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念祖居士:念阿彌陀佛不是向外求一個什麼東西

黃念祖居士:念阿彌陀佛不是向外求一個什麼東西發布:欣求極樂 [] 日期:2011-9-12 15:16:00 極樂世界以及極樂世的阿彌陀佛,這是屬於「自」以外的,佛教稱為「他」。跟自己相對的他,「全他即自」,整個的「他」就等於是自己。這個在佛學上的名稱叫「自他不二」,前面講的是心跟佛不二,這裡講的是自己和他不二。所以凈土宗也稱「他力派、果教門」。這是跟其它法門不同之處。依靠他力,所以帶業可以往生。依靠他力,也就是彌陀的願力,他力又稱「他力派果教門」。是從「果實」上下手的,不是叫你從「因」下手的。是從你「吃饅頭」上開始的,而不是要你從選種、開荒、耕耘、施肥、間苗……然後就割;割下來之後要打;打了之後要磨;磨了之後蒸饅頭,最後才能到口邊,這麼一步步地來,那就太困難了。但是果教派從「吃饅頭」開始,饅頭給了你,只要你自己要嚼,(這個沒人給你代替)那就能成就。所以果教派又稱「果教派他力門」。而「全他即自」。全部的「他」也就是自己,自他不二。《維摩結經》整個是講不「二法門」,一切都不二,有二就有對待,有對等就有矛盾。矛盾就是咱們人類世界的事情,處處都在搞鬥爭,矛盾就要鬥爭,矛盾是對立面,雖然講統一面,但統一的很不夠,而佛教講的「不二門」才是最徹底的統一! 「洪名正彰自性」,你在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並不是心外求一個什麼法,向別人那裡求一個什麼神保佑。你就好好去念這一句佛號(或念本尊的咒),念佛號「洪名」,也正是彰名了你自己的「本性(自性)」。參禪就是為了明白自己的「自性」、通究「自性」。而你念佛則正是顯明「自性」。這就把禪和凈也變成不二了。 「凈土方顯唯心」上一句說的是「名」,這一句說到「凈土」,講凈土壯嚴。要求生凈土,這才真是唯心,不是從心外去求法,純粹是自心。底下也有「論彼依正,顯我自心」,假託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以及極樂世界的佛菩薩、極樂世界的國土,來顯明自己的本心,不然你本心到底是什麼樣?所以這樣可以幫助你知道自心是如此壯嚴的! 凈土不同於一般的外道,外道聲稱「要上天,那是一個好地方,到那去就永恆不死了……」其實天界有無始天尊棗玉皇大帝,他主管一切,自己完全是被主管的,並且天界也不是最終。而到極樂世界去,所有一切都是自家,佛也是自心所現,土也是自心所現。 「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咱們現在還是眾生,我們在感,佛就在應。我們在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如同兩個電台之間的呼叫,「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我們所呼叫的對方,而對方其實就是自己!我們是在自念自聽,發報的是我們自己,收報的也還是我們自己,自己聽到了,所以呼與應是同時。你聽到了,阿彌陀佛也一定聽到了。佛的心和咱們的心沒有一毫一厘的間隔,所以這就叫「和應」。兩者是同時的,是自念自聽,自己在念,這是呼,呼和應同時,你念的同時,不就同時也聽到嗎!所以兩者沒有前後。「南無阿彌陀佛……」你念的時候,就是你聽的時候,這個同時是含有極殊勝的意思的。呼和答應中間不是經過一個過程,呼的時候就是答應的時候,所以因果用「蓮花」來表示。蓮花不僅僅是出污泥而不染,同時還有更殊勝的意思:蓮花的花與果是同時的,不象其它植物,在開花的時候不看見果子,比如桃、梨等植物,花瓣都掉了,然後一個很小的果子才長出來,所以正開花時一般沒有果子。而蓮花只要一開,小蓮蓬就在那,果子也就在那。還有的植物或是有花無果或是有果無花,比如無花果。有花有果的,花多果就多,花有很多花瓣,果子就有很多粒。而蓮子是花和果同時的。佛教借用了蓮花的這一特點,用「花」代表「因」,「果」就代表修行成就的「果」。你種的因和你得的果是同時的。你種因就是得果,所以你不要再懷疑了:我會不會得到好報?會不會得到好果?那是絕對的!只要念佛,那個果實就已經出現了。所以這個念佛法門,因果是同時的。呼應同時表達了因果同時。 「十萬億程」說的是事相。極樂世界離我們有十萬億個國土,十萬億個國土可是「去此不遠」的,這句是《觀經》里的話。十萬億個國土這麼遠,經中卻說「去此不遠」。其實這個「去此不遠」說的是理,因為極樂世界不在心外!這就是「事理不二」。說他是事,事就是「十萬億國土」以外;說到理「去此不遠」。這樣一來事理就圓融了。 「心作心是」,這也是《觀經》中的話棗「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兩句話非常重要!而這一段話也同樣是非常重要的! 《觀經》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法身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佛的法身一切都入到眾生心中的想念中,所以你起心動念,如來悉見。如來就在一切眾生心想裡頭、思想裡頭。他遍一切處,遍到一切眾生的心想裡頭,你心裡起心動念如來悉知悉見。你要為善,要做什麼什麼,一切功德如來都知道,如來就加被。如果說我想幹壞事,我有罪業,那不要緊!佛都原諒,如果佛不原諒那就不是佛了。所以說,佛之所以救度眾生,就是因為憐憫大家,有一點點善,佛都給以加被、護持、攝授、幫助。 「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你們大家在心裡想佛的時候,這個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都具足了。「是心作佛」,你的這個心是在作這個佛,因為你正在想佛嗎!心在作這個佛,「是心是佛」這個心本身就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想念裡頭就產生了。我們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都在念佛,是心在作佛,在修。你這個作佛的心本來就是佛。我們自己的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八個字雖然很簡短,但非常重要、非常深刻,「是心作佛」就是修持,所以我們不能離開修持。這個修持為什麼能成功?因為你本來就是。「是心是佛」代表你的本性;「是心作佛」是你的修持。你的本性本來就是佛,又從這個心起了來修,焉得不恢復你的本來呀!所以這個就是咱們序文裡頭所說的「性修不二」,你的修和你的本性是一回事,作佛的是這個心,這個心他本來就是佛。所作的是什麼?所做的就是佛,佛就是心,心就是性,性在哪?在作佛!就在那修,性和修不是兩件事。 「境智一如」的道理,在這一段里也回答了。所謂「境」也就是「心」。「心」就是智慧。本來這個「境」是頑冥不靈的東西,比如大地、山河是死東西,而心是智慧,是活的東西,好象是兩回事,其實自性與法之間並不是兩回事,只是咱們在用詞上把這個「法性」偏於在無情物上;把「自性」偏於在有情上,這是用詞上的一點分別而已。實際上自性和法性互含互攝。 這一段(即第十一拜)說明一切不二,心跟佛不二,自和他,我們每一個眾生和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不是兩個,事和理也不是兩個。彼此是無礙的,十萬億程就在眼前,從事上說是十萬億程,從理上說就在目前,去此不遠。事和理也就圓融了;事和理也就不二了;性和修也不二……一切不二!這一段同時也說明凈土就是唯心,洪名就顯示本性,也表明了禪凈不二。把凈土宗當成心外求法,認為淺,而這一段就破了這一認識。佛法最高深的道理完全是一致的,凈土與禪宗不是兩個!(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show1_87218.htm)-------------------------------------------------------------------------------------------------------------------------------
推薦閱讀:

阿彌陀佛與光明
淨土大經解演義3_阿彌陀佛名號不可思議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我們的口是用來念阿彌陀佛的!(1月16日首發)
最好的超度是念佛,真正的孝行是把父母託付給阿彌陀佛
二力法門可以求阿彌陀佛,其實阿彌陀佛還是自性彌陀,說穿了還是求自己,還沒有到心外去。

TAG:東西 | 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