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工坊首席刀匠:到底什麼是大馬士革刀

前 言

近日,匠人工坊首席刀匠張勇師傅,接受百度公司採訪,解讀「什麼是大馬士革刀」。這段採訪視頻成為了百度百科「大馬士革刀」詞條的官方解釋。

點擊打開百度百科「大馬士革刀」詞條

以下是張勇師傅接受百度採訪文字實錄:

大家好。我是張勇。

我是匠人工坊的創始人,一名手工刀匠,手工摺疊鍛打大馬士革刀工藝的實踐者。

大馬士革刀的最顯著特徵,是它的刀身上布滿了行雲流水一樣的花紋。

這些花紋最初並不是為了追求美觀刻意打造的,而是為了使製作出來的刀劍具有剛柔並濟的效果,在鑄造和鍛打過程中採用了特殊的複合工藝。

大馬士革刀的叫法最初是從歐洲流行起來的。

古代中東大馬士革地區出產的一種鑄造型花紋鋼刀,它的表面呈現出神秘的花紋——穆罕默德紋。

現代冶金科學認為,古代鑄造型大馬士革刀是古代粉末冶金和鍛造技術的完美結合。

其花紋基本上是兩種性質不同的鋼鐵材料,亮的地方是純的雪明炭鐵,其硬度比玻璃還大;暗的地方的結構屬於沃斯田鐵和波來鐵。

大馬士革刀的精髓就在於,它把不同碳含量的鋼材複合成了一體,從而使製作出來的刀劍既堅硬耐磨,又具有很好的韌性,不易折斷或崩口。

含碳量高的鋼材相對來說硬度更高,也更加耐磨,同時會變得很脆,容易折斷;含碳量低的鋼材硬度較低,但韌性和延展性更好,更富彈性。

把含碳量不同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鋼材複合在一起,可以滿足製作刀劍所追求的剛柔並濟。

由於不同碳含量的鋼材對光的反射度不同,大馬士革刀的表面就形成了各式各樣的花紋。

這些花紋還能使刀刃在微觀上形成肉眼無法察覺的鋸齒,使得刀劍更加鋒利。

在古代有在刀刃上喂毒的情況,造成很多大馬士革刀的刀刃呈現黑色。刀身上凹凸的花紋還可以延長毒性的保持時間。

到了近現代,大馬士革刀已經成為各種複合型表面花紋鋼刀的統稱。根據製作工藝的不同,分為鑄造型大馬士革刀,和摺疊鍛打型大馬士革刀。

古代鑄造型大馬士革刀一度是波斯刀匠保守的秘密。

在那個戰爭勝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冷兵器的時代,大馬士革刀具有非同尋常的價值,因為它在那個古老的時代就把硬度與韌性兩個相互矛盾的屬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能夠使刀鋒長期保持鋒利無比。

這種工藝大約在18世紀中葉逐漸失傳。

摺疊鍛打大馬士革刀工藝是把兩種或兩種以上碳含量不同的鋼材堆疊在一起,加熱到「軟而不化」的溫度,進行鍛打。

把幾種不同性質的鋼材鍛打為一體,然後摺疊,扭轉,反覆鍛打,直到把幾種鋼材充分複合,形成一塊剛柔並濟的刀坯,再打磨成大馬士革刀。

和鑄造型大馬士革刀相比,摺疊鍛打大馬士革刀的花紋線條更加粗獷,硬度和韌性都有了很大提升。

元朝蒙古軍西征時,曾經和使用大馬士革刀的中東軍隊長年交戰。

元朝統治者為提高軍械水平,在元大都以南300公里的保定設立匠戶制度,把一些手工藝人編為「匠籍」,專門研究製作大馬士革刀。

這些工匠由政府發給補貼,但必須父傳子承,世代為匠,保證工藝的延續。

保定的含義即為「保衛大都,安定天下」,本身在元朝就是一個軍事要塞。

元朝軍隊在戰爭中從中東地區擄掠了許多工匠,也全部遣往保定編為「匠戶」。

中東鑄造型大馬士革刀工藝與中國傳統的冷鍛和百鍊鋼工藝相結合,促進了鍛打型大馬士革刀工藝的發展。

匠戶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朝順治年間才被明令廢除。

進入21世紀,我和其他一些匠戶家庭的後人一起,註冊成立了保定上谷冷兵器研究會,由我擔任秘書長,研究和傳承手工摺疊鍛打大馬士革刀工藝,並建立了匠人工坊。

網上有人認為只有用烏茲鋼製成的才能叫大馬士革刀,這是一種誤解。

古代大馬士革工匠曾經大量採用從印度烏茲地區進口來的鋼材,因此當時的鑄造型大馬士革刀很多是採用烏茲鋼製成的。

但烏茲鋼僅僅是一種鋼鐵原料,不能把它和大馬士革刀工藝混為一談。

近年來一些商家為了牟利,製作假冒的大馬士革刀。

通常採用在單一鋼材的表面雕刻花紋,或者使用強酸在單一鋼材表面腐蝕出花紋。

這樣製作出來的刀具僅僅是刀的表面具有類似於大馬士革刀的花紋,而刀的材質仍然是單一鋼材,不具有複合鋼材剛柔並濟的特點,徒有其表而丟掉了精髓。假冒大馬士革刀的花紋一磨就掉,而且內里的截面沒有花紋。

現代在製作大馬士革刀時,通常也會採用酸性物質把刀「洗」一下,去除刀具表面的雜質,增強花紋的對比度。

這樣的工序是讓本身就存在的花紋更加清晰,跟假冒大馬士革刀通過強酸腐蝕賦予單一鋼花紋有本質的區別。


推薦閱讀:

專家研究警示:人工智慧或成未來犯罪與政變的新手段
劉慶峰:人工智慧 共創新世界
人工授精的過程
左衛民:如何通過人工智慧實現類案類判? | 中法評

TAG:人工 | 大馬士革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