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窮人變成富人:揭猶太媽媽的絕密財商教育

猶太人財商教育尤為稱道。猶太人善經商,天下人盡知,大名鼎鼎的格林斯潘、伯南克、巴菲特、索羅斯、摩根家族、雷曼兄弟、所羅門兄弟都是猶太人。毫不誇張的說,世界金融中心的美國華爾街都是由猶太人所掌控的,爾街80%以上的投資產品都是猶太人發明。猶太人在商業上的精明不都來自天分,其實在傳統里,他們就認為擁有商學思維、商業頭腦是一種基本的生活技能。

  網上曾經流傳過一個熱帖,講述了一名中國單親媽媽和她的三個孩子在以色列的故事。

  一直以來,這位母親秉承著中國「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則,做著合格的中國式媽媽。每天她先把孩子們送去學校,孩子上學時她賣春卷。下午時孩子們就到春卷攤,媽媽停止營業。然而一天,鄰居過來訓斥孩子:「你已經是大孩子了,應該學會去幫助你的母親,而不是看著你母親忙碌,自己就像廢物一樣。」然後,鄰居轉過頭訓斥這位媽媽:「不要把那種落後的教育帶到這來,別以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親……」

  於是孩子們從最簡單地賣春卷開始,走上了各自的經商之路,只在短短數日之間,以前只會黏著媽媽撒嬌的孩子就搖身一變成了精明的小猶太商人。一年以後,老大靠售賣文具,已經賺到了超過2000謝克爾(摺合人民幣4000多元);老二以他14歲的年齡和文筆,竟然在報紙上開設了自己的專欄,專門介紹上海的風土人情,每周交稿2篇,每篇1000字,每月80謝克爾;老三是女孩子,她學會了煮茶和做點心,兩個哥哥都很喜歡。不過,這些點心不是免費的,兩個哥哥需要支付點心費用。猶太人是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的呢?

  視點 1 猶太孩子的第一份生日禮物是股票

  當孩子滿一歲的時候,很多猶太父母都會把股票當作禮物送給孩子,這是猶太家庭的慣例,也是猶太父母對孩子們獨特的理財教育,尤其是北美的猶太人。儘管孩子更喜歡形形色色的玩具,但猶太父母寧願給孩子更實際的東西,送孩子股票,就是為了讓孩子從小接觸金錢、認識錢、了解錢。

  視點 2 培養「錢能換物」觀念

  有了對金錢的初步概念和興趣後,猶太父母的第二階段理財教育是加深「錢能換物」的理財觀念。猶太小孩3歲的時候,他們的父母就開始教他們辨認硬幣和紙幣;5歲的時候,小孩知道錢幣可以購買任何他們想要的東西,並且明白錢是怎樣來的;7歲的時候他們能看懂價格的標籤,初步養成「錢能換物」的理財觀念;8歲的時候,他們可以通過做額外的工作賺錢,知道把錢儲存在銀行的儲蓄賬戶里;10歲時候,懂得每周節儉一點錢,以備大筆開支使用;11歲至12歲的時候會制定並執行兩周以上的開銷計劃,懂得正確使用銀行業務的術語。

  視點 3 為孩子設計「金錢遊戲」

  猶太父母認為,想要讓孩子懂得理財,應該先讓孩子注意身邊與金錢有關的細節,如何鼓勵和引導孩子去關注這些細節呢,他們最常見的做法就是設計一些與此相關的「金錢遊戲」,孩子都願意成為遊戲中的勝者,好勝之心就會驅使他們時時刻刻去關注。

  什麼樣的遊戲呢?比如猜物品的價格。家裡可以準備一個紙箱,紙箱里放一些日常用品,比如飲料、糖果、書、橡皮、鉛筆、尺子等等,反正就是些日常孩子們可以接觸到並能找到價格的物品,這些物品都不標上價格,讓孩子們來猜,如果誰猜對了就交給他相應價格的錢,到最後看誰的錢最多誰就是勝利者,可以給勝利者設置獎勵。而孩子們為了成為大贏家,平時跟父母逛超市的時候就會主動去留意商品的價格,並把價格記下來。

  另外猶太父母教孩子學習投資時,也通常會從遊戲入手,比如「大富翁」類遊戲,從遊戲中建立起對投資的初始印象,再將簡單的投資知識融入其中。

  視點4 金錢並不罪惡

  別誤會猶太孩子是幫父母做家務,或者是自己出去打點小工,是受錢的驅動,是把家庭關係退化成金錢關係。在猶太父母看來,金錢教育絕不僅僅是一種理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一種人格、品德教育。

  如果看見有人在垃圾箱里翻找一些空的礦泉水瓶子,孩子們一般都會問這些找空瓶子做什麼?咱的回答一般是這樣的:這些人沒有錢,找到空瓶子可以去收廢品的地方賣些錢。但如果是猶太媽媽,她的回答可不是這樣,她會告訴孩子,垃圾雖然臟,但你不能覺得撿垃圾賺來的錢也是髒的。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種工作,人們靠這些工作來賺錢,而工作沒有貴賤之分,只要自己付出了勞動,並且是遵循正當途徑賺到的錢也是沒有貴賤之分,都是一樣的。

  視點5 培養孩子延後享受的理念

  猶太人財商教育最重要的一點,是培養孩子延後享受的理念。所謂延後享受,就是指延期滿足自己的慾望,以追求自己未來更大的回報,這幾乎是猶太人教育的核心,也是猶太人成功的最大秘密。

  猶太人這麼教育孩子:「如果你喜歡玩,就需要去賺取你的自由時間,這需要良好的教育和學業成績。然後你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賺到很多錢,等賺到錢以後,你可以玩更長的時間,玩更昂貴的玩具。如果你搞錯了順序,整個系統就不會正常工作,你就只能玩很短的時間,最後的結果是你擁有一些最終會壞掉的便宜玩具,然後你一輩子就得更努力地工作,沒有玩具,沒有快樂。」這是延後享受的最基本的例子。

  視點6. 智慧是永恆的財富

  猶太人家裡的小孩,都會被問到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燒毀了,你的財產被搶光了,你將帶著什麼東西逃跑呢?」如果孩子回答是金錢和珠寶,母親就會耐心地引導孩子,告訴他:「你要帶走的既不是錢,也不是寶石,而是智慧。因為智慧是誰也搶不走的,只要你活著,智慧就與你同在,智慧才是你最大的財富。」

在猶太人家裡,小孩子稍微懂事,母親就會翻開聖經,滴一點蜂蜜在上面,然後叫孩於去吻聖經上的蜂蜜。這儀式的用意是,書本是甜的。

  猶太人的這些理念,我們也可以試試,對不同年紀的孩子怎麼進行財商教育呢,專家給我們一個孩子財商培養計劃:

  3歲:辨認紙幣和硬幣。

  4歲:學會用錢買簡單的用品,如畫筆、泡泡糖、小食品。

  5歲:弄明白錢是勞動得到的報酬,並正確進行錢貨交換活動。

  6歲:能數較大數目的錢,開始學習攢錢,培養"自己的錢"意識。

  7歲:能觀看商品價格標籤,和自己的錢比較,確認自己的購買能力。

  8歲:懂得在銀行開戶存錢,並想辦法自己掙零花錢,如賣舊報獲得報酬。

  9歲:能夠制定簡單的一周開銷計劃,購物時知道比較價格。

  10歲:懂得每周節約一點錢,留著大筆開銷時使用。比如買溜冰鞋、滑板車等。

  11歲:學習評價商業廣告,從中發現價廉物美的商品,並有打折、優惠的概念。

  12歲:進行股票、債券等投資活動的嘗試,以及商務、打工等賺錢實踐。

  13歲-15歲:可嘗試一些安全的投資工具和服務,知道如何進行預算、儲蓄和初步投資;

  16歲-17歲:要學習一些宏觀經濟基礎知識,學會關注全球市場信息,了解簡單的金融工具之間的相互聯繫。(文 /鍾慧 綜合她理財、東北新聞網、新華網等)


推薦閱讀:

窮人想當大哥
《你為什麼是窮人》:代序
美國窮人的日子怎麼過?
難怪你沒錢,窮人和富人的思維原來相差這麼大

TAG:教育 | 窮人 | 富人 | 媽媽 | 財商 | 財商教育 | 猶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