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遍野的紅色信仰【川西色達五明佛學院】

引子:色達除了有令人心靈震撼的天葬台天葬,還有在天葬台附近,令人眼球震撼的五明佛學院。那裡有漫山遍野的紅房子(僧舍),有穿著大紅僧袍的喇嘛、覺姆和居士,那裡是紅的海洋,紅的世界。「紅教」寧瑪派的信徒用最能代表他們信仰的顏色打造了這樣一座佛國聖域,令每一個來者都為之動容。

色達縣歷來是紅教寧瑪派信徒聚集的地區,寧瑪派是藏傳佛教重要的教派之一,「寧瑪」在藏語中是「古」或者「舊」的意思。因為其僧人都帶著紅色的僧帽,所以寧瑪派又被稱之為「紅帽教」以及我們常說的「紅教」。色達五明佛學院的來源和一位法王(對藏傳佛教傑出宗教領袖的尊稱)有關,他叫晉美彭措。1980年,他來到色達喇榮溝,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從修建一座座簡陋的僧房開始,辦起了一個只有三十二名學員的佛教學習班。5年以後,這座歷盡艱辛的小學校終於得到了官方的認可,1985年5月19日色達縣政府正式批准了喇榮學經點的合法身份。1987年,十世班禪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大師表示贊成在這裡成立佛學院,親筆寫信給色達縣政府,請求支持。不僅如此,班禪還為學校確認了正式校名:「色達喇榮寺五明佛學院」,沿用至今。1993年,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還為學院題寫了漢文的校名。儘管有著班禪的批示和宗教界的認可,但很可能在政府主管部門看來,它仍然只是一個民辦講習班,並不具備現代大學的高等教育資格。直到10年後的1997年,甘孜州宗教局才報請四川省宗教局同意,正式批准設立色達喇榮寺五明佛學院。37年過去了,這裡已經由創建時的一個小學習班發展成為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藏傳佛教佛學院。

紅色的信仰,在這裡爬上了海拔4000多米的高坡,可謂漫山遍野。

色達佛學院位於一個叫做「喇榮溝」的山谷里,站在大門口是看不見谷內氣勢磅礴的紅房子的。時逢五一,大門口停留了許多的私家車和旅遊大巴,色達佛學院果然名氣不小。

說是在山谷,但要想見著這山谷的全貌,還得再爬一個小時彎彎曲曲的上山路(當然也可以選擇坐上溝的公交車,在家人上下山3元,出家人上山2元、下山1元。坐公交畢竟輕鬆,缺點是在遊客多的時候要排長隊,甚至排隊的時間都足夠提前走上山了)。路上穿著大紅僧袍的喇嘛和覺姆來來往往,這點倒跟蟲野在西藏走過的那些寺廟完全不同,這裡果真是一個學院。途中,還能遇見被覺姆趕著下山的氂牛。進「溝」的上山路是一條被規划過的水泥梯坎路,雖然並不高陡,但因為在高原缺氧的緣故,還是會讓人爬的辛苦。好在一邊爬山,一邊欣賞美景是可以暫時忘卻身體上的勞累的,特別是心裡想著,每走一步就離那紅房子更進一步的時候。回過頭看,也慶幸我自己爬完了整段,因為那條上山路,就是一條考驗自己是否誠心的朝聖之路呀!也就是那時,蟲野也突然明白:為什麼幾乎所有的名山山頂古人都要修一個「金頂」(或者道觀)?那是因為當心裡裝著信仰的時候,我們的腳步才會加快呀!而那些費儘力氣在山頂上建造起寺廟的人們,既是為了成全自己對信仰的執著,又為別人的探訪留下了一個理由和目的,那個過程其實就是在感受信仰。

當然,和我們一樣爬山進「溝」的還有許多虔誠的藏民。

路上我們遇見了一位可愛的藏族小姑娘,眼睛大大的,臉頰上還有兩坨大大的高原紅。許多遊人都忍不住誇讚一句「好可愛」,還有遊人要求和小姑娘合影的!!

半路上、山腰已經出現初具規模的小房子了。咦,怎麼不是傳說中的紅房子?而是黃房子?原來這些黃房子是在家人居住的房子,而不是出家人居住的紅房子,在家人就是「在家」而沒有「出家」的人。

狹窄的過道里,還有一排排被摸到鋥亮的轉經筒,這裡的每一個旮旯,似乎都浸透了信仰的力量。

一隻尾部透著金屬光澤的紅嘴山鴉!

紅房子出現了!一望無際,無邊無際!也許每一個看到佛學院的遊人,第一眼都會被震撼到無法言語。在這之前,蟲野去過世界上最大的寺廟拉薩哲蚌寺,但哲蚌寺並沒有帶給我如同色達五明佛學院這般的視覺震撼。站在成千上萬的紅房子面前,這是我第一次用「壯觀」來形容一處人文景觀。

這些紅房子其實是喇嘛和覺姆居住的僧舍,更符合學院的說法,其實就是宿舍。但與此不同的是,這些宿舍大多都是來此學習的僧侶自行修建。據說佛學院戒律十分嚴格,這裡男眾女眾的僧舍涇渭分明,即使是兄妹親屬,彼此也不得互訪。空間上喇嘛和覺姆的僧舍分居兩邊,中間有居士相隔,而居士的僧舍也是男女分開的。

佛學院分長期進修和短期進修兩種,長期學製為6年,特殊學位卻需要13年。學生要通過各學科的單科考試,立宗論和口頭辯論考試,獲得學院授予的堪布(法師)學位。值得一提的是,佛學院還有不少漢地顯宗的學生,故也設立了漢經院,堪布會用漢語講經。蟲野曾在佛學院用藏語「扎西德勒」和一位年輕的喇嘛打招呼,對方居然回復了我一句「阿彌陀佛」,讓我大吃一驚,後來經過詢問我才知道,色達佛學院同樣也有漢地顯宗的學生。僧人雖來自不同的地方,但都是為了學習佛法,這點其實和我們上大學別無二致。

喇榮寺五明佛學院的主體寺院,應該是僧侶學習、上課還有考試的地方,頂部金碧輝煌,在成千上萬的紅房子中,顯得尤為突出,有一種「眾星捧月」的即視感。

一個穿著皮衣、帶著平頂帽時尚的藏族小男孩,應該是千里迢迢來佛學院探望親屬的。

金色的酥油燈盞。

最富有的都奉獻給寺廟,在藏區,在藏民的心中,信仰是無價的。這種「無價」,也成就了這些金碧輝煌的寺廟建築。極盡奢華、繁複是藏式寺廟建築的基本審美。

講經堂是可以進去參觀的,前提是自覺脫鞋!

色達佛學院的正確打開方式自然是爬上山頂,一覽「色達山河一片紅」。五月份的川西高原,還沉寂在秋冬的枯榮里,一樣望過去,全都是金色的草地。這讓我聯想起「色達」這個名字的來歷,「色達」是「金馬」的意思,因早年在這裡發現一塊馬形的金子而得名。

當然爬山佛學院的最高處,還有目的,就是去拜訪另一棟金碧輝煌的建築,它叫做「壇城」(音譯)。壇城的梵文名稱為「曼荼羅」,意思是按佛教密宗儀規進行某種祭供活動的道場,平時是人們轉經的場所。壇城分為上下兩層,轉經的僧侶、藏民以及遊客絡繹不絕,同行的朋友說,在上層虔誠地轉上三圈就可以許下一個美好的願望。

說壇城是整個佛學院最精美的建築也不為過,這裡的每一個細節都凸顯了建造者的用心。

壇城頂部,金光燦燦,在陽光下散發著迷人的光澤。

房頂下,掛滿了各式各樣文藝的鈴鐺。

在壇城轉經的過程中,蟲野再次經歷前天在天葬台經歷過的神奇天氣,片刻的冰雹過後,天空出現了美麗的佛光(日暈)。

壇城的護欄上還插上了許多漂亮的假花,這些大多數虔誠的藏民送來的,他們總是把美好奉獻給佛,奉獻給信仰。

一個害羞的藏族小男孩,因為想和他合影的遊人太多了!

站在壇城上,有一種被山腳下成千上萬的紅房子膜拜的錯覺。二十世紀初期的時候,色達佛學院就已經有五千名來自藏漢蒙等民族的學生,上百名教師,其中包括四位精通漢藏語言的教師。而現在,佛學院的學生數以萬計,這種驚人的規模,恐怕創造者法王晉美彭措也未曾料到。

可惜,這一切輝煌,他卻再也看不到了。2004年1月7日,法王晉美彭措在成都圓寂。臨終前,他拒絕為其尋找轉世靈童,也拒絕為其修建靈塔,他在遺言中表示:「作為末法時代的說法者,我將一生都用在了弘法利生事業上面......雖然尋找轉世靈童,已經成為當今的一種潮流,但你們不必去尋轉世靈童,也不必大動干戈地建造靈塔,我將會以另一種方式與你們在一起!」這段話讓蟲野十分感動,因為它讓我意識到晉美彭措不僅是一位偉大的宗教領袖,而且他還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

也許,法王還未離去,在這片他費盡心血的佛學院。而且他將見證,一場已經襲來的「變革」。

壇城上一個扎辮子的藏族姑娘。

去年夏天,我在拉薩的時候,正是網傳「色達佛學院要被拆除」這條謠言最火爆的時候。是的,色達佛學院正在經歷一場大的「變革」,但不是拆遷,而是基於防火以及改善僧侶生活條件的大改造。遠觀這些密密麻麻如同「蜂巢」的紅房子,的確是震撼的。但在震撼背後,是嚴重的火災隱患和惡劣的衛生條件。只要遊人走進這些紅房子,就可以親眼目睹僧侶生活的現狀:擁擠不堪的道路、隨處堆放的建材和數量龐大的生活垃圾。數萬人吃喝拉撒都擁擠在這條小小的喇榮溝里,夏天容易滋生病菌,冬天取暖設施有限。最可怕的是,成千上萬私人搭建的木質建築(紅房子)、陳舊老化的電器電線以及寺廟裡大量的唐卡、經幡、幔帳、哈達,即便是一絲火花,也能引發烈火,後果不堪設想。而且在這之前,已經發生了大大小小9起的火災,重點是整個佛學院的消防設施嚴重滯後,這漫山遍野的紅色信仰隨時都有可能被一場大火毀滅殆盡。

所以改造也是迫不得已、迫在眉睫。改造後,色達漫山遍野的紅房子將變成圖上統一的小樓房,據說僧侶數量也會進行控制,拆掉的部分房屋將變成消防通道,還會增加菜場、浴室、飯店等等場所,大大改善僧侶們的生活。

回頭再看最後一眼,這漫山遍野的紅色信仰。也許它很快就會消失了,但很快也會再回來,以另外一種更好的形式。對於遊人來說,的確失去了一個爭相追逐的旅遊目的地,但是作為一個佛學院,改造才更符合它最初出現的目的——造福更多的學生,這也應該是他的創造者法王晉美彭措最想看到的。下面,是蟲野用手機記錄的各個角度的色達全景圖:

以此,見證這最後漫山遍野的紅色信仰。色達,我期待和你的再次相見!
推薦閱讀:

【第175期 :限時臨屏絕句比賽《無聲夜雨送春歸》碎玉詩詞學院總群】
參謀指揮學院的工作能力方法
崩壞學院2和1有什麼不同?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簡介

TAG:信仰 | 佛學 | 紅色 | 色達 | 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