝶、疊、迭、迭[此字重出]、諜、

牒、喋、耋、的、堞、鰈、褋、垤;

[按:t、n、l分別拼–ie的漢字太小,又閃得快,看不清]

第六,全聲母實際上只有這樣幾個字母。拼-ue的全聲調字,除掉瘸和靴之外,也都是古入聲字。這裡涉及不是很多。[按:相關的【PPT】的內容一閃而過,看不清]

第七種,就是g等拼–ei的全聲調字,均是入聲字。這個字沒有幾個。

【PPT】

7、g h z拼–ei的全聲調(實際無去聲)字,均為入聲字;

g:給;

h:黑、嘿、嗨、潶、嬒;

z:賊、這、鯽、鰂

另外,也指出,以-n和-ng收尾的都不是入聲字,這就好辦得多。有許多z、c、s拼-i的全聲調字,都不是入聲字,這幾個都是指出,只要是這幾種情況,古代一定不是入聲字。這也可以排除了很多。

【PPT】

另註:

凡以-n、-ng收尾的均非入聲字;

z、c、s拼-i d全聲調字均非入聲字

凡以-er收尾的均非入聲字

凡以-uai、-uai[按:此音節重出]收尾的全聲調字皆非入聲字

前面七個方面,指出了是這些的情況就是入聲字;後面的也指出,凡是這幾種情況的,就一定不是入聲字。也能幫助我們。這是從漢語拼音方面來辨別入聲。

下面我們來介紹一種經驗公式似的,從形聲字的聲旁來辨別入聲字。

【PPT】

從形聲字的聲旁辨別入聲字

同學們注意,形聲字,就是涉及到漢語史上所說的六書。我國的漢字,有一部分是象形字,有一部分是形聲字。形聲字它有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形,一部分是聲。形聲字,形是表示它的內容的,表示這個字的性質;聲,表示這個字的發音。凡是形聲字,我們又根據它的聲旁,來辨別它是不是入聲字。如果它的聲旁是入聲,那麼由這個聲旁形成的許多字都是入聲字。

比如,由這個白顏色的白[按:王教授用不同的讀音念這兩個「白」字],我這個「白顏色」是用普通話念,「白」就是用江南方言念,這個「白」字讀入聲。由這個字組成的所有形聲字,基本上都是入聲字。你看,一舉舉了三十幾個。這樣做有個什麼好處?記住了一個,就記住了一大串。這個「白」字,你看,上面加一橫,變成一百兩百的「百」,也是入聲。加上「木」旁,變成松柏樹的「柏」,也是入聲。加上單人旁,伯伯叔叔的「伯」,也是入聲。等等。加上一個辶、加上氵,加上一個鬼字偏旁,加上一個王字偏旁、米字偏旁等等,變來變去,它還是讀入聲,古代還是入聲字。當然這裡也有一些字是很冷僻的。實際上是沒有用的價值。像立旁的一竡的「竡」這樣的字,我們基本上是用不到的。

【PPT】

1.百、白、柏、伯、佰、栢、粨、竡、迫、泊、

魄、珀、粕、洦、湐、敀、岶、砶、箔、鉑、帛、

舶、鉑[此字重出]、鮊、萡、狛;怕、帕、葩[按:「葩」在平水韻中屬下平六麻]、苩、袙、皅;

竡;陌、貊、銆、絔、帞、袹、劰、蛨

像這一個,第二個,犮,拔蘿蔔的拔的半個,加上足字旁,加上鬼字偏旁,加上草字頭,加上月字旁,加上土旁,加上火旁,加上很多,都是讀入聲。

【PPT】

2.拔、跋、魃、茇、鮁、犮、胈、坺、炦、鼥;

3.壁、璧、辟、薜、襞、嬖、繴、躄、

劈、癖、僻、噼、霹、甓、擗;

4.卜、朴、撲、仆、圤、穙、穙[此字重出]、噗、璞、濮、蹼、

鏷、纀、穙[此字第三次出現]、樸、撲、僕、襆、襆[此字重出]、贌、獛、鏷[左偏旁為「金」]

瞨;

像第三個,辟,本來是開天闢地的「辟」,加上土字底,加上玉字底,加上草字頭,加上衣字底,加上女字底,等等,也都是讀入聲。這樣的例子,底下也可以加個刀字,也是一串。

第四個,像「卜」,這個卜就是占卜的「卜」,加上木旁,加上扌,加上亻,加上斜土旁,等等,這些也都是。因為這個「卜」,它在繁體字里寫成這個「菐」,凡是有這樣組成的,也都是讀入聲。我下面就不一一都說了。

【PPT】

5.末、抹、沫、茉、秣、靺、眜、枺、粖、昩、皌;

6.木、沐、莯、霂、炑、蚞、狇;

7.讀、牘、犢、櫝、黷、瀆、讟、殰、贕、

韥、凟、嬻、匵、韇、豄、皾、鑟、瓄;贖、續;

8.目、鉬、苜、睦

9.答、搭、嗒、瘩、褡、匒、鎝

這裡像「木」,像樹木的「木」,大家注意,第六個字要特彆強調一下,我們這裡講的是形聲字。形聲字,只有「木」字作聲旁的時候,它構成的這些字才是入聲字。因為「木」這樣的字很容易做形旁,像「樹木」的「木」,「樹」,它也有「木」,它「木」字作為形旁,而不作為聲旁,它就不是讀入聲。因為作形旁的這樣的情況太多太多了。像樹林的「林」,根本就不是,它這裡就不是,木字就不做聲旁。它不是。有的不是形聲字。就是是形聲字,它是做形旁用的,形旁用的就不是。所以由「木」衍生出來的,這種讀入聲的字,並不很多。

大家注意,第七組,「讀」,它實際上繁體字是「言」旁,加一個賣東西的「賣」。這個比較特殊。它,很多組成的都是入聲。但是,單獨做聲旁的字卻不是入聲。後面還有幾個。像昨天的「昨」,也是這種情況。加了偏旁都是入聲,不加偏旁的那個「乍」,乍寒乍暖的那個「乍」,卻不是入聲,卻不是入聲。

有幾個要特別注意,第八個,像「目」,不是很多。這個「答」,跟這個「答」組成的也不是很多。

【PPT】

10.滴、敵、嘀、嫡、鏑、敵

11.節、節、癤、癤、莭、蠞、蝍、幯;即、唧、鯽、喞、櫛;

12.戢、輯、緝、楫、蕺、鍓、輯、湒、偮、檝、箿;

13.捷、婕、睫、崨、偼、脻、誱、蓵、踕;

14.及、級、極、汲、笈、圾、芨、岌、伋、忣、岋、彶;

像這個「滴」、敵人的「敵」,是這樣的。繁體就這個「敵」了[指繁體的敵字]。節,節目的「節」,莭,都是繁體。這個還多一些。像這個「即」,也有這個,像十二這個戢、輯,都是這樣。這樣的我舉了五十多組。如果同學們把其中的關鍵字掌握住,又同時一下子推開,就能夠幫你記住大量的入聲字。

[15—20中的字太小看不清。21—26未顯示]

【PPT】

27.足、哫、促、蹙、趗、珿、踀、蹵、浞、捉、鋜、齪、娖;

28.失、迭、跌、瓞、昳、詄、胅、眣、髟[右旁為「失」]、苵

29.碟、蝶、褋、牒、諜、鰈、堞、喋、蹀、殜、諜、幉、牃、艓、幉[此字重出]

30.直、殖、值、置、植、寘、埴、稙、犆、徝、禃;

31.莫、謨、摸、膜、漠、寞、貘、嫫、鏌、瘼、瞙、糢;

32.息、熄、媳、螅、鎴、瘜、鄎;

這裡我們組了,你看,像許多字,像這個「足」字,就很常見的。由「足」字組成的就不少。像這個「失」字,失去的「失」,組成的也就不少。像「直」也不少,「莫」也不少,「息」也不少。

【PPT】

33.術、述、沭、秫、朮、鉥、蒁、怸、絉、鶐;

34.叔、淑、菽、椒;

35.塑、溯、愬、遡、朔、嗍、鎙、蒴

36.錄、祿、碌、綠、淥、逯、綠[此字重出]、錄、籙、祿、椂、粶、菉、騄、籙、睩、琭、醁、趢、淥;

37.卓、倬、焯、晫、啅、晫[此字重出]、琸、趠、窧、鵫;

像這些,有的很好記的。

【PPT】

38.敝、憋、鱉、蟞、彆、蹩、鼈;

39.列、咧、烈、裂、冽、峢、洌、趔、洌[此字重出]、姴、挒、騖[上部「敄」字改「列」字]、颲、劽、蛚、烮、鮤、劽[此字重出]、茢;

40.國、摑、幗、囯、腘、啯、蟈、囯[此字重出];

41.谷、唂、硲、逧;俗、浴、欲、峪、鵒、慾、鋊;郤、綌、豀;

這樣,我們前後舉了有五十組。

【PPT】

42.屬、囑、钃、欘、灟、蠾、孎、爥;

43.噶、褐、曷、鞨、鶡、鶡、餲、齃;

43[此序號重出].則、則、側、厠、崱;

44.弗、拂、氟、佛、紼、砩、怫、艴、茀、彿、咈、刜、岪、笰、髴、紼、炥、柫、鮄、鉘;

像這個「弗」字,構成的字就相當的多。

【PPT】

45.速、束、涑、蔌、簌、漱、觫、餗、綀、鋉、趚、踈、殐;

46.折、浙、哲、蜇、晢、悊、埑、晣;

47.責、嘖、簀、幘、賾、蔶、皟、嫧、謮、樍、歵、瞔;

48.擇、澤、澤、擇、礋、?[「澤」改為「擇」]、襗;

49.夕、汐、矽、穸、釸;

50.立、泣、粒、笠、蒞、涖;

速。舉了五十組。

但是,同學們千萬注意,利用諧聲偏旁或者是記形聲字當中的古入聲字,並不是絕對可靠的。我前面講到,它只是一種經驗公式。因為聲符相同的字,在中古並不一定屬於同一個韻部。

【PPT】

利用諧聲偏旁記憶中古入聲字,並不是絕對可靠的。因為聲符相同的字,在中古並不一定屬於同一韻部。例如:「讀、犢、牘、櫝、黷」等字均為入聲屋部,但它們的聲符「賣」卻在去聲卦部,而「續、贖」等字有在入聲沃部。所以,利用偏旁類推時要格外注意一些例外的情況。

[按:「賣」字用藍色字,應是入聲]

如,「辟」以及從「辟」得聲的字「壁、薛、璧、劈、僻、霹、擗、癖、檗、擘」等字都是入聲字,但是「避」字卻不是入聲字。

再如「億(億)、憶(憶)、臆、噫、薏、癔」等字是入聲字,而「意」字卻不是入聲字。

「昨、作、炸、蚱」等字是入聲字,但是「乍」不是入聲字;

「窄」是入聲字,而「榨」不是入聲字。

這些例外情況都是我們認真注意的。

例如這個讀,閱讀的讀,牛犢的犢,買櫝還珠的櫝,等等,都是入聲的屋部,但它們的聲符「賣」卻在去聲卦部,而「續、贖」等字有在入聲沃部。但是,前面房屋的屋部這個倒問題不大。都是入聲字。利用偏旁類推時要格外注意一些例外的情況。像這裡的「賣」就不是入聲。例如,復辟的「辟」,以及由「辟」得出的這些字(壁、薛、璧、劈、霹、癖),都是入聲字,而躲避的「避」卻不是入聲字。像這個「億」,這些憶、臆、噫、薏」字都是入聲字,當然做聲旁都是入聲字,但是「意」本身這個字卻不是入聲字。像昨天的「昨」,這樣組的「作、炸、蚱」都是入聲字,但是,乍寒乍暖的「乍」字卻不是入聲字。榨油的「榨」字也不是入聲字。哎,有個別例外。這些例外情況是要加以認真注意的。

另外,可以用背誦一些押入聲的詩歌來記憶入聲字。

【PPT】

背誦押入聲韻的詩歌來記憶入聲字

這是一種頗有興味的記憶方法。如杜甫的《北征》、《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哀江頭》,李白的《大車揚飛塵》,柳宗元的《漁翁》(漁翁夜傍西岩宿)、《江雪》等,都是押入聲韻的。

像那個柳宗元的《漁翁》,「漁翁夜傍西岩宿,曉汲清湘燃楚竹。哎,那個都是押的入聲韻。像他的《江雪》,那個押的都是入聲韻。還有幾個是長篇,如杜甫的《北征》、《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哀江頭》等等,這些長篇全都是一韻到底,全部都是押入聲。這一點也是今年我備這門課的時候才發現的。竟然《北征》、《哀江頭》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北征》是杜甫詩里最長的篇章。《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也是長篇,其中就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骨」字就是入聲字。像這些,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些像背岳飛的《滿江紅》,像背蘇東坡的《念媽嬌·赤壁懷古》,押的全是入聲韻。

現在我們要強調的,尤其是家在北方的,你的方言里沒有入聲的同學,一定通過本學期上這門課,課堂上我們用藍字標出的都是入聲字,這個,有時標得不完整,也不排除極個別地方有標錯的,但是多半是漏掉的情況比較多。有好多入聲字我沒有全標出來,因為備課的時修,一遍並不能全部標清,有的時候再看一遍還漏掉了。特別是新補進去的一些課件,查了一遍,像我年年用的那個課件,我一次一次地用,一次次的用,那漏掉的情況就很少了。像今年剛剛加進去的一些內容,一下子標,有的就有漏的。

現在,我們做了一個工作,把歸入平聲字的入聲字標出來。

【PPT】

歸入平聲的常用入聲字255字

同學們要問,為什麼你光把歸入平聲字的入聲字找出來?大家注意,歸入上聲和去聲的問題不大,它仍然是仄聲,在分平仄的時候,並沒有問題。但是,它歸入平聲,歸入陰平、陽平的,必須找出來,這樣一些常用字。冷僻字我們也不用考慮。就一些常用字我們分了255個,按照現在入聲的韻部來標註。

【PPT】

1.屋屋、竹、福、幅、服、熟、族、菊、軸、逐、伏、讀、犢、粥、哭、斛、仆、叔、淑、獨、禿、孰;

2.沃俗、足、曲、燭、毒、督、贖;

3.覺覺、角、捉、卓、琢、剝、駁、雹、濁、擢、學、鐲

[以下未展示]

這樣的一些字,再通過我們平常用剛才記部首的辦法,用拼音的辦法,以及平常上課看藍體字的入聲字的辦法,這幾種辦法用過之後,你不記得的,又歸入平聲的字,實際很少了。你最後,做一個工作,把這255個對照去看一下。等這個學期結束的時候,你還沒有掌握的,你就用死記的辦法再記一下。至少,常用字,又歸入平聲的,你就沒有問題了。實際上就不影響你寫詩的時候,辨別平仄就沒有問題。只有一條,你如果要寫押入聲韻的詞牌,那麼,你還得費勁,你一定要把這個詞譜,把那個什麼韻書,攤在桌上,一一地去核對一下。其實,這是對我們南方同學,初學的時候,還是要經常對照韻書的。你有的時候,跨韻部也是經常有的事情,所以,也都注意,儘管辨別入聲,南方同學有他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

這裡,又分了255個,有一些還不是最常見的。但是,總的來講,比較常見。這樣,按照筆劃又分了一下,再分了一下。

【PPT】

一畫:一

二畫:七八十

三畫:兀孑勺習夕

四畫:仆日什及

五畫: 撲出發札失石節白汁匝

六畫:竹伏戍伐達雜夾殺奪舌訣決約芍則合宅執吃汐

七畫: 禿足卒局角駁別折灼伯狄即吸劫匣

八畫:叔竺卓帛國學實直責詰佛屈拔刮拉俠狎押脅傑迭擇拍迪析極刷

九畫:覺(覺悟)急罰

十畫:逐讀哭燭席敵疾積脊捉剝哲捏酌格核賊鴨

十一畫:族瀆孰斛淑啄脫掇郭鴿舶職笛襲悉接諜捷輒掐掘

十二畫:菊犢贖幅粥琢厥揭渤割葛筏跋滑猾跌鑿博晰棘植殖集逼濕黑答插頰

十三畫:福牘輻督雹厥[此字已見十二畫處。應以十二畫為是]歇搏窟錫頤楫睫隔謫疊塌

十四畫:漆竭截牒碣摘察轄嫡蜥

十五畫:熟蝠膝瘠骼德蝶瞎額

十六畫:橘轍薛薄繳激

十七畫:擢蟋檄

[無十八畫例字]

十九畫:蹶

二十畫:籍黷嚼

最後,再給大家回憶一下,看四聲對應的例字表:

【PPT】

四聲對應例字表

東懂凍篤工拱共各奉捧俸福

通統痛拓魚語御玉書署恕速

雞幾季吉盧魯路祿溪起氣乞

文吻問物根梗艮格蕭小笑屑

像「東懂凍篤」,大家可以這樣來畫[講課人用右手食指示意]:「東」[右手食指在胸前由左至右沿水平方向畫橫線],「懂」[手指由下往上畫微曲線],「凍」[手指由上往下畫斜線],「篤」[手指突然向前用力一伸]。「篤」非常短促。你從我這個手勢[講課人再演示一次],這個就看出來它聲音的高低、升降和長短的不同。這一類的漢字有高低、升降、長短的不同,它歸入四聲之後,它就很容易產生一種音樂的美。

今天我們這節課就講到這裡。下節課,我們講平仄和律句。

好,謝謝大家!

錄自http://open.163.com/movie/2014/1/4/M/M9IJH8P3G_M9IJT1D4M.html

【說明】由鄧旺林校對、整理


推薦閱讀:

〖詩詞常識〗 詩詞格律知識五十二篇
〖詩詞常識〗詩詞格律知識五十二篇:(25) 楚辭
詩詞基礎知識 詩詞格律速成(四)至(五)
王力《詩詞格律》第三章詞律
王步高教授《詩詞格律與寫作》第五講

TAG:寫作 | 詩詞 | 教授 | 詩詞格律 | 格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