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和田玉系列之十:史前玉文化之紅山文化玉器與良渚文化玉器的比較
玉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2000年前蒙古查海興隆窪文化遺址出土的一對白色玉塊證明了舊石器時代是我國玉石歷史的開端。在後來漫長的過程發展中,玉石對我國的歷史、文化發展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蔓延到各方各面:政治、經濟、宗教、文學、法律……
舊石器時代掀開了玉文化的扉頁,新石器時代讓我國玉文化開始萌芽。新石器時代的玉石文化是漫長而多樣的,漫長,是源於它經歷了整整一個時代的變遷。新石器時代始於公元前10000年,結束於公元前2000年,歷時近8000年,為玉文化的發展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多樣,是源於它受到了多種文化的影響。新石器時代文化發展多樣,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紅山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都孕育著玉的文化。
玉文化在新石器時代的孕育過程中也曾出現過一段輝煌,這一輝煌始於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這一輝煌甚至可以算作是玉文化歷史中的第一個高峰時期。
紅山文化玉器
紅山文化距今已有7、8千年歷史。發源於燕山以北、大凌河與西遼河上游流域活動的部落集團,因最早發現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郊的紅山後遺址而得名。紅山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東北郊的英金河畔,蒙元時代蒙古族人叫它為烏蘭哈達。漢譯為紅色的山峰。所以,後來都叫它「紅山」。
紅山文化是多種文化結合形成的一種新的、多元的文化,紅山文化內涵豐富,文明而發達,手工業的發達也為紅山文化的輝煌起到了不可磨滅的推動作用。
據考證,地處遼寧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遺址中出土的玉玦、玉匕、玉鑿及管狀玉玦八件玉器是紅山文化中最早期的玉器。之後在紅山文化遺址陸續被發現的玉器有阜新胡頭溝墓葬出土的玉龜、玉鴞、玉鳥、玉璧、玉環、魚形玉佩、聯環玉璧;凌源三官甸子墓葬區發現的馬蹄形玉器、玉鉞、玉環、勾雲紋玉飾、玉蟬、竹節形玉飾、豬首玉飾;建平縣牛河梁積石冢群發現的玉環、雙聯玉璧、馬蹄形玉箍、玉豬龍、玉璧、方形玉飾、棒形玉器、勾雲形玉飾;喀左東山嘴子遺址出土的雙龍首玉璜、綠松石鳥形佩;巴林右旗那斯台遺址發現的玉蠶、玉豬龍、玉鳳、勾雲紋玉佩、玉鴞、魚形玉飾、三聯玉璧、勾雲形玉器、玉斧、玉管等。此外,在遼西地區和內蒙古赤峰市的敖漢旗、翁牛特旗、西林郭勒盟所屬各旗,也都有玉龍、玉琥、玉鳥、馬蹄形玉箍、勾雲紋玉飾、玉斧、玉棒等各種形制的玉器發現,而且數量相當可觀。
良渚文化玉器
能夠與紅山文化玉器並駕齊驅的要數良渚文化玉器。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年至4000年,其中心在浙江省良渚,分布地點在長江下游的太湖地區。良渚位於杭州城北18公里處餘杭區良渚鎮,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聚居的地方。
後人將良渚文化發展分為石器時期、玉器時期、陶器時期,可見玉器在良渚文化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良渚文化的玉器時期可以說是我國史前玉文化時期的高峰,其中出土的玉器數量多、品種豐富、製作工藝精良,為日後玉文化歷史的追根溯源提供了大量可靠信息。良渚文化中期的遺存——餘杭縣反山氏族墓中各種玉器佔全部隨葬品總數的90%以上,11座墓中計出土3200餘件玉器,其中有一座墓隨葬玉器達500多件。
良渚文化玉器包含有璧、琮、鉞、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鐲、玉管、玉珠、玉墜、柱形玉器、錐形玉器、玉帶及環等,除此以外還出現了鳥、魚、蟬、蛙、龜等動物形態的立體雕刻玉器。。
紅山文化玉器與良渚文化玉器的比較
紅山文化玉器與良渚文化玉器構成了新石器時代玉文化的高峰,也是中國史前玉文化的高峰。
從玉器的造型上來講,紅山文化玉器以動物造型為主要特色,造型別緻精巧,一般形制都比較小,器體扁而薄,邊緣多成斜坡尖刃狀。
紅山文化出土的大量玉器中常見的造型包括龍和與龍有關的各種動物圖案,動物造型玉器又可以細分為現實動物和幻想動物,玉鳥、雙龍首玉璜、獸形玉、玉龜、魚形墜、玉鶚等屬於現實動物;獸形玉和玉龍、獸形玦等則屬於幻想動物。在這些動物造型的玉器中,「玉龍」可以作為其代表。「玉龍」碧綠色,體捲曲,形似「C」字,吻前伸,嘴緊閉,鼻端平齊,雙眼突出,額及顎底皆刻細密的方格網紋,頸脊長鬣上捲,邊緣斜削成銳刃,末端尖銳,尾向內彎曲,末端圓鈍,背有一對穿圓孔,可供穿掛用。
紅山玉龍
紅山鳳首昆蟲身小掛件
紅山小玉鷹
除了「玉龍」外,馬蹄形玉器為筒狀,一端略粗,斜坡形圓口,筒內往往帶有掏膛時留下的弧形切割線。玉玦主要為獸頭塊,呈環狀,一側有缺口,缺口的一側雕獸頭,頭寬而大,臉部前凸,身呈彎柱形,獸頭的頸部有一圓形孔。玉鷹有兩種主要形狀,一種翅膀張開伸向兩側,身短小;另一種翅膀張開而後垂,似有肩,翅的下面有豎向的凸起弦線。鷹的腹面雕琢較細緻,因而是取仰視的角度。玉蟬形似柱,尾端驟尖,蟬身有凸起的弦紋。
按照器形來看,可將良渚玉器分為球、璧、冠狀器、三叉形器、柱形器、錐形器、半圓形飾、瑣、牌飾、串飾、新月形飾、動物形飾、帶鉤、鉞、端飾和柄形器等,玉器多數體積較大,且以對稱結構為主,造型多與宗教、祭祀和象徵財富有關,雕刻技藝非凡,線條利落硬朗。
良渚半圓形飾
良渚神徽紋缺沿單孔玉鉞
良渚雙神徽紋單孔橢圓玉璧
良渚文化玉器的雕刻、製作工藝要明顯高於紅山文化玉器。
單從穿孔技藝上來講,良渚文化玉器的穿孔技藝改良了前人的技藝,使玉器的孔外圓更加規則,壁磨光潔度更好。而後良渚文化中更是出現了「象鼻穿」穿孔技術,這種「象鼻穿」一側孔里有兩個鑽眼,一個是直的,一個是側斜對穿的,該技術在石器時代是沒有的,足見良渚文化中玉器製作工藝的精良。
紅山文化玉器的鑽孔一般分單面鑽孔、雙面鑽孔和傾斜對鑽三種方式,每種鑽孔方式中都可以看到古人的打孔痕迹。單面鑽孔一般孔洞呈喇叭狀;雙面鑽孔一般呈腰鼓狀或稱蜂腰狀,孔洞呈兩邊大中間小的不規則模式;傾斜對鑽是在器物一面上斜向對鑽兩個相通的孔,因似牛鼻孔而稱之為「牛鼻穿」,方便用於縫綴飾物。
良渚文化玉器雕刻擅長運用細密陰刻線的技法,在放大鏡下觀看,那些線紋細如髮絲,極為嚴整。在裝飾方面,出現了雲雷紋、鳥紋、蛙紋等繁密精細的裝飾花紋,樸素的裝飾不再。良渚文化玉器中最令人矚目的是以「兩眼一嘴」為特徵的所謂「獸面紋」,這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紋飾。這種「獸面紋」或繁或簡,變化多端,它以其猙獰而怪異的色彩和對後世紋飾的巨大影響。此外,玉器雕成後的拋光工藝格外講究,表面要打磨光滑達到光可鑒人的效果。良渚文化的琢玉技術代表了新石器時代制玉工藝的最高水平。
紅山文化玉器的雕刻技術一般都比較簡單,沒有太多的紋飾,圓雕、浮雕、透雕、兩面雕、線刻等技藝已日臻成熟。一般簡單的透雕比較多,多採用瓦溝紋,線拉工也很少,紋飾一般都是用瑪瑙或石英工具加水和解玉砂磨製而成。
紅山文化玉器與良渚文化玉器是史前玉文化中的瑰寶,是整個玉文化的瑰寶。它們見證了我國玉文化的發展歷史,為玉文化的後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作為玉文化歷史中的第一個高峰,紅山文化玉器與良渚文化玉器無疑向我們展示了我國史前勞動技術的逐步發展,體現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無上智慧。
推薦閱讀:
※和田玉|揭秘山料、籽料、山流水、戈壁料的形成、開採
※張松甫:用巧妙蘇工再現水中霸主雄風!
※【玉語】懂不懂和田玉一測便知
※【玉樂中秋】皎皎中秋月,天上白玉盤;瑩瑩和田玉,潤德滿人間
※和田玉圈裡最大的謠言,可聽的人都信了。