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精神內質跟月亮太陽一樣,沒變——專訪楊爭光 南方周末

我們的精神內質跟月亮太陽一樣,沒變——專訪楊爭光作者: 南方周末記者 朱又可 2010-06-09 17:03:00來源:南方周末 相關新聞「中國的孩子是最辛苦的人」——作家楊爭光的教育「調查」標籤楊爭光少年張沖六章評論9條列印 | 字體:大 中 小楊爭光用五年時間「磨」出了長篇新作《少年張沖六章》,原本是個少年愛情故事卻寫成了一個問題少年的成長史,關乎教育倫理,也關乎人性、人道、人的價值取向。把「劣根性」那個「劣」字去掉吧 南方周末:你的小說《少年張沖六章》的《作者備忘》里,談到有一個盤根錯節的糾結的根。那個根是什麼?楊爭光:文化的根,根系。在我的認識里,中國有城市,沒有城市人。城市是都市村莊。城市裡住的是換了衣裝的農民。城市文明的積澱時間欠缺,文明的成長和成熟需要幾代人。一百年來這個國家的變化到底有多大,你仔細分析一下我們的文化心理,跟幾千年以前基本沒有什麼變化。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尤其是人觀,什麼樣的人是成功的人,什麼樣的人是素質高的人,我覺得農民和城裡人是沒有區別的。我寫了一個青澀生命的成長過程,在青澀的生命里,可能埋伏和隱藏著非常蒼老的根系,盤根錯節,複雜紛紜。我要做的就是要把樹苗連泥帶水提起來,看一下是什麼樣的泥水和根須,葉片和枝幹里吸收的都是什麼空氣和陽光,這可能比樹苗本身更重要。南方周末:你在批判我們幾千年來的根?楊爭光:我不敢說是批判,批判需要足夠的能量。但咀嚼一下總是可以的吧。多年前說到民族的劣根性的時候,我就說把那個劣字去掉吧,咱就說根性,根性既有劣的東西也有優的東西。我們的民族肯定有優秀的東西,否則這個民族就沒法生存了。關鍵是我們現在宣揚的,是不是它真正的優。在這100年里,我們曾經有過兩次清理文化根系的機會,都夭折了。一次是五四運動,個性的人對自我的發現剛剛開始,就被撲滅了,救亡取代了啟蒙。1980年代初期又有過這樣的機遇,被轟轟烈烈的經濟建設給撲滅了,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救亡跟啟蒙不矛盾,經濟建設跟啟蒙不矛盾,矛盾嗎?有人認為是矛盾的。優先的把長遠的淹沒了,功利的把理想的掐滅了。中國人自己把自己糊弄了。我想通過這本書,從現在切入,延伸一下,最好能延伸到我們的古老的根系。我覺得應該跟五四的精神接通,我們需要啟蒙,需要清理我們的文化根系。這是遲早的事,不管你願意不願意。否則我們就走不到所謂的現代化,而且我們也無法和世界真正的強國和強大的民族在這個世界上並立。強大不僅僅是物質的,更是文化的,精神的。南方周末:啟蒙和反彈的過程為什麼老在反覆?楊爭光:冠冕堂皇的說法是「現實的需要」。我們那些所謂有說話資格、有說話能力的人,所謂的讀書人、知識分子,大面積、群體性的墮落也和這種反覆是有關係的。現在的少兒讀經、提倡國學,有很多所謂的國學院紛紛登場開業,把所謂的經典又拿出來了,國學院成了一種商場。知識和文化是兩個概念。很多的有錢人,報一個國學班,30萬、20萬,聽所謂名校的老師講幾句論語,講幾句老莊、韓非子,講朱熹,就以為和國學擁抱了。也遊山玩水、交友聚會。國學班就這麼成了一個雜耍一樣的俱樂部和秀場。講國學的和聽國學的都在秀場。一個裝模作樣販賣經過包裝的破爛,一個交錢買虛榮,買精神自慰,可謂兩相情願。我們有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結。別以為有錢了就必然有了尊嚴。極度的尊嚴缺失,跟我們過去長時期的財富缺失是一樣的,尋找尊嚴尋找得很病態。南方周末:如果啟蒙的話,你覺得還是拿一個西方的框架嗎?因為現在人們感覺到西方在衰落,這樣就把原來的 「西方啟蒙框架」給去掉了。楊爭光:牛犢嘛,不怕虎,膽大么。我在一篇文章里說過,我不相信21世紀是中國文化大行其道的世紀。我們的文化建設需要走很長的路。我們的思想啟蒙沒有完成。三十年的經濟建設成就舉世矚目。但你仔細去看一下,支撐我們經濟建設的不是中國的東西,是外國的,而且還是外國的皮毛,就讓我們的經濟發展起來了。這才是真相。你現在拿發展來作為論據,偷梁換柱,說這些是我們中國的,所以還是中國的好,我們的文化好,我們是禮儀之邦,西方這樣不好,那樣不好。你看它們現在衰落了,經濟危機了。這實在是自欺欺人。自欺欺人也是我們國學精髓的組成部分。如果還「都是我們的好」,就不會有改革開放了。也不會有這麼多熱衷國學的有錢人。別把腐朽當美麗,別把于丹的《論語心得》當成研究國學的美麗碩果。還得繼續改革開放,全面地改革開放,清理我們的文化根系,堅守我們真正優秀的東西,更要接收別人優秀的東西,創造新的文化。這才是通往尊嚴和強大的路徑。我們的國學裡沒有這樣的地圖和指南針。我們得自己找。《老旦是一棵樹》是楊爭光曾經的代表作,他還曾擔任電視劇《水滸傳》編劇、《激情燃燒的歲月》總 策劃。 (楊爭光/圖)知識分子是「人上人」南方周末:人人想成功,而成功的道路很狹窄,這都是考試製度造成的?楊爭光:這個國家太一律了,「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我們信的還是這個。永遠是一種精英式的觀念、精英式的教育。我們的教育體制、考試製度也是這麼設計的。沒辦法,國家和制度有它的苦衷。所有的人都往一條路上擠,擠得肢體變形,精神扭曲了。中學生、大學生、研究生,自殺的越來越多,精神抑鬱的越來越多。病態的文化加固著病態的精神。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龍教育,在龍崇拜的路上走了幾千年。依然心力不減。人是永遠成不了龍的。望子成人,行不行呢?龍崇拜,精英崇拜,皇權的膜拜,都是一個根繫上的東西。一邊崇拜塔尖,一邊又在文化教育里教人做高樓底下的一塊磚,鬼才信。這麼教人的都是塔上的人,是精英。所以我們是在膜拜騙子。我以為,中國人的生命品相和內質是單一的。幾十年前,中國人是政治化的動物,現在是經濟動物,依然是單一的。我們那個精神內質真的是跟月亮跟太陽一樣,幾千年沒變。沒有自在的人。都是被捆綁的人,都是在掙扎的人,都是生活在井裡面的人,都是困境中的人。你要麼是一個廢物,要麼就是成龍成虎,做人上人。龍崇拜病入膏肓了。我們的教育,從民間到體制,從家庭到社會,都是這麼教育我們的孩子的。不但單一,也很變態。太單一了嘛。沒有誰能自我做主,按照自己的意志選擇自己的生活模式。南方周末:知識崇拜的背後究竟是什麼?楊爭光:知識是好東西,但知識不是上帝。知識會提高生命的質量,但不一定能通往幸福。參加高考的學子們都是有知識的人,他們中有多少是幸福的?我們的高考是一場按照標準答案進行的「知識」戰爭,不見血的戰爭。學生和學生,家長和家長,學校和學校,城市和城市,在同一個戰場搏鬥。上去了你就活了,下去了你就死了;過去了你就是人,過不去你就是非人。每年都有一場這樣的戰爭,堪稱人類奇觀。戰爭留下的創傷,連祖宗八代都能搖動的。有多少父母提著饅頭,提著開水,在賓館開著房子,陪著孩子助戰,就是為了能考上,考不上去就會失掉一切。包括父母的臉面和尊嚴。魯迅說救救孩子,我想說的是救救我們。因為我們把我們救了,也許我們的孩子就會健康快樂起來。南方周末:對少年張沖和他的土壤,你覺得有什麼辦法嗎?楊爭光:我要有辦法就不寫小說了。我的任務是呈現,就像魯迅說的,引起療救者的注意。當然,也不是一點都不想。我覺得我們的文化不鼓勵個性的生長。我們首先不屬於自己,甚至乾脆就不屬於自己。我們屬於父母,屬於家庭,屬於集體。事實上,不尊重個體壓抑個性的集體是沒有凝聚力的。還有,人總得信點什麼吧?對這個世界應該有一種敬畏之心吧?我們沒有敬畏之心。我們的文化是一種功利型文化。高貴、高尚神聖與我們似乎沒有關係,扶一個老人過馬路,警察捉小偷,官員清廉不受賄,這也太應該了吧?在我們這裡就是高尚。我們把高尚降低了多少個層級?我們對自己太自信了,人定勝天,認為人是世界上最牛的。人中之王的皇帝是萬能的。西方的文化在這一點上比我們清醒,承認人的缺陷,所以有不斷完善的法律系統,也有精神救贖的信仰。【南方周末】本文網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46127
推薦閱讀:

太陽系總共有多少水,其總量可能是你想不到的!
NASA也用臨時工發微博?太陽月亮傻傻分不清
中國有一個村子,世代守著一座墓,墓旁的樹一出太陽就下雨
太陽上也有巨型「海浪」,或可揭開日冕層溫度差異之謎
黃金從哪來:宇宙的鍊金術 | 天問專欄

TAG:南方 | 精神 | 南方周末 | 太陽 | 周末 | 我們 | 月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