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讀書筆記
親密關係是每個人生活中至關重要的部分。一段美滿的親密關係可以使人沉浸在春風般的幸福和愉悅中,而一段親密關係的破碎卻可能令人形銷骨立。我們應該如何對待親密關係?如何建立和維持親密關係的美好?親密關係之中存在哪些我們自覺或者不自覺的行為模式?《親密關係》這本書綜述了針對親密關係的相關研究,對以上問題給出了非常深入的回答。本文將從親密關係之中我們應該秉有的信念,維持親密關係的行動和關於親密關係的有趣事實這三個角度對本書進行總結。此外,本文不會過多涉及依戀類型、人格特質、外貌吸引等在人際關係之中的作用,因為這些特徵實在難以改變。
## 對待親密關係的信念
我們所秉持的信念和往往指引著我們的實際行動,因此對於構建和諧的親密關係至關重要。儘管信念和往往受到習慣和經驗的影響,它們對個體行動的作用也常常難以察覺。但是只要我們把注意力有意識地指向它們,還是能夠窺得潛藏在自己內心的信念。此外,正如
# 親密關係需要持續的付出
我們常常聽到已婚女性這樣的抱怨:丈夫在追求自己的時候殷勤萬分, 總是搶著幫忙做事,也非常注意衛生,但是一旦結婚以後就越來越不講究,連簡單的家務都懶得做。這種情況確實非常普遍,有研究表明我們並不會總是惦記著如何讓自己留下美好的印象,我們在戀人和親密的好友身上所花的心思,甚至還不如對熟人和陌生人投入。這一現象的產生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是也可能僅僅是我們變懶了。
然而我們需要意識到,任何維持親密關係的努力的效果都只是暫時的。一旦我們的行動停下來,伴侶的滿足感馬上就會開始下降。你很難指望今天的友善之舉在一個月後還能令伴侶保持滿意,更別談結婚前後的時間差距。而且我們因為懶惰對伴侶投入的減少還可能帶來另一種風險:**致命的吸引 (fatal attractions)**。有可能恰好是我們當初煞費苦心營造的優點吸引了我們的伴侶,而一旦這樣的優點消失殆盡,我們的伴侶將會產生巨大的失望。
當然,有的時候可能我們從一開始在某些方面就疏於努力,這可能是受到了我們一些其他信念的影響。例如:
- 宿命信念
持有宿命信念的人認為伴侶要麼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婚姻生活註定幸福美滿;要麼就是冤家聚頭,婚姻生活註定痛苦悲慘。這樣的人很難主動付出努力來經營親密關係,當親密關係出現問題時也很難採取建設性的行動來改善關係。相反,持有成長觀念的人則認為幸福的親密關係是努力和付出的結果,因此他們更加傾向於對親密關係進行持續的努力。
- 男女之間存在巨大的差別
有的男性認為男女之間存在巨大的差別,男性就是天生不善於捕捉到愛人的一顰一蹙等非語言溝通中包含的情感,也更加難以表現出溫柔和體貼。然而,研究表明**男女之間的平均差異遠遠小於他們之間的相同,也遠遠小於男性或女性內部的差異**。傳統觀點認為,女性具有更高的**表達性**,能夠更好地表達溫柔、熱情和同情心,而男性則具有更高的**工具性**,呈現出更多地自信、獨立和果敢的特徵。事實是這兩種不過是男性女性都擁有的兩種不同的技能,有相當多比例(約35%)的男性同時擁有這兩種特性,因而也被稱為**雙性化**。此外,儘管女性平均而言天生就比男性能夠更加快速和準確地判斷他人的情感,但是只要給男性提供額外的動機(例如研究中採用了金錢)去鼓勵他們耐心聽、認真看、努力地思考對方的言行,男性也能跟女性做得差不多好。
親密關係需要持之以恆的努力和投入,懶惰的人不太可能擁有滿意的親密關係,而因為各種借口而逃避努力地人,更加難以擁有持續、美滿的親密關係。
# 我們沒有想像中那麼了解愛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自己對伴侶的熟悉,我們對伴侶的了解也在逐步加深。但是無論如何,我們對伴侶的了解也許遠不如我們自身的期望。我們心目中伴侶的形象可能被無數的認知偏差所扭曲。
- 錯誤歸因
歸因是指人們對事件發生的原因做出的解釋。在親密關係之中發生的事件通常可能有很多種解釋,而且它們可能相去甚遠。但是我們自身固有的認知偏差很可能使我們選擇了錯誤的解釋。
- 行動者觀察者效應
我們往往能夠很好地感受到自身的外部壓力,因此傾向於將自己的過失歸因於外部條件。而對於別人的過失,我們很難感同身受地體會到環境的影響,故而傾向於將別人的過失歸因於內部原因,如意圖或者性格。而在很多時候,可能我們彼此就充當了對方的外部影響卻渾然不知,從而雙方陷入爭執和互相埋怨。
- 自利偏差
人們總是欣然地把成功歸功於自己,而極力推脫自己在失敗之中的罪責。這一點在親密關係之中非常常見。例如,我們在向別人袒露自己的情感歷程時,往往傾向於將如膠似漆時的甜蜜歸功於自己的善解人意,而降反目成仇的痛苦降罪到對方的無理取鬧。儘管大部分人都能意識到別人的自居功勞或者推卸責任,但是卻很少知覺自己具有同樣的偏差。
- 混淆目的和影響
我們在判斷他人的意圖時,往往通過自己遭受的實際影響來進行推理,因為自己的收穫或者損失感受最為深切。但是我們常常誤將對方的意圖直接與我們受到的影響畫等號,尤其是當我們受到傷害時,總認為對方故意為之,卻忽視了即便好心也能辦壞事。殊不知,對方從產生意圖到編碼轉換為實際行動,實際行動產生對我們的影響的過程之中,處處受到干擾和雜訊的影響,而且對方的編碼方式以及我們對受到的影響的解碼方式也會影響我們的理解。請牢記:影響絕非意圖。
- 記憶失誤
每個人都在不斷地重構自己的記憶。現在的經歷事實上會以各種潛移默化的形式影響著我們對過去事件的記憶和解釋。當人們幸福的時候,他們就可能忘記到過去的種種不快,但是如果親密關係趨於緊張,人們可能會低估過去的幸福感。如果我們處於後者的境地,難免會對伴侶產生過度的沮喪。
- 錯誤知覺
正如撿到一百元和丟掉一百元給我們帶來的效用的增加/減少不同一樣,我們天然對於負面的事物更加敏感。有研究表明,親密關係之中產生的緊張不安與積極正面的事件要達到1:5的比例才能夠維持我們中性的感受。我們對伴侶偶爾的刻薄和挑剔可能遠比我們所做的各種好事對他們影響更大。
因此,我們遠非如想像般那樣了解我們的伴侶。當我們下次和伴侶發生矛盾的時候,不妨耐心地探索一下伴侶的視角(註:一個可行的教程可以參看
# 自我概念對親密關係具有重要的影響
個人的**自我概念**是影響親密關係的發展的重要因素。自我概念包含我們對自己的全部信念和情感,我們常說的自尊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高自尊的人常常信心十足,對自己友好的行為預期對方會投桃報李,但是低自尊的人則不太確定自己在他人心中是否是重要。這種信心明顯地會影響到這兩種人對待他人的主動程度。此外,正如懷疑自己一般,低自尊的人往往也會懷疑自己的伴侶,從而親密關係可能會出現更多的危機。
值得一提的是,自我概念有兩個維度的功能。一方面,我們總是傾向於從他人那裡聽到對我們正面的、能夠提升我們自我概念的反饋;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對方能夠對自己給出實際的評價,來驗證自己的自我概念。因此,對於那些真正認為自己能力或者不太招人喜歡的人,他人的正面評價滿足了**自我提升**的需求,卻可能威脅到它們的**自我證實**,這可能令我們與伴侶的相處變得更為複雜。不過,在相互依賴程度強的人際關係之中,自我證實的動機要強於自我提升的動機。例如,具有負面自我概念的人可能會逃避給予他們讚美的室友;他們寧願自己的室友不喜歡自己。
因此,那些指望通過甜言蜜語就能夠輕易「制服」伴侶的人或許並不總能得逞。了解對方的自我概念,由衷地讚揚對方看重的才能,但是給予更加客觀地總體評價也許是發展親密關係的重要一步。同時,我們也該促進自我技能和品質的修鍊,使自己成為可愛之人。
# 相似具有獎賞意義
人群中不乏「相異相吸」的論斷,似乎在親密關係之中個性不同的人具有更強的吸引力,能夠達到某種意義上的互補。但是真相可能並非完全如此。事實上,相似才具有更強的獎賞意義,從而能夠增加彼此的吸引力。有研究表明,性格相像的夫妻比性格不同的夫妻的婚姻更加幸福。哪怕我們具有一些令人討厭的弱點,我們也會對與擁有同樣缺點的人相處感到更加滿意,即所謂的「臭味相投」。
當然,我們也常常見識到一些看上去共同點很少的人相互結合,例如楊振寧和翁帆的老少戀。這可能是因為匹配是一種廣泛地過程,在戀愛市場中,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商品,只要能夠達到公平交易,相互結合還是有可能的。此外,人們可能在戀愛早期並不能知覺到彼此的某些巨大分歧,因而能夠走到一起。或是這些相戀的愛侶儘管看上去個性迥異,但卻有某些他們更加看重的相似之處。還有一種可能是,我們可能喜歡和我們理想中的自我想像的人,儘管我和你現在不甚相同,但是你就是我想要成為的人。這些都可能使看上去相異的個體彼此吸引。但是只要他們自己能夠持續性地知覺到彼此的想像,他們的婚姻完全能夠取得充分的滿足(事實上知覺到的相似而非實際的相似才是決定親密關係滿意度的關鍵),而且隨著親密關係的深入,夫妻的某些差異也可能逐漸趨同。
儘管如此,我們不應該過分強調這種相異的價值。人們總是天然地更加喜歡性格相似的人,而非性格不同的人。而具有更多相似之處的伴侶也更加容易揣測到對方的需求,從而能夠給予更多的支持。總而言之,各種相似和相異的混雜成就了伴侶之間的各種最優組合;但**相像地伴侶可能比任何人都更能滿足我們的需求**。
# 浪漫狂熱之愛難以為繼,相伴之愛才是最為持久
越來越多人認為除了伴侶各種怡人的特性(如熱情、忠誠、體貼等)外,浪漫和激情也是婚姻的前提。甚至不少關係破裂的原因也是浪漫不再、激情不復。然而,即便是在北美,人們也才是最近才開始覺得愛情是婚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1967年的一項調查中,76%的男性和35%的男性還願意與自己並不愛戀但各方面比較完美的伴侶結婚。但是現在多數人還是會拒絕這樣的婚姻。然而,我們的高期望似乎並沒有換來高回報。以美國為例,婚姻的質量在普遍下降:離婚率自60年代起飆升到近50%,大多數兒童(60%)都會有段時間生活在單親家庭之中。
有研究者比較了因愛情而結合的夫妻和由家族包辦而結婚的夫妻的愛情量表上的得分。僅僅在結婚兩年後,自由婚姻中夫妻的情愛就比剛結婚時減少了一半。而第五年以後,自由婚姻的愛情強度反而被包辦婚姻所反超。浪漫的愛情之所以難以持續,可能因為我們與伴侶的結合受到了**幻想**、**新奇**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的程度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大。而這些因素顯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弱。此外,愛情對我們身體的**喚醒**--如脈搏加快、呼吸急促這些激情的表徵--也會隨著時間的流失而逐漸消失。
按照斯滕伯格的愛情三角理論,這種浪漫激情之愛主要由**親密**和**激情**組成,但是另一種愛情--相伴之愛--則主要由**親密**和**忠誠**組成。持有相伴之愛的人儘管不像浪漫的愛人那樣,會為伴侶做任何事情或者失去對方會痛不欲生,但是他們將伴侶視為最好的朋友並且由衷地喜歡伴侶。而這種相伴之愛遠比浪漫之愛更加穩定,哪些能夠廝守數十年的伴侶往往更多地表達出相伴之愛,而且夫妻之間成為好朋友事實上也有助於維持激情。
不過不必因此而對浪漫之愛而失望,也不要停止尋找新穎的共同娛樂的方法來維持或者創造彼此的興趣和激情,只是我們**不應該將激情作為維持愛情關係的根本基礎**。如果愛人彼此的慾望逐漸變為平靜而深厚的情感,我們也不要感到奇怪或者失望。恰恰是這種結果可能另我們成為幸運的愛人。
註:以上內容僅為我的讀書筆記的第一部分,後續還會整理另外兩部分的內容。此外我會嘗試將
## 維持親密關係的行動
# 親密關係的維持
# 伴侶的理想化
# 面對壓力和緊張
# 親密關係中的衝突和暴力
## 親密關係之中有趣的事實
推薦閱讀:
※性騷擾和長相關係大嗎?
※與自己和解,就是與真箇世界和解!
※話題評談:婆媳關係真的最難處理嗎?
※貫徹新《信訪條例》要把握好五個關係
※揭秘婆媳關係!婆婆最不能容忍的5種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