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宋代詩歌為例談詩歌哲理美
到了宋代,富有哲理性的詩歌表現出了獨特的社會價值和審美意義。為什麼在宋代時,詩歌具有唐代詩歌中少有的理性特點?這是由於宋代社會與唐代社會的不同,在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當時的「重武輕文」政策和內憂外患等方面的影響下,人們的價值觀、道德觀、人生理想及其人生追求等都表現出獨特性和時代特色,再加上宋代詩人力主詩歌散文化,倡導「以理入詩」,極力表現出對社會現實的理性思考。這樣,使形象感知世界的詩歌文學,在反映人民生活及其社會現實時也發生了變化。所以,錢鍾書在《談藝錄》中說過:「唐詩多以丰神情韻擅長,宋詩多以筋骨思理見勝。」這就道出了唐代與宋代詩歌的不同點——宋代詩歌側重理性思想,表現出哲理美。
那麼,抽象的哲理在詩歌中是如何得到表現的?下面就此問題談談自己的感受和粗淺的認識。
詩歌總是通過形象來表現情感思想的,「形象是詩歌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也就是說,哲理詩中蘊含的理趣絕不是直接表述出來的,在創作中,同樣通過形象在予以表現的,都是蘊含在一定的意象之中的。就如詩歌創作中常說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一樣。這裡,只是我們對其中的「志」、「情」不能狹隘地理解成諸如志向、情感。「志」、「情」實際也指一定的思想,一定的理趣。可以說,一定的理趣蘊含在一定的文學意象之中的,一定的文學意象也必然表現一定的理趣。所以,王一川在主編的《文學概論》中說了這樣的一句話:「文學象徵意象是以表達觀念、哲理為目的的,以象徵為基本藝術手段的具有荒誕性和審美求解性的藝術形象。」 「哲理性是象徵意象的本質特徵。」「文學象徵意象」包括寓言式象徵意象和符號式象徵意象。前者描述一定的故事來表現,如《愚公移山》;後者就是憑藉色彩、線條、音響、動作、言詞等擬出各種各樣特定的「態」——意象來表現。德國哲學家卡希爾說過:「藝術是一種形式創造,是一種特殊的形式創造,即符號化了的人類情感形式的創造。」又說:「人類的本質在於文化符號的創造,人類的藝術在本質上也屬於一種文化符號的創造。」這裡的「象徵」,就是暗示,傳達。用什麼暗示?象徵體(「象」)暗示了「意」(象徵義,精神內容、哲理思想)。我們以朱熹《觀書有感》為例,來分析文學理趣(哲理)是怎樣通過文學意象來表現的。全詩如下: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詩中開始就寫道:「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首先給我們描繪了一個「象」。不大的「方塘」像一面鏡子清澈明亮,水池中倒映著天光月影,徘徊在水池中。詩人抓住了水池中水的「清澈明亮」的特點,而且只有「半畝」,小啊!可見這「半畝」「清澈明亮」的池水,引發了思考,或者說,蘊含著一定的哲理思想:「問渠哪得清如許?」經過思考,得出答案:「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啊,因為源頭活水不斷,水池才能清澈見底,映照出天光雲影。整個「方塘」是象徵體,象徵著什麼?聯繫詩題,「觀書有感」,而不是「觀方塘有感」,但把二者聯繫起來,「方塘」不是暗示著「心」或者「頭腦」;「清澈明凈」的池水正好暗示著「心靈的美好」與「思想的純凈」。後兩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雖然回答了問題,但「源頭活水」不也是一個象徵體嗎?不正是暗示著不斷學習,不斷吸收新知識,才能不斷改變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認識等等,這正好與「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又如,宋代大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歌前兩句是詩人對廬山的形象描繪,詩人置身於廬山之中,從「橫」、「側」、「遠」、「近」、「高」、「低」進行觀察,產生「各不同」的認識結果。在此基礎上,詩人最後兩句轉入議論,對上面的描寫和認識發表了自己的感受,之所以不能「識」廬山真面目,就因為身處其中,眼前所見遮住了自己眼睛。詩人藉助自己「置身事物」之中的意象中,主客觀結合,其中蘊含著一種生活理趣——因為客觀事物具有複雜多面性,身在其中,不能高瞻,不能遠矚,就會囿於局部的所見,而看不到事物的整體。就整個詩歌來說,前兩句是實寫,是詩人所見,後兩句是虛寫,是詩人所感。在虛實結合中,既描繪了眼前之景,表現出詩的神韻,又恰切地寄寓物外之理,給人以哲理之啟迪。
總而言之,詩歌的哲理性是需要文學意象來表現,「文學象徵意象在文學意蘊表達中是哲理思想的載體。」這就給讀者在詩歌讀解或欣賞中以啟示——注重象徵意象特徵,聯繫生活感受,是有助於認識到詩歌所蘊含的哲理,感受到詩歌中的理趣,也有助於提高讀者自身的審美認識能力和審美感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