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08《第八 為下堂說冥戒》注釋淺譯(01)

水陸法會

《水陸儀軌會本》注釋淺譯(田果彥)

第八為下堂說冥戒(P.314~359)

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譯】:凈爐清香方初焚爇,氤氳瀰漫,十方法界普蒙熏香;一切諸佛殊勝海會聖眾,也都悉皆遙聞。 靄靄香煙飄逸無盡,隨處廣結祥瑞香雲海;至誠恭敬之心意方生殷切,諸佛咸都感應而悉現全身。

【註:海會】(譬喻)聖眾會合之處也。德之深與數之多,譬如海。《華嚴玄疏》曰:「言海會者,以深廣故,謂普賢等眾,德深齊佛,數廣剎塵,故稱為海。」(佛學大辭典)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譯】:至高無上的深奧微妙法,縱經百千萬劫也難逢遇。

我幸於今見聞而信受奉持,願能悟解諸佛如來所說圓妙真實義。

-【◎初說開示】-

主法想六道羣靈,受薦亡者,各各翹跪座前合掌,乞授戒法。主法鳴尺示云: )

法界六道,一切羣靈。當知此時,所以得至法會者。由今施主,為能開建普度大齋之故也。

然而問津此道。鬚髮信心。心未能信。於道何有。

言信心者,如四明法師之言曰。信一切法,唯心本具。全心發生。此即指事理二造為所信也。

生無別理,並由本具。信此事造,由理具也。

具無別具,皆是緣生。信此理具,即事造也。

則知世間相常。緣起理一。既已了知事理不二。更復當知色心互融。是以法法周徧,念念具足。十方三世,不離剎那。諸佛眾生,皆名法界。是為圓信,互具互造之義也。

【譯】:法界六道一切群靈等眾,爾等當知於今所以能來到法會,乃是由於當今施主發心,啟請修建「水陸普度大齋勝會」的緣故啊!

然而,若要修學此慈悲平等法門,就必須先發起深信心。倘若不能生起深信,又如何能依法而修學呢?

所謂「信心」,則如四明知禮大師所說的:深信一切諸「法」,唯「心」所本具,皆是由「心」所生起。換言之,所應深信的就是「事造、理具」的道理。

凡所生起的諸「法」萬相,並不是另外有所「生起」,而都是來自於「心」所本具。故深信此一切諸法(事造),完全是由此心所本具(理具)。(※全事即理、色即是心。)

而一切唯「心」本具,也並不是另外「具有」,而都是由因緣和合所生起。故深信此唯心本具(理具),其實就是因緣所生的諸法萬相(事造)。(※全理即事、心即是色。)

能如是深信了解,則可知世間的諸法萬相皆是常住實相,諸法雖因「緣起」而生,但實相理體一如無二。既已了解以上「事理不二」的道理,更應當進而知道諸法(「色」)皆由此「心」一念而現,故「色、心」也是相即而互融的。因此之故,法法互具互攝周遍無礙,念念具足而圓滿無缺。於是乎,「十方三世」盡即此心而不離剎那一念盡在此心一念而不離剎那;「諸佛與眾生」同一體性而皆名為「法界」!能這樣了解而深信,才是真正圓常正信「互具互造」的真義啊!

【註:問津】津,渡口。故「問津」即「打聽、詢問渡口」之意;如《論語》:「使子路問津焉」。亦引申為「探尋途徑或洽問尋訪」之意;如《桃花源記》:「後遂無問津者。」、《桐柏山金庭館碑》:「尋師講道,結友問津。」

【註:四明法師】即北宋僧四明知禮。為天台宗第十七祖。四明山位於浙江鄞縣之西南,知禮自咸平年間(998~1003)即住於此山山麓之延慶寺弘揚天台之教觀,世人遂尊稱為四明尊者或四明大師。(佛光大辭典)

【唯心本具】①《終南家業》:「觀事是心等,言事即總十界,依正色心等法,蓋是唯心本具,全心變現。事即俗諦,心即真諦,心事不即不離,即中諦。如此觀事,豈思議哉。」(X59n1109_p0717c14)②「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一念心具十法界、三千境,雖分有善惡之森羅萬相,卻皆不出自心一念而顯現。

【註:信一切法,唯心本具】《四明尊者教行錄》:「今所修法華三昧者,若能精至進功,豈不破障顯理。然須預識標心之處進行之門。所謂圓常正信也。云何生信?信一切法唯心本具,全心發生。生無別理,並由本具。具無別具,皆是緣生故。世間相常,緣起理一。事理不二,色心互融,故法法遍周,念念具足,十方三世不離剎那,諸佛眾生皆名法界。當處皆空,全體即假。二邊叵得,中道不存。三諦圓融,一心具足。不一不異,非縱非橫。不可言言,寧容識識。斯是不思議境,入道要門。」(T46n1937_p0868b08)

【註:事理二造】①天台宗有理具事造的名稱,法性的理體,本來具足三千之諸法,為理具;依緣而生起,為事造。(佛學常見辭彙)②理具,即本性,先天具有之如實本性,又作本具;此本有之性,隨因緣顯現而造諸現象,則稱事造,又作變造、事用。天台宗認為於一念之心,具有三千諸法,此即一念三千之說。其本性圓滿具足萬有,稱為理具三千。此理具三千常隨緣成為現象界,有其森羅萬象之差別相,稱為事造三千。…理具與事造之名雖異,但兩者之體為一。(摘自「佛光大辭典」)③《四明十義書》:「第四不辨事理二造。… 輔行雲,造有二義,一者約理,造即是具;二者約事。…此之二造,各論三千。理則本具三千,性善性惡也;事則變造三千,修善修惡也。論事造,乃取無明識陰為能造,十界依正為所造;若論理造,造即是具,既能造所造一一即理,乃一一當體皆具性德三千,故十二入各具千如也。能造所造、內境外境,皆可當處觀於理具。」(T46n1936_p0841a12)④《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心垢者隨染緣也,心凈者隨凈緣也。染凈既異,十界分焉。由性本具,隨緣能造。故輔行釋造凡有二義:一者約理,造即是具;二者約事,即十界依正俱由心起。…心及諸法者,心即能造,諸法即所造。既法由心造,明全法是心。但觀能造即具諸法,此理不改,名之為性,諸法之性故名法性。又性可軌則,故名法性,性謂三諦也。」(T38n1779_p0776c08)

【註:世間相常】①詳《會本》【供上堂】單元(p.125)所云:「觀世間之相常」之【註:世間相常】。②《法華經演義》:「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是法者,即指上知法常無性法字而言也。謂有世間法、出世間法,聖人法、凡夫法,清凈法、染污法,有漏法、無漏法;如是諸法,雖則千差萬別種種不同,而皆當體全即實相,莫不住於真如法位之中;所謂唯一真如實相。故言是法住法位也。世間相常住者,相有世間生相、…住相、…異相、…滅相。常住者,常即不生不滅,住即無去無來。若諸法不住於法位,則無論世間相非常住,即出世間相亦非常住。今皆既住真如法位,則無論出世間相是常住,即世間相亦常住。 何者?以一切法,若以情見觀之,則有生住異滅之相。若以真如法位論之,則悉皆實相。無有一法不真,無有一相非實。故即生相,而實不生;乃至即滅相,而實不滅也。良繇法位是常住,故諸法住於法位,亦復常住,所以世間相常住也。 總而言之,是法住法位,唯是諸法實相而已。世間相常住,亦復是諸法實相而已。」(X33n0625_p0097c08)③《十不二門指要鈔》:「彼文本釋世間相常,但相本流動,今欲說常須約位顯,全位為相位、常相亦常,故文數雲,相位無二。仍自問云:位可一如,相云何等?答曰:位據理性決不可改,相約隨緣緣有染凈,緣雖染凈同名緣起,如清濁波濕性不異,同以濕性為波,故皆以如為相,同以波為濕性,故皆以如為位,所以相與常住其名雖同,染凈既分如位須辨。」(T46n1928_p0716c01)

【註:緣起理一】①《十不二門指要鈔》:「迷悟緣起皆三千之體起於妙用,體既不出剎那,妙用豈應離體?故使緣起咸趣剎那。三千既其不變,剎那之性本常,以體收用緣起理一,不分而分十界百界,約十界則六穢四凈,約百界則十通凈穢,十中一一各六四故。」(T46n1928_p0717a02)②《十不二門指要鈔詳解》:「緣起理一,以不變釋性常,體既不離剎那,故三千不變,剎那性常也,以體收用故緣起理一,即是體,緣起是用。」(X56n0931_p0476b18)

【註:不離剎那】《十不二門樞要》:「迷悟緣起,水波也。不離剎那,水濕也;剎那即心,心乃惟一,是故迷悟當處無殊,如清濁波濕性不異。 △二轉釋。剎那性常,緣起理一。」

【註:是為圓信,互具互造之義也】蓮池大師版之《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是為圓信互具互造之義也。」(X74n1497_p0809b02)

既能信一切法,心具心造。又復當知實無能造所造,能具所具。以即心是法,即法是心。能造所造,能具所具,皆悉當處,唯是一心。皆悉當處,唯是一色。唯心唯色,對待斯亡。妙觀照之,無非三諦。

【譯】:既已能深信一切法皆是唯心本具而隨緣所造的道理;便應更進一步了知,實際上並沒有「能造的心」與「所造的法」,也沒有「能具之體的心」與「所具之相的法」。因為深深諦觀,此「心」當體也就是諸「法」萬相;而萬相諸「法」當體也就是此「心」。所以「能造、所造」,及「能具、所具」悉皆圓融,當體當下全部唯是此一「心」,也同樣全部唯是此一「色」(諸法)。既然一切悉皆唯是一「心」、唯是一「色」,便能圓融不二而泯除了「能、所」所有的兩邊對待。以這樣的圓融妙觀而深心觀照,則一切即空、即假、即中,全體便都是圓融三諦的妙理了!

若其然者,當處皆空,一空一切空。全體即假,一假一切假。二邊叵得,一中一切中。一心三觀,照不縱橫。三諦一境,體非並別。惟斯妙理,誰不具之。三世諸佛已證此。一切眾生正迷此。雖終日迷,而終日不離乎此也。誠能信此三諦之理,聖凡體一。便可信今日法施之會。正以一體三寶,為歸依處。從初發心,至於究竟。皆此日信心之所成就也。願六道含靈,深信此言,永為依據。

【譯】:若誠能如此圓融諦觀,則諸法當體都是空性,一空而一切皆是「真空」!然諸法全體也即是緣起假相,一假而一切都是「妙假」!(雖說「空」而諸法依緣「假」有,雖說「假」而無自性故「空」),則「空、有」兩邊其實都不可得,一中而一切皆是「中道」!故以一心圓融三觀,即空即假即中而非縱非橫;空假中三諦一境而圓融一如,非並列也非先後分別。像這樣殊勝圓妙的理體,一切眾生本來具足;差別在於三世諸佛已經圓證此理體,而眾生則迷昧於此理體。但是,即使終日迷昧於此理體,卻終日未曾須臾離此理體(※波相共水性而存)。真能深信此三諦圓融之理,了知聖人與凡夫其實同一體性,便可信解今日平等法施之普度勝會,正是以「一體三寶」為歸依處。因此,從初發心開始,以至於究竟證果,都是源於今日圓常信心所成就的啊!深願盡法界一切六道群靈,都能深信以上的道理,並永遠信受依據而無疑。

水陸《第八 說冥戒》


推薦閱讀:

《靈城精義》注釋4 [南唐] 何溥 撰
《靈城精義》注釋11 [南唐] 何溥 撰
馬唐納<創世紀>注釋21~30章
煙波釣叟賦注釋
周易正讀之十一:"坤"卦注釋 - 易經基礎 - 周易頻道 - 藏風得水

TAG:注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