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副手彭斯在對手「主場」不辱使命,留住大選懸念

北京時間10月5日上午9:00-10:30,2016年美國副總統辯論在美國佛吉尼亞州的朗沃德大學(Longwood University)舉行。共和黨副總統提名人邁克·彭斯(Mike Pence)和民主黨副總統提名人蒂姆·凱恩(Tim Kaine)將展開副總統間的激烈角逐。

從辯論議題上來看,凱恩在整個辯論的過程中都不斷抨擊特朗普。在關於第二個問題上,凱恩從捍衛希拉里的可信度轉變成抨擊特朗普此前暗示一些墨西哥移民為「強姦犯」的問題上,他還拿美國總統奧巴馬的非美國籍為理由進行抨擊。

凱恩表示,「我無法想像印第安納州州長彭斯是如何為自私的特朗普進行辯護的」。特朗普的競選搭檔彭斯立即把「不道德競選陣營」的指責轉向希拉里和凱恩。當彭斯批評希拉里的外交政策時,凱恩多次試圖利用主持人的介入以打斷其講話。

凱恩在辯論時反覆批評特朗普在關於少數族裔,女性問題以及拒絕公開其納稅申報單上做法。彭斯作為一個堅定的保守派一直在為自己辯護,但並沒有和特朗普一樣採取諸多無聊的戰術。

副總統辯論通常不會影響大選結果。據主流媒體報道,希拉里在首場總統大選辯論中獲勝。而在第二輪總統大選辯論中,希拉里將再次與特朗普進行激烈角逐,也或將為其贏得更高支持率創造了機會。

而略帶諷刺的是,在副總統辯論的過程中,主持人Elaine Quijano幾乎是搶佔了風頭。她不僅多次打斷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的競選搭檔彭斯的辯論,她還允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的競選搭凱恩檔阻斷彭斯的演講強辯到底。

儘管這充分顯示了彭斯陣營的弱勢所在,但民意調查和辯論結束後的討論顯示凱恩演講的方式以及重複性惹惱了不少網民。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彭斯似乎在這一點上略有優勢。在整個辯論中,凱恩打斷彭斯講話的次數要遠遠多於後者。這就是為什麼當凱恩一再重複同樣的動作,而彭斯則拒絕回答問題的原因了。據報道,凱恩總共打斷彭斯39次,而彭斯則只打斷凱恩演講19次。

據MRCTV報道,CBSN主持人Elaine Quijano在2016年美國大選副總統辯論上重複多次抨擊印第安納州州長邁克·彭斯。此前,在第一場辯論後,已有共和黨方面的支持者指出,主持人在辯論過程中違背公平原則,立場帶有顯著傾向性,幾乎成為「第三辯手」,而在今天的副總統辯論中,這一問題就顯得更加嚴重。

辯論主持人Quijano批評彭斯在遭到希拉里的競選搭檔凱恩連續不斷的打斷後,無法對問題做出回答。在整個辯論過程中,Quijanouijano已經超出了一個主持人應該扮演的角色,她一再就是否「強行解除」非法移民這個問題向彭斯施壓。她問道,「州長,請問現在該如何遣散這些數以百萬計的非法移民,將對他們實行強行遣散嗎?」

看點1:關於移民問題,主持人有有意為難彭斯之嫌?而Quijano似乎已明確態度支持凱恩抨擊特朗普。

凱恩說道,「這是非常重要的,當一個總統候選人的競選搭檔竟不支持軍隊,退伍軍人和老師……」還沒等凱恩結束講話,Quijano就回答道,「沒錯,的確是這樣」。

而奇怪的是,凱恩訓斥了主持人,但她卻對此表示同意。

更為諷刺的是,凱恩似乎並未收斂,在辯論會上大講特講,其實完全蓋過彭斯和主持人。

看點2自辯論後期彭斯重新收回控制權後,主持人基本已對辯論失控。辯論很快演變成一邊倒的形式。

看點3:主持人再次失去控制。主持人隨後打斷了彭斯對希拉里基金會的討論,而凱恩則有足夠的時間為慈善做辯護以及抨擊特朗普的基金會。

看點4:彭斯多次對希拉里的基金會和「郵件門」事件進行抨擊。是事實,根本無法分清到底是凱恩還是主持人打斷彭斯講話的次數更多。

事實上,這場辯論選在美國弗吉尼亞州的朗伍德大學舉行的方案,原本就有失偏頗。因為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凱恩原本就擔任弗吉尼亞州聯邦參議員,選在此處進行辯論,顯然讓他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有悖「中立公正」原則。再加上主持人明顯帶有偏向性的立場,甚至連一些民主黨的擁躉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道,Frank Luntz組成的特別小組認為,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提名凱恩在辯論中曾多次打斷彭斯的講話。這樣的辯論氣氛本來就是不正常的。但從結果來看,彭斯基本不辱使命,全身而退。這一場景與2012年大選的副總統辯論頗為相似,當時,在奧巴馬於首場辯論中發揮不佳,慘敗給對手羅姆尼之後,副總統拜登臨危受命,在辯論中略微壓倒對手保羅·瑞安一籌,為奧巴馬最後成功連任鋪平了道路。而這次,至少彭斯的表現已經成功地為美國大選又留住了懸念

而針對網民調查的「誰贏了今晚的副總統辯論」這一問題顯示:多達60%以上的網民聲稱彭斯獲勝,而僅36%表示凱恩贏得了辯論。


推薦閱讀:

特朗普何以製造美版「黑天鵝」?
美專家:特朗普究竟想要什麼?去問問班農吧!
特朗普未上任,美國就想選新總統?獲最高呼聲的竟然是她……
特朗普為何單挑全世界
特朗普攤上大事,中東兩強國聯手,美國苦日子到了

TAG:特朗普 | 大選 | 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