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瑜老師:管住嘴、看住心、少說話、多念佛,對自己打擾太多,主動地去迴避

我就舉一個例子,譬如說造口業這個「拔舌地獄」。拔舌地獄不是一個,是很多,有大有小,不一樣的。大小的區別在於哪裡?根據你造的口業的果報的嚴重程度,譬如說你誹謗出家人,在私下非議出家人,口業造得重。如果你還在一個道場裡去非議一個出家人,影響了整個這些同修對出家人的看法,那個罪業是無間地獄的拔舌地獄。普通的拔舌地獄,舌頭伸出來可能只有一丈;你那個舌頭伸出來是看不著頭,很長。普通的地獄,這個拔舌地獄,伸出來有鐵犁在上面耕,耕痛苦沒那麼深。你這個舌頭伸出去那麼長之後,那個鐵犁在上面邊耕邊放血,而且還會有很多很多一種蟲子在上面,在你的血裡去啃食。那個舌頭是無比地痛、無比地癢、無比地麻,而且沒完沒了,因為舌頭很長,它要拉很久很久,最後連根拔掉,然後再長出來,無比的痛苦。它描寫得很細,全是佛在經裡講的。我當時講這些經文的時候,真的每天都起雞皮疙瘩。你真正深入佛的經典之後,你一點不敢造惡,念頭都不敢有。佛在經裡講什麼?你誹謗出家人就等於你殺百千億佛,你那個是無間地獄。所以你說我們佛弟子還在那說:這個出家人好那個不好,這個持戒那個不持戒,這個講得好那個講得不好,這個有德行那個沒德行,全錯了,真的全錯了,因為我們根本沒有資格去評議出家人。他只要出了家,他是歸佛管的,因為他都是叫釋什麼什麼,然後他有他的僧團,僧團裡有他自己的規矩,他自己來互相檢討。我們在家的,尤其是女居士,在所有那個排隊裡是最末等的。我們跟著師父上人去斯里蘭卡,我們出飛機,要是排隊的話我們在最後。先是出家的比丘,男法師,然後比丘尼,然後在家男眾,最後我們在家女眾。這只是粗分,如果細分還有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一共是七類。所以正常是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在家男眾,最後輪到我們在家女眾。然後我們現在在家不守女德就好了,沒有男尊女卑;到道場裡,就還沒有道場裡的這個德行,跑到最高位,然後指著這個說、指著那個說,完全錯了,這個因果背得特別大。所以決定不去評論任何一個出家師,哪怕他錯了,跟我們真的一點沒有關係。他的因果他背,我們一點都不說。他做得好,我們無量地隨喜讚歎。因為在家佛弟子最重要的第一點就是「虔敬三寶」,虔誠地恭敬佛法僧三寶,給世間所有的人做一個樣子。當然我們不是迷信,那要看到一些,我們只是恭敬,我們敬而遠之就行了。咱就緊跟住像我們師父上人這樣的大德善知識就可以了。至於別的,我們不了解,我們也不評價,我們也不去非議,就很好了。這是很重要的,也是我們在修學中特別要注意的。因為我看到太多了,真的就是說了沒有感覺,完全不知道因果,而且完全不明白這個果報的可怕。將來墮到地獄的時候,真的那是苦不堪言,你到那陣後悔也沒有用了。所以我們不要在這裡給自己造任何障礙。人家不是說嗎?我們女人守住口業就成佛一半,這是百分之百的,一定要管住嘴、看住心、少說話、多念佛。這是我給身邊的義工總結的幾句。「管住嘴」,把嘴管住;「看住心」,別讓念頭跑來跑去;「少說話,多念佛」,那就行了。你就自己很自在了,你就完全不會跟著這些造惡業的人去墮落了。別人要做,他能聽的,我們就給他講;不能聽的,我們也不說,我們到一邊念佛去,就OK了,不去想這些事情。(文字恭錄《放生的意義》)

我們要適應一個修行人的模式,讓自己的心清淨,身邊的環境也清淨,不要讓身邊的這些人事物,對自己打擾太多,主動地去迴避。慢慢地這些妄念就會減少,極樂世界的念頭就會越來越熟。我們在修行的時候,要懂得捨棄,捨棄這些無常,而追求「真常」。什麼是真常?極樂世界是真常的,念佛成佛是真常的,真它就不變,常就是永恆。無常就是根本就不會長久的。今天這個朋友對你好,明天就不好了;今天讚歎你,明天可能就毀謗你,這個世間都是這個樣子,我們沒有必要跟它去打圈圈。真常就是見性,能夠明心見性,在宗門講的就是「明心見性」,在教下講的就是「大開圓解」,在密宗講的是「三密相應」,對於我們淨土宗學人來講就是「一心不亂」。一心不亂的前面,就沒修到一心不亂,那就是「功夫成片」。功夫我們沒成片之前,就先「成串」,自己能夠把這個心壓住。但是很多同學成串都很困難,佛七可能一天都堅持不下來,一年都沒打過佛七,不習慣這種念佛的日子,怎麼辦?讓自己先多聽經,先能坐住,從每天能坐住一個半小時開始,到一天十個小時聽經都可以不動。而且很歡喜地不動,不是說針扎得一樣坐不下來,坐下來就是要睡覺,從頭睡到尾,這就不行。是坐下來聽經聽得很歡喜,很精神,很喜悅。從聽經開始,我們慢慢地讀經、拜佛,用這種前修行的方便,讓我們的業障漸消,最後你念佛的時候就能夠定下來了。一天在這裡經行十個小時念佛,不覺得累,然後念十萬八萬覺得很輕鬆。慢慢地就進入到真正修行的境界裡來。《佛說阿彌陀經》裡有說:「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廣義而言,這個彼佛並非只是指阿彌陀佛,它指的是十方世界的眾生都有佛性,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的本覺妙體,同諸佛是無二無別的,所謂「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我們只有真正地相信這一點,才能夠勤於修法,能夠肯努力地把我們的一切惡習都消掉。文字恭錄《如何成就往生資糧》(第十九集)2016/11/22
推薦閱讀:

奭雨、乂爻、張頔等「生猛」姓名驚呆老師
仙爸曹格:他們是上天給我的老師 | 讀《爸爸去哪兒(第二季):家教版》
家長應當機智應對 老師對孩子的批評
見山老師:那些遲遲遇不到正緣的人有福了,教你幾招旺桃花運方法

TAG:說話 | 自己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